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老汉聊斋之今古奇观
内容
编辑推荐

《老汉聊斋之今古奇观》由谏言所著,本书中写的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农村生活,不时有“三言两拍”的影子。

《老汉聊斋之今古奇观》中的每个故事的篇幅都不长,有街巷趣闻,有传奇故事,有自身经历,有坊间传说。

故事说古论今,以古喻今中夹杂着农民特有的质朴与幽默。

内容推荐

《老汉聊斋之今古奇观》由谏言所著,颇有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与冯梦龙的《三言》之遗风意趣,其内容多取材自民间生活,有街巷趣闻,有奇闻异事,有鬼神传说,有自身经历,在谈古论今、嬉笑怒骂之间,蕴藉着洞察世情的洒脱与幽默。

《老汉聊斋之今古奇观》从闲谈古事、奇谈怪闻、异人奇事、街头巷尾四个主题切入,用一个个精彩的小故事为我们讲述天上人间的古今传奇。

目录

一/闲谈古事

无底之升

鲤鱼神庙

损人害己

鬼推磨

丰都相会

智退鞑使

相互请客

圣人拜师

穷唱喜歌

少年海瑞

乞丐添诗

满门抄斩

观联访孤

老夫少妻

赶考途中

二/奇谈怪闻

粒米延寿

聪明奇女

测字先生

药引难找

棺材寿礼

菩萨也无奈

风水先生

此地灵气

为老不尊

拾妈骗财

无头血案

三/异人奇事

千里寻兄

傻徒救师

寻衅受辱

奇巧姻缘

行善得良缘

千里奇缘

因偷结缘

哑巴新娘

四/街头巷尾

叫钱烧的

金屋藏娇

爹小儿大

对也是错

聋人答话

婴儿代过

弃实争虚

试读章节

籴米途中 巧遇狐精

为人处世切莫太贪,人若穷奢极欲往往会为贪欲所害。

小时候,我就曾听有人说过“太阳山”的故事。那个故事说的是兄弟两人分家,老大把所有家产全占为已有,老二却一贫如洗。有一只神鸟可怜老二,就驮着老二飞到了遍地是金子的太阳山上。老二在太阳山上,虽然见到遍地都是金光闪闪的金子,可他只拿了一块不大的金子便叫神鸟驮他回家。神鸟当时叫老二再拿几块,可他却说:“我有了这一块金子就可以渡过眼前的难关,以后的日子就得靠我自食其力了。”当老大得知老二在太阳山捡到了金子后,他就主动去找神鸟,请求神鸟也驮他到太阳山上去。神鸟答应了老大的请求,把他也驮到了太阳山上。可老大到了太阳山上后,却把藏在怀中的口袋拿了出来,他拼命地向口袋里装金子,直到把口袋都装得满满,仍然舍不得离开遍地是金子的太阳山。神鸟见太阳快要回山了就催着老大赶陕走,可老大不但不走,还在继续向怀中和口袋里装金子。太阳就要回山了,神鸟无可奈何只好自己飞走,贪婪的老大最后被太阳活活烧死在太阳山上。那是过去老掉了牙的故事,而今请君笑看新故事——无底之升。

我所说的这个故事也是发生在古代。离海岸不远的九顶铁槎山起伏连绵、巍峨挺拔,山上山石参差、树茂林密,飞禽走兽栖身林间。山林中有不少野兽修炼多年得道成精,它们能仿人形、说人话,也能变化为多种器具,并且还有点石成金的本领。

在九顶铁槎山南面的山脚下有个王庄,庄里有个壮年汉子名叫王二,他因为多子而家贫。一日,因家中无米下锅断了炊,王二只得拿了点钱和口袋,准备到村西的粮店里籴米糊口。

当王二走到了村西的沙滩时,忽然发现了有一只老狐狸正躺在沙滩上晒着太阳睡觉。王二心中可就乐开了花,他想:“我可以省下这买米的钱了,若把这只狐狸用口袋装回家去,那这只狐狸的肉也可以吃上三天两日的,而且狐狸皮也可以卖不少钱。”王二把口袋的口儿撑开慢慢靠近狐狸,把袋口儿在狐狸头部猛地用力一套,便把狐狸装进了口袋。王二高兴地背起口袋就要回家,却听见狐狸在口袋里说话:“好心的王二哥,我求求你放了我吧。你若给我一条生路,那我今天晚上就送一升米给你。”王二听到狐狸会说人话,便知道是一只修炼成精的老狐狸。王二在心中想道:“这是一只成了精的老狐狸,我如果是吃了它的肉,它的同类恐怕会报复我的,这样一来就对我不利了。它若真的能够送一升米给我,那就比吃狐狸的肉合算得多,可它会不会骗我呢?”王二心里这么想着,便把口袋从背后提到手中对狐狸说:“你说你送米给我,可到时候你不给我送米来,我拿你也没办法。我看你是在骗我吧?”老狐狸忙说:“你尽管放心,我是一诺千金不会食言的。”王二说:“你光说空话顶什么用?又没有啥东西做抵押,我凭什么相信你的鬼话呢?”老狐狸为了逃生,无奈地说:“你若实在不放心,那我就拿一颗宝珠给你做抵押。但这颗宝珠你一定要把它保存好,千万别把它弄丢了。等我送完一升米之后,你明天务必此时此地交还。”王二听后便说:“你在胡扯啥?你的宝珠在哪里呢?你若能拿给我看一看我才相信。你若不能的话,可别怪我对你不客气。”老狐狸说:“我留给你的宝珠就在口袋内,你若是不肯相信,看一看口袋里面就明白了。”王二似信非信地把口袋口儿扒个缝儿向里看,见袋内确实有颗闪闪发光的宝珠时,心里就乐开了花。

王二急忙把手伸进口袋里将宝珠拿出,紧紧握住,这才把狐狸从口袋里放了出来。那只狐狸出来后并没有急于逃命,而是站在王二面前说:“王二哥,你可千万别把宝珠弄丢了,等你得到一升米之后,你一定要守信把宝珠还给我。”王二眼睛正在盯着手中的宝珠:“你不要哕嗦了,你若是能送一升米给我,我自然会把它交给你。不过我有言在先,你必须送满一升米之后,我才能把宝珠还给你。你向我家送米时,我把我的米升放在房顶上,你若能把我的米升装满我也不耍赖,保证会把它完好无损地还给你。”老狐狸这才放心地离开沙滩向山上跑去。

王二兴高采烈地捧着宝珠回家了。路上他想:“人们都说狐狸最狡猾,这一次我倒要看一看到底谁狡猾。”见王二提着空口袋回家,妻子开口便骂。王二却点头哈腰地笑着对妻子说:“你先别急着发火,咱家从今以后不但不愁没米下锅,还可以卖米大发横财。”妻子没好声地说:“你别做梦娶媳妇——尽想好事,天上难道能掉下馅饼不成?”王二笑着说:“不是天上掉馅饼,而是我们的房子顶上能掉下白米来。你若是不信,那你就先看看这是啥东西。”王二说完便把宝珠拿了出来,并说出了他的歪主意。妻子见到了宝珠,听了王二的歪主意,高兴得不得了,一连叫了三个好:“好!好!好!那就全照着你的主意办,现在就赶紧准备。”

只见他们夫妻二人把家中的所有物什都搬到了厢房里,又找来了木板把窗户堵死,连屋里地窖门也都揭开了。王二把住的屋子收拾妥当之后,又找来一个柳条制的米升,用刀把米升的底儿剜掉。架好梯子,他带着无底的米升爬上了屋顶,把米升固定在烟囱上。王二的妻子在屋内把烟囱的挡烟墙全都扒开,这样一来在屋顶上看是放了一只米升,而实际却是一个大漏斗。夫妻二人一直忙活到太阳偏西也不觉得累,满心欢喜地坐在炕上盼天黑。

P2-4

序言

2011年3月的一天,当邹立生(谏言)带着这本书的手稿到报社找到我,让我代他写序时,我不由得大吃一惊。

63岁的邹立生和我同村,和我父亲同庚,两人是发小儿,从小玩到大,形影不离。

现在,农民出书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当他拿出书稿的那一刹那,还是让我吃了一惊。头发已经花白的他从一个布袋中拿出一摞书稿和一个u盘。打印稿厚达800页,凡六十多万字。这可是他一个字一个字地敲进电脑的。究竟耗费多少时日,流了多少汗水,只有他自己知道。

他天资聪颖,是周围四村八疃远近闻名的“小秀才”。我们都是从小听着他讲的故事长大的。每有农闲时分,或者傍晚下工,孩子们总爱缠着他讲《三国》、讲《水浒》……这些我都记得。

由于贫穷,他只读到高小就退学了。几次欲迈出农门而不得,加之环境恶劣,温饱难足,内心痛苦。一个有志青年的那种苦闷彷徨是常人无法理解的,许多青年因此而沉沦。但这些都没能阻挡住他对书的喜欢和爱好。他把一切苦闷彷徨都推开,从书中找到了乐趣,排遣着烦恼。在那个书籍匮乏、文化贫瘠的年代,他搜寻一切能找到的书来读,许多时候是在看护生产队的地瓜窖时,离群索居,铺着稻草,点着油灯,通宵达旦地读,第二天还照常出工。他之所以乐此不疲,只因他心中始终有一个梦。

对,就是文学梦。

这个梦可能是在他十四五岁时产生的。很多人都是在这个时候有了文学梦的,青春勃发、激扬文字。然而多是三分钟热度,能坚持下来的不多,能在艰难的环境中坚持下来更属少见,而能坚持五十年去圆梦的则更是难能可贵。这部书稿就是他在劳作之余,寒夜披衣,灯下博览群书后大胆拾笔创作的。

书中写的多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农村生活,不时有“三言两拍”的影子。每个故事的篇幅都不长,有街巷趣闻,有传奇故事,有自身经历,有坊间传说。故事说古论今,以古喻今中夹杂着农民特有的质朴与幽默。不管怎样,笑中有泪、苦中有甜,读之总能感受到,它弘扬的是真善美,鞭挞的是假恶丑,传递的是正能量。人们在茶余饭后、月下灯前,读着这些古今趣事,或会心一笑,或有所启发,不亦乐乎?

是为序。

剑君

2013年4月15日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老汉聊斋之今古奇观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谏言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840293
开本 16开
页数 23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14-03-01
首版时间 2014-03-01
印刷时间 2014-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78
CIP核字 2014001295
中图分类号 I247.8
丛书名
印张 15.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23:5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