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穿越理论与历史(李军自选集)/六零学人文集
内容
编辑推荐

《穿越理论与历史(李军自选集)》由李军著,收在本书三个部分中的文字大致可以归入“美术史研究”、“文学与美术批评”和“美学与文化理论”的领域。乍一看,各辑文字因为分属不同的学科,涉及广泛的中外语境,它们之间唯一的共性,似乎仅在于其作者的同一。当然,从另外一种意义上,亦可谓这是作者的分裂乃至失败。因为,当作者毫无顾忌地穿越学科的边界,犹如游牧民信马由缰地驰骋于知识的草原,以为天下之美尽归于己之际,殊不知,恰如历史上建立的所有游牧帝国,都避免不了迅即土崩瓦解的命运,这一行径恰好证明了,骑手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不曾为他所有;骑手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在迅速地离他而去。在这片广袤土地上,他的骄傲所留下的,除了众多漫漶而杂乱的足迹之外,似乎只有天地之间的寂寞。

目录

序 忧心忡忡的蚂蚁

美术史研究

 历史与空间

——瓦萨里艺术史模式之来源与中世纪晚期至文艺复兴教堂的一种

  空间布局

引言 “可见的艺术史”

一、瓦萨里艺术史模式:一个想象中的殿堂

二、《最后审判》图像与西斯廷礼拜堂的图像程序

三、另一类图像传统:《方济各生平》祭坛画

四、原型:阿西西圣方济各教堂上堂图像与布局

五、几个相关图像与历史问题

尾声 空间的历史叙事

 起源与终结

——从瓦萨里到丹托的现代艺术史体制研究

引言 黑格尔与艺术史叙事

一、谁是真正的现代艺术史之“父”?

 1.冈布里奇基本观点陈述

 2.艺术史的“遗传”

 3.瓦萨里的“艺术世界”:艺术、历史与空间三位一体

 4.乌菲奇的综合

 5.从瓦萨里回看温克尔曼与黑格尔

 6.父—子关系与现代艺术史建构的逻辑

二、现代艺术史的终结

 1.“艺术的终结”

 2.“艺术史的终结”

 3.“博物馆的终结”

结论 现代艺术史体制之完成

 弗莱彻尔“建筑之树”图像渊源考

一、弗莱彻尔“建筑之树”考

 1.《比较法建筑史》的特征

 2.“建筑之树”的两种图像

 3.“历史风格”与“非历史风格”辨

 4.图式A与图式B

二、“树形图”图像渊源考

 1.“谱系树”

 2.“知识树”

 3.“耶西树”

 4.“历史之树”

 5.“血亲树”

 6.另一种“生命树”

三、简短的总结与预期

 古典主义、结构理性主义与诗性的逻辑

——林徽因、梁思成早期建筑设计与思想的再检讨

  问题之提出

一、梁、林早期建筑设计风格辨析

二、“现代古典主义”与“适应性建筑”辨

三、1932年:断裂与延续

四、“结构理性主义”辨

五、林徽因的天性与艺术趣味

六、专业语境:艺术史的作用

七、接受的历史契机

文学与美术批评

 灵魂的显形及其命运

——卡夫卡的《变形记》

一、作为方法的“变形”

二、作为主题的“变形”

三、《变形记》的秘密

四、精神的现代命运

 父性的衰落:当代文艺中的男性形象(上)

一、父亲的形象史

二、复归于婴儿:一部退缩的历史

三、脆弱的男性

四、逆子的回归

 大地浪子:当代文艺中的男性形象(下)

一、历史语境

二、人民之子

三、神性的骄子

四、两类女性形象

五、真正的人是X

 母性·长女·幼女:当代文艺中的女性形象320

一、样板戏中的三类女性形象

二、母性的牺牲与救赎

三、负重的长女

四、逃离的幼女

 猫眼的视觉:当代美术杂评

一、“配猪”事件:兽与人

二、漂浮的女人世界

三、汉语油画——从“美术批评家94年度油画提名展”谈起

四、女性绘画中的自我意识——关于《女画家的世界》

五、爱江山恰如美人

六、前卫艺术的肉身何为?

七、沙上的痕迹——朱永灵其人其书

八、建筑的“脸皮”有多厚?

九、最崇高的形象

十、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

美学与文化理论

 论中国艺术的诗心

一、为天地立心:中国艺术的诗心及其哲学基础

二、诗言志:诗心的基本结构

三、诗以道性情:诗心情感论

四、意象与意境:诗心意味论

 转型期的心理—文化理论

一、西方的心理—文化转型理论:经典俄狄浦斯情结及其新近

 发展

 1.经典俄狄浦斯情结的基本内容

 2.拉伊奥斯情结或者阉割情结

 3.拉康的“象征秩序”与“象征阉割”

 4.克里斯蒂娃:记号反对象征

 5.性别主体的理论:一种必要的补充

二、“家”的情结:俄狄浦斯情结的中国化

 1.子—父关系

 2.子—母关系

 3.自性(性别)模式

 4.转型期的性别主体:面向异性存在

 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理论模式比较研究

一、文化遗产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二、文化遗产的两种保护模式

三、欧洲文化遗产修复的主要流派

四、布兰迪的修复理论

五、《威尼斯宪章》关于修复的基本原则

六、中国的“修旧如旧”

后记 依然睽异的古道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穿越理论与历史(李军自选集)/六零学人文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8110144
开本 16开
页数 43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78
出版时间 2012-10-01
首版时间 2012-10-01
印刷时间 2012-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53
丛书名
印张 28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40
168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1:0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