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周作人谈鲁迅
内容
编辑推荐

周作人,鲁迅之弟。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翻译家、思想家,中国民俗学开拓人,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

《周作人谈鲁迅》精选周作人谈鲁迅的篇章,呈现不同层面角度、不同人生阶段的鲁迅,视角独特,文化价值较高。是一本可信赖、值得一读得的关于鲁迅的书。

内容推荐

周作人笔下的鲁迅种种向来为读者所关注热衷。《周作人谈鲁迅》兼顾可读性与价值性,选取了《鲁迅的青年时代》《鲁迅的故家》《鲁迅小说里的人物》中部分篇章,并附以《关于鲁迅》《关于鲁迅书后》《关于鲁迅之二》。对于读者全面了解鲁迅其人其文提供了独特视角。

《周作人谈鲁迅》供文学爱好者阅读。

目录

鲁迅的青年时代

鲁迅的青年时代

鲁迅的国学与西学

鲁迅与中学知识

鲁迅的文学修养

鲁迅读古书

鲁迅与歌谣

鲁迅与清末文坛

鲁迅与范爱农

鲁迅与弟兄

鲁迅与闰土

鲁迅在南京学堂

鲁迅的笑

阿Q正传里的萝卜

鲁迅在东京

一伏见馆

二中越馆

三中越馆二

四中越馆三

五伍舍

六校书

七青木堂

八学俄文

九《民报》社听讲

一○《民报》社听讲二

一一《民报》案

一二蒋抑卮

一三“眼睛石硬”

一四同乡学生

一五日常生活

一六旧书店

一七服装

一八落花生

一九酒

二○矮脚书几

二一劲草

二二河南杂志

二三新生

二四吃茶

二五看戏

二六画谱

二七花瓶

二八咳嗽药

二九维新号

三○诨名

三一南江堂

三二德文书

三三补遗

三四补遗二

三五补遗三

呐喊衍义

一开端

二父亲的病

三藤野先生

四新生

五金心异劝驾

六狂人是谁

七礼教吃人

八孔乙己

九咸亨酒店

一○温酒的工作

一一酒店余谈

一二馒头

一三秋瑾

一四府横街

一五灯笼

一六何小仙

一七老拱

一八一件小事

一九夏穗卿

二○剪发

二一假辫子

二二男学生剪发

二三女学生剪发

二四风波

二五怕张顺

二六孝道

二七复辟的年代

二八六斤

二九九斤老太

三○民俗资料

三一两个故乡

三二看守祭器

三三闰土父子

三四豆腐西施

三五搬家

三六狗气杀

三七木刻书板

三八路程

三九阿Q正传

四○正传

四一阿Q

四二为什么姓赵

四三优胜纪略

四四胜利一

四五胜利二

四六牌宝

四七赌摊

四八失败一

四九失败二

五○胜利三

五一恋爱的悲剧

五二旧女性观

五三悲剧的主人公

“五四”地保

五五讨饶

五六关于舂米

五七龙虎斗

五八静修庵求食

五九园里的东西

六○中兴与末路

六一掮客

六二小偷

六三阿Q的革命

六四逃难

六五不准革命

六六新贵

六七黄伞格

六八剪辫与盘辫

六九民团捕盗

七○审问

七一游街示众

七二刑场

七三方玄绰

七四官兼教员

七五欠薪

七六索薪

七七年月考证

七八县考

七九掘藏

八○发狂

八一兔和猫

八二爱罗先珂

八三寂寞

八四京戏

八五地方戏

八六翻筋斗

八七平桥村

八八金耀宗

八九秃先生的书房

九○太平天国故事

九一后记

附录

关于鲁迅

关于鲁迅书后

关于鲁迅之二

试读章节

鲁迅的国学与西学

这篇文章的题目本来想叫作《鲁迅的新学与旧学》,因为新旧的意义不明了,所以改称“国学与西学”,虽然似乎庸俗一点,但在鲁迅的青年时期原是通行的,不妨沿用它一下子。

鲁迅的家庭是所谓读书人家,祖父是翰林,做过知县和京官,父亲是个秀才,但是到了父亲的那一代,便已经衰落了。祖父因科场案入狱多年,父亲早殁,祖传三二十亩田地逐渐的都卖掉了。在十八岁的年头上,鲁迅终于觉得不能坐食下去,决意往南京去考当时仅有的两个免费的学堂,毕业之后得到官费留学日本,这样使得他能够在家庭和书房所得来的旧知识之外,再加上了新学问,成为他后来做文艺活动的基础。现在我们便想关于这事,说几句话。

鲁迅的家庭虽系旧家,但藏书却并没有多少,因为读书人本来只是名称,一般士人“读书赶考”,目的只是想博得“功名”,好往上爬,所以读的只是四书五经,预备好做八股而已。鲁迅家里当然还要好些,但是据我的记忆说来,祖传的书有点价值的就只是一部木版《康熙字典》,一部石印《十三经注疏》,《文选评注》和《唐诗叩弹集》,两本石印《尔雅音图》,书房里读的经书都是现买的。鲁迅在书房里读了几年,进步非常迅速,大概在十六岁以前四书五经都已读完,因为那时所从的是一位名师,所以又教他读了《尔雅》《周礼》或者还有《仪礼》,这些都是一般学生所不读,也是来不及读的。但是鲁迅的国学来源并不是在书房里,因为虽然他在九经之外多读了三经,虽然旧式学者们说得经书怎么了不起,究竟这增加不了多少知识,力量远不及别的子史。鲁迅寻求知识,他自己买书借书,差不多专从正宗学者们所排斥为“杂览”的部门下手,方法很特别,功效也是特别的。他不看孔孟而看佛老,可是并不去附和道家者流,而佩服非圣无法的嵇康,也不相信禅宗,却岔开去涉猎《弘明集》,结果觉得有道理的还是范缜的“神灭论”,这从王充脱出,自然也更说得好,差不多在中国“文化遗产”中已经找着了唯物论的祖宗了。他不看正史而看野史,从《谈荟》知道列代武人之吃人肉,从《窃愤录》知道金人之凶暴,从《鸡肋编》知道往临安行在去的山东义民以人脯为干粮,从《明季稗史汇编》知道张献忠和清兵的残杀,这些材料归结起来是“礼教吃人”,成为《狂人日记》的中心思想。便是人人皆知的《二十四孝》,也给他新的激刺,《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文章便对于曹娥与郭巨的故事提出了纠弹的意见。明朝永乐皇帝朱棣的无道,正史上也不能讳言,但鲁迅更从《皇朝典故》的另本《立斋闲录》中看到别的记录,引起极大的义愤。这都见于他的杂文上面,不必细说了。

鲁迅小时候喜欢画画,在故家前院灰色矮墙上曾画着尖嘴鸡脚的一个雷公,又在小本子上画过漫画“射死八斤”,树下地上仰卧一人,胸前插着一枝箭,这八斤原是比鲁迅年长的一个孩子,是门内邻居李姓寄居的亲戚,因为在小孩中间作威福,所以恨他。鲁迅的画没有发达下去,但在《朝花夕拾》后记里,有他自画的一幅活无常,可以推知他的本领。在别方面他也爱好图画,买了好些木刻石印的画谱,买不到的便借了来,自己动手影画。最早的一本是《荡寇志》的绣像,共有百页左右吧,前图后赞,相当精工,他都影写了下来,那时他正是满十二岁。以后所写的有《诗中画》,那是更进一步了,原本系画古人诗意,是山水画而兼人物,比较复杂得多了。第三种又很特别,乃是王冶梅画谱之一,上卷题日《三十六赏心乐事》,是一种简笔画,下卷没有总名,都是画幅,有些画的有点滑稽,可是鲁迅似乎也很喜欢,用了贡川纸把它影下来了。所买画谱名目可不必列举,其中比较特别的,有日本画家葛饰北斋的另种画本。北斋是日本报画“浮世绘”大家,得世绘原本那时很是名贵,就是审美书院复刻的书也都非数十元不可,穷学生购买不起,幸而在嵩山堂有木版新印本,虽然不很清楚,价格不贵,平均半元一册,便买了几册来,但大部的《北斋漫画》因为有十五册一套,就未能买得。日本木刻画本来精工,因为这是画工、刻工和印工三方面合作成功的,北斋又参加了一点西洋画法,所以更是比例匀称,显得有现代的气息。这些修养,与他后来作木刻画运动总也是很有关联的吧。

对于中国旧文艺,鲁迅也自有其特殊的造诣。他在这方面功夫很深,不过有一个特点,便是他决不跟着正宗派去跑,他不佩服唐朝的韩文公(韩愈),尤其是反对宋朝的朱文公(朱熹),这是值得注意的事。诗歌方面他所喜爱的,《楚辞》之外是陶诗,唐朝有李长吉、温飞卿和李义山,李杜元白他也不非薄,只是并不是他所尊重的。文章则陶渊明之前有嵇康,有些地志如《洛阳伽蓝记》与《水经注》,文章也写得极好,一般六朝文他也喜欢,这可以一册简要的选本《六朝文絮》作为代表。鲁迅在一个时期很看些佛经,这在了解思想之外,重要还是在看它文章,因为六朝译本的佛经实在即是六朝文,一样值得看。这读佛经的结果,如上文所说,取得了《神灭论》的思想,此外他又捐资翻刻了两卷的《百喻经》,因为这可以算得是六朝人所写的一部小说。末了还有一件要说的,是他的文字学的知识。过去一般中国人“读书”,却多是不识字,虽然汉末许叔重做了《说文解字》十五篇,一直被高搁起来,因为是与“科举”无关,不为人所注意。鲁迅在日本留学的后半期内,章太炎先生刚从上海西牢里释放出来,亡命东京,主编革命宣传机关杂志《民报》,又开办“国学讲习会”,借了大成中学的讲堂,给留学生讲学,正是从《说文》讲起。有朋友来约,拟特别请太炎先生开一班,每星期日上午在《民报》社讲《说文》,我们都参加了,听讲的共有八人。鲁迅借抄听讲者的笔记清本,有一卷至今还存留,可以知道对于他的影响。表面上看得出来的是文章用字的古雅和认真,最明显的表现在《域外小说集》初版的两册上面,翻印本已多改得通俗些了,后来又改用白话,古雅已用不着,但认真还是仍旧,他写稿写信用俗字简字,却决不写别字,以及重复矛盾的字,例如桥棵(梁加木旁犯重)、邱陵(清雍正避孔子讳始改丘为邱),又写岛字也改下边四点为两点,这恐怕到他晚年还是如此吧?在他丰富深厚的国学知识的上头,最后加上这一层去,使他彻底了解整个的文学艺术遗产的伟大,他这二十几年的刻苦的学习可以说是“功不唐捐”了。P35-38

后记

我写这《呐喊衍义》是从二月初开始,预备给上海《亦报》揭载的,照例写成那么的短节,刚好每天一节,不大占篇幅。这是因时制宜的办法,虽然实际上不无缺点,有的材料长一点烦琐一点,如不分写作两段,只好削足来适履,有的短少了,又难免有填塞棉花之必要了。以前的《百草园》就是这么写了,不管有什么缺点,还是这么写下去。但我这衍义可以说原是为读《呐喊》的人写的,对于不读鲁迅的各位毫无用处,就是硬着头皮看下去,也得不到什么益处。报上发表的不到预定的三分之一就中止了,这样我就不再有每天一节的拘束,论理大可改变写法,或者可以写得自由一点也未可知。可是我并没有这样办,以前写好的几节要改写也觉得麻烦,便这么的写下去吧,反正改变方法去写,不一定会写得怎么好,现在既不在报上揭载,每节长短可以不拘,也就自由得多了。我看了本文,在我所感觉到的地方,就我所知,略加说明,不过这里要不要注的决定全是主观的,定得未必适当。也或有遗漏的地方,至于我见闻有限,有些也未能明了,这些缺点都要请读者原谅。必要的说明有的与《百草园》所说不免重复,别的则努力避开,让读者直接到那本书上去看好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周作人谈鲁迅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作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方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1726401
开本 32开
页数 25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4-05-01
首版时间 2014-05-01
印刷时间 2014-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98
CIP核字 2014041113
中图分类号 I210
丛书名
印张 8.25
印次 1
出版地 黑龙江
211
145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5:3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