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与生态化提升--基于福建省三明市的实证研究
内容
编辑推荐

苏迎平编著的《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与生态化提升--基于福建省三明市的实证研究》共由八章组成:第一章,导言。第二章,县域产业结构演变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第三章,研究背景分析。第四章,生态文明背景下县域产业结构演变的机理分析。第五章,生态文明理念下三明市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动力机制。第六章,县域产业结构演变个案分析——以福建省大田县为例。第七章,生态文明视角下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升级的园区实践与运行——基于三明市生态工贸区的观察。第八章,促进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生态化的对策建议。

内容推荐

苏迎平编著的《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与生态化提升--基于福建省三明市的实证研究》内容介绍:县域经济增长强劲态势与生态环境资源有限性间的矛盾,对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模式有着深远影响。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产业高级化和产业生态化等正成为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核心问题,协调县域产业内外部之间多样化与专业化之间、内生力量与外生力量之间和县域经济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命题。如何降低能源消耗总量及提高利用效率,选择一条清洁环保的能源道路迫在眉睫,尤其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山区县,通过加快发展生态工业这一绿色县域产业平台,对解决山区能源短缺,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家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明市地处福建省西北部,是新兴的工业城市,作为福建省重工业和原材料基地,目前拥有全省最大的钢铁、化肥、水泥、煤炭、森工等企业,随着生态文明的崛起,要求三明市走生态立市的道路。三明市具有地理区位独特、生态环境优美、技术人才雄厚、矿产资源丰富、政策支持等优势,拥有做强传统产业,开拓新兴产业的基础条件,三明生态工贸区也是福建省十大新增长区中唯一著有“生态”两个字的工贸区。通过县域产业结构演变带动产业发展的潜力是巨大的,政府应该借鉴其他产业发展强县的先进经验,明确三明市县域经济产业发展战略定位,坚持生态建城、产业进园、注重第三产业发展质量等与时俱进的策略以消除传统产业弊端,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或条例,完善政府的产业引导体系,调整县域三次产业的发展步伐,扎实产业基础,协调轻重产业比例,做大做强传统产业,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处理好城市规划区、产业集聚区和生态保护区的三区一体的关系,构建具有竞争性的生态产业链,形成以生态产业集群为特色的工业园区,为其发展提供重要驱动力。

近年来,尽管生态工业园区这一新兴产业载体引起社会重大关注与热点解析,在学术研究领域,对如何运用产业经济学理论促进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与生态工业园产业化发展相结合尚缺乏系统研究。本书正是基于此提出研究思路,以福建省三明市所属大田等11个县域经济体为典型区域以及三明生态工贸区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于县域经济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与生态化提升--基于福建省三明市的实证研究》的思路为:以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和生态文明崛起为切入点,引发对县域产业升级机理与生态工业园区政策的思索。首先,通过对国内外产业演变状况、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国内外对生态工业园区模式与循环经济研究动态及成果的综合评述,结合三明市矿产资源状况、生态环境及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势与潜力为研究背景,强调走绿色高级化的产业道路是三明市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必然选择,以及生态工业园区作为新兴产业载体在政府产业政策中的重要性。其次,基于生态文明视角下对三明市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方向的审视,通过生态工业园区布局优化和传统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提升、县域经济产业内生机理分析,建议三明市所属县域经济以生态工业园绿色平台为载体,支持政府发展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方向的政策思路,加快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整体提升。最后,通过对大田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典型个案,揭示中国特色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机理,借鉴国外生态工业园发展模式及通过三明市生态工贸区典型案例分析,构建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三明市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化的指标体系与发展模型,对三明市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现状作出分析,就如何加强相关产业政策的拟定与推动,为县域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设提供决策建议。按照研究思路,本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五部分内容展开:

第一部分是生态文明理念下国内外产业结构演变和三明市整体产业背景的分析。首先,介绍生态文明视角下国外产业结构演变的实践,并与中国产业演化模式进行比较,发现两者起点的不同,决定了路径的不同。其次,对中国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实践进行分析,同时对国内外生态经济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比较分析,查找异同点。最后,对三明市所属县域经济体产业结构演变的实践及模式进行归纳、规范化分析。

第二部分是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化路径的机理分析框架。这一部分主要是基于中国特色县域经济结构演化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通过借鉴有关理论,分析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进的“三个关系”和“九个因素”,即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与生态因素的关系、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内生力量与外生力量的关系、县域产业分工与集聚的关系及其影响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区位条件、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发展水平、要素禀赋、技术条件、农户家庭经营、市场需求、制度与政策等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路径的机理分析框架。“三个关系”、“九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必须走中国独有的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道路。

第三部分主要利用福建省三明市所属11个县域经济体1991—2011年产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验证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机理。通过因子分析法对三明市县域竞争力进行评价;建立聚类分析模型对三明市县域经济的竞争力进行归类;通过灰色模型对三明市县域主要产业指标进行预测;利用偏离份额模型对三明市县域经济三次产业的结构和竞争力分量进行分析,明确三明市整个地区的产业状况;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按照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路径机理分析框架,选取相关的指标,对三明市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运用产业重心轨迹分析法研究产业结构演变的两种模式:一是右旋模式,包括三明市辖区、永安市、大田县、将乐县、尤溪县、沙县和泰宁县;二是左旋模式,包括明溪县、清流县、宁化县和建宁县。

第四部分个案研究。这一部分首先以三明市大田县为例,通过1991—2010年大田县产业数据,对其县域经济产业演进历程进行分析,补充验证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机理,揭示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路径。对大田县的产业结构演变历程进行分析,了解其轨迹。分阶段寻找其主要影响因素及路径特征,以此研究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生态化的路径。研究发现,大田县虽然位于福建省中北部发展程度较低的三明市,其工业化进程却走在福建省中部山区县前列,走出了一条自发性、内生为主、外生拉动、县域三次产业发展并重、分工与集聚相结合的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道路。补充验证上述研究结论,大田县以农业为起点的山区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路径具有一般性的意义。其次是生态工业园的典型实践与经验分析。介绍了发达国家不同的生态工业园模式,如丹麦、美国和日本的模式,总结其生态工业园发展模式的总体特征和经验。重点介绍了生态文明下县域经济产业提升的集中体现——三明生态工贸区的生态典型实践,主要对三明生态工贸区内的产业链、产业集群与产业布局进行分析,其中经济开发新兴产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现代物流开发园区,作为推动县域经济产业发展新平台,为三明市在生态文明崛起的时代背景下,县域经济结构产业演变提供了模式借鉴。

第五部分是对中国特色的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生态化的对策建议。基于以上对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路径的机理分析及实证研究,提出在生态文明视角下,推进县域产业经济产业结构生态化的若干对策建议:①倡导低碳经济,突出战略性产业引领,实现县域经济绿色崛起;②完善正向激励机制,构筑县域绿色生态屏障,引导县域产业结构生态化;③突破传统产业模式,实施县域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双向战略;④依靠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与生态耦合,共建县域生态文明。

三明市产业结构演变与产业发展态势为中国县域产业生态化提供了很好的观察样本与实践土壤,同时产业的生态化理论又为三明市产业机制调整与产业内部升级换代提供了很强的理论支撑和现实指导,两者相互印证。

目录

摘要

1 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1.1 世界范围内产业发展的深刻演变

1.1.2 中国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理论与实践

1.1.3 研究的重要意义

 1.2 研究的主要目标、假设与内容

1.2.1 研究的主要目标

1.2.2研究的假设

1. 2.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 3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技术路线

 1.4 本书框架

 1.5 研究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 5.1 研究数据来源

1.5.2 研究的主要方法

 1.6 相关概念界定

1.6.1 县域经济

1.6.2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

1.6.3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

1.6. 4 生态文明相关概念

1.6.5 生态文明与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

 1.7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1.7.1 研究的创新与特色之处

1.7.2 研究的不足之处

2 县域产业结构演变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3 研究背景分析

4 生态文明背景下县域产业结构演变的机理分析

5 生态文明理念下三明市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动力机制

6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个案分析——以福建省大田县为例

7 生态文明视角下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升级的园区实践与运行——基于三明市生态工贸区的观察

8 促进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生态化提升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与生态化提升--基于福建省三明市的实证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苏迎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09186910
开本 32开
页数 28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336
CIP核字 2013297929
中图分类号 F127.573
丛书名
印张 9.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3
14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9:5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