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近代日本人对上海的认识(1862-1945年)
内容
编辑推荐

《近代日本人对上海的认识(1862-1945年)》由徐青所著,本书主要着眼于日本与上海的认识比较,时间集中在近代和1931年至1945年之间。探索了上海殖民地化后形成的独到文化,这一独特文化又对上海整体文化取向产生了重大影响,甚至影响了外国对上海的文化认同。

目录

绪论

 一、问题设定

 二、研究现状

(一)有关“近代日本人对中国的认识”

(二)有关上海认识的研究状况

(三)有关日本的上海研究状况

第一章 幕府末年与维新时期日本人对中国以及对上海认识

 一、上海租界的历史——以《上海丛书》第一、第七和第八卷为中心

(一)近代都市上海的开埠以及设置租界的背景

(二)上海与西洋文化的交融

 二、近代日本对中国认识的模式化

 三、“千岁丸”派遣人员对上海的认识

第二章 一二八事变后日本人对上海认识的变化

 ——以《上海丛书》第四卷和杂志《犯罪科学》、《犯罪公论》为中心

 一、一二八事变前后上海所处的国际形势

 二、书籍、报刊、杂志中日本人对上海的认识

(一)“大众”和杂志《犯罪科学》、《犯罪公论》

(二)“被上海”的男子

(三)“被上海”的上海变化的先兆

(四)“在上海滑行”的日本人

 三、转折——1931年

 小结

第三章 八一三事变后日本人对上海认识的变化

 ——以儿童、妇女、男性的上海认识为中心

 一、日本小学作文中的对上海认识

(一)日本“小学生作文”的研究

(二)新居格与上海

(三)《作文》和《小学生作文》的历史背景

(四)日本小学生作文中的上海与上海人印象

(五)作文与电影纪录片中的战争记忆的落差

(六)小结

 二、日本女作家笔下的上海——以吉屋信子作品为中心

(一)日本女作家的上海研究

(二)吉屋信子与《主妇之友》杂志

(三)吉屋信子各个时期小说对上海的认识

(四)吉屋信子的《到战祸中的中国北方和上海去》对上海的认识

(六)小结

 三、男作家笔下的上海——以《上海丛书》第六卷为中心

(一)有关《上海指南》的研究

(二)松井翠声与《上海指南》

(三)八一三事变后的上海形象

(四)小结

第四章 孤岛、占领期日本人对上海认识的变化

 一、孤岛期日本人对上海的认识——以《上海丛书》第十卷为中心

(一)松崎启次与《上海人文记》

(二)松崎启次与他的“间谍”和“汉奸”友人——郑苹如、刘呐鸥、穆时英

(三)“电影”与“东亚秩序”——孤岛期松崎启次的上海认识

 二、占领期日本人对上海的认识——以《上海丛书》第三、九、十一、十二卷为中心

(一)占领期日本人对上海的认识

(二)“鬼畜英美”批判——扫除“魔都、上海”的恶名

(三)在上海俄罗斯人和犹太人问题

(四)上海租界的转折——十二月八日

(五)构建“东亚的新世纪”

 三、李香兰与其电影中的上海认识

(一)李香兰

(二)李香兰对占领期上海的认识

(三)战败后李香兰对上海的认识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年表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近代日本人对上海的认识(1862-1945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青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8108097
开本 16开
页数 23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3
出版时间 2012-08-01
首版时间 2012-08-01
印刷时间 2012-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95.1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0
168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5: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