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孤独是不人道的(精)/科学人文书系
内容
试读章节

初中一年级,生物课深深吸引了我。我们的老师是刚刚大学毕业的年轻女教师,她的第一堂课就抓住了我们所有人的眼睛和心,她即刻成为我们的女神。她的教学生动活泼,使我们对生物学产生了由衷的向往。她的言谈举止连同她高挑的身材、飘逸的白色连衣裙和亲切开朗的气质,也都一并成为我们崇拜的内容。她的生物学课仿佛是引领我们走向一个神秘世界的入口,是探索生命奥秘的一扇门,我们在入口处就已经窥见了里面的宝藏那不可掩藏的光芒,迫不及待地想冲进去看个究竟。

讲到苔藓与蕨类植物的时候,这位生物老师带我们去沈阳故宫和东陵,到那些湿润阴暗的角落里采集标本。讲到昆虫的时候,她教我们如何捉捕蝴蝶来制作标本。当我在原野上奔跑,用自制的捕捉网捕到第一只蝴蝶时,我的心不停地跳,兴奋的同时又有一种莫名的恐惧。为什么会有那种恐惧感,我当时是说不清楚的。当我试着用老师讲授的方法用一根大头针刺穿蝴蝶的胸膛,将她牢牢地钉在木板上时,我的心跟着她的身体一起在颤抖。我开始努力让自己相信她是没有疼痛感觉的,但是这并不成功。我每过一小会儿就要跑过去看她是不是已经完全死去了,她的挣扎让我感到慌恐。整整一个白天都过去了,这个挣扎仍然在继续,那个小小身体的颤抖越来越少了,但是没有完全停止。

那几乎是我记忆中最漫长的一天,当我盯着她看时,她耀眼的美丽所带给我的惊喜逐渐被悲哀所代替,我想收集一千只蝴蝶做标本的野心也随之渐渐枯萎了,做蝴蝶标本这件事情本身开始变得索然无味。无论我多么努力说服自己相信这只蝴蝶可能真的是不会痛,我都无法摆脱那种深深纠缠着我的不安。慢慢地,我明白了,那些生命之所以让我感到惊喜,就在于它是活的生命,而不在于它变成尸体,挣扎和死亡让我慌乱和恐惧。

我努力让自己相信这样做是对的,因为老师是不会有错的。这样的努力随着生物课的深入,变得越来越经常也越来越艰巨。如果说我对于一只蝴蝶会不会痛还犹豫不决,那么对一只老鼠、一只兔子,我就不会再怀疑了。我对生物学的兴趣在老师讲到哺乳动物时终于到了尽头。

实验课上,老师将四只可爱的小白鼠带入教室,孩子们发出兴奋的欢呼,一下子围拢过来,有的还用手去触摸她们。这些小白鼠有着粉红色的鼻子和脚,在雪白的身体上是那么显眼,她们也好奇地趴上笼子看并嗅外面喧闹的孩子们。孩子们的兴奋和亲热的举动很快就被老师制止了,接下来是神圣的“科学”使命:老师将小白鼠从笼子里抓出来,我们用纱布醮乙醚放在小白鼠的鼻子上将她麻醉,然后把她粉红色的四个小脚掌用小铁钉钉在解剖板上,我们用剪刀小心翼翼地将她的肚子上丝绸一样薄的皮肤像布一样剪开,老师叮嘱着我们看这只小白鼠跳动的心脏,我们将她的肠子从腹腔内拉出来,将她身体的其他器官尽量多地展示出来。当一切结束了,麻醉药已经失效了,我看见小白鼠在抽搐,她像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敞开的身体像一个披着风衣的大侠客充满悲壮的气息。很快,这个悲壮的大侠客连同钉着她身体的解剖板被丢在垃圾桶里。

多年以后,我才渐渐意识到,正是这一堂“精彩而成功”的活体解剖课,结束了我探索生命奥秘的愿望。从那以后,生物课不再是我的最爱了,年轻的女老师曾经迷人的笑容在我心里变得苍白而迟钝,小白鼠大敞胸怀袒露内脏的样子经常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我常常想,她是在哪一刻死去的呢?麻药过后,她所经受的是一种怎样的疼呢?她会突然不知道自己在哪里,发生了什么,她没有任何办法,除了经受那令我不寒而栗的疼痛,她什么也做不了。为什么她要受到这样的对待呢?科学探索在我心里依然神圣,科学……

P12-14

目录

总序科学无界,人文有仁

我的蹩脚文字(代前言)

“适者生存”还是“善者生存”

亚里士多德惹的祸

冯友兰现象

觳觫之食

此地一为别

在人间

民主与存钱罐

女人倍儿脆

空白

英伦垃圾

“不必要的痛苦”可以避免吗

天上的风

今生有你

安安之死

流浪者的绝唱

被自己忘记了的翅膀

逝者如斯

致谢

序言

这是一个热爱科学的时代,又是一个废弃科学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里,一方面,科学无处不在,你呼吸的空气、饮用的水、站立的土地、沐浴的阳光,都被彻底科学化了;另一方面,“仁者爱人”的科学又常态化缺席,当你呼吸的空气成了被PM2.5浓缩的毒霾,当你饮用的水成了被DDT混合的毒液,当你站立的土地成了被重金属绑架的沙粒,当你沐浴的阳光也早已被水泥森林夺走了生命的温度……你就会深刻感受到人类在“自作孽不可活”之后的束手无策。尽管,这一切都是借科学之名,又都因科学而产生。

所以,很多人相信这样一句话: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又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又是一个充满绝望的时代。

为了拯救这个时代,更为了拯救这整个世界,于是,人文再度登场。之所以说“再度”,是因为人文一直都在,只是在这个时代中全速奔跑的人们,已经将它落在了身后,并且遗忘了它。这些全速奔跑的人们,把奔跑当成了生命的全部,甚至当成了生命本身,却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奔跑。跑得太快时,往往就会忘记等待自己的灵魂。就算偶尔想起灵魂已经远远落在了后面,也不愿意停止或者放慢自己奔跑的脚步,仿佛只要一停下来,世界就会停止,自己就会死去。慢慢地,奔跑的人们就成了科学时代的机器,无血无肉无灵魂。

很多人总是将“人文”一词挂在嘴上,似乎不说出这个词语,就显得自己不够时代,不够文明,不够有素养,不够有深度。然而,“说”与“做”在行为中的割裂,却又使这种把“人文”挂在嘴上的行为,一下子变得做作、虚伪、恬不知耻。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到底什么是“科学”,又到底什么是“人文”,它们之间又有何联系,对我们每一个人,对我们整个的时代、社会与世界,究竟有什么价值。

因此,我又常常感叹,这是一个热爱人文的时代,又是一个废弃人文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人文”两个字只是廉价的装饰物。

事实上,不管是西方还是东方,所谓“人文”都有两层意义:一是“人”,二是“文”。前一层意义,是指理想的“人”、理想的“人性”;后一层意义,是指培育这样的“人”和“人性”所需要的内容。

内容推荐

郭鹏编著的《孤独是不人道的(精)/科学人文书系》是科学人文书系之一,《孤独是不人道的(精)/科学人文书系》告诉您:完全不被理解,即是孤独。孤独是一种处境,一种被动而绝望的处境。孤独者并不一定是少数,可以是一个人,一个群体,一个阶层,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甚至是所有的非人类动物。我努力达成对孤独者的理解,使自已不再成为孤独的制造者。

编辑推荐

郭鹏编著的《孤独是不人道的(精)/科学人文书系》主要收录关于人与动物的一些散文和随笔,包括作者在国内与国外的一些个人经历,特别是与动物相关的一些学术与社会活动的经历,其中会深入浅出地涉及哲学、人类学、动物行为学以及动物认知、心理和语言研究方面的内容。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孤独是不人道的(精)/科学人文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郭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961463
开本 32开
页数 134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79
出版时间 2014-03-01
首版时间 2014-03-01
印刷时间 2014-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38
CIP核字 2014028452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4.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190
135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12: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