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宗教与体验/星云大师演讲集
内容
编辑推荐

星云大师编著的这本《宗教与体验》的内容包括佛教修持体验诸方面,如佛教各宗派修持方法、当代人修持的态度、奇人的修证、伟大的佛陀、佛陀的样子、佛陀的宗教体验、阿罗汉的宗教体验、菩萨的宗教体验、我的宗教体验、谈迷说悟等。星云大师云水行脚五大洲,将佛教推广到世界各地,为推动中华文化在世界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也越来越为两岸的人民所认同和尊重。他所弘扬和实践的人间佛教对启迪人生、和谐社会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内容推荐

《宗教与体验》介绍了各教各派的修持方法,同时也介绍了佛陀、阿罗汉、菩萨通过修持所获得的宗教体验,星云大师也谈到了他自己的宗教体验,那就是凭一颗诚恳的心,以施为舍,以人忍辱为力量,安住在佛教中,每天饱食佛法的醍醐美味。也许大师的感悟会给我们以启迪。

目录

佛教各宗派修持方法

当代人修持的态度

奇人的修证

伟大的佛陀

佛陀的样子

佛陀的宗教体验

阿罗汉的宗教体验

菩萨的宗教体验

我的宗教体验

谈迷说悟

试读章节

达摩祖师西来东土的时候,曾经独自一人在嵩山顶上面壁9年,在禅坐中,静静地度过了他的一生;从身体的力行实践里,细细地咀嚼禅的真髓本味,并且把禅的醍醐妙味,遍洒于中国全土。因此宋朝的宏智正觉禅师赞叹他:“寥寥冷坐少林,默默全提正令。”

宋朝的天童如净禅师受到禅坐思想的影响,极力提倡坐禅,首先提出“只管打坐”的见解。日本的道元禅师跟随他学禅,遂将禅师的思想移植于东瀛,而开创日本曹洞宗“只管打坐”的独特门风。除了如净、道元两禅师的提倡打坐,当时更有宏智禅师提倡“默照禅”,主张端坐内观自性,以彻见诸法的本源。由于如净、宏智等人的推弘,中国的禅风,遂从六祖惠能以来,一向注重观照本性的心证,一变而为在“赤肉团”上用功夫的身行,打坐于是成为禅门人道不可缺少的实践方法。

其实对禅定的注重,并不限于佛教。平时我们劝人要冷静;慌乱的心冷静下来之后,才能好好地思考问题,这好比在一池混浊的潭水投入一块明矾,池水则清澈干净一样。事实上,冷静就是禅定功夫的表现。儒家的《大学》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荀子也认为人生最高的境界,为达到“虚、一、静”的寂静世界,这一切都说明了静虑的修持,是我们安身立命的重要行门。

打坐,开始的阶段,能使身体感到轻松愉快,心里柔软笃实,功夫深了,忘失身心世界的时候,觉悟的道路自然开启。我们只要用功夫,等到心湖的波浪静止了,自然能够涌现出朗朗的明月;纷乱的念头平息了,清明的灵性自然显现出来。

如净禅师在他的语录上说:参禅为身心脱落,不用烧香、礼拜、念佛、修忏、看经,只管打坐始得。坐禅不是沉思冥想,更不是呆默无为;坐禅有别于诵经拜佛,坐禅的人要抛弃万尘,心无旁骛,一心以禅坐为至高无上的安乐法门,仿佛回归自己本家一般,安然地稳坐于自己的法性之座,和十方诸佛一鼻孔出气,遨游于法界性海之中。

禅坐最终的目的,在求得身心脱落,把我们虚妄的分别心脱落尽净,甚至连佛、觉悟的世界也荡涤无遗。禅师们在寂寂的古刹、袅袅的烟火中,一支香、一支香地打坐,将他们的生命投注于禅坐之中,目的就是希望把动荡的身心、虚妄的世界坐断消灭。在永恒无限的静坐中,将清净的本心,流入无限的时空,而达到不迷不悟、完全解脱自在的境界。

(三)禅坐的方法

禅悦的妙味,好比“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只有亲身体会才能明白。打坐经验久了的人,不管林下水边、岩洞冢问,都能够安然入定;但是初学的人,最好选择在室内,远离嘈杂的地方,比较能够收到效果。室内的灯光不可太亮,以免刺眼;也不可太暗,以防昏睡。最好能摆设佛像,燃香供佛,以摄心提念。坐禅的位置,避免直接通风,以免伤风。

除了环境,饮食、衣着也要注意。吃完饭一小时之内,不宜打坐,因为这时血液集中于肠胃,此时打坐,既不合乎生理卫生,也容易昏沉。饮食不可过饱,也不可太饿,最好七八分饱。衣着方面要宽松、舒适、柔软,以免妨碍血液循环。睡眠要充足,以免昏沉入睡,浪费宝贵时间。

做好上面的预备工作,便可以开始打坐。禅坐分为三阶段,即调身、调息、调心。智者大师的“小止观”对此有详尽地解释,可供参考。以下仅简单介绍:

第一,调身。首先要盘腿,盘腿分为单盘和双盘。单盘是把左腿放在右腿上,或把右腿放在左腿上,佛教称之为半跏趺坐。双盘是把左腿放在右腿上,再把右腿放在左腿上,相反也可以,佛教称之为全跏趺坐。如果无法双盘,单盘也可以,万一单盘也盘不起来,也可以将两脚交叉架住。盘腿可以使浮乱的身心静止下来,仿佛巨大的树木根植大地一般,容易进入禅定的境界。

盘好腿,双手结手印,先将右手仰放于肚脐下,左手放置在右手上,两拇指轻轻相抵,两手臂自然紧贴腋下,此称为结“法界定印”。这种手印可以使左右气血相互交流。盘坐时背脊要挺直,但也不可过度生硬。背脊挺直,可使五脏六腑顺畅运行,促进身体健康。两肩要平张,不可左右倾斜;颈项要紧靠衣领,保持从侧面看耳朵和肩膀成一直线的姿势,下巴要内收,嘴轻轻地闭着,舌尖抵住门牙上龈的唾腺,可促进消化。初学者眼睛最好微睁,注视着座前二三尺的地方,以免昏睡。P33-35

序言

我们生活在人间,人间有男女老少,人间有五欲六尘,人间有生老病死,人间有悲欢离合。在缺憾的世间,我们如何获得欢喜自在?如何发挥生命的价值?如何拥有安乐的生活?这是我们所要探讨的课题。

佛陀降诞人间,示教利喜,为人间开启了光明与希望;佛陀依五乘佛法,建立了“五戒十善”“中道缘起”“因缘果报”“四无量心”“六度四摄”等人间佛教的基本思想。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我们创办文化、教育、慈善等事业,提出“传统与现代融和”“僧众与信众共有”“修持与慧解并重”“佛教与艺文合一”等弘法方向。多年来,以“佛法为体、世学为用”作为宗旨,人间佛教渐渐蔚然有成,欣见大家高举人间佛教的旗帜,纷纷走出山林,投入社会公益活动,实践佛教慈悲利他的本怀。

2004年,我曾在香港和台北作例行的年度“佛学讲座”,三天的讲题分别为“佛教的生命学”“佛教的生死学”“佛教的生活学”。我言:生命为“体”,作为本体的生命,是不增不减、永恒存在、绝对、无限、正常的;生死为“相”,每个生命所显露的现象,是有生有灭、变化无常、相对、有限、非常的;生活是“用”,生命从生到死,其中的食衣住行、言行举止、身心活动等等,无一不是生命的作用。因此,体、相、用,三者密不可分。我们既来到世间生活,就有生命,有生命就有生死,三者是一体的,其关系极为密切。因此,整个人间佛教可以说就是“生命学”“生死学”“生活学”。

之后,我在世界各地演讲《人间佛教的戒、定、慧三学》。所谓戒定慧,有谓由戒生定,由定发慧,由慧趣入解脱,是学佛的次第;在人间生活,更需要断除烦恼才能获得究竟的妙智,才能自在悠游于人间!

1949年,我从中国大陆来到台湾之后,为了适应广大民众的需求,毅然采取面对面的讲说弘法。从宜兰乡村的弘法,到城市各处的聚会;从监狱的开示,到工厂的布教。1975年,在台北艺术馆举行佛学讲座,首开在“国家会堂”演讲佛学之风。接下来,我弘法的脚步,由北至南,由西至东,从学校到部队,从岛内到岛外。近二十年来,随着弘法的国际化,我更是终年在世界各地云水行脚,奔波结缘。

演讲的对象,有一般男女老少的信众,也有大专青年、企业界精英、教师、警察等特定对象。讲说的内容更是包罗万象,经典方面有《六祖坛经》《金刚经》《维摩诘经》《法华经》等,也讲说佛教的义理、特质与现代生活的种种关系,以及佛教对社会、政治、伦理、经济、心理、民俗、命运、神通、知见、因缘、轮回、死亡、涅槃等各种问题的看法。

三十年前,佛光山的弟子们将我历年来演讲的内容,陆续结集成书,并定名为《星云大师演讲集》丛书,二十多年来不知再版了多少次!许多读者将此套书视为认识佛教、研究佛学必读之书,也有不少出家、在家弟子,以此演讲集作为讲经说法的教材。

这套演讲集已缺书好一段时间,不时有人频频询问、催促再版。我重新翻阅,觉得此套演讲集讲说时隔近三十年,抚今追昔,虽然佛法真理不变,人心善美依然;环境变迁有之,人事递嬗有之。因此,决定将此书全新改版,去除与现今社会略微差异之处,重新校正、修订、增删,并依内容性质,分类为《佛光与教团》《佛教与生活》《佛法与义理》《人生与社会》《禅学与净土》《宗教与体验》《人间与实践》《佛教与青年》等册,总字数百余万字。为保存、珍重历史,同时又为方便后人参考、查询,我将演讲的时间、地点记于每篇文章之后。

我出家已超过一甲子,毕生竭力于人间佛教的弘扬与实践,主要是希望全世界各族群能相互尊重,人我能相互包容,社会彼此和谐进步。这套演讲集是为我初期弘法历程,以及一以贯之的人间佛教思想理念的鲜明见证。

出版在即,为文略说弘法因缘,并以心香一瓣祝祷人间佛教正法久住,所有众生皆能身心自在,共生吉祥。

星云于佛光山法堂

书评(媒体评论)

数十年来,我凭着一颗至诚恳切的心以施为舍,以忍辱为力量,在佛教巾安住了下来,饮餐佛法醍醐美味,这就是我的宗教体验。——星云大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宗教与体验/星云大师演讲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星云大师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108052438
开本 32开
页数 24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6
出版时间 2015-04-01
首版时间 2015-04-01
印刷时间 2015-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302
CIP核字 2015017178
中图分类号 B94-49
丛书名
印张 7.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6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7:3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