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林中水滴/倾听大自然
内容
编辑推荐

在一支支春水曾经流过的地方,如今是一条条花河。走在这花草似锦的地方,我感到心旷神怡,我想:这么看来,混浊的春水没有白流啊!

徜徉在山林小溪问,谱写大自然日历,观赏第一朵花开的是俄罗斯杰出,的散文大师米·普里什文。来听他讲述的猎狗安恰尔,美丽的叶芹草、林间的野蔷薇、小溪流、松鼠与雪兔故事吧!

在这本《林中水滴》中,普里什文记录下了许多自然之景,有各样的鸟儿和小兽,有清新的花草和奇异的植物,美丽的普列谢耶沃湖好像天光云影的展场,森林迎面而来……一切是那么生机勃勃,又充满诗意和哲理,令人遐想,令人沉思。

内容推荐

《林中水滴》的作者米·普里什文(1873—1954)俄罗斯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散文大师之一,善于倾听乌兽之语、草虫之音,步入文坛后以自然为主要创作对象。《林中水滴》收录了《大自然的日历》《叶芹草》《林中水滴》等著名散文篇目,在他的笔下,自然的一切既生机勃勃,又充满诗意和哲理,令人遐想与沉思。

目录

这本书要带你去的地方

大自然的日历·春天

大自然的日历·秋天

叶芹草

岔路口

欢乐

林中水滴

一年四季

试读章节

正月、二月、三月开头,这都是光的春天。在大城市里,举目望那石砌的高楼大厦之间的上空,可以分明地看到空际的流冰。这时候,我在城里拼命工作,像守财奴似的,一个卢布一个卢布地积攒,等到为钱跟众人骂够了,终于能够到我挣不到钱的地方去的时候,我便感到逍遥、幸福。是的,那是幸福的,因为能先在城里遇上光的春天,然后又能踏上大地,迎来水、青草、森林的春天,也许还有人的春天。

当多雪的冬天过去,光的春天蔚为奇观时,人人放眼大地,心情激动,无不想着今年春天会是什么光景——每年迎来的春天,都不像上一年。每一年的春天,从不和另一年的春天全然相同。

今年光的春天留驻较久,白雪璀璨,人眼几乎无法直视,到处都在说:

“这光景说不准一晃就要没了。”

人们坐雪橇远行时,只怕中途不得不卸掉雪橇,牵马步行。

是的,新的春天从不像旧的春天,所以生活就如此美好——心情激动,期待着今年会有什么新的景象。

我们的农民彼此相遇时,只是说春天的事:

“眼看就完了。”

“说不准一晃就要没了!”

最初的积云

我们的房前积了一大堆雪,在阳光映照下,晶莹娟洁,宛若天鹅不曾揉乱的胸脯。夜来房门被雪堵住了,我好不容易将门打开,拿铁锹清除了茸茸的雪和雪下久积的沉重冰层,清扫出了一条通道。

我并不可惜这堆雪。举目望天,只见在光的春汛中,大片白云缓缓飘浮,透着宜人的暖意:这是冬天不常有的白云,看去也像天鹅不曾揉乱的胸脯。天上地下,这里那里,我那始终不渝的幻影又同春天一起出现。我如今迎它来时,并未神不守舍;送它去时,也不丧气垂头——它像春天一样来了又去了,当我还在人世的时候,它一定还会再来,我还有什么可忧伤的呢?我如今已不是小孩,我可以是我所有幻影的父亲和主人了。

人生到了50岁,可不是一句戏言,试想这在古书上是怎么说的:一块地你种上六年,第七个年头让它休闲,如此一轮七年,轮过七回,就到了你的50岁了,那时候你就拿起号角来吹吧,那是你的禧年到了。

“喂,孩子们,”我喊道,“快起来吧,帮帮我,我的禧年快到了。”

他们一个叫廖瓦,一个叫彼佳,两人都酷爱到森林里去打猎。我安分守理地在他们身上培养了我的严格规矩:枪法要好,但不胡乱杀生,只打我们要吃的,还有可以为博物馆保存的东西。

他们这样打猎,比那些口头上反对杀生、自己却又到铺子里去买肉吃的人实在。据我看,孩子们顺着这条路,可以更接近大自然,通过此种方式,甚至可以更好地学会怜悯人。从新年到早春这一段休猎时期,他们常常到小镇上去跳舞,很晚才回村里来,他们把这也叫作

第一滴水对于我们这些从事物候学、观察自然现象一天天变化的人来说,春天是从光的增强开始的。这时候,民间都说熊在窝里翻身了;这时候,太阳快要转到夏天的位置上去、尽管残冬未尽,尚有酷寒之日,茨冈人还是开始卖皮袄了。

俄罗斯中部的正月是:灰鸦迎春欢唱,家雀争吵打架,狗焦躁发情,乌鸦初次交尾。

二月是:向阳屋檐上落下第一滴冰水,大青鸟纵情高歌,家雀筑巢,啄木鸟初次发出击鼓般的声音。开枪。廖瓦已长出小胡子,他偷偷用我的剃刀修整了一番,现在他的小胡子长得正好。弟弟的嘴唇还全然是光溜溜的。

到了旧历三月九日四十圣徒节,白嘴鸦、云雀和各种各样的小鸟飞来了。从这时起,他们收起跳舞的心思,用空闲工夫做些准备工作,好迎接丘鹬飞行求偶期、松鸡和黑琴鸡发情期的到来。等到打上了猎,他们晚上回家后,有时回想起跳舞的时光,竟又感到奇怪,说那是因为无事可做的缘故。他们又开始错用词汇,不按我教的说“姑娘”,却说“丫头”,也不知为什么,我现在再不去纠正他们的错误了。P3-8

序言

大自然是人类的摇篮。文明人类所拥有的一切,无不起源干自然。我们的生命,我们的情感,我们对美和幸福的渴望,对梦想的追求,都和大自然紧密相连。如果没有大自然,人类的一切都是虚无。

讴歌自然之美,抒发人类沉浸在自然中的优美宁静的心境,是文学作品常写常新的主题。古往今来,无数文学家用他们独特的文字,写出了人类对自然的赞美,写出了他们亲近自然的深情感受。自然之美,是文学创作永不枯竭的源泉。

收在这套书中的文字,是文学家和大自然的奇妙对话,是来自大自然的天籁之声。这些作品,都是享誉世界的文学名篇,自它们诞生以来,已被翻译成各种不同的文字,在人间流传,感动过无数读者。在年轻时代,我曾迷恋过其中的好几位作家的文字,如普里什文的《林中水滴》,梭罗的《瓦尔登湖》,还有儒勒·米什莱和康·帕乌斯托夫斯基的作品。我曾跟随他们的目光和脚步,游历天地间的美景,谛察大自然的万种风情,聆听天籁在人心中引发的奇妙回声。收入这套书的另外几位作家,也是大自然的歌手,约翰·缪尔、阿尔多·李奥帕德、约翰·巴勒斯、德富芦花,他们置身于大自然,情不自禁地书写着心中的赞叹和沉醉。他们的文字,不仅描绘自然的四时景色,还将生灵的自由鸣唱转化成语言,拨动读者的心弦。这些热爱大自然的智者,将大自然的声音化成了美妙的文字,在自然和人心之问架起了桥梁。阅读这些讴歌自然的作品,能驱逐烦躁,使心灵归于宁静,读者可以在这些智者的指引之下,作奇妙的自然之旅。

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城市正在大规模地扩展。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大自然在缩小,甚至在慢慢消失。野草花树、溪流湖泊、旷野峻岭……这些自然的景象,似乎都已退到陌生的地方,和现代人的生活距离越来越遥远。然而,我们必须认定一个不会变更的事实:大自然依然存在,而且永远不会消失。人类无法改变她,无法躲避她,更无法消灭她,她永远在我们的身边,默默地注视我们、安抚我们、陪伴我们、哺养我们。从前,我们曾经喊过“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这样的口号,有人认为人类可以主宰自然,可以对自然颐指气使,按自己的需求改变自然的形态。这样做的结果,必定是失去安宁和美,并终将受到惩罚。

对大自然,我们应该怀抱敬畏和感恩之心,大自然坦陈在天地之间,是我们视野中美的盛宴,而随风飘漾的天籁之声,是最动听的音乐。能亲近大自然,欣赏大自然,聆听大自然,是人类的幸福。这套书中的文字,可以让读者品味这种幸福。

记得普里什文曾经说过,如果热爱自然,即便是面对一片风中落叶,也能写出一首长诗。在这套书中,到处可以感受到这样的诗意。请读一读从书中随手摘录的文字吧:

“我以为是微风过处,一张老树叶抖动了一下,却原来是第一只蝴蝶飞出来了;我以为是自己眼冒金星,却原来是第一朵花儿开放了。”

“我喜欢在祥和的月圆之夜走出家门,凝视着皎洁的月色,还有被月光洗涤过的雪地。空气中像是藏着团火,寒冷却温暖着我。”

“只要我还活着,我就要倾听风儿、鸟儿和瀑布的歌唱,就要读懂岩石、洪水、风暴和山崩的语言。我要和原野、冰川交朋友,尽我所能贴近大自然的心……”

让我们追随这些优美的文字,去贴近大自然的心。在阅读这些文字的同时,读者也会由衷地生出愿望:迈出家门,走向辽阔的原野、山林、江海,以自由的身心,去拥抱大自然,倾听真正的天籁之声。

2013年9月17日于四步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林中水滴/倾听大自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俄)米·普里什文
译者 潘安荣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895806
开本 32开
页数 18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4-03-01
首版时间 2014-03-01
印刷时间 2014-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188
CIP核字 2013254434
中图分类号 I512.65
丛书名
印张 6.2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185
128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0:4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