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唐宋诗文艺术的渐变与转型
内容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文学创作与时兴衰的生态动因

 第一节 哀音凄迷的晚唐时代

 第二节 南北分隔的五代十国

 第三节 百废待兴的宋初时代

第二章 北人南移与多元文化中心的形成

 第一节 唐末及朱梁时期中原文士的播迁南移

 第二节 “沙陀三王朝”时期北人南迁的方向选择

 第三节 后周及北宋初期南北士人的交汇融合

第三章 富赡工巧 典雅多姿——书檄激荡下的文章艺术转型

 第一节 飞文染翰以济霸国的文士群体

 第二节 骈词俪句引领风骚的特殊时代

 第三节 宋初文章初兴于骈体的探索和努力

第四章 征事奥博 绮密瑰妍——学人之诗的传承与嬗变

 第一节 晚唐五代学人诗风的形成和演进

 第二节 宋初百年以学为诗的人群与环境

第五章 轻浅纤微 韵潺气弱——浅近诗风的蔓延与衰替

 第一节 晚唐五代浅近诗风的内涵和表现

 第二节 宋初“白体”诗风的传承与变革

第六章 高蹈远引 清丽澄囊——隐逸诗家的无奈与坚守

 第一节 晚唐文人辛酸而艰难的仕隐选择

 第二节 从“清丽”到“苦吟”的诗风流变

 第三节 五代宋初方外诗家的人格与诗格

第七章 世乱情迷 词体遂盛——西蜀、南唐及宋初词坛的嬗变

 第一节 王建御蜀时期“花间词风”的确立

 第二节 南唐妓乐与南唐词

 第三节 从沉寂到复苏的宋初词坛

参考文献

内容推荐

《唐宋诗文艺术的渐变与转型》将晚唐五代及宋初百年视为“同一研究单元”,重新梳理和讨论了制约“唐宋文学转型”的诸多主客观因素;分别考察了“学人”、“浅近”、“清丽”、“苦吟”等各种诗风传承变革的内在过程,深入分析了“四六”骈文及倚声之词由“唐”及“宋”的艺术发展轨迹。注重原始文献,强化文、史、哲贯通的学理思考为《唐宋诗文艺术的渐变与转型》特色之所在。本书由张兴武,王小兰著。

编辑推荐

就文学自身嬗变转型的过程而论,在一个半世纪的时间内,分属于不同社会阶层,审美趣味及价值取向各不相同的诗文作者,共同承担着探索与实践的使命。他们或擅长“四六”骈文,或潜心于近体律绝,风格多元,水平各异;不管成绩如何,那种将生命价值寄托于诗文创作的艺术真诚均值得肯定。《唐宋诗文艺术的渐变与转型》重新梳理和讨论了制约“唐宋文学转型”的诸多主客观因素;分别考察了“学人”、“浅近”、“清丽”、“苦吟”等各种诗风传承变革的内在过程,深入分析了“四六”骈文及倚声之词由“唐”及“宋”的艺术发展轨迹。本书由张兴武,王小兰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唐宋诗文艺术的渐变与转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兴武//王小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136027
开本 16开
页数 41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45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6
CIP核字 2013265655
中图分类号 I206.42
丛书名
印张 2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2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9:5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