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焦裕禄在兰考的475天/焦裕禄精神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5月14日是人民的好公仆、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逝世50周年纪念日。

无论是做人为官,还是干事创业,其身上所散发出来的亲民爱民、求实奋斗、廉洁奉公的正能量依然穿越时空,引发人们强烈的内心共鸣。

周长安、赵永祥、吴玉青编著的这本《焦裕禄在兰考的475天》以日记体形式,详述了焦裕禄在兰考县坚持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战胜盐碱、风沙、内涝三大自然灾害。

内容推荐

周长安、赵永祥、吴玉青编著的这本《焦裕禄在兰考的475天》以日记体形式,详述了焦裕禄在兰考县坚持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战胜盐碱、风沙、内涝三大自然灾害。

《焦裕禄在兰考的475天》沿着时间的河流回溯,重温焦裕禄事迹,那些散落百姓口碑里的记忆依然感动而温暖。

目录

深学 细照 笃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调研指导党的群

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纪行(代序)

焦裕禄在兰考的475天

附录1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附录2

人民呼唤焦裕禄

附录3

“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

——习近平同志《念奴娇·追思焦裕禄》解读

试读章节

12月30日

晚上,北风呼啸,天气寒冷。62岁的副县长张奇给焦裕禄打电话,要找他汇报劝阻灾民的情况。焦裕禄接到电话,说了一句“你不要来了”,就把电话放下,直接去张奇同志住处,说:“你恁大年纪了,这么大的风,天又冷,我怎么忍心叫你跑那么远呢!”张奇十分感动。在听完劝阻灾民的情况后,焦裕禄说:“我有事正要找你商量,你是老同志,在兰考工作时间长,你看,在我们领导干部中,当前有什么想法?”张奇说:“现在个别人害怕困难,在灾害面前畏首畏尾,嫌灾区苦,不愿留在这里工作。”焦裕禄说:“人的思想出了毛病,比庄稼出了毛病危险还要大。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马上解决。”他们俩谈了很久,就兰考当前的形势,干部的思想状况,如何尽快改变兰考面貌都一一交换了意见。

12月31日

焦裕禄听说三义寨公社个别队在分配中存在问题,群众有意见。他派人对问题突出的西马庄第8生产队年终分配情况进行调查,发现这个队分配工作不走群众路线,光会计一个人算账,账目不向群众公布。该队收入、支出、库存都比较混乱。焦裕禄叫工作组写了报告,并在报告上批示:“生产为了分配,农民以种田为本,全家吃喝都要依靠劳动的收入。如果社员对劳动的收入、支出、库存不摸底,怎能不影响社员的集体生产积极性呢?”

他要求:“全党抓分配,希望各区、公社党委检查运动时首先检查分配搞了没有,有什么表现,有什么结果,有什么经验。然后再检查其他问题。因为这是运动的落脚点。”“下去的干部,能写的都要向县委写你在的那个生产队的生产和分配决算工作情况。能写多少写多少,写啥样算啥样,不讲文字如何,只要有情况、有问题、有意见就行了。”

12月中下旬

焦裕禄到兰考后,先后找县委副书记、正副县长、县委常委等十几位同志谈话。谈他对一部分干部被灾害压住了头,对改变兰考面貌缺乏信心,少数人甚至不愿留在灾区工作的看法。询问其他领导对当前形势的看法和下步工作打算。通过交换意见,焦裕禄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要改变兰考面貌,干部是关键,“干部不领,水牛掉井”;“要除掉兰考的灾害,首先要除掉思想上的病害,关键在于县委领导核心的思想观念转变,必须改变县委一班人的精神状态”。

1963年1月至12月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与“三害”作斗争情况

1月1日

焦裕禄收到群众来信,反映城关区盆窑公社个别干部的问题。这天,焦裕禄亲自到该公社调查。通过了解,发现一些干部不执行按劳分配政策,有的严重贪污多占,甚至放高利贷、雇工剥削,损害集体利益,严重挫伤了群众的劳动积极性。他立即会同区、社党组织进行了认真处理。第二天,向全县发出《看盆窑公社部分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恶劣到何种程度》的通报,严厉批评:“有少数人已经没有一点共产党员的气味了,他们的所作所为和过去的地主、保长无大差别,简直坏极了。”并要求:“结合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坚决搞好生产队的分配,认真解决和端正干部的作风。”

1月2日

焦裕禄到城关区找到区长询问干部的思想情况。这个区长抱着挨批评的态度谈了自己不愿在灾区工作的想法。焦裕禄听了,不但没批评他,而且很亲热地说:“老卓呀,你敢暴露真实思想,这很好。你的想法确实代表了一部分人。灾区工作难做,这是客观存在,谁也不能否认。但是,我们不能不要灾区呀。按毛主席的教导,‘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要去’,这才是好同志嘛!”停了一会儿,焦裕禄接着说:“困难地区能锻炼人的革命意志,能培养坚定的革命精神,希望你能在困难的地方找出积极因素,领导和依靠群众杀出一条路来。”接着,焦裕禄又找区里其他领导同志交谈思想,统一认识,坚定了干部战胜困难的信心。

1月3日

焦裕禄11岁的儿子国庆挤在礼堂门口想看戏,把门的老肖知道了国庆是焦书记的儿子后,没要票就让他进去了。国庆看完戏回到家,焦裕禄问清了他看“白戏”的情况,十分生气地说:“你小小年纪可不能养成占便宜的习惯。看‘白戏’是剥削别人的劳动果实。”说着从兜里掏出两角钱,让国庆第二天一早把戏票钱送去了。P23-15

序言

草长莺飞时节,中原大地生机盎然,满眼尽是新绿。

河南兰考是焦裕禄精神的发祥地,也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联系点。3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一行赴兰考调研指导教育实践活动,他来到基层干部中间,走进人民群众中间,并再次感受追溯焦裕禄同志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和道德情操,强调要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继续推动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为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正能量。

一路轻车简从,一路亲民务实,一路深情寄语。两天的密集行程中,习近平走村入户、访贫问苦,察看便民服务、倾听群众呼声,召开座谈会,和县、乡镇以及村基层干部亲切坦诚交流,悉心听取基层干部群众意见建议。总书记的殷殷牵挂和谆谆嘱咐,寄托着党中央、国务院对河南的亲切关怀,温暖着河南亿万父老乡亲的心田。

习近平说,兰考县的教育实践活动开局良好,热身早、载体好、起步实,活动安排既体现中央精神,又有鲜明特色,这是兰考县委认真部署和组织的结果,是兰考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和支持的结果,也倾注了河南省委、开封市委和中央巡回督导组、省委督导组的努力。

“焦裕禄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3月17日10时许,习近平一下飞机,就直奔兰考焦裕禄同志纪念馆。这是他时隔5年之后,第二次来到这块精神圣地。

纪念馆就坐落在兰考县城北昔日黄河故道的沙丘上。泡桐林立,松柏苍翠,纪念馆正门前的焦裕禄事迹群雕,沐浴在和煦春风和温暖阳光里。习近平总书记拾级而上,神情庄重。

馆里展出的300多幅版面、照片,90多件遗物,生动展示了焦裕禄同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一生。焦裕禄调查“三害”奔走数千华里的路线图,下乡救灾时使用过的雨伞雨衣,他穿过的缝有几十个补丁的被褥……在纪念馆里,习近平倾听着,询问着,沉思着,深切缅怀这位人民的好公仆、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再次踏上兰考土地,依然心情很不平静。刚才,尽管看的听的都比较熟悉,但我还是想多看一看、多听一听,因为这里的每一件实物、每一个故事,都能引起我的心灵共鸣。”总书记深情地说。

焦裕禄对子女要求严格,发现儿子焦国庆看了一场“白戏”后,他亲自制定了《干部十不准》。在写有《干部十不准》的展览墙前,总书记驻足良久,仔细观看。习近平感慨地说,“十不准”内容非常有针对性。就拿看白戏这条说,除了规定一律不准送戏票之外,还强调不能把前10排的票光卖给机关和干部,这就教育领导干部如何针对身边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制定具体举措。

在纪念馆序厅,看到焦裕禄的五个子女焦跃进、焦守凤、焦国庆、焦守云、焦守军等候在那里,习近平快步走上前去,和他们一一握手,亲切交谈。

“身体都挺好吧?后代都好吧?现在工作生活都好吗?”习近平关切地问道。“都很好,谢谢总书记关心!请总书记放心,我们一定传承好父亲的精神,把家教家风一代一代地保持传承下去。”焦守云激动地回答。她还告诉总书记,省里又拍了一部介绍焦裕禄的纪录片,从兰考到山东、洛阳,自己跟着摄制组走了一趟父亲走过的路。习近平表示,纪录片也是很好的形式,可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教材。

置身焦园,睹物思人。习近平动情地说,5年前我到兰考参观了焦裕禄同志事迹展,今天来再次深受感动。我们这一代人是深受焦裕禄同志事迹教育成长起来的,焦裕禄同志的形象一直在我心中。很多东西存在的时间虽然短暂,但这短暂铸就了永恒。焦裕禄同志是县委书记的榜样,也是全党的榜样,他虽然离开我们50年了,但他的事迹永远为人们传颂,他的精神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等革命传统和伟大精神一样,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永远向他学习。

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学习什么、弘扬什么?总书记进行了精准概括:要特别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要特别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要特别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要特别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

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怎样学习、怎样弘扬?总书记做出了明确指示:“深学、细照、笃行”。深学,就是要组织党员、干部一点一滴学习焦裕禄同志的事迹,一字一句学习焦裕禄同志的言论,重点把焦裕禄精神学习好、领会透,不能大而化之,粗看都知道,细问不明白,没有触及灵魂。学习要同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从相互融通中把握党的群众路线的本质要求,把握改进作风的重点。细照,就是要引导党员、干部把焦裕禄精神作为一面镜子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反复照一照,深入查摆自己在思想境界、素质能力、作风形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差距中增强动力和措施。笃行,就是要引导党员、干部向焦裕禄同志看齐,从今天做起,从眼前做起,从小事做起,像焦裕禄同志那样对待群众、对待组织、对待事业、对待同志、对待亲属、对待自己,像焦裕禄同志那样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努力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和弘扬焦裕禄精神是高度契合的,要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作为一条红线贯穿活动始终,希望通过弘扬焦裕禄精神,为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正能量。”总书记铿锵有力的话语在兰考大地回响。

“要把群众看成我们的父母,看成我们的兄弟姐妹”

总书记时刻记挂着民生民情,调研中,他步履坚定地丈量着民情,心细如发地感受着民生。

位于阳光大厦的兰考县为民服务中心外,“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大字格外醒目。17日15时,习近平走进一楼大厅,向工作人员和前来办事的群众问好,他先后来到地税局、财政局、规划局、房管中心的服务窗口,了解工作流程。在民政局窗口前,习近平询问办结婚证都需要什么证件,每天来办证的多不多,还特意让工作人员递过来一本结婚证,看看样式,他亲切地对刚刚在这里领了结婚证的一对名叫杨坤、李丹丹的小夫妻说,“祝福你们!”

“你们这里双休日办不办证?”总书记问工作人员。“办,我们可以调休,但不能让老百姓等。”

“那就等于是全天候服务了。”总书记满意地点点头。

习近平说,便民服务平台建得好不好,关键看服务实效。服务时效最根本的还是我们内在要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像焦裕禄同志那样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没有条件也会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他指着墙上张贴的“不知道,你问我,我问谁”“还没上班,谁叫你来这么早”等“服务忌语”说:“跟群众没有感情才会出现这样的忌语,如果把群众看成我们的父母,看成我们的兄弟姐妹,那态度肯定就会不一样。”

2013年7月份以来,兰考县建立了集专线电话、热线微博、手机短信、电子邮箱、来信来访“五位一体”的焦裕禄民心热线,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职能单位和党员领导干部的“四风”问题,习近平详细了解热线的运转机制,认真翻看督办记录,他说,把各种渠道的群众反映综合起来受理和解决,是一个好做法,既要注重提高办事效率,又要建立长效机制。他叮嘱说:“为民服务不能一阵风、虎头蛇尾,不能搞形式主义。”

习近平还特别指出,乡镇社区、企事业单位和窗口服务单位都要把为民服务工作搞好,要以百姓满意不满意为标准改进工作、改善服务,提高服务水平。要把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办得扎扎实实,办出实际效果来。

农业现代化有哪些障碍?农村发展有什么困难?农民致富中有哪些诉求?带着对“三农”问题的关心,习近平一行赶往当年兰考最大的风沙口——坝头乡张庄村。

柏油路两边,麦田成畦。微风拂过,仿佛能听到麦苗拔节的声音。

“习主席好!”“欢迎总书记!”看到电视上熟悉的身影突然出现在大家面前,村民们大声问好,激动不已。

“乡亲们好!”习近平微笑而行,不时向大家点头致意。

张庄村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重点村,村里现有200多户贫困户,主要收入就靠种地。受禽流感对市场造成的影响,村民闫春光去年养鸡赔了1万多元钱,一家5口至今还住在老式土砖房里。

听说总书记要来,闫春光85岁的奶奶张景枝特地换上过年才穿的大红外套,从堂屋不时向外张望着。一进院,习近平就上前握住老人的手,询问她的身体状况,祝福老人健康长寿,扶她一起坐下。“下一步你咋打算?还是打零工?”“土地流转出去,1亩地给你多少钱?”“种粮食,1亩地各种补贴有多少?”总书记不时询问闫春光,并帮他出主意、想办法。小小的堂屋里,洋溢着暖暖亲情。

临走时,习近平还送上了米面油等慰问品。“习主席真好啊!”张景枝眼含热泪,紧紧攥着总书记的手。看到老人执意要送自己,习近平上前一步扶起老人,携手一起走到院外,两双手久久没有松开。

“总书记,快尝尝俺家的花生。”路过村民文伟清家时,文伟清兴奋地端着一簸箕花生想请总书记尝尝。习近平拿起一个剥开,津津有味地嚼了起来,频频点头。

出了张庄村,北行数里就是黄河东坝头段,’也是黄河典型的“豆腐腰”地段。“毛主席视察黄河纪念亭”就坐落在这段黄河水对面。1952年,毛泽东主席抵达这里视察黄河,纪念亭里的石碑详细记载着这段历史,习近平走进亭子,逐字阅读碑文。

习近平伫立岸边,望着滔滔河水,不时向有关人员询问黄河防汛状况,详细了解黄河滩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并叮嘱开封、兰考的干部要切实关心贫困群众,带领群众艰苦奋斗,早日实现脱贫致富。

“跟大家面对面交流,能够了解人民群众的真实感受和实际要求”

开展好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必须“向群众学习、拜群众为师”。基层干部群众对开展好活动有哪些意见建议,总书记非常关心。

17日下午,习近平不顾奔波劳顿,先后走进张庄村村委会办公室、焦裕禄干部学院教学楼1号教室,和兰考乡村部分基层干部、普通共产党员进行面对面交流、长时间座谈,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两场座谈会的现场,都格外简单朴素,没有鲜花,没有横幅,场地也都十分狭小局促。

“选择兰考作为我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联系点,是因为这里有焦裕禄精神。我们就住在焦裕禄干部学院,出门就看得见焦裕禄当年种的泡桐,睹物思人、感慨良多。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目的就是查摆和切实解决我们党员干部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能够进一步促使党员干部像焦裕禄同志那样,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这次我专程到兰考来,就是想请大家谈一谈,怎么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怎么把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搞得更好,怎么更好地转变风气、转变作风,使之更加适应为人民服务的要求。”

总书记亲自主持的两场座谈会,每次的开场白都没有离开过“焦裕禄”和“群众”。总书记诚挚、亲切的开场白,消除了紧张情绪,打开了大家的话匣子。

村民游富田激动地说:“当年焦书记在张庄蹲点的时候,我还是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跟着焦书记一起在下马台干过活儿。现在习主席百忙中,大老远来到俺这小村庄,俺们由衷地觉着焦裕禄精神又回来了,咱的‘老焦’又来了。”

对中央八项规定带来的变化,坝头乡党委书记体会很深:“以前我们乡会议多、招待多、检查评比多,一年下来招待费高达几十万元,八项规定实行以后,基层干部应酬少了,招待费也没有了,会议和检查评比也少多了。”

张庄村第一书记程远飞用“十个人八个牙”来形容农村党员干部年龄偏大的现状。他认为,村级党组织要想建设好,必须解决党员队伍老龄化的问题,同时要加强与外出务工青年党员的交流联系。

东坝头乡杨庄村党支部书记高当斤直言,“以前总感觉办事不少,但群众对我还是有意见。原因就是村里的事都是我们村委会说了算,听不进群众的意见。前些天我在全体党员会上做了深刻检讨,没想到这么一检讨,老百姓和我的距离拉近了,也和我说实话了,我也能听到老百姓需要反映的问题了。”

“啥事都要先当群众的学生。走到群众中,才能真正了解实情,找准方向。作为村干部,能给群众办多少事就办多少事,不管能力大小,只要一心想着群众,处处想着群众,群众就会满意。”

“干部要到群众里多泡泡,同群众多聊聊,对照镜子多照照,自己身上‘四风’的问题都改掉。”

“当工作感到没办法的时候,你就到群众中去,问问群众,你就有办法了。”

“焦书记是一面镜子,越对照越心慌,越对照越坐不住。深感‘四风’不刹不行,整改必须立即行动。”

发言中,无论是谈问题,还是提建议,大家都直奔主题,说的都是接地气的大白话,见真章的大实话。习近平边听边记,不时插话,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54岁的村民李国平,现场朗诵了一首自编的歌谣:“二月里龙抬头,现在农民真自由,青年男女创业去,红红火火闯九州……五月里五端阳,党的政策可传扬,种地不把公粮缴,补贴票子腰里装……”听着这发白内心的质朴话语,习近平带头鼓掌并称赞说,我们的群众对党的富民政策如数家珍,多么质朴、多么知道感恩啊。

总书记有着深厚的民本情怀。他表示,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同敌人作斗争,一刻也离不开老百姓的保护和支持,党执政了是不是能做到一刻也离不开老百姓?我们必须改进作风,只有这样才能牢牢秉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获得人民真心支持。

18日上午,在兰考县委办公楼举行的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总书记做出重要指示,就如何保持良好势头,确保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提出:准确把握活动的总体要求,为各项工作确立一个较高标准;准确把握活动的实践载体,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作为一条红线贯穿始终;准确把握活动的重点对象,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准确把握活动的组织指导原则,确保每个层级每个单位的活动取得实效;准确把握县域治理特点和规律,把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同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科学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有规定就要执行,不能使规定变成“稻草人”

调研期间,总书记处处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给党员干部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作风课”。

——总书记住在焦裕禄干部学院一个普通的学员宿舍里。按照他的要求,房间未作任何改造和装修,不放鲜花,不摆水果,和其他宿舍并无二致。

——每餐都是大锅饭菜,没有高档食材,有着浓郁“河南味儿”的烩面、胡辣汤、大烩菜等都端上了桌。18日的午餐,桌上摆的还是两荤两素,菜谱是红焖羊肉、烧双菇、清炒西兰花、萝卜烧牛肉,外加一个粗粮排骨汤。总书记在兰考吃的几顿饭,从“内容”到“形式”,都跟老百姓在家吃的没啥两样。

临行前,他还专门委托工作人员按照学院每天80元的用餐标准,交了两天共160元的伙食费。

总书记在兰考期间穿的那件深蓝色外套,样式和质地都很普通。

在18日上午召开的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总书记多次提及——焦裕禄同志生活简朴、勤俭办事,总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他的衣帽鞋袜都是拆洗多次、补了又补。

总书记多次强调——有规定就要执行,否则规定就成了“稻草人”。

总书记殷殷提醒——和过去艰苦时代比一比、看一看,要有感恩知足之心。

总书记谆谆告诫——奢靡享乐是无底洞。针眼大的窟窿斗大的风,把得严才能防微杜渐。

总书记郑重嘱托——兰考是焦裕禄战斗过的地方,在秉承焦裕禄精神、弘扬党的作风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希望继续在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中起好带头作用。

谈起学习焦裕禄精神,说到动情处,总书记不由得深情吟读起自己担任福州市委书记时,于1990年7月15日填写的《念奴娇·追思焦裕禄》一词:“中夜,读《人民呼唤焦裕禄》一文,是时霁月如银,文思萦系……

魂飞万里,盼归来,

此水此山此地。

百姓谁不爱好官?

把泪焦桐成雨。

生也沙丘,

死也沙丘,

父老生死系。

暮雪朝霜,

毋改英雄意气!

依然月明如昔,

思君夜夜,

肝胆长如洗。

路漫漫其修远矣,

两袖清风来去。

为官一任,

造福一方,

遂了平生意。

绿我涓滴,

会它千顷澄碧。”

总书记的这首词,写尽了党的好干部焦裕禄的为民情怀,也道出了无数人心中优秀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引人深思内省。

调研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还特意来到5年前他栽下的那棵泡桐树前,仰望焦桐的挺拔身姿、追思生生不息的焦裕禄精神。

(原载《河南日报》2014年3月20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焦裕禄在兰考的475天/焦裕禄精神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长安//赵永祥//吴玉青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州古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847301
开本 16开
页数 21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4-04-01
首版时间 2014-04-01
印刷时间 2014-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88
CIP核字 2014059782
中图分类号 K827=7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河南
241
173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0: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