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延安时期党群故事
内容
编辑推荐

《延安时期党群故事》(作者:王健)主要是选取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期,老一辈革命家以身作则,带头践行群众路线,与延安百姓之间发生的25个感人故事,通过这些故事反映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如何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从而为当前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供故事读本和启示。

内容推荐

中国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伪军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包围封锁,自然灾害的频发,使陕甘宁边区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以致军民在生活中产生了矛盾:

战士向老百姓借锅,有的老乡不借,还把锅沉到水塘里。

炊事班到老乡家里做饭,老百姓把烟囱堵了起来。

“老百姓越来越凶了,不给部队房子住,大冷的天让部队住在露天里”,还“动不动就要拉我们去见毛主席”……

然而,仅两三年光景,老百姓就发自内心地唱出了《东方红》《咱们的领袖毛泽东》,并且同声称颂:

“八路军既能打仗,又能生严,又能与人民打成一片,从古到今哪里有过这样的军队!”

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延安时期党群故事》(作者:王健)讲述25个故事,与您一同探寻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力量之源!

目录

听到咒骂之后

广纳党外人士之谏

《甲申三百年祭》是怎样被列为整风文件的

一口“红军锅”

谢觉哉:“与民谋利更孜孜”

“人人争识林老头,亲切有如家人父”

“坚强的老战士”徐特立

董必武:为六角钱写检讨

李有源与《东方红》的诞生

孙万福与《咱们的领袖毛泽东》

枣园乡一户特殊的居民

幸福渠水流不尽

让群众坐在前头

毛泽东和他的农民朋友们

让儿子去上“劳动大学”

毛泽东与劳动英雄杨步浩

张思德与《为人民服务》

群众叫他“马青天”

陇东出了个“王善人”

延安“包公”雷经天

用“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

延安窑洞话民主

时刻把群众利益挂在心上

铸造人民的铜墙铁壁

“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

试读章节

听到咒骂之后

1941年6月3日下午,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小礼堂召开县长联席会议。这天,电闪雷鸣,大雨滂沱。突然,一声重雷震耳欲聋,雷电径直穿入会议室内,到会人员都受到巨雷震动,头晕目眩,慌忙奔向室外。延川县代县长李彩荣,因触电过重,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

这天正逢集市,南关市场上人群熙熙攘攘,十分热闹。一位50来岁的安塞老乡拉着毛驴也来赶集。不幸遇到大雨,他拴在木桩上的毛驴也被雷电打死了。老汉气得又跺脚,又骂娘,还呜呜地哭了起来。他边哭边数落着:“老天爷瞎了眼,为甚不让雷公打死毛泽东,偏要打死李县长,打死我的毛驴……”周围赶集的老乡们一听都吓了一跳,有人赶紧上前劝他,制止他的哭骂。

然而,老汉的话就像长了翅膀,很快传遍了延安城。顿时,街头巷尾传言四起,有反对的,有同情老汉的,也有借题发挥的。

消息传到边区保安处,有人提议把老汉抓起来,也有人建议及时汇报党中央,请示毛泽东。

毛泽东很快就知道了这件事。雷电击死人,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没有什么奇怪的。可街头为什么那么多传言呢?有人说:“这是老天爷对人间的惩罚,是一种报应,是大难临头的不祥之兆。”也有人说:“共产党、毛主席领导八路军抗战,是为了咱老百姓能过好日子,可也不能不管咱们的死活呀!”一时间,议论纷纷,毛泽东觉得里面有问题,他立即打电话,要保安处来人谈谈。

边区保安处的周兴来到毛泽东的办公室。毛泽东望着周兴,用极其亲切的语调说:“听说你非要拘留那位老乡,为什么呢?”周兴激动地从椅子上站起来说:“他在大庭广众下侮辱您。”“是吗?他是怎样侮辱的,你说给我听听。”

周兴情绪激动地报告了事情的经过,接着说:“李县长是中了雷电死的,与主席有什么关系。他自己死了驴,心里有气,竟然迁怒于您,而且在延安最热闹的市场上,指名道姓地骂您。我认为这是一桩严重事件,所以应该马上拘留审讯他。”

毛泽东听罢爽朗地笑了,说:“他骂了我毛泽东,可没有犯法呀!”

“不,您是人民的领袖。骂您,说明他不是汉奸特务,就是土豪劣绅,我们拘留审讯他是应该的。”毛泽东又笑着对他说:“你想过没有,真的特务汉奸敢在光天化日下骂我吗?”

周兴一怔,张着嘴不知说什么好。’毛泽东起身走到周兴身旁,用温和的目光看着他,问道:“周兴,你知道人民群众为什么拥护我们,热爱我们?”

周兴痛痛快快地回答道:“因为我们为老百姓打天下,谋幸福呗!”

“这就对了。”毛泽东赞许地点点头,接着说:“人民拥护我们,热爱我们,是因为我们这个队伍是革命的队伍,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工作中有了缺点错误,不管什么人,不管他采取什么方式提出批评意见,我们都应该接受嘛!你说对吗?”

周兴还想辩解,说:“可他不是提意见,是骂人。”

毛泽东轻轻一笑说:“骂人也是一种提意见的方式嘛!”

周兴不再吭声。毛泽东拍拍他的肩膀说:“周兴同志,我建议你,不要拘留那位老乡。但是请你帮我了解—下具体的情况,看他究竟对我有什么意见,行吗?”

周兴爽快地答应了。

周兴走后,毛泽东陷入沉思,作为农民的儿子,老百姓的喜怒哀乐时时牵动着他的心。老乡究竟有什么情绪,以至于当众骂人呢?P1-3

序言

延安,位于黄土高原的陕甘宁三省交界处,自然条件恶劣,地广人稀,生产落后。抗战爆发后,边区政府执行了“争取外援,休养民力”的方针。边区政府和军队的财政开支,相当部分来源于外援:国民政府划拨的经费,以及华侨、国际友人的捐赠。但是,1939年后,因天灾人祸的影响,边区经济出现严重困难,军队人数增加,脱产人员增多,农民税收加重,以致军民在生活中产生了矛盾。

尤其是全国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政府对陕甘宁边区实行军事包围、经济封锁,在经济上严禁国统区物资特别是布匹、棉花、药品、电讯器材、粮食等军需品流入边区,叫嚣“不准一斤棉花、一粒粮食、一尺布”进边区,使边区对外贸易几乎断绝。1940年10月,国民政府又停发八路军、新四军的抗日军饷,同时对边区实行断邮,致使整个外援全部无法汇兑。

财源枯竭使得边区政府不得不把税收转移到当地人民身上。1939年前边区政府每年征收的公粮数额不过1万多石,1939年猛然提升到了5万多石,1940年,边区政府不得不计划征粮10万石.1941年公粮收缴达到20万石,短短两三年间翻了近20倍。随之.边区出现了党群关系不融洽、不协调的现象。军队纪律有所松懈,不尊重和侵犯群众利益的事时有发生;地方上一些干部群众把军队利益和群众利益对立起来,对军队漠不关心,遇到纠纷时,不责己,只苛求政府。1939年冬,陕甘宁边区留守兵团政治部主任莫文骅到驻永坪的警备四团检查工作,团长汇报说,战士向老百姓借锅,有的老乡不借,还把锅沉到水塘里;炊事班到老乡家里做饭,老百姓把烟筒堵起来。1940年的一次座谈会上,留守兵团的一些领导说:“老百姓越来越凶了,不给部队房子住,大冷的天让部队住在露天里”,“老百姓动不动就要拉我们去见毛主席”,等等。1941年秋,还发生了三五九旅的两位排长与延长县大队在县政府院内互相冲突的事件。还有军队为解决住宿修建房屋占了农民的平地,很让农民受损失;运盐时,部队用公家骡马,费用少,成本低,老百姓用自己骡马,费用多,成本高;部队开旅社和骡马大车店,吃的是公家饭,收费低,而老百姓开的旅社和骡马店,吃的是自己饭,收费高,故住的旅客比部队少;军民为了生产占荒山也常常引起纠纷。军队人员增多,民众负担加大,形成了“鱼大水小”的状况;军民矛盾逐渐加剧,核心是对生活利益的争夺,严重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

怎么解决好这个矛盾,成为摆在党的领导人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毛泽东听到老百姓对他的咒骂声后,非但没有生气,还进行了调查研究,做了妥善处理,把“坏事”变成“好事”;他广纳党外人士之谏,与周围的农民交朋友;从关心群众吃水、看病、生孩子、看戏等小事入手,带头贯彻群众路线;在领袖人物带动下,大批领导人率先垂范:有时刻把群众利益挂在心上的周恩来、朱德;有为六角钱向党中央写检讨的董必武;有“亲切有如家人父”的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有“与民谋利更孜孜”的谢觉哉;有被群众称为“马青天”“王善人”的马锡五、王维舟;等等。一批批典范切实践行群众路线,维护和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陕北人民终于发自内心地唱出了《咱们的领袖毛泽东》《东方红》。

不仅如此,为了从根本上减轻人民群众的负担,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在陕甘宁边区开展起来。军队在生产中,为了不与农民发生耕地冲突,大多在郊外荒地屯垦,战士自己搭草棚、挖窑洞、打造农具、购买耕畜。军队开办的纺织厂、鞋厂、肥皂厂等工厂出产的产品,向当地老百姓供应。农民在生产技术上和军队官兵交流,取长补短。军民在农业生产、经济发展中互相帮助,改善了生活、繁荣了市场。军队做到自产自给自足,大大减轻了边区人民的压力,改善了军民之间的关系,老百姓同声称颂:‘入路军既能打仗,又能生产,又能与人民打成一片,从古到今哪里有过这样的军队?”

说到共产党和群众的关系,当时李维汉说它好比鱼和水的关系。毛泽东看到后批示道:“水可以没有鱼,鱼不能没有水”,进一步阐明了党绝对不能脱离群众的深刻道理。他还在给中共葭县县委题词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延安时期党的基本的工作方法,也是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一种好的工作作风,从而确立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本书主要是叙述延安时期老一辈革命家与人民群众之间发生的故事,故事虽小,但内容很真实,也很感人,细节之中折射出革命先辈的人格魅力。在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际。用生动、感人、鲜活的“典型故事”辅助党员干部学习,希望能对广大党员干部提高思想境界,加强党性修养有所启迪。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延安时期党群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共党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826447
开本 32开
页数 15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4
出版时间 2014-06-01
首版时间 2014-06-01
印刷时间 2014-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8
CIP核字 2014091968
中图分类号 I247.8
丛书名
印张 5.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6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8: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