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仕途门
内容
试读章节

省城的闹市街口,坐落着一处静静的茶社。

我说的静是种感觉。这茶社取名“结庐居”,显然出自“结庐在人境”的诗句,隐有闹中取静的意蕴。它的店面又是个垂花门楼,筒瓦覆盖的顶坡下面,那精雕的花罩、花板、折柱、荷叶墩等构件连环照应,曲折往复,犹如汉字的结体。在喧嚣的现代都市中,它就像个华夏传统文化的提醒符号。鲁迅说,读中国书能使人静。看中国古典的门呢,也似觉有种静的庄严。

然而,当我得知它的主人是钟闻道老师时,这门便不再是静静的物像,仿佛蓦然跳动起来。那是心的怦然抖跳,随之涌起一股怀恋情愫,一股仿佛能抽出丝线的情愫,颤颤地绵绵地延伸到门里去。这就身随心移,得去拜访一下了。

钟老师已认不出我来,只是依稀觉得面熟。这不怪,我跟他仅有过一次交往,还是三十年前的事,怎能记得清呢。不过,当我一提起当年那件事,他顿然就记起来了。因为那件事的印记太深,竟可说是刻骨铭心,一辈子都忘不了。

那件难忘的事,便是他父亲的葬礼。

他的父亲钟贯一是位著名的国学大师。早年曾在国外留学,根基仍是中国传统文化,并融汇了西方一些哲学思想。他是以中国人的眼光看宇宙人生,也有世界视角。他的力作《中国思想史通论》曾享誉中外,至今仍有深远影响。名气着实够大的。

但名气这东西也很折腾人。钟老先生占了名气大的风光,却也遭了名气大的灾难。“文革”初年,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在全国批斗得声名狼藉。老先生也太较真,没想开,竟跳河寻了短见,并殃及了儿子,钟闻道本是北大中文系高材生,受到父亲牵连,发落到老家河洛县高中当了教书匠,直到退休。

钟老先生临终遗愿,要叶落归根。可当时风声太紧,不敢妄动,骨灰盒在北京临时暂存。直到1975年夏天,才敢起意操办。仍不敢太声张,怕招惹是非。所以事先商定,骨灰盒从北京运回来,到县城下了火车,即刻送回村里安葬。我当时是下乡知青,正好在他的故里汇龙村插队,赶上了这件事。

那天,因为不敢惊张别人,钟老师只好找来几个学生帮忙。其中有个学生叫宁立本,也是汇龙村人,跟我是好哥们儿。这葬礼呢,由他在村里张罗。他忙不过来,拉上我搭把手。县城那边,则由另外两个学生去火车站迎接骨灰盒。这两个学生,跟宁立本都是同班同学。一个叫郭于敏,一个叫石光亮。

就在这次葬礼中,我跟钟闻道老师有了一次交往。

那天上午,他带着女儿钟梅韵先行赶回村里来,得提前再看下墓地。汇龙村就在邙山头下的一条大壕沟里,沟口横着条古老的洛河,绕过山头归入黄河去。这墓地呢,便选在邙山头上,我和宁立本陪着登了上去。

邙山并不高,近是道土岗岭。你登临北望,那是茫茫的黄河滩,就像整个苍穹都罩不住,是种无极无限似的壮阔。你转过身来,再朝南眺望,却是满目丘陵沟壑,遍布着浓浓人烟味儿的城镇和村庄。洛河蜿蜒其中,划出一道静柔的曲线。于是,这道岭就像天人交合的过渡带:浩茫宇宙,连着世道沧桑。

黄河与洛河的交汇处,古代称为“洛'讷”,被华夏先祖们视为体现天意的圣地。在这儿,传说曾发现从黄河里冒出龙马,洛河里爬出神龟,分别驼出“河图”和“洛书”。你知道的,这可是中华文明的源头。由此,我不禁联想:难怪这儿会出个国学大师呢,抑或是厚重文化底蕴的熏陶,还是山川灵气的聚造?

可是就在邙山头下来后,一个天大的意外发生了。

本来,这件事是“偷”着办的,不知怎的把全村人都惊动了。也不怪,这么个大名人魂归故里,怎能瞒得住呢?但我们回到宁立本家里刚刚坐定,却见石光亮慌张地闯了进来,愣头愣脑地吼叫:“出事啦!那、那东西丢啦!”郭于敏紧随其后,猛推他一把,“不会说话,滚一边儿去!”接着,他压低声音,把事情叙说了下。最后说:“真没想到,会出这样的事!从北京来护送‘那个’的亲戚,一路上都好好的。可准备下火车时,忽然发现‘那个’……哎!”

在场的人听明白了。“那个”是很神圣的,不能直白地称“东西”。但不管怎个说法,事情已很清楚:骨灰盒丢了!

这让人难堪至极。全村人都等着送老先生一程呢,竟把“那个”丢了,把老爹丢了!怎么面对乡亲?万般无奈,最后竟逼出个点子:来个假的。找块儿红布,包个纸盒子,把乡亲“懵”过去。这一招是蹩脚了点儿,却是没法子的法子,总得找个台阶下。

街上齐乎乎地人头攒动,乡亲们敬仰老先生,不眨眼儿注视着盒子,不少人都流泪了。可情越真,越让我们不安。因为分明是在欺瞒朴实的乡亲,在捉弄“善”的情感。钟老师的女儿梅韵捧着假盒子,一路不敢抬头。她很漂亮,在高中同学中被公认为“校花”。平时走路总是骄傲地昂着头,好像漂亮就是供人欣赏的,便大方地展示。可这会儿,由于“真”的缺失,她的“美”也昂不起来。

那次葬礼后不久,我就去当了兵,后来考入部队院校,前不久才转业回省城来。一晃三十年过去,虽没跟钟老师有来往,但因着那件难忘的事,我们二见如故。此后,我不时地到茶社来,觉得在此边品茗边聊天,也挺惬意。

 的确,结庐居是个静的世界。

 茶社内外的整个装修统是中国传统格调。大厅四周的墙壁上,挂着几幅古典诗词的书法条幅,几幅宋元名画复制品,渲染出浓浓的民族文化气息,闪放着中国思想文化的精华光彩。对此,钟老师有个说法:

“你看这满街的人忙忙碌碌,不是奔名便是奔利,哪有工夫品文化品人生?可是奔得累啦渴啦,进来泡上杯茶,暂且放下心头事,静坐会儿。全当注杯清凉剂,滋润下焦躁的心田,不很好吗?”

闲聊中,我还惦念着宁立本。当年,他跟个乡下村姑定了婚,那姑娘叫田俊凤。后来考上省城的华原大学,由于品学兼优,毕业时被省委组织部选拔为“定向培养对像”,到河洛县谷川乡挂职当了副乡长。而作为名牌大学生,他并没嫌弃村姑,跟田俊凤结了婚。这也看出他的为人,很传统,也很本分守良心。

谈起宁立本,自然又扯到他的那几个高中同学,比如郭于敏和石光亮,还有钟梅韵,都是我曾认识的。聊着聊着,他们那些曲曲弯弯的故事,引发了我诸多感慨。因为我跟他们一样,都是恢复高考后的七七、七八级大学生,经历有很多共通处。这拨儿人可是够沧桑的:从小挨过饿,上学停过课,下乡进厂的苦都吃过。恢复高考出现命运大转折,后来成了改革开放的弄潮儿。大颠大簸的一茬人啊,有着那多悲欢,那多感悟,还有那多不了情……我于是有种冲动,想循着他们的足迹再寻访一遍,走进这茬人的命运册,然后再写点什么。

而这,便是写作此书的动因。

闲谈漫聊中,因着钟老师家庭和文化背景,我们更多的是谈国学文化,谈钟老先生的哲学思想。难免也会提及那个遗失的骨灰盒,而这件事实在太窝囊太尴尬也太丑陋。三十年过去,至今提起来,钟老师仍满脸愧色。

但这是个绕不开的话题。因为多年以来,我一直在心底追问:那个遗失的国学魂灵,还能找回来吗?  P1-3

目录

一去三十年(代序)/1

引子/1

第一章 初出茅庐/4

第二章 圆滑与世故/11

第三章 娇贵的婆娘/16

第四章 泣笑婚礼/24

第五章 树形象/32

第六章 微妙的搭档/38

第七章 一对失意人/46

第八章 对上负责/54

第九章 钱的尴尬/59

第十章 邮递员之死/65

第十一章 向钱看/72

第十二章 红眼病/81

第十三章 吃个哑巴亏/87

第十四章 变与不变/94

第十五章 中国功夫/100

第十六章 吃鳖说鳖/107

第十七章 悲剧之悲剧/119

第十八章 难得糊涂/125

第十九章 结庐居茶社/136

第二十章 柔情女人/142

第二十一章 “尚大”心态/148

第二十二章 城市化妆运动/154

第二十三章 女强人/160

第二十四章 替古人多情/166

第二十五章 仕途歧路/172

第二十六章 时运不济/177

第二十七章 博士县长/183

第二十八章 两头受气/192

第二十九章 国学大师/198

第三十章 挤兑风波/208

第三十一章 围困县长/215

第三十二章 人生如戏/222

第三十三章 秘诀邪门/229

第三十四章 人格的力量/237

第三十五章 走踏实的路/245

第三十六章 厚道与精明/252

第三十七章 痛苦的放弃/258

第三十八章 取舍之间/265

第三十九章 良心审判/273

第四十章 人性的觉醒/280

第四十一章 老家老树/287

第四十二章 魂不守舍/296

第四十三章 做人有道/303

第四十四章 河洛园/309

第四十五章 适与度/319

第四十六章 红尘梦醒/328

序言

一去三十年(代序)

结庐居茶社坐落在省城的闹市街口。

店面是个古式垂花门楼。筒瓦覆盖的顶坡下面,檐檩托起一排方头檐椽,帘笼枋两端吊着垂莲柱。精雕的花罩、花板、折柱、荷叶墩等构件,由钩心斗角连环照应,曲折往复,让人联想到汉字的结体。在现代都市中,这门楼很显突兀。就像个传统文化的提醒符号:这儿是中国。

门楼正中挂块黑漆木匾,上面的“结庐居”三个鎏金大字,出自国学大师杜慎之的手笔,我越发好奇了。谁有这大面子,能让泰斗级人物赏此墨宝呢?门两侧的红漆檐柱上,挂着凹刻的长幅楹联,读来亦觉有趣:

为名忙,为利忙,不知忙里何求。姑且偷闲,泡上茶来。

做人难,做事难,未解难中苦涩。聊作消遣,品下味去。

我默读过两遍,似觉有些意思,于是不自禁地踏进门去。竟赶巧了。茶社主人是位清瘦的老人,我依稀觉得面熟。聊过几句后,果然是河洛县的钟闻道老师,我曾在他村里插过队。一晃三十年过去,都还记得。此后又聊过几次,诸多往事的追忆,伴着淡淡的人生回味。这便是种机缘,不妨说,若非这种际遇,也许就没了这本书。

一、亘古神秘的“洛油”

我插队的汇龙村就在邙山头下,一条大壕沟把个村子摆了进去。沟口横着条古老的洛河,绕过山头归入黄河去。这便是钟闻道老师的老家,也是他的学生宁立本的老家,他们同属一个村。

邙山并不高,近是道土岗岭。你登临北望,那是茫茫的黄河滩,就像整个苍穹都罩不住。“母亲河”横在天地间,仿佛那头从天外来,这头又伸到天外去,是种无极无限的壮阔。你转过身来,再朝南眺望,却是满目丘陵沟壑,点-缀着的成片的城镇和村庄,一派浓浓人烟的生命意象。洛河蜿蜒其中,画出一道静柔的曲线。于是这道岭,就像天人之际的过渡带:浩茫宇宙,连着世道沧桑。

此时,你或许会感到有种“天人合一”的意象。这就对了,两条河的交汇处,古代被称为“洛’讷”,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传说华夏的先祖们,曾发现从黄河里冒出龙马,洛河里爬出神龟,分别驮出“河图”和“洛书”。所以远古时期,这里成了体现天意的圣地。据《水经注》所言,黄帝曾在洛油修坛沉璧,举行盛大祭礼,以期得到上天的昭示和庇佑。  就在这个村子里,诞生了另位国学大师钟贯一先生。他便是钟闻道老师的父亲,跟健在的杜慎之先生是同事。这一说,你可能就明白了,像杜老这等大学问家,墨宝一字难求,为何肯为一个茶社题写匾额,那是世交。钟贯一早年曾在国外留过学,根基仍是中国传统文化,并融汇了西方的一些哲学思想。他是以中国人的眼光看宇宙人生,也有世界视角。他的力作《中国思想史通论》曾享誉中外,可也给他带来了灾。“文革”初年,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在全国批斗得声名狼藉。老先生也太较真,没想开,竟跳河寻了短见。殃及了儿子,钟闻道本是北大中文系高才生,受到父亲牵连,发落到老家河洛县当了教书匠,直到退休。唉,人这辈子,指不定碰个什么坎儿,过不去,改变了人生轨迹。

钟老先生临终有个遗愿,要叶落归根。可当时风声太紧,不敢妄动,骨灰盒在北京临时找个地方暂存。直到1975年夏天,才敢起意操办。仍不敢太声张,怕招惹是非。所以事先商定,骨灰盒从北京运回来,到县城下了火车,即刻送回村里安葬。当时,我对钟闻道老师并不熟悉,仅知道他是全县有名的高中语文老师。而他也很少回村里来,因着那次葬礼,才有了一面之交。

我跟他的学生宁立本是好朋友。因为葬礼不敢惊动别人,他让侄子钟喜乐和宁立本在村里张罗,俩人忙不过来,拉上我搭把手。县城那边,则由郭于敏和石光亮去火车站迎接骨灰盒,那也是他的两个学生。

这事本来是“偷”着办的,不知怎的走露了风声,竟把全村人都惊动了。想想也不怪,这么个大名人魂归故里,怎能瞒得住呢?大街上站满了人,乡亲们不管老爷子反动不反动,定要再看一眼,送一程。可是半晌时分,石光亮慌张地闯进家里来,愣头愣脑地吼叫:“出事啦!那、那东西丢啦!”郭于敏紧随其后。猛推了他一把:“闭嘴!不会说话,滚一边儿去!”接着,他压低声音,把事情叙说了下。其实跟光亮说的一回事,只是他“会说话”,表达得含蓄些。

“真没想到,会出这样的事!”他最后说,“从北京来护送‘那个’的亲戚说,一路上都好好的。可准备下火车时,忽然发现……唉!”

在场的人听明白了。“那个”是很神圣的,不能直白地称“东西”。光亮有些粗莽,显得“不会说话”。但不管怎个说法,事情已很清楚:骨灰盒丢了!

钟老师痛哭了一场。不光是痛,还难堪极了。全村人都等着“送一程”呢,竟把“那个”丢了,把老爹丢了!怎么面对乡亲?大伙都瞪起眼来。我记得,最后是光亮想出个主意。这小子虽愣了点,脑袋瓜特灵,眨下眼就能冒出个鬼点子。他想的办法是:来个假的。找块儿布,包个纸盒,把乡亲“蒙”过去。大家开始猛觉不妥,因为“那个”到底不是一般“东西”,能冒假吗?可想来想去,着实没法收场。这招是蹩脚了点儿,却也是没法子的法子。

街上齐乎乎地人头攒动,乡亲们敬仰老先生,不眨眼儿注视着盒子,不少人都流泪了。可情越真,越让我们不安。因为分明是在欺瞒朴实的乡亲,在捉弄“善”的情感。钟老师的女儿梅韵捧着假盒子,一路不敢抬头。她很漂亮,在高中同学中被公认为“校花”。平时走路总是骄傲地昂着头,好像漂亮就是供人欣赏的,便大方地展示。可这会儿,由于“真”的缺失,她的“美”也昂不起来。

此后,我们都不敢提及此事,太窝囊太伤感也太丑陋。有次,我不经意地说漏了嘴,惹得钟老师又不禁伤心落泪。他长叹了一声“没想到,他老人家一辈子求个真,谁知最后竟又弄出个……唉!”

多年以来,我也老在心底追问:那个遗失的“真”,还能找回来吗?

二、青春岁月那点事儿

钟老师从教几十年,在茶社闲谈中,自然会聊到众多学生。不过,他跟我谈论最多的,仍是宁立本、郭于敏和石光亮。因为我仅认识这三个学生,当然也牵连到他的女儿钟梅韵。因为他们四个是同班同学,总有些绕不开的事。

在校园里,漂亮的女生总是最抢眼。敢说,那些没出息的男生们,大概都没少往“校花”钟梅韵身上瞟,当然是斜着眼偷瞟,对上眼便发慌。据说有一天,石光亮竟敢公然发起进攻,给她的课本里塞了纸条,好像是首诗。其中有几句,我曾听宁立本说过:“啊!你就像白天鹅一样美,我望着你,扑棱扑棱在天上飞。”梅韵没防住,抖搂了出来,引起全班同学一阵子讥笑。

这笑,一半儿是醋意,一半儿也在情理。光亮脑瓜是灵,平时吊儿郎当,考试成绩总能名列前茅。但这家伙太调皮捣蛋,老弄些恶作剧,经常被罚站,说到底不算好学生。长得黑不溜秋,胖乎乎的圆脸儿,滴溜溜转的小眼儿,土头土脑的。就这德行这熊样儿,还想贪占校花呀,凭啥呢?  宁立本跟我谈起这事儿时,其实也有些酸溜溜的。我曾开玩笑说,这么漂亮的校花,你怎么不伸手摘呀?这话,竟臊得他满脸发红。到底是山里孩儿,腼腆。我感觉,他还有点儿自卑,穷。六岁那年,父亲饿得全身浮肿,没熬过来。寡母挣不了多少工分,供他上到高中,这就很艰难。他老是穿着皱巴巴的衣裳片,每次去县城上学,总是背一袋红薯,拎一瓶咸菜丝。就这穷酸相,对漂亮的城里姑娘,还敢贪想那档子事儿?就是瞟瞟,饱下眼福罢了。

那年,他相中了个姑娘叫田俊凤,领村的。文化是低了点儿,初中毕业,长得虽没梅韵“洋气”,扎在村姑堆儿里,倒也蛮漂亮。他第一眼瞅见时,心里就“咯噔”了下。这一“咯噔”,兴许便是缘分。这桩婚事没任何浪漫,倒也闹出个小插曲。俩人“相”过后,媒人快嘴嫂到俊凤家探口气:“你觉得,立本咋样儿?”俊凤说不出“咋样儿”,歪着头想了下:“他这人吧,反正,就是……不胖不瘦,不高不低,不黑不白,不热不冷,不……”快嘴嫂突然大笑,竟信口抖出句荤话:“没摸摸,他下身‘那个’,是不是也不粗不细,不长不短的?”其实呢,俊凤说这话没错的,立本就是个“适中”相,说不出哪点儿特别。可村里人竟拿这事开涮:“嗨!‘那个’,真的不粗不细,不长不短的?”

立本红着脸没法应对,也着实让人哭笑不得。细想想,人类最初对“那个”是很崇拜的。据郭沫若考证,“祖”字便是男根的符号。而如今,曾经的崇拜反成了丑陋的笑柄,竟跟原初的本真状态是个悖谬。这到底是文明进步呢,还是“异化”?得琢磨琢磨。

他俩刚相识几个月,宁母急于娶儿媳抱孙子,就催着赶紧“定”下来。那时都兴买块手表算做定情物。宁家给俊凤买了块“上海牌”手表,一百多块呢,那是勒紧腰带省下两缸麦,变成钱买的。而这表又很不容易买到,得托人“走后门”才成。立本是到县城找郭于敏帮忙,求着县革委副主任许由化批了个条子,才买到了块“上海牌”手表。乡下人定个媳妇,真不容易。

当时,郭于敏在县革委当服务员。这家伙长得白净,挺直的高鼻梁,浓黑的长发下边,两道长眉很是清秀,眼睛透着精明和机灵。毕业那年,县革委到学校选服务员,一下子就看中他了。他虽是个提壶倒茶的临时工,总算能跟县领导搭上话。这在他们同班同学中,已是混得很有出息了。而他又跟梅韵有了恋爱关系,竟把校花摘了去。这小子,好事都让他贪上啦。

不过,他俩相爱也不偶然。梅韵的母亲原是初中教师,前年病故的。而于敏的母亲在该校当总务会计,两家的孩子常在一起玩耍。郭母对梅韵打小就觉可心,只是觉得钟家是有声望的大户,怕攀不上,这下简直喜出望外。她每跟人说起梅韵来,嘴角便先往上翘,喜滋滋地半天合不拢。说实在的,我当时也直羡慕于敏有艳福,摊上这么漂亮的一朵花儿。于是跟立本说起这事来,我俩都眼巴巴的有股醋味儿,算是酸到一块儿了。

但事隔不久,我应征入伍当了兵,对他们那些事儿也就渐渐淡去了。恢复高考后,他们都考入了省城的大学。我也考入了部队院校。高考,改变了命运,可也带来新的不平衡。比如同是本科院校,立本和梅韵同时考入华原大学,是全国名牌。于敏上的是省农学院,好像低了点儿,便有种自卑情绪。尤其说到毕业去向,他更显沮丧,总怕毕业分到乡下当农业技术员。往基层一摁,很难爬上来。

那年寒假,我回了趟河洛县,跟于敏和光亮去汇龙村看望立本。那天又登上邙山岭,刚下过场大雪,风卷着雪丝儿打在脸上,冻得牙齿咯咯响。忽然发现有处蔬菜大棚,便觉好奇,决定走过去看看。那次认识了程守义,他正好是省农学院毕业的,分配到乡里当农业技术员,一干十多年没挪地方。大冷的天,独个蹲在冰天雪地的棚子里。于敏好像从这位校友身上,看到了自己未来的命运。这对他简直是种刺激,弄得很沮丧。我们也直悔不该看大棚,找难受呢。

大学毕业两年后,我接到立本写来的信。得知他被选拔为“定向培养”对象,到河洛县谷川乡挂职当了副乡长,已跟俊凤结了婚。信里还透露个很意外的消息:于敏跟梅韵分手了。他找了个农学院的图书管理员,叫苏琪。父亲是省里的领导干部,于敏可能沾了这个光,分到了省委办公厅。更令我惊异的是,光亮居然把“校花”摘了去,成了钟老师的女婿。我知道,梅韵压根儿看不上他,而且她毕业后留校当了大学老师。光亮是师范学院毕业,在省城当个中学教师,怎就撮合到一块儿了呢?这家伙,真个有福气,简直让人羡慕嫉妒恨。  三、结庐居品茶

茶社虽然临着闹市街口,里面却是个静的世界。

营业大厅里挂着几幅书法条幅,几幅宋元名画复制品。透过大厅内墙的窗户,看见楼后是个小庭院,有座假山,坐落在一池水中。周围是些花草树木,遮出堆翠的浓阴。这就像是借着窗框装裱的风景画,把自然景色融入室内,虚实结合,使人为环境自然化,有点《园冶》中所谓“巧于因借”的意趣了。

这时又走进一拨儿客人,钟老师忙起身去应酬。我独自坐在临街的窗口,看着满街的人挤挤扛扛。忙忙碌碌,哪有工夫品文化品人生呢?可是奔波得累了渴了,暂且放下心头事,进来闲坐会儿。倒上杯茶,品着聊着,全当焦躁的心里,加点儿调料冲剂,滋润一下,倒也挺惬意的。

前几次到茶社来,钟老师让我品过几道名茶,诸如龙井、碧螺春、铁观音之类,都属人工栽培的园茶。这次却特意上了道野生茶,沸水泡开后,杯子里的叶片比起一般灌木型茶来,明显地大而厚,叶脉粗壮饱满,墨绿色,分明与园茶不同。我从没品过野生茶,仅是知道《茶经》里有“野者上,园者次”的说法。便急于想品尝一下,可打手一摸,太烫,把手缩了回去。

迟了会儿,钟老师又返回来坐下,接着聊几个同学的故事。越聊,心里便越发有些不平静了。心里老想着,自己这拨儿七七、七八级的大学生,经历着实够沧桑的。从小挨过饿,上学停过课,下乡进厂的苦都吃过。恢复高考成了幸运儿,后来又成了改革开放的弄潮儿。大颠大簸的一茬人啊,作为《人生哲学》的主编,我不由生出探访的冲动,甚至想循着他们几位高中同学的足迹,再考察一遍,然后写点儿什么。这,便是写作此书的最初动因……钟老师见我对他这几个学生追问个没完,并时不时地陷入沉思,竟引起些警觉来。

“我不知道,你是想研究人生哲学呢,还是想写小说?”他好奇地问。

“呵呵,您知道我这两下子。正像王国维说的,搞哲学,不善思辨;写小说,缺少才气。怕是弄不成啥名堂。我只是想做些探究,兴许有值得玩味的东西。”

茶不烫了,我端起来大喝几口。钟老师笑道;“这样大口喝不成。品茶,不能有浮躁之气。这野生茶树,多是生长在山峰绝顶,接天引地,吸收着天地精华,自有天然的机理妙趣。你得静下心,细品慢咽,才能品出些真味儿来。”

我于是细品了下。刚啜入口,略感苦涩,但到喉舌间稍作停留,便觉茶香穿透牙缝,舌根处生出甘津来。送回舌面后,顿觉满口芳香,甘津四溢,着实很耐品味。它果真跟园茶不一样,是种天然的清醇。

但钟老师却说:“只是这茶,仍是人工炒作的熟茶,刚火不尽。还不太通脱,不免有点儿红尘气。下次来,再让你品下生茶,如何?”

“生茶?”

“对,就是生晒杀青的茶。”钟老师说,“生茶,比起炒青、烘青和蒸青来,虽色香稍显不足,但茶叶仍在呼呼,酶的活性仍在,茶多酚也在继续氧化,有着生命的律动。所以古人说,茶以火作为次,生晒为上,因为更接近自然。”

“那么这茶,能品出什么来?”

“它啊,更少些红尘气,是种很纯真的味道。”

这话似觉深奥了点儿,我揣想,他说的“红尘气”,是尘世的烦嚣吗?

内容推荐

著名国学大师的骨灰盒送回老家安葬,不料在火车上被扒手误当作财宝盗劫而去。帮忙料理的宁立本、郭于敏和石光亮四下寻找,却无觅处。他们当时刚高中毕业,处于社会最底层。恢复高考改变了命运,又赶上改革开放大潮。面对各种诱惑和多元价值观碰撞激荡,他们在官场、商场和情场中,有着不同的人生追求和价值选择。由此展开了名利场中的人性百态,也透析出复杂的生存境遇中的诸多虚妄和荒谬。

读罢李连渠编著的《仕途门》描写官场权变、商场算计、情场纠葛的故事,您会觉得好玩、有趣儿;再细品对那些人物命运的哲理反思,也很耐嚼、有味儿。如果您被《仕途门》中的某个情节或某句话触动了,引发些什么联想或启迪,我们都会感到莫大欣慰,因为有了心灵沟通的朋友,分享了人生的体验和感悟。您在消闲解闷儿中,精神生活也会更加丰富多彩。

编辑推荐

大学生仕途跋涉参考书,公务员为民谋事备忘录!官场权变、商场心机、情场秘籍!

李连渠编著的《仕途门》讲述了年轻学子从政三十年心灵史,名利场上人性扭曲百态图,读书也是吃行饭的活儿。

外行人好奇尝新鲜,内行人细嚼品味道。

打开一座神秘围城的门,游闲者进去逛风景,有心者进去窥玄妙。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仕途门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连渠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365147
开本 16开
页数 33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39
出版时间 2012-09-01
首版时间 2012-09-01
印刷时间 2012-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5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4
丛书名
印张 22.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