古罗马维特鲁威编著的《建筑十书》是一部古代文化百科全书。它以建筑为中心话题,广泛涉及哲学、历史、文献学、数学、几何学、机械学、音乐学、天文学、测量学等诸多领域,它所记载的不少史料在其他文献中已无法寻觅,有助于历史学家和考古学重构罗马帝国初期的文化氛围和视觉形象,同时它也为科技史、文献学与语文学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图书 | 建筑十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古罗马维特鲁威编著的《建筑十书》是一部古代文化百科全书。它以建筑为中心话题,广泛涉及哲学、历史、文献学、数学、几何学、机械学、音乐学、天文学、测量学等诸多领域,它所记载的不少史料在其他文献中已无法寻觅,有助于历史学家和考古学重构罗马帝国初期的文化氛围和视觉形象,同时它也为科技史、文献学与语文学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内容推荐 古罗马维特鲁威编著的《建筑十书》是西方古典时代唯一幸存下来的建筑全书,也是西方世界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一本建筑学著作。一部西方建筑史就是一部维特鲁威的接受史,两千年来,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师和理论家对于维特鲁威的认识和评价,折射出建筑观念的流变,也决定了西方城市与乡村的景观。除了建筑史的价值而外,它还是一部真正的古代文化百科全书,广泛涉及哲学、历史、文献学、数学、几何学、机械学、音乐学、天文学、测量学、造型艺术等诸多领域,它所记载的不少史料在其他文献中已无法寻觅,为科技史、文献学与语文学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维特鲁威生活在罗马共和制向帝制过渡的重要转折期,他在文化上是一个“保守主义者”,不遗余力地维护着从古希腊继承下来的人文价值观和建筑理想。他在书中所强调的建筑师的通识教育、知识的统一性、建筑的意蕴、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建筑与社会伦理、人类健康与环境等问题,至今对我们仍然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建筑十书》译本根据剑桥大学1999年的英译评注本译出,此版本是唯一的英文评注本,也是所有现代语亩版本中插图最丰富的版本,全面地反映了西方古典学与艺术史研究的最新成果。当今,处于国际视野下的我国建筑学与美术学,迫切需要系统引入西方经典文献,尤其是像《建筑十书》这么重要的经典著作的新译本,以奠定学科的基础,并惠及其他人文学科。 目录 中译者前言 致谢 插图目录 英译者前言 插图作者前言 导论 所见稿本清单 《建筑十书》译文 第1书 建筑的基本原理与城市布局 第2书 建筑材料 第3书 神庙 第4书 科林斯型、多立克型与托斯卡纳型神庙 第5书 公共建筑 第6书 私人建筑 第7书 建筑装修 第8书 水 第9书 日晷与时针 第10书 机械 评注 索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建筑十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古罗马)维特鲁威 |
译者 | 陈平 |
编者 | |
绘者 | (美)T.N.豪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19787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3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642 |
出版时间 | 2012-09-01 |
首版时间 | 2012-09-01 |
印刷时间 | 2012-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08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TU-091.12 |
丛书名 | |
印张 | 27.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94 |
宽 | 209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2010-3917 |
版权提供者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nd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