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石破天惊
内容
试读章节

每逢圩日,附近几十里的乡民争相把农副产品搬到圩市来卖。从午夜开始,四面八方的乡民扒着小艇往圩市聚集,沿着坝头错落有致地摆设摊档,天未亮就吆喝着买卖。那些卖农副产品的、打铁的、编竹器的、做木匠的、贩卖日杂百货的和卖零食的,纷纷将自己的货品精心摆放,不断向赶集的人兜售。一直忙碌到中午,等到散圩后带着一身的臭汗疲惫地回家。别看他们辛劳了大半昼,他们的心情却是愉悦的。如果这一圩市卖得好,他们就会多饮几杯庆贺一番;即使这一圩市卖得不好,他们也会寻找原因,马上张罗下一圩。

一个地方,只要有了名气,就会有纷纷的传说。这坝头市的“坝”字与“霸”字同音,做生意讲究抢占先机,力求要抓住机遇,霸占有利的位置,趁着早市卖个好价钱。顾名思义,坝头市渐渐就成了“霸头市”。一到圩日,“家家早起夜眠迟”,“担凳仔,霸头位”,乡民生怕“执输行头,惨过败家”。“霸头市”精神由此深入民心。

感人的故事,像闸口中的河水流淌着。那些远去的而又与人的命运相关的故事,飘逝在遗存下来的老街旧屋之中,无声无息地隐藏在时光的深处,唯有那些带着旧时生活印痕的地方名称,不时勾起人们的记忆。

大约在清代乾隆年间,坝头市出了一位进士,在这位进士的倡议之下,当地乡民筹集资金建了一座南山古庙,希望给乡民带来好运。南山古庙被乡民称之为进士庙,可是,进士的愿望一直到了近代才灵验。几十年间,在坝头市约两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先后出了五位大学教授,他们担任过大学校长或者副校长要职。这还不算,有资深记者发现一件更加令人匪夷所思的传奇,从1992年至今,这里接连出了十几位身家数亿的富豪大亨。

当张宇升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连头发也竖了起来,即使生于斯长于斯,怎么也没有发现家乡有那些发迹的地方呢?于是他就去翻查资料,瞪着眼睛扫描那些大街小巷。渐渐地,在那些发黄的书籍中,在那些街头巷尾的传说里,张宇升终于闻到了旧时五方杂处的市井气息,家乡的轮廓一天天清晰起来。

坝头市位于容奇镇与桂洲镇接壤的地方,水路连接珠江水系的西江,陆路紧连105国道。这里同属一个小岛,西江水环岛而过,河涌像蜘蛛网一样串联起这座小岛的神经。没有一个地方有如此稠密的河涌,常常见到农艇、渔船在河涌里穿梭往来,把鲜鱼、瓜菜、香蕉、时果等地方特产运到县城、省城去贩卖。河涌的水日夜不停奔流,它像纵横交错的网络连接着外面的世界。

坝头市有一条云里大街,路面全部用一尺多宽、六尺多长的麻石铺砌而成。云里大街连接起容奇镇的北潮街,一直延伸到“北镇长屏”牌坊,全长十余里,坝头市的人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张宇升爷爷的父亲九岁到容奇镇的打铁街“学师”。当时打铁街的店铺形成一条专业街,主要是制作渔船用的铁钉、建筑用的码钉、缫丝机用的铁架,还有铁链、刀具、锄头等等。老爷爷由拉风箱学起,从烧炉、开料、锻打、锤炼到淬火样样精通,一直到结婚那一年,才返回坝头市开了一家打铁铺。

坝头市的清晨远比别处来得早,凌晨四五点钟,云里大街的女人就到缫丝厂里上班去了,十二三岁的女孩子,成群结队穿着木屐走在麻石板上,满街叩出清脆的声响,如同广东音乐浑然天成那般悦耳。她们踏着节拍迎着黎明前行,她们是走在丝绸之路上最俏丽的身影,同时也是在工业化历史进程中最令人骄傲的中国女人。

那个年代的缫丝女工,比种田种地的人每日挣到的钱银多得多,每逢“出粮”发工钱的日子,云里大街的店铺像圩市一样兴旺。老爷爷娶了个缫丝女工,一家人都感到面上有光。

每逢开炉打铁的时候,打铁铺叮叮当当的打铁声成了云里大……

P2-3

后记

三十多年前,我尝试着写小说,那时候年轻,什么都想写,结果什么都写不成。

十年前,我想捡回年轻时的梦想,把想写而没有写的小说写出来。我考虑了很久,这是一件旷日持久的事情,我害怕自己没有这份坚韧的意志。后来,我无法控制自己,连续创作了《丝都寻梦》《丝绸大亨》《广府人下南洋》等三部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这几本书,大概是沾了顺德的名气,既拿到了奖,也卖得很不错。

我曾经跟自己约定,待完成了三部曲的心愿之后,我就不写了。然而,一位老师跟我说: “你写了几部历史题材的作品,能不能再写一部现代题材的作品?”

就这样,在这位老师的鼓励下,我开始认真思索继续写作的可能性。

对于现代题材,特别是对于顺德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变革,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顺德人,如果能把这个亲身的体验写下来,把这个时代的生存状况和人的心态写下来,那不仅是难得的历练,同时也是一笔无形的精神财富。

多年的经历给了我独特的视角,我希望描摹出顺德改革以来的足迹。

1979年的年初,我在业余时间“炒更”,承接广告设计、广告策划以及招牌制作安装等业务。直至1985年5月,我自动辞职离开工作了1 7年的顺德丝厂,开办容桂第一家广告装潢工程部,后升格为广告装饰有限公司。因为工作上的原因,我结识了一大批各行各业的老板和基层精英。在20多年的广告生涯中,我看到了许多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然后又倒下去,到顽强地挣扎着站起来,直至迈向成功。

曾经倾情付出的我,与所服务的单位一起用心血和汗水浇灌着希望和未来,用智慧与执着刻画广告计划的每一个细节。在这个过程中,我曾服务过的单位有大进制衣厂、桂洲风扇厂、容声电饭锅厂、广东电饭锅厂、容声冰箱、科龙空调、华宝空调、万家乐、希贵电器、格兰仕、万和电器、华润涂料、松本电工、顾地塑料、新德业、碧桂园、海骏达、东逸湾、明日华府等近百家企业。

亲历其境的见证,让我深深体会到社会变迁的复杂与前进的艰难,与此同时,对顺德的改革有了更深层的了解。

在小说的写作过程中,我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的事件,而是在大量的人们熟悉的故事里,着重选择给我印象强烈的人和事,加以挖掘、加以演绎、加以描写。

有一位作家曾经说过,写作其实就是在稿纸上种植物,书籍是一片温暖的土地,文字是在这片土地上生长的植物。我默默用笔在格子上耕耘,这样的日子,是一种清醒的思考,是一种清淡的时光,对我来说实在是难得的滋润。

这部长篇小说,是献给那些为综合改革进行大胆探索,而作出卓越贡献或付出沉重代价的企业家和朋友们,他们的智慧、才华和持续不断的努力,是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坝头市的传说

第二章 先行者的足迹

第三章 沧桑岁月

第四章 往事难忘

第五章 老工业区

第六章 他们在成长

第七章 收获季节

第八章 给远方的邮件

后记

序言

顺德是块改革热土。这块仅806平方公里的土地,因改革而贏得先机,贏得发展,贏得地位,一度由全国区域面积最小的行政县,变成同类区域经济总量最大的地区。即使划入佛山而变成大佛山的一个区以后,20工3年顺德仍然稳坐中国市辖区综合实力百强第一。

顺德改革曾经搅动中国政坛,外界形容为“石破天惊”。顺德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推动改革?顺德人为什么那样热衷改革?改革给顺德带来了哪些变化? 《石破天惊》这部作品即以此为背景,以人物见证历史,历史还原人物的笔法,再现了顺德改革的风雨故事、顺德人经历的艰难岁月。

小说以研究生张宇升与公务员林娟的爱情故事为引线,通过张宇升对顺德改革的一些见证人的接触、采访,再现了工993年顺德推动产权制度改革的历程,以及2009年启动的大部制改革的史实。时间穿越l6年,以改革见证人的现身说法,把改革的背景、改革的过程、改革的故事,甚至改革的理念和智慧,用文学的叙事而非概念化的解说,重现顺德改革事件和塑造顺德人的改革形象。

小说选取的人物,并不是官场中的决策者,而是执行者和见证者。林娟是贯穿全篇的人物,她是张宇升的大学同学,后来回到顺德政府工作,见证了2009年大部制改革的历程,自己也在新一轮改革中转变了观念;林清泉(林伯)是见证顺德工993年改革的当事人,他以自己担任桂顺电器厂党委书记的经历,讲述了工993年顺德产权制度改革不得不改的无奈,凸显了冲破体制束博的艰辛与风险。而转制后担任桂顺电器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方正彬父亲偷渡香港的家庭经历,和改革开放后方正彬的人生起伏,延伸了很多顺德老板曾经经历过的起落沉浮的历史……

这部小说在还原事件和人物的过程中,通过人物的背景、特别是小说中人物的思考,突出了顺德人的一些特质,如张宇升爷爷“吃烤番薯”的细节,体现了老一辈顺德人的吃苦和执着;公务员代表刘局长的人情练达和小心翼翼的性格、方正彬这位老板对顺德人低调、悭俭、肯挨、识做的解读,乃至张宇升同学王雨菲、冯大荣情感上的功利变化,林娟和张宇升的若即若离,林娟最后甚至萌生投身社工慈善组织的想法等等,艺术地刻画了一系列鲜活生动的改革时代人物群像,情节跌宕起伏,文体结构巧妙缜密,是一部厚重的改革题材的重要作品。

内容推荐

吴国霖编著的《石破天惊》以被外界形容为“石破天惊”的顺德综合改革为线索,通过初出校门的学子张宇升对顺德改革的一些见证人的接触、采访,再现了1993年顺德推动产权制度改革的历史,以及2009年启动的大部制改革。《石破天惊》以改革见证人的现身说法,把改革的背景,改革的过程,改革的故事,甚至改革的理念和智慧一一呈现。

编辑推荐

吴国霖编著的《石破天惊》描述的是中国改革试验田的故事。

该作品不单以文学作品的形式记录了顺德那场注定载入史册的改革试点,同时也恰如其时地填补了没有以顺德综合改革为题材的文学作品的遗憾。

作品以张宇升与林娟的情感交织为引线,运用时空交错、叙述视角不断转换的方式,对现实与生活图景进行精心的裁剪,对人的命运的体验和深切感受进行细心的梳理,真实地展现中国经济改革前沿阵地中的人和事、生活片段、价值取向和人文意识。

全书以人带事,通过小说人物的叙述,回顾了顺德近二十年来包括产权制度改革大部制改革等多次作为中国改革试点城市风云变幻的历史。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石破天惊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国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071285
开本 16开
页数 24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14-03-01
首版时间 2014-03-01
印刷时间 2014-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64
CIP核字 2014053027
中图分类号 I247.57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30
16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