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清海所著的《对联修辞八十一格》,涵盖了目前学术界研究对联修辞的已有成果,并对其中的某些部分作了详尽的分析和举例,同时,又发现和总结了诸家学说中所未涉及的一些修辞方式。
此书取材广泛,译注翔实,不论是传统联书、专业论著,还是野史轶闻,都有涉猎。所辑论述、辞格、联例应有尽有。而且分目很细,每个辞格详述特点,精选实例。
图书 | 对联修辞八十一格 |
内容 | 编辑推荐 侯清海所著的《对联修辞八十一格》,涵盖了目前学术界研究对联修辞的已有成果,并对其中的某些部分作了详尽的分析和举例,同时,又发现和总结了诸家学说中所未涉及的一些修辞方式。 此书取材广泛,译注翔实,不论是传统联书、专业论著,还是野史轶闻,都有涉猎。所辑论述、辞格、联例应有尽有。而且分目很细,每个辞格详述特点,精选实例。 目录 序言 前言 一 比拟 二 比喻 三 别解 四 层递 五 衬托 六 重言 七 舛互 八 串组 九 淡抹 十 倒装 十一 叠韵 十二 叠字 十三 断取 十四 对比 十五 对反 十六 反差 十七 反复 十八 反问 十九 反语 二十 仿拟 二十一 飞白 二十二 分总 二十三 互文 二十四 换述 二十五 换位 二十六 换义 二十七 谎辞 二十八 讳饰 二十九 回文 三十 会意 三十一 混异 三十二 集句 三十三 假称 三十四 夹杂 三十五 简称 三十六 兼语 三十七 借代 三十八 借对 三十九 紧缩 四十 警策 四十一 夸张 四十二 类比 四十三 联珠 四十四 连及 四十五 列品 四十六 摹状 四十七 拟声 四十八 拟姓 四十九 拈连 五十 排比 五十一 偏语 五十二 奇问 五十三 歧义 五十四 嵌名 五十五 嵌字 五十六 缺如 五十七 绕口 五十八 闪避 五十九 设问 六十 双关 六十一 通感 六十二 同出 六十三 同旁 六十四 同饰 六十五 同异 六十六 脱化 六十七 婉曲 六十八 析词 六十九 析字 七十 歇后 七十一 续展 七十二 虚字 七十三 押韵 七十四 异称 七十五 隐嵌 七十六 引用 七十七 用典 七十八 用数 七十九 照应 八十 转类 八十一 自对 附录 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对联修辞八十一格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侯清海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河南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491169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6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01 |
出版时间 | 2013-04-01 |
首版时间 | 2013-04-01 |
印刷时间 | 2013-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7.6 |
丛书名 | |
印张 | 12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河南 |
长 | 210 |
宽 | 149 |
高 | 2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