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外国哲学(第23辑)
内容
编辑推荐

赵敦华主编的《外国哲学(第23辑)》由六个栏目组成。第一个栏目:“哲人日已远,典型在夙昔”。栏目标题取自陈启伟教授回忆文章的标题。这一组文章是熊先生的学生们提供的。第二个栏目“胡塞尔研究”由六篇文章组成,第三个栏目“海德格尔研究”由五篇论文组成。从这两组论文能够清晰地看到熊氏语言、思想和风格影响的痕迹。第四个栏目“梅洛庞蒂研究”有三篇论文。论文的兴趣主要集中在梅氏对于身心关系,特别是对于肉体的探讨。受笛卡尔影响,法国哲学直到今天依然关注身心关系问题,尽管笛卡尔是世界哲学家,不仅仅是法国哲学家。第五个栏目“现象学视野”,内容比较宽泛。意思是现象学视野中的东西方哲学。之所以冠以“现象学视野”,是因为这组论文或是方法、或是问题、或是视角……均与现象学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第六个栏目有两篇文章,一篇是勾勒先生早年学术历程、探讨先生博士论文的论文。

目录

执行主编的话

哲人日已远,典型在夙昔

陈启伟“哲人日已远,典型在夙昔”——纪念熊伟先生百年诞辰

王 炜 于天人之际,求自由之真谛——忆熊伟先生

陈嘉映说,所说,不可说——读熊伟“说,可说;不可说,不说”

陈小文 守护存在——纪念熊伟先生百年诞辰

胡塞尔研究

汪堂家意志现象学的转折——作为现象的“意向对象”

王俊世界现象学中的存在问题——晚期胡塞尔论存在

郑辟瑞Zugleich:自身意识的反思理论的困境及其出路

蔡文菁“先验语言”的可能性:胡塞尔与芬克之争

石福祁 浅析胡塞尔现象学对卡西尔符号形式哲学的影响

海德格尔研究

柯小刚理性与沉思:海德格尔《哲学论稿》中

关于科学的反思

朱清华 海德格尔

朱松峰“实际生活经验”与海德格尔“转折”后的思想

方向红谁是“非现象学的”?——海德格尔与胡塞尔的相互指摘及其意义

梁宝珊科学人性观的存在论分析

梅洛一庞蒂研究

宁晓萌 试论梅洛一庞蒂后期哲学中的“肉身”概念

李婉莉 从“身体”概念看梅洛一庞蒂哲学

对心身关系问题的探索

王亚娟梅洛庞蒂:自然反思的两间性

现象学视野

庞学铨唯我与共生——新现象学对主体间关系问题的新解决

张志扬存在:神、人、物——的角逐?

张祥龙为什么个体的永生在世是不道德的?——从《哈里波特》到儒家之孝

丁耘心物知意之间:《大学》诠释与现象学

李菁 任何一种后一存在学的存在之思是如何可能的?——勘探维特根斯坦的存在历史位置

熊伟先生与现象学

黄风祝 熊伟先生的波恩岁月

李婉莉存在、现象与理性——“纪念熊伟(1911一1994)诞辰100周年现象学研讨会暨第十六届中国现象学年会”会议综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外国哲学(第23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敦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商品编码(ISBN) 9787100091213
开本 16开
页数 38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2-06-01
首版时间 2012-06-01
印刷时间 2012-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5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1-55
丛书名
印张 24.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2
164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7:2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