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流星瞬间的永恒(新闻卷新课标必读畅销读本)/品读经典
内容
编辑推荐

子夜霜、京涛、屈平主编的《流星瞬间的永恒(新闻卷新课标必读畅销读本)》收录了:《记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美国提案被击败,中国将进入联合国》、《副手辞职后撒切尔夫人能否控制权力令人怀疑》、《德军炸毁格尔尼卡》、《末日即将来临》等世界著名新闻作品。每篇作品,前有读点,行文中有旁批,文后有专题性欣赏,同时该作品还有比较阅读等相关链接以及品读鉴赏。

内容推荐

一颗露珠,折射着缕缕情思;一片枫叶,飘洒着绵绵思绪;一粒沙子,磨砺出串串遐想;一个微笑,传递的是拳拳善意;一道风景,蕴涵的是深深哲理;一段经典,演绎的是精神盛宴……

点点读点,激发你的艺术灵光;处处批注,打开你的智慧锦囊;篇篇妙文,点燃你的人生梦想……

子夜霜、京涛、屈平主编的《流星瞬间的永恒(新闻卷新课标必读畅销读本)》收录了世界上最经典的新闻作品,是天下最美最鲜的心灵鸡汤,品悟它吧,你一生心里有滋养……

目录

与书结缘

历史时刻

 记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

 震撼世界的十天

 日本签字投降

 墨索里尼垮台纪实

政治博弈

 美国提案被击败,中国将进入联合国

 副手辞职后撒切尔夫人能否控制权力令人怀疑

 福特总统遇刺幸而无恙

 匈牙利事变

战争和平

 德军炸毁格尔尼卡

 萨拉热窝的枪声

 漫步在无人区

 诺曼底登陆纪实

 喀布尔机场见闻

镜头聚焦

 末日即将来临

 日内瓦湖的污染

 死在故乡

 人类首次太空行走纪实

人物素描

 朱可夫:梦想的终结

 约克·伊万斯今夜值班

 我一定要目送你离开

 空中小姐谈机上众生相

天灾人祸

 在龙卷风的正中心

 在遇难者和垂死者当中度过的一夜

 旧金山毁灭了

 西班牙百年奇旱

 森特勒利亚煤矿5号矿井爆炸惨剧

财富民生

 伦敦无家可归者的惨状

 一次感冒?一个小时看了三个医生

 不可忽视的潜在财源

 拜金主义要不得

新闻评论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面临弹劾的总统为生存而战

 公民道德的滑坡

 我们一定是疯了

后记

试读章节

红场检阅演说

红军和海军战士们,指挥员和政治工作人员们,男女工人们,男女集体农庄庄员们,智力劳动者们,在敌后暂时处在德国强盗压迫下的兄弟姐妹们,破坏德国侵略者后方的我们光荣的男女游击队员们,同志们!

我代表苏联政府和我们布尔什维克党向你们致敬,向你们祝贺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24周年。

同志们!今天是在严重的情况下庆祝十月革命24周年的。德国强盗背信弃义的进攻和强加于我们的战争,造成了对我国的威胁。我们暂时失去了一些地区,敌人窜到了列宁格勒的莫斯科的门口。敌人以为,当第一次打击之后,我们的军队就会崩溃,我们的国家就会屈膝投降。可是,敌人大大地失算了。我们的陆海军虽然暂时失利,但是在整个战线上正在英勇地反击敌人的进攻,使敌人损失惨重,而我们的国家,我们全国却已经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战斗阵营,同我们陆海军一起共同来粉碎德国侵略者。

我们的国家曾经经历过比现在的处境更加危急的日子。请回想一下1918年我们庆祝十月革命一周年时的情形。当时我国四分之三的领土都在外国武装干涉者手中。我们暂时失去了乌克兰、高加索、中亚细亚、乌拉尔、西伯利亚和远东。当时我们没有同盟国,我们没有红军,我们缺乏粮食,缺乏武器,缺乏被服。当时有14个国家围攻我国,可是,我们并没有灰心,并没有丧气。当时我们在战争的烈火中组织了红军,并把我国变成了一座军营。当时,伟大的列宁的精神鼓舞我们为反对武装干涉者而战。结果怎么样呢?结果我们粉碎了武装干涉者,收复了全部失地,取得了胜利。

现在,我国的状况要比23年前好得多。现在,我国无论工业、粮食和原料,都比23年前丰富许多倍。我们现在有同盟国,它们同我们一起结成反对德国侵略者的统一战线。我们现在受到那些陷于希特勒暴政压迫下的欧洲各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我们现在拥有精锐的陆军和精锐的海军,它们正在挺身保卫着我们祖国的自由和独立。我们无论对于粮食、武器或被服都不感到严重的缺乏。我们全国,我国的各族人民都一致支援我们的陆海军,帮助它们粉碎德国法西斯分子侵略匪帮。我们有源源不断的人员后备。现在伟大的列宁的精神和他的胜利旗帜,就像23年前一样,仍然鼓舞着我们去进行卫国战争。

我们能够而且一定会战胜德国侵略者,这难道可以怀疑吗?

敌人并不像某些惊慌失措的知识分子所形容的那样强大。魔鬼也并不像人们所描绘的那样可怕。谁能否认,我们红军曾屡次把大受吹捧的德军打得仓皇而逃呢?如果不是根据德国宣传家大肆吹嘘的声明来判断问题,而是根据德国的实际情况来判断问题,那就不难了解,德国法西斯侵略者正面临着崩溃。现在饥饿和贫困笼罩着德国,在4个月的战争中,德国已损失士兵450万人,德国血流殆尽,人员后备宣告枯竭,不仅陷于德国侵略者压迫下的欧洲各国人民,而且连看不到战争尽头的德国本国人民都充满了愤怒的情绪。德国侵略者正在作垂死挣扎。毫无疑问,德国是不能够长久挣扎下去的。再过几个月,再过半年,也许一年,希特勒德国一定会由于其罪行累累而崩溃。

红军战士和红海军战士、指挥员和政治工作人员、男女游击队员的同志们!全世界都注视着你们,把你们看作是能够消灭德国侵略者匪军的力量。处在德国侵略者压迫下的欧洲被奴役的各国人民都注视着你们,把你们看作是他们的解放者。伟大的解放使命已经落在你们的肩上。你们不要辜负这个使命!你们进行的战争是解放战争、正义战争。让我们伟大的先辈——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季米特里·顿斯科伊、库兹马·米宁、季米特里·波扎尔斯基、亚历山大·苏沃洛夫、米哈依尔·库图佐夫的英勇的形象,在这次战争中鼓舞你们!让伟大的列宁的胜利旗帜引导你们!

彻底粉碎德国侵略者!

消灭德国占领者!

我们光荣的祖国、我们祖国的自由、我们祖国的独立万岁!

在列宁的旗帜下向胜利前进!

[苏联]斯大林/文,佚名/译

品读

德国法西斯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动用了190个师的兵力,于1941年6月22日拂晓,向苏联发动大规模的突然进攻。由于苏联政府对形势估计不足,致使战争初期德军步步进逼,于11月直逼莫斯科城下。1941年11月初,正值莫斯科会战的关键时刻,185万德军已经兵临莫斯科城下,德军坦克距莫斯科只有25公里。为了鼓舞士兵的士气,斯大林决定在十月革命节举行阅兵仪式。为了防备在庆祝活动遭到空袭,他特地命令朱可夫从其他军队调来两个师的空军保卫首都的空防。

1941年11月7日的清晨,一场大雪把莫斯科所有的街道都铺上了雪。整个阅兵式都是在雪中进行的,坦克、大炮和汽车都被覆盖着,庄严肃立的指战员们的双肩和后背都是雪。斯大林在德军兵临城下、首都危在旦夕又恰逢十月革命24周年之际,在红场检阅红军,在列宁墓的讲台上发表了这篇演说,唤起苏联人民的自信心,以彻底粉碎德国法西斯的侵略。

演讲中,斯大林在回顾历史的基础上,通过理性的分析和热情的鼓动,阐述了苏联红军必胜的真理,发出了彻底粉碎侵略者的呼吁。它其实是斯大林向苏联人民、全苏红军所作的一次成功的战争总动员。

演讲中,斯大林首先将苏联今昔情形进行对比,以鼓励战斗士气。面对德军闪电般的强大攻势和苏军的失利,很多人丧失了信心。自尊和自信是精神之源,要想战胜敌人,必须唤醒民族的自尊和自信。为此,斯大林把当前形式同24年前的十月革命时“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艰难处境相比,对比非常鲜明:现在我们不仅有精锐的陆海军,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有同盟国在并肩作战,而且还有强大的精神武器——列宁的精神和胜利旗帜。这一切都是克敌制胜的法宝。入情入理,深刻透辟,有很强的说服力和鼓动性,增强了苏联军民战胜敌人的信心和决心。

演讲中,斯大林接着又揭露了德军外强中干,以树立必胜信念。为了增强说服力,斯大林把剖析的矛头转向德军,拨开德军大肆吹嘘、狂妄自大的面纱,站在客观的高度,评析德军正面临崩溃的现状:饥饿和贫困笼罩着德国,德军损失惨重,人员后备枯竭,并且已陷入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汪洋大海。“多行不义必自毙”,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以希特勒为首的德国法西斯在不久的将来,必将自取灭亡。通过分析,形势豁然开朗,苏联军民拨开乌云见青天,战斗豪情和必胜的信心油然而生。

同时,演讲时多用呼告、反问,形成了昂扬磅礴的气势。演讲中多用反问,加强了语气,用确定无疑的语气表明了自己的思想,引起听众的思考。在演讲的最后,连续运用呼告形式,充溢着一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必胜信念,形成昂扬磅礴的气势,具有极强的号召力。在这种精神鼓舞下的苏联人民,必将以排山倒海之势,展开对德国法西斯的全面出击,为消灭法西斯而英勇奋斗。

P17-19

序言

诸君嘱我为“品读经典”书系作序,颇为难。非名人亦非什么专家,作序于售书似无益;亦非权威,谈不出什么高深玄论,会让读者失望;学养有限,阅历又浅,哆里啰嗦的,徒费学子寸金时光,深恐有负众望……辞几次,拗不过,只得鸭子上架了。

从何说起,我犹豫了颇久,还是从与书结缘谈起吧。

很小的时候,我不怎么读书,就是想读书,识字也不多呀。倒是在畅快淋漓地读大自然这部大书,常常“忙”些城里孩子做梦都艳羡的事儿,丛林里听鹊儿莺儿蝉儿唱歌啦,草丛里看蚂蚁抬青虫啦,小溪里捕鱼网虾啦,点煤油灯炸螃蟹啦,抽青藤编花环啦,追逐点点流萤啦,藤蔓上荡秋千啦,采山菌摘野果啦,竹林里捉迷藏啦,山岭上看夕阳白云啦,葡萄架下听故事啦……一切都是那么的有趣!

不过,也常常伴着危险。山林若是走得深了,会遇到狼,大人也跑不过狼,小孩子得就近赶快爬到树上,呼喊人们来救援。有时也会捣蛋地逗引公牛斗架,观战须格外留神,那硕壮的牛蹄子踢一下腿,轻则骨折,要是牛角剜着了肚子,那可就呜呼哀哉了。翻石块捉蝎子风险小一些,不过有时会突然蹿出一条蛇来,骇得你出一身冷汗。采野果安全些,但也会因不辨果性而中毒。有一种植物俗名叫红眼子,学名我至今也没有弄清楚,果实与刺莓很相像,味道也是酸甜的,只是红眼子有毒性,吃多了会出人命的。不过,眼珠子滴溜溜转的孩子是能区分的,红眼子枝干粗壮而无刺,刺莓茎蔓细弱而多刺。采药的时候,小腿胳膊脸啦,被划伤是家常便饭,最让你防不胜防的是蜂子的袭击,我就曾遭遇一群小拇指大小的土蜂的围攻。我刚碰到荆棘丛那株诱人的柴胡,忽地从地下旋出一群土蜂,我没作片刻犹豫,就地滚出数丈远。但蜂子仍如战斗机般地紧追不舍。山里曾发生过公牛被土蜂活活蜇死的事,我想自己是要死了,冒出了玉皇大帝、阎王爷还有菩萨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念头。蜂子蜇了我几下,我立刻清醒了,绝不能动,即使再蜇几下也绝不能还击,否则,蜂子攻击会更疯狂,而且还会有更多的蜂子飞来。蜂子绕着我尖叫着,十来分钟后便飞走了。结果我中了九毒针,三天都吃不下饭。土蜂留给我的纪念——九个褐色斑直到四五年后才消失……一切都是那么惊险而又刺激,男孩子的探险、坚毅、无畏也许就源自大自然吧。

父亲爱读书看报。他回家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搬把圈椅放在老楸树下的石桌旁,沏杯菊花茶——野菊花山里多的是,坐在圈椅里读起来。嬉闹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像我这样天不怕地不怕的顽童。不过,父亲读书的时候,我是不敢疯的。一边悄悄地玩耍,一边偷偷瞄几眼父亲,渐渐地,我发现父亲读得很陶醉,在书上画着批着什么的。其实,疯玩是影响不了父亲的,只是我那时并不晓得。父亲有时还微笑,父亲虽然不曾打骂过我们,却是个极严肃的人,我寻思,书里究竟有啥稀奇居然能让父亲笑?溜进书房,翻翻父亲刚刚读过的书,都是黑乎乎的字,这些字也“可笑”?这字里一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于是我自觉不自觉地开始认字了。

认字稍多些的时候,我渐渐从只言片语的小故事里沉醉到长篇里去,到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之外的神奇世界漫游了。我读的第一部长篇是儒勒·凡尔纳的《十五小豪杰》,大概是小学二年级吧。书中讲的是15个孩子流落荒岛,后来用风筝飞离荒岛,历尽艰险,最后成了一群小豪杰的故事。书是繁体字,那时简体字我也没认几个,读,不过是结结巴巴连猜带蒙的,主人公的机智勇敢,我倒还能深深地感受到。

这本书情节离奇,加上“看官”之类评书味道的语言,我第一次真切地悟到,这世界上有比玩耍还有趣的事情。就这样,我迷上了书,吃饭时读,路上也读,蹲茅厕也读,被窝里也读。放牛时候,如果遇到雨天,我把牛赶进山洼里,然后冲到山头,寻一块平坦的巨石,把化肥袋子铺在上面,盘着脚,在伞下读了起来。那时候探险、推理、科幻、传奇的书读得多,读得如痴如醉,后来被声嘶力竭的嚷嚷声惊醒,原来牛进了庄稼地。牛糟蹋了那么多庄稼,回到家里,教训是免不了的了,但我没有敢辩说是因为读书。读书实在是一件妙不可言的事。有人说读书“如雨后睹绚烂彩虹,如江岸沐温馨春风,如清晨饮清爽香茗”,这可能是年龄稍大的孩子或成年人读书的感觉吧,我那时读书,感觉就像是踩着彩虹桥去跨在弯弯的月亮上摇啊摇的。

父亲是个教书先生,在盆地里也算个小有名气的作家了。他教语文,教自然,也教美术,他的大书柜自然也是个杂货铺。我与语言文字打交道,就是从与这杂货铺结缘开始的。杂货铺里有《格林童话》《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从地球到月亮》《唐诗选》之类的文学书,也有《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说岳全传》之类的演义书,也有《上下五千年》《史记》之类的历史故事书,也有《十万个为什么》《趣味数学》《新科学》《本草纲目》之类的科学书,等等。这些书,有的我一翻就入迷了,有的翻来翻去也不懂,便不感兴趣了,不过,有外人在跟前我还是煞有介事地读的。《本草纲目》是一部医学书,小孩子自然不感兴趣,但在随便翻翻中,我知道了李时珍写这部书很不容易,花了三十多年,中国人读它,外国人也读它。奇怪的是,我没有从医,却莫名其妙地懂一点医道,大概是与此有关吧。

我不怎么热乎书的时候,书柜好像没有落锁,迷上了书后,好像是突然落了锁。这书柜就像一块巨大的磁力方石,越是上锁就越有魔力。忽然发现,锁没有直接锁在门扣上,倒是门扣用一条松弛的链子穿过,再用锁锁着链子,可以“偷”书的哟!手伸进柜缝,能取出中间的书,但取两边的书就不容易了。我想了一个法儿,用铁丝钩想看的书。书钩出来容易,要还回去就不那么容易了。有次把书弄破了,心里打鼓了一两天,很快察觉打鼓是不必要的,父亲只是看了看那本书,就把它放到里面去了。

不久,我又发现,隔几天书柜中间总摆着一些我没有读过的书。有时书柜也不落锁,再后来就彻底不锁了,倒是父亲时常提醒我,专心读书是好事,但读上二十来分钟,眼睛要向周围望望,多看看绿叶啦青草什么的。有朋友说我读书写文章没明没夜的,却总不见我近视,很是嫉妒也很是纳闷。这可能得益于这一习惯吧。现在想想,书柜的落锁与开放,那是父亲教子读书的苦心与智慧。

有时,我也和父亲坐在老楸树下读书。父亲引导我怎么读书,起初让我点点画画一些词呀句呀段落呀的,后来让我写写自己的想法。父亲爱惜书是有名的,有个亲戚还书时不小心把书散落到泥地上,父亲心疼了好一阵子,但他从不在意我在书上画呀圈呀的。就这样,快上中学的时候,书柜里的书我几乎读了遍,尽管许多我还似懂非懂的,却隐隐约约感觉到有些知识老师似乎没有我懂的多。

父亲也让我读些报刊,给我订有《文学故事报》《中国少年报》《少年文艺》《少年科学》《向阳花》,等等。书是文明的沉淀,报刊虽不及书厚重,却是一扇通向新世界的窗口,读读报刊能呼吸到清新的空气。父亲读报有个习惯,哪篇文章写得精彩了,就把它剪下来,那时候山里没有复印机,若背页也有不错的文章,父亲就把它抄下来,然后,剪裁的和抄写的文章都贴在不用的课时计划里。父亲挑选的这些文章,更多的是让我们兄妹读。我迷上文学,可能就与父亲剪裁《文汇报》里的连载故事有关吧。

父亲爱写点东西,在我刚上小学二年级时,也硬让我开始写。那时候,我连“观察”“具体”之类观念都还没弄明白,不过,写的无论长短,父亲都要细细看的,哪处写得好或不妥,都一股脑儿指出来,批改的比我写的还要多。不知不觉,我想什么就能写什么了。父亲从来没有给我买过作文书,但我的作文向来都不差。老师评讲作文时,大多是读我的作文,学校出校刊也常常有我的“大作”。语文老师在我日记、作文里批语说“有很好的文学素养~希望将来能成为什么什么”的。我因此陶醉了。

感觉良好的我,很快就得到了教训。我写了一篇两万余字的小说,自以为非常完美,寄给了父亲,“谦虚”地让他给提点意见。父亲读了三遍,没有改一个字,只是在文末批了四个字:“华而不实!”要知道,那篇小说班里超过三分之一的同学都抄在笔记本里,连写作老师也大加赞赏。看到批语,我是多么沮丧啊!父亲料到我会失落,随批寄来一封信,信中说:“孩子,浮躁是成不了大器的!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写就《红楼梦》,‘字字看来皆是血’……福楼拜著《包法利夫人》,一天只写几百字,千锤百炼,字斟句酌,字字如珠……这些作品都是可以传世的。语言可以写得华丽,但不能没有思想,缺乏思想深度的语言,就像一件陈列在商店里而永远售不出去的漂亮衣服,好看而无用。缺乏思想沉淀,无论语言和技巧如何绝妙,无论长短,那就是废纸一张……大学里的书很多,你可以多读些经典。经典是有灵魂的,灵魂就是那不朽的思想。不想做蹩脚的作者,就要使你的作品有影响人的灵魂的思想;不想做平庸的批评家,就要使你的评论具有独到的前瞻的震撼人的观点……”看似说教,对我的影响却是刻骨铭心而深远的。

当下,出版业可谓繁荣,就我国而言,不说报刊、互联网、电子书、手机阅读,单是出版纸质新书,2000—2012年就达1890375种,全球历年出版的新书就更多了,加上流传下来的“古书”,数量之巨是无法想象的。不说读了,就是一本一本地数,我们一辈子恐怕也数不清楚。繁荣的背后,是品质的良莠不齐,浩瀚书海不乏有让你手不释卷的佳作,但更多的书是你不需要读的,或者就是粗制滥造,根本就不值得读。不知什么时候,国民迷上了出书,于是乎,但凡能写几个字的会说几句的都能出书了!这样的书,能读吗?生命是有限的,时间是宝贵的。作为学子,我们要选择那些必读的学业性书和能使我们受益无穷的经典书来读。

“品读经典”的入选作品,很早时候,编写者就寄给我了,这些作品就像白玉盘里颗颗璀璨耀眼的珍珠,许多作品令我沉吟至今。我不想刻意溢美“品读经典”,但编写者的两句话的确吸引了我:“读经典,给心灵痛痛快快洗个澡;品经典,让审美如痴如醉做个梦!”这话说到了点子上。经典就像一泓思想圣水,浸润其中,给心灵痛痛快快洗个澡,灵魂就会得以升华。用经典滋养灵魂,那可没准儿,你也能成为一代大家的。

驻笔时,我想起了冰心赠给读者的话:“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读者读经典,往往不觉其美,或不知其所以美,若读了“品读经典”,你会觉其美,也知其所以美。于是乎,我觉得冰心赠语也可以这么说:“读书好,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

是为序,与学子共勉。

汗青于静心斋

2013年5月22日

后记

读书,不仅是读读而已,而是关乎读什么、怎么读的问题;读书,不仅是对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洗礼,也是对心灵的一种抚慰;读书,不仅可以汲取思想精神方面的营养,也能获得一种审美的享受,并使审美能力得以提升。

读什么呢?读古今中外最经典的作品。

怎么读呢?欣赏性、评价性地品读。

做到这两点,自然能达到读书的目的。

读经典作品,读者尤其是学生读者往往觉其美,但美在何处,却说不出来。

“品读经典”系列不仅是要把经典作品遴选出来,而且在怎么读经典上为读者作些努力,这些经典作品都有旁批及针对整篇的专题性赏析,同时,比较阅读的作品也都有品读文字。为了更好地服务读者,在“品读经典”系列出版后,我们将在“未来之星”博客上刊发“品读经典”系列各类文体作品的品读要点、品读方法、作品评析的文章。这里我们也期待热心下一代健康成长的教师,能提供有评析文字的欣赏文章,我们适时将在“未来之星”博客刊发。

推崇经典、拒绝平庸,是我们一贯的主张,我们历时六载编写了“品读经典”这一系列,根本的目的就是要把最经典的最具阅读价值的作品奉献给我们民族的未来一代——广大青少年读者。当下图书可谓琳琅满目,但是,有品位的太少太少,真正适合青少年读者阅读的更是少之又少。基于此,“品读经典”系列是以世界眼光来审视古今中外作品的,把最经典的择选出来,呈现给青少年读者。

“品读经典”系列,学生、老师、学者等前后推荐经典性作品35670余篇,经过数次大浪淘沙式的遴选,推荐的作品最终入选的仅有3%。因此,入选“品读经典”系列的这些作品,可以说,篇篇皆是书山文海里最为璀璨的颗颗珍珠,是经典中的经典。浏览它,如雨后睹绚烂彩虹;欣赏它,如江岸沐温馨春风;品读它,如清晨饮清爽香茗。

历尽干百周折和万千艰辛,“品读经典”系列终于将与读者见面了,然而我们仍觉得有些遗憾。

遗憾之一:“品读经典”所选作品的读点、旁批、专题赏析、品读等皆是全国一百多位老师、学者苦心孤诣研究的结晶,虽然经过数个环节的斟酌、修改,再斟酌、再修改,努力使其臻于完美,但是,仍感觉似有不足之处,加之品评作品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难免会有失当之处。因此,我们恳望专家学者及广大读者批评指正,我们表示真诚的感谢。

遗憾之二:为了开阔读者视野,入选的国内经典作品较少,外国经典作品相对较多,然而这些外国经典作品有的还缺少译者,尽管我们努力查寻,有所弥补,但仍然有的作品的译者难以查到。为了帮助读者理解作品,需要作者的一些资料,但有的作者资料仍然未能得以完善。由于所选作品涉及面广、稿件来源复杂及时间地域等因素,出版前我们仍难以与所有作者(包括译者)一一取得联系。本着扩大作品的影响力和为读者打造最具阅读价值的一流读物的原则,冒昧将其转载,在此谨致以最深切最诚挚的歉意,恳请作者谅解!

为了弥补遗憾,出版后我们仍将继续联系作者,同时,也恳请作者或熟知作者情况的读者见到本书后能与我们联系,以便重印时弥补缺憾和按国家有关规定支付作者稿酬。

我们真诚希望所有作者都能联系上,也希望更多的优秀作者和专家学者能支持并参与“让下一代能读到真正有价值的书”的活动,为推动民族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未来之星博客:http://blog.sina.com.cn/axbk2009

作者联系信箱:zhbk365@126.com

读者建议信箱:meilizhiku@126.com

本书编写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流星瞬间的永恒(新闻卷新课标必读畅销读本)/品读经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屈平//子夜霜//京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文心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1004657
开本 16开
页数 23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30
出版时间 2014-06-01
首版时间 2014-06-01
印刷时间 2014-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18
CIP核字 2013089842
中图分类号 I15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河南
239
168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7: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