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美军伊拉克战场大解密
内容
编辑推荐

在中国广大军事、历史读者中广泛流传的“凤凰观天下”丛书,是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北京出版中心重点打造的一套军事图书。它立足于史实,突出生动的故事描写、细致的人物刻画与军事细节揭秘,再辅以“军事常识”“军事历史”“军情解码”等相关链接文字,结合丰富的真实历史图片,旨在为大众军事爱好者提供一套图文并茂的军事历史和军事知识普及型图书,为其快速而整体把握世界格局、世界军事军史、特工谍战提供图文解读。

“凤凰观天下”包括秘闻秘档、铁血军魂、特种作战、绝密档案、隐蔽战线、战场风云、军中神旅等多个系列。本书是“战场风云”系列之《美军伊拉克战场大解密》,由刘伯瘟编著。

内容推荐

伊拉克曾经是美国的盟国,这似乎很荒谬,却是事实。萨达姆政权曾经是美国在中东布下的一枚棋子,用以对付美国的老冤家——伊朗,在两伊战争中,美国助力伊拉克不少。然而,正如一句话所说的,“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当所谓的盟友关系破裂时,美伊双方注定要走向对抗。

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和伊拉克先后两次上演直接军事对抗。萨达姆依靠的是自己经过实战锤炼的上百万军队,想要同多国部队展开一场缓慢的、老式的、持久的、消耗的战争。而美国采取的却是全新的打法,空中、水面、水下乃至外太空立体作战。战争的结局已然知道,但是战争的过程却仍然隐藏有许多谜团。

为什么美国曾经的盟友伊拉克会选择对抗美国?号称“世界第四军事强国”的伊拉克面对世界头号强国,能拿出怎样的军事部署?当美国从海湾战争的正义一方到后来绕开联合国,一意孤行发动伊拉克战争,其中又有怎样的来龙去脉?

《美军伊拉克战场大解密》图文并茂深层次解读以上问题,全景记录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的美军行动,以及双方的军事部署、军事行动等战场故事。

《美军伊拉克战场大解密》由陈海涛编著。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中东风云骤变,伊拉克突袭科威特

 不宣而战,伊拉克闪击科威特

 萨达姆其人,注定要震惊世界

 中东邻国,何以兵刃相加?

 美国纵容,让萨达姆有恃无恐

 无视国际法,公然吞并科威特

第二章 沙漠盾牌——美国迅速做出出兵决策

 密室策划:“90一1002”作战方案

第82空降师登机,美三军齐赴海湾

 反伊联盟:多国出钱,美国出兵

 安理会授权,国会支持

 美军战略: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

第三章 无所畏惧还是不识时务——萨达姆手中究竟有几张牌?

 萨达姆的如意算盘:让沙漠变成血海

 多吃枣,多喝水:伊拉克勒紧裤腰带忙备战

 人质盾牌:萨达姆激怒了全世界

 讨好法国,示好伊朗,避免腹背受敌

第四章 沙漠风——第2.5次世界大战

 F一117出动,沙漠风暴开始了

 空袭在继续,406毫米巨炮在怒吼

 “爱国者”迎战“飞毛腿”

 战斗之母行动:伊拉克在反击

第五章 风卷残云——伊拉克被赶出科威特

 伊拉克拒不撤军,“沙漠军刀”祭起

 战局一边倒,“萨达姆”防线崩溃

 “艾布拉姆斯”猎杀苏式坦克

 赤裸裸的屠杀:“老虎旅”施暴“6号公路”

 萨达姆委曲求全,布什适可而止

第六章 伊拉克武器核查风波,美国步步紧逼

 海湾一战,伊拉克元气大伤

 套在萨达姆头上的紧箍咒

 “核武器计划”:叛逃者泄漏的秘密

 伊拉克武器核查风波

第七章 危机再现,美国发出战争威胁

 设立“禁飞区”:美国的新王牌

 暗杀布什,谁的主意?

 骑虎难下的美国

 重兵集结波斯湾,美国再发战争威胁

 该死的绯闻!

第八章 沙漠之狐,英美说打就打

 战争信号:联合国核查人员大撤离

 空袭,说来就来

 尴尬的结局

第九章 超级大国.也需要一块遮羞布

 小布什为何再拿伊拉克开刀

 战争借口:中情局一手炮制

 “反战同盟”与“倒萨联军”

 大军就位:战争进入倒计时

第十章 海湾二战——第一次初具信息化形态的战争

 “斩首行动”拉开序幕

 摧枯拉朽,地面作战快速推进

 四面合围,轻取巴格达

 肃清北部残敌,战争结束

 消失的伊拉克共和国卫队

 美军作战思想冲击全球

第十一章 萨达姆被捕.战争落下帷幕

 昔日伊拉克总统沦为阶下囚

 美军虐俘事件震惊世人

 伊拉克,一个新的“泥潭”

试读章节

1990年8月2日凌晨l时,大部分科威特人还在甜美的睡梦之中。

此时此刻,在科威特、伊拉克边境,浩瀚的沙漠上空依然星光闪烁,四周寂静得可怕。但在伊拉克一侧,却有一排排看不到尽头的黑洞洞的炮口,一辆辆苏式重型坦克已呈攻击队形展开。

伊拉克在这里秘密集结了14个师的兵力,共10万大军,装备有350辆坦克,300门火炮。他们即将扑向自己的目标——科威特。这支部队对科威特而言可以说是一股毁灭性的力量,要知道科威特的总兵力才2万余人,只装备有27辆坦克、90余门火炮和18架攻击直升机。

一队队黑压压的伊军士兵,他们刚刚经历过8年两伊战争的洗礼,他们的冷静与沉重似乎在向人们传达着这样一个信号——这是一场没有任何悬念的战争。

列成方阵的伊军士兵,在等待着一位重量级人物的到来。

一辆小汽车缓缓驶来,停在队列的中央,士兵们借助昏暗的灯光,看到车上走下一位身穿草绿色军装的高大男子。最前排的士兵辨认出了此人,他是伊拉克革命指挥委员会委员、萨达姆班子的二号人物、副总统拉马丹。

拉马丹是来做最后的临战动员的。只见他从容不迫地登上了一个设在战车上的训话台,向四周扫视了一圈,目光直射前方,发出了低沉有力的声音:“我的穆斯林战士兄弟们!”他稍作停顿,俯视着他们,“属于你们的光荣使命就要到来了……”

美国,华盛顿,白宫,坐在椭圆办公桌旁的布什总统面带微笑,心情看卜去似乎很不错。

确实,布什应该感到高兴,近一段时间的国事让他感觉心烦意乱,自己提出的增税计划一直未获通过,不仅国会为此争论不休,就连一些共和党内的人也反对他的增税计划。还有更让他头疼的事——他的儿子尼尔卷入了一桩经济丑闻中……让布什感觉心情放松的是,明后天他就可以抛开烦人的公务,前往外地享受泛舟赏景、垂钓狩猎的度假生活了。

布什正在批阅文件,白宫办公厅主任苏努努送来了一份国家安全局递上来的紧急公文。

布什快速浏览了一番,脸色沉了下来。国家安全局局长史迪曼将军称近期伊拉克在伊科边境频繁大规模调动军队,有进攻科威特的迹象。布什放下文件,将目光投向苏努努,“这件事你怎么看?”

“依我看,里面威胁的成分应该大一些,不过萨达姆是一个让人捉摸不透的人,谁也不知道他明天要干什么。”迟疑了片刻,苏努努补充说,“驻科威特大使豪尼尔现在正在国内述职,我们不妨听一听他的看法。”

豪尼尔在电话中的一番话让布什吃下了定心丸,这位大使认为在科威特的背后有美国和西方诸国,而伊拉克的背后则是宿敌伊朗。因此,伊拉克在伊科边境调动重兵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动武,而是逼迫科威特让步。

布什表情放松了下来,他让苏努努转告中情局要密切注意伊科边界的动向。最后,他又以祈祷的口吻说:“希望萨达姆这家伙别在这时候给我惹麻烦!”

苏努努笑着说:“我想他还不至于疯狂到这个程度。”

2日凌晨2时,伊拉克战争机器终于启动,伊科边境线上,10万大军倾巢出动,一辆辆满载伊军士兵的卡车开始发动,坦克、装甲车和自行火炮发动机的轰鸣声震耳欲聋,后方机场各种攻击机起飞划破夜空,扑向各自的目标。

与此同时,伊拉克国家电台开始了宣传攻势,停止所有无关广播,开始宣读一份伊拉克革命指挥委员会的声明:  “今天,我们的邻国科威特爆发了一场革命,准备参与犹太复国主义阴谋、已沦为美国走狗的萨巴赫王朝,已经被我们的科威特穆斯林兄弟推翻,在此我们谨向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科威特渴望自由的孩子们呼唤我们向他们提供援助,以共同挫败一切企图干涉科威特事务的敌对分子,保卫革命的果实……伊拉克革命指挥委员会决定响应科威特新的临时政府的呼吁,出兵科威特,给他们以一切可能的援助……一旦科威特局势稳定下来,或者自由的科威特政府提出要求,伊拉克军队将立即撤出……”

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海湾地区出现的首例主权国家对主权国家的入侵。尽管伊军对科威特有绝对优势,但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速战速决,伊拉克方面在战前还是进行了精心的准备。

为了掩人耳目,伊拉克采取了声东击西的战术。从1990年起,萨达姆就在多个场合发表针对以色列的强硬讲话,刻意渲染了伊以之间的矛盾。伊拉克的这种外交手段迷惑了对手的视听,在完成针对科威特的军事调动后,伊拉克方面不仅一度停止了对科威特的舆论攻击,还派遣政府高级代表团出访科威特。这些烟幕弹在很大程度上迷惑了科威特和美国,让他们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另一方面,为了确保国内口径的绝对统一,萨达姆在军政官员中进行了秘密的战争动员,数百名对战争持反对意见的军官被逮捕,这在一定程度上封锁了消息,确保了袭击的突然性。

所以,当10万精锐的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在一声令下,向科威特发动进攻的时候,科威特方面却没有丝毫的防备,这支几乎没有任何战斗经验、养尊处优、军纪松弛的部队,在敌人发动进攻时,士兵大都在梦乡中,军官也都在度假。

“坦克!”一位最先反应过来的科威特边境哨兵从哨卡中惊呼道。话音刚落,他就被一梭子扫过来的子弹打倒在地。

数不清的伊军士兵随着黑压压的坦克集群,潮水般向科威特境内涌去,零星反抗的科威特士兵大多被击毙,更多的士兵则在睡梦中变成了俘虏。伊军先头部队的装备都涂装了和科威特装备一样的外观,导致很多民众认为这是在进行军事演习。

在科威特,由于之前的新闻管制,大部分人甚至不知道伊科两国已经交恶,所以对此时的入侵消息大都当做了谣言甚至是笑话。

8月2日凌晨4时,两名妇女被爆炸声惊醒,她们走向阳台,看到了成车的士兵,开始还以为是科威特士兵,但很快她们就明白了那不是科威特人,因为他们在朝拒绝接受检查的汽车开枪,大街上一片混乱。“这时我们才确信伊拉克人已经越过了边界。”她们回忆说。

但更多的人依然不明真相,他们仍然以为是自己人在举行军事演习,直到伊军坦克冲向达斯曼王宫时,很多人才如梦初醒。

在科威特城,国家元首萨巴赫在伊军发动攻击的第一时间就从国防大臣那里得知了消息,当听到伊军人侵的事实时,元首和身边的幕僚都惊呆了,大家都手足无措。萨巴赫还算清醒,他深知仅仅凭借科威特军队的实力绝无可能阻挡伊军,于是当即致电美国驻科威特大使馆寻求帮助。

到凌晨4时,元首和其他王室成员看见宫内正在紧急调动士兵和装甲车,他们意识到局面已经不可逆转,萨巴赫带领王室成员急忙乘车逃往美国大使馆,又在那里乘坐直升机飞往海湾的美国军舰上。

元首跑了,王室成员也跑了,但是守卫达斯曼王宫的士兵们没有放弃,他们在萨巴赫胞弟法赫德亲王的指挥下,决定誓死守卫王宫。

科威特电台发出了急促的呼唤:“今天凌晨,我们自由的、独立的科威特遭遇了伊拉克不宣而战的、背信弃义的侵略……保卫祖国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赶快拿起武器进行战斗!

“我们呼吁国际社会给予紧急援助,我们遭到了侵略,我们需要支援!”

凌晨6时,王宫保卫战正式打响。双方的战车和士兵隔墙展开了拉锯战,一小股伊拉克士兵从被炸开的宫墙缺口中冲了进去,很快就被守军打了出来,再冲进去,再被打出来,如此,反复了很多次。P10-13

序言

在人类告别冷兵器迈人火器时代后,决定战场胜负的重要因素只有两个:武器装备与军事理念。大多情况下,后者更能左右战局。

二战时的德国,既不是飞机的发明者,也不是坦克的首次使用者,但他们却将二者完美结合,硬是创造出了“闪电战”,空中强击机群与地面装甲集群的严密无缝配合,使德国军队所向披靡。在这一新战术下,最可悲的牺牲品是当时号称欧洲第一陆军强国的法国,他们在还没来得及弄明白怎么回事,就已被纳粹的铁蹄踏平。在“闪电战”面前遭遇惨重损失的还有战争初期的苏联红军,在德国装甲洪流面前,他们曾经数十万上百万地被冲散、被分割、被合围、被俘虏、被歼灭。

“闪电战”作为一种全新的作战模式,在二战前期的整个欧洲杀场大放异彩,只是由于后期美军的全面介入才显得黯然失色。据了解,二战后期,德军成功地偷袭了美军的一个军用机场,将美军500架战机全部摧毁,但让德军统帅感到恐怖甚至于绝望的是,谍报人员传来消息称被偷袭的美军机场第二天就补充上了500架更先进的飞机。这下,德国人总算明白了在战争工业潜力深不可测的美国面前,在“空中一地上一道火网”式推进的美军面前,怎样的“闪电战”都无济于事了。

“闪电战”的发展演变过程,恰恰说明了决定战争胜负的两个关键因素——军事理念和武器装备。初期,它的成功在于全新的作战理念;后期,它的失败是因为它遭遇了火力强大的美军。

海湾战争开始前,面对多国部队的80万大军、3700辆坦克、4000辆装甲车、2790架飞机、210余艘战舰,萨达姆妄图依靠自己经过实战锤炼的上百万军队、数千辆坦克、数千门火炮、数千辆战车以及上千架飞机,同多国部队展开一场缓慢的、老式的、持久的、消耗的战争。

而当“沙漠之狐”行动揭开大幕时,以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没有按萨达姆设想的套路出牌,而是以全新的打法开始了精彩表演:空中、水面、水下乃至外太空,远、中、近程精确制导武器对伊军目标展开了铺天盖地的精确打击,在第一时间就瘫痪了严阵以待并疯狂叫嚣“让沙漠变成血海”、“让美国大兵躺在棺材里回家”的上百万伊军的指挥、通讯、补给系统。在紧随其后的短兵相接中,美军的“AH一64”攻击直升机如老鹰捉鸡般地轻松捕杀着伊拉克装甲目标;M270多管火箭炮精确地向伊军阵地倾泻着钢雨;M1A2主战坦克在激光测距机与微光夜视仪的指引下,于夜间、于行进中、于伊军坦克炮射程之外有条不紊地射杀着运动中的伊军老旧的苏式坦克,整师整师的伊拉克精锐共和国卫队被歼灭,丝毫无还手之力。战事的顺利及低伤亡,让美军自身都感觉到了震惊,战后美军清点人数,仅阵亡140余人,要知道美军在战争的第一阶段就预备了1.5万个装尸袋。

海湾战争战局的一边倒,其实就是前面提到的决定战争胜负的两个重要因素在起作用,换句话说,多国部队一是赢在了先进的武器装备上,二是赢在了先进的作战理念上。

在这种层面的对决上,战斗意志的力量、人心向背的力量应该被重新考量。更加值得注意的是,美军没有满足于既有成绩,更没有原地踏步。当世界其他诸国奋起直追、纷纷进行军事变革时,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场上,美军再一次将全新的“空地海天一体战”的作战理念运用到了实战中。

这种对手才是最可怕的,它本身就身怀你所不具备的力气,但其所具备的创新精神,又让你捉摸不透下一战中他将会以怎样的方式出手。

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是二战后影响最深远的战争之一,它们的意义在于完全颠覆了人们对战争的认识,给世界各国军队的决策者和统帅们上了一堂最能刺激他们神经的实战课。

如果要想了解更多美军在伊拉克战场上的详情和内幕,那么本书将是一个重要的参考。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美军伊拉克战场大解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海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凤凰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615564
开本 16开
页数 22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1
出版时间 2012-11-01
首版时间 2012-11-01
印刷时间 2012-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国际关系
图书小类
重量 0.3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815.4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40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6:5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