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耀华编著的《1843年开始的上海出版故事》以文化故事的形式,以较为详细的资料,具体地介绍了上海这个中国文化和出版的重镇从1843年开埠以来至上世纪九十年代之间的重要出版历史掌故,本书集中了几乎所有近代中国出版业的著名人物和重要故事。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三联书店、开明书店……张元济、王云五、邵洵美、鲁迅……红色出版、台湾书业、福州路文化街、书业规则……在作者笔下娓娓道来,是一部形象的近现代出版史。
图书 | 1843年开始的上海出版故事 |
内容 | 编辑推荐 汪耀华编著的《1843年开始的上海出版故事》以文化故事的形式,以较为详细的资料,具体地介绍了上海这个中国文化和出版的重镇从1843年开埠以来至上世纪九十年代之间的重要出版历史掌故,本书集中了几乎所有近代中国出版业的著名人物和重要故事。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三联书店、开明书店……张元济、王云五、邵洵美、鲁迅……红色出版、台湾书业、福州路文化街、书业规则……在作者笔下娓娓道来,是一部形象的近现代出版史。 内容推荐 汪耀华编著的《1843年开始的上海出版故事》是一部出版史料。《1843年开始的上海出版故事》讲述了:1843年上海开埠以后,由于宗教出版业的渗入,传统旧书业的坚守、新兴出版业的泛滥加上印刷业的发达、城市的崛起和区位优势、社会的变迁,使上海成为了中国近现代出版的中心……我无力为之撰史,只是将其间发生的故事写出若干与同好分享,共同向前辈致敬。 目录 序 中国现代书业从上海起航 一个成就梦想的文化联合体 商务:70年只有30种创造性的出版物 中华书局,留给后人的念想 商务与中华的发行所建制 张元济与王云五1948年开始的秘闻 出版大家张元济的亲情之路 张元济与女儿,不为人知的往事 1949年,章锡琛为何从开明辞职 孟邹:交得好朋友,出得是好书 邵洵美:有钱人做出版 追寻红色出版在上海 上海,红色出版的昭示 1917年诞生在上海的内山书店 书业的八个细节 回头看,那时的书业规则 从事出版,值得留意的经验 悠悠书香170载——上海有条福州路文化街 从数字简述上海书业的演变 印刷是出版赚钱的始祖 老板从“打工”开始 曾经发生的“书案” 销售西文书的三家名店 书与咖啡只是一种搭配 红白相间的作家书屋 一折八扣书的招式 鲁迅因《译文》而抑郁 大陆出版业在台湾开店创业之行 《1948·上海老书店地图》编纂记 上海出版从1843年开始的简历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1843年开始的上海出版故事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汪耀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812237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1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45 |
出版时间 | 2014-06-01 |
首版时间 | 2014-06-01 |
印刷时间 | 2014-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计算机-操作系统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2 |
CIP核字 | 2014077603 |
中图分类号 | G239.275.1 |
丛书名 | |
印张 | 7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11 |
宽 | 139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