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啤酒之家的冒险/匠千晓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西泽保彦所著的《啤酒之家的冒险》中匠千晓,昵称“匠仔”,个头不高,其貌不扬,扔到大街上都会被人潮瞬间淹没;头脑明晰,目光锐利,虽然算不上大学校园里的酒鬼,却也乐意享受酒精的醇美;不擅待人接物,却也有几个极为合拍的朋友,一边挥霍着青春时光,一边还得应对身边发生的种种离奇案件——他可不是侦探,他只是“凑巧”看透了真相。

读西泽,怎能错过匠千晓!

内容推荐

西泽保彦所著的《啤酒之家的冒险》大学生匠千晓等一行四人结束了愉快的郊游之旅,却在返程途中遭遇一连串意想不到的变故,莫名其妙地流落到山中的一幢奇妙别墅中。空荡荡的别墅内只有一张床和一个冰箱,冰箱内则是满满的啤酒。面对着如此匪夷所思的景象,四人开始一边狂喝啤酒,一边来了场醉醺醺的推理论战。

《啤酒之家的冒险》中啤酒之家的真面目,竟然是……

目录

第一章 原料

第二章 香型啤酒花

第三章 麦芽

第四章 成熟

第五章 产品标识

第六章 香味

第七章 酒精浓度约百分之五

第八章 圆熟

第九章 罐底

第十章 空罐请回收

第十一章 冷过滤

第十二章 容量五百毫升

第十三章 酿造

第十四章 生

第十五章 传统

第十六章 未成年请勿饮酒

后记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原料

海市蜃楼……

这是见到“它”时浮现在脑海中的第一个词。

短暂映入沙漠迷途者那饥渴、疲惫的双眼中的虚幻绿洲,犹如存心跟人作对一般,转眼间就从追寻泉水的旅人面前逃走了。

莫非“它”也是这类玩意儿……

我不禁怀疑,虽然看起来近在眼前,然而“它”会不会在我伸手碰触之际,便如同被吹散的雾气一般消失无踪?

“这不是……幻觉吧?”

耳边传来这声呢喃。

回头一看,漂撇学长也带着低烧似的恍惚神情,揉着眼睛说道。虽然他未曾使用“海市蜃楼”这个字眼,却显然陷入了与我相同的困惑之中。

“谁知道?”

我只能如此回答。

眼前的“它”是否真的“存在”,我完全没有把握,因为以我和学长目前的精神状态而言,即使真的出现了幻觉也不足为奇。

我们早已筋疲力尽。将没油的车子弃置于路旁之后,我们摸黑走了多久的山路?应该有三小时,甚至更久。

我们又饥又渴,全身因疲惫而咯咯作响。更糟的是,时值九月初,山上虽然不像平地那么酷热,但热气与湿气混杂在一起,让人感觉像是全身被湿毛巾包裹一般难受。大半夜的,原本就视野不佳,疲劳造成的眩晕感更让我搞不清自己正前往何方——不,自己现在是站着还是蹲着,似乎都已经意识不到了。

起先我们还有余力将矛头指向该为眼前的事态负责的漂撇学长,但后来连开口抱怨的力气也没了,只能靠着惯性不断迈步向前。正当这股惯性也即将耗尽之时,“它”突然出现在我们眼前——以淡墨色的夜空为背景,呈现锐角形状的建筑物黑影。

建筑物中并未点灯,上下两层楼的每扇窗户都像经受过章鱼喷出的墨汁洗礼一般乌漆抹黑,丝毫感觉不到人的气息。然而,我们却宛如被绿洲吸引的沙漠旅人一般,进入了那座洋房。玄关上了锁,漂撇学长便打破窗户,将锁打开。  事后每次回想起来,我都会捏好几把冷汗,但当时的脑海之中却未曾浮现“非法入侵”之类的字眼。大概不只是我,其他人也完全没察觉到这种行径是不折不扣的犯罪行为吧。

我并非在找借口,此时的我们真的已经筋疲力尽了。与其说是道德观及良知麻木了,倒不如说是置身于如梦似幻的感觉中,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我们已经缺乏现实感了。

一阵摸索后,我们找到了电灯开关。日光灯的光线犹如大片的白色幕布般垂下,唤回了些许现实感。我记得,当时自己的心中曾闪过一阵类似焦躁感的后悔情绪,但环顾宽阔的室内后,我又再度为令人眩晕的非现实感所侵袭。

眼前似乎是挑高的客厅。之所以说似乎,是因为完全不见沙发及茶几等家具,既没铺地毯,也未悬挂图画或织锦,当然更没有电视等家电用品。

一言以蔽之便是空空如也,只有一片宽阔的空间。

或许是因为我们的体力及精神已达疲劳极限了吧,然而,即使扣除这个原因,眼前的光景依然异常至极。倘若这是座结满蜘蛛网的空屋,我倒还能理解,但这间屋子却丝毫不带陈旧感,墙壁及地板皆闪闪发亮,一尘不染——别说陈旧了,简直就是一座崭新的别墅。

被如梦似幻的错觉所侵袭的,应该不只是我,其他三人也带着受益惑般的恍惚神情,犹如巡逻似的在屋内徘徊。

穿过餐厅后又是个宽阔的厨房,里头是整套豪华的厨房设备。当然,“豪华”二字应当用在厨具齐全、足以发挥其应有功能的时候吧,但是这里却不见半件餐具、半瓶调味料,和客厅一样空空如也。

似乎是为了放置冰箱而留下的方形空间,更强调了这一无所有的空虚感。

打开后门往外一看,有个偌大的车库相邻,面积大约可停放四五台大型车,但一样是空空荡荡的。

我们自然而然地兵分两路,继续探索。一楼由两个女孩负责,漂撇学长和我则爬上二楼。  我们巡视了二楼的每个房间,依旧是空荡荡的,只有立体空间所呈现的呆板风貌。

从最内侧的房间开始依序探访的我们,最后进入了楼梯边的房间。此刻我们已经认定它必然也是间空房,因此只当是未完成的作业,顺便一探而已。

但是我们错了。踏人房间的一刹那,我便如此领悟到。

漂撇学长似乎也察觉到了这股“气息”,双眼对上了焦距。

乍看之下,这房间一如其他地方,并未放置任何家具,连窗帘也没挂。

即便如此,我们还是感觉出这里有异于其他房间,当真只能以“气息”二字来形容了。

不久后,学长与我才发现原因并非“气息”这种暧昧的解释,而是声音。这个房间中似乎有某样物品正隐约地发出声音。

是什么物品?

那物品又在何处?

学长与我犹如被砂糖山吸引的蚂蚁一般,靠近了衣柜间,握住把手,打开柜门。

当时那种令人腿脚发软的冲击真是笔墨难以形容的。我想,即使有个外星人站在里头,我也不会如此惊讶。

回望着我们的,竟是一台陈旧的冰箱。

那低沉的机械运转声如同歇斯底里的苍蝇振翅声一般,喃喃地催眠着我们打开了冰箱门。刹那间,金黄色的光芒自冰箱中洒落到我们膝间。

时间仿佛凝结了,似乎只有我们的四周被隔绝在世界之外。

漂撇学长的喉头上下滑动。

“这……不是幻觉吧?”P1-4

后记

容我冒昧地谈些私事。对我而言,本格推理小说的“圣经”,便是我在高中时代初次阅读,后来又陆续复习、一读再读的单行本及文库本的“退休刑警”系列。作者都筑道夫大师在介绍自己创造的角色之时,曾对“安乐椅侦探小说”做了以下定义:

“若以形式来分类,这个系列可归为‘安乐椅侦探小说’这一类。故事中的主角针对杀人或其他犯罪案件进行推理,但他既没前往犯罪现场,也没直接听取相关人士的供述,只凭熟知案件之人所提及的案情,便能破案。这种侦探只坐在椅子上办案,并不采取行动,因此被称为安乐椅侦探。毫无疑问地,这种形式是起源于古代的民间故事——智者聆听百姓的诉求之后,立刻解决纷争——可以说是一种更为单纯且朴实的智慧故事的形式。”(摘录自德间书店‘退休刑警’系列文库版后记)

接着大师又介绍了这类形式的名作——爱伦·坡的《玛丽·罗杰命案》、奥西兹的“角落里的老人”系列,以及都筑道夫本人声称沿用了其系列设定的亚飞 的“妈妈探案”系列等代表性的安乐椅侦探小说。该文中,最打动我的便是以下部分:

“长篇小说中,以英国作家铁伊 的《时间的女儿》最为有名;日本作家高木彬光先生的《成吉思汗的秘密》、《邪马台国的秘密》也是以这种形式撰写而成的。这些作品都是以历史为题材。这是因为要以长篇安乐椅侦探小说的形式来描写仍在进行中的犯罪,有技术上的困难。这种形式只适用于短篇作品,在我之前,日本甚至没有作家尝试撰写过纯属此类形式的系列作。”(摘自德间书店‘退休刑警’系列文库版后记)

原来安乐椅侦探小说只适用于短篇作品,若打算以长篇的形式描写正在进行中的犯罪,创作上有技术方面的困难——我恍然大悟地拍了下自己的膝盖。我并不认为自己是特别爱唱反调的人,但总有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想法,却也是不争的事实。于是,我便开始尝试撰写不以历史为题材的长篇安乐椅侦探小说。

而我想效法的,便是被大师誉为“安乐椅侦探小说杰作”的凯莫曼 短篇集《九英里的步行》。这部短篇作品在推理小说迷中间十分有名。步行九英里并不容易,在雨中则更为困难——从这短短的一句话之中引出了所有可能的推论,揭示出前一晚的杀人案件的真相,是个不由得令人拍案叫绝的故事。这种“纯粹逻辑”的奥妙之处,便在于逻辑展开的发端与案件本身在表面上显得毫无关联。我天真(或该说有勇无谋)地认为,只要应用这种“纯粹逻辑”,或许便能以进行中的犯罪为题材,写出一部长篇安乐椅侦探小说。

在本作(《啤酒之家的冒险》中,“侦探”在反复的尝试与勘误后,得出了最终结论。一般而言,安乐椅侦探“禁止”前往案发现场验证推论;但相信读完本书的读者都已发现,本作略微逾越了这道禁令,这一点可说是最令我感到悔恨的。

本作与我过去的作品稍有不同,若能或多或少带给读者乐趣,便是我无上的光荣。又因为本作是以啤酒为题材进行的创作,倘若您是成年人且不排斥啤酒,请务必一面小酌一面悠闲地阅读本作。

此外,扮演侦探角色的匠千晓与边见{;占辅,也是我的出道作《解体诸因》中的主要角色;而本作中略微提及的“夏天的事件”,则在前作《她死去的那一晚》之中有详细描述。倘若读者们有时间,不妨三作一并阅读。

 最后,向酷爱啤酒并在我创作本书时赐予莫大灵感的讲谈社文艺图书第三出版部的宇山日出臣先生,以及责任编辑佐佐木健夫先生致以最真挚的谢意。

西泽保彦

一九九六年九月于高知市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啤酒之家的冒险/匠千晓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日)西泽保彦
译者 王静怡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311038
开本 32开
页数 21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4
出版时间 2013-06-01
首版时间 2013-06-01
印刷时间 2013-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313.45
丛书名
印张 7.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1
146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YASUHIKO NISHIZAWA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23:2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