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头牌
内容
试读章节

艺荃站在一棵枝繁叶茂的老榆树下,那棵老榆树生在翠红院的门口。

她就那么呆呆地站着,紧贴着树干,怀里抱着一个包袱。起初她是往大门内瞟过几眼的,但此刻她只是低着头,表面平静如水,内心却五味杂陈。

她把小包袱放在右手里提着,左手抚摸着树干上的老皮。在乡下,像这样的榆树皮通常被削刮殆尽,木质惨白地露在外面,那是在饥荒年月被灾民们剥去的。他们把榆树皮捣碎,蒸熟,当作食物苟延生命。不仅树皮,榆钱儿也被捋得一干二净,光秃秃的枝条上没有一片树叶,枝枝桠桠,仿佛严冬的模样。但这棵树生着很多层老皮,像龟裂的土地一样边沿翻卷,最外层的触手就掉落下来,好像有生以来就没有被人剥去过。这至少说明,在北平这样富庶的都市,人们是不会死于饥荒的。艺荃仰脸看看树冠,枝叶扶疏,错落有致,把细碎的阳光筛下来。她本能地眯起了眼睛。这时她看到一个“吊死鬼儿”从树上垂下来,一根闪亮的细丝吊着它,一直垂到她的面前,在微风里摆来摆去。艺荃伸手捏着它,看着它绿莹莹胖乎乎软绵绵的可爱样子。她就那样端详着手中的虫子,有一刻心中生出羡慕:这个卑微的生命还有一根丝牵系,而自己却像断线的风筝一样,不得不提着包袱,背井离乡,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寻找生计。

人间的休戚祸福谁能说得清呢?几年以前,艺荃还生活在数百里外一个僻静的村庄里,家境殷实,衣食无忧。事实上家道衰落也只是三两年之内的事,她的母亲突然间得了骨痨,在给母亲治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之后,不得不开始卖地。艺荃的父亲金保长就在那时候开始变得颓丧起来,眼见家里的田地越卖越少,妻子的病却越治越重,日渐衰弱,他只能到牌桌上打发时光,想借此忘掉心中的烦恼。烦恼也许暂时消除了一些,其代价却是本已不多的田地也在牌桌上“哗哗”流了出去。雪上加霜,金保长只好打发那个多年的长工老何走路。母亲最后的那些岁月,留给艺荃的全部记忆就是求神问卜、寻医买药,然而所有的努力都没能挽留住母亲的性命。最终还是一个曾是前清秀才的老郎中给母亲下了结论,他对金保长说:“别往里扔钱了,准备后事吧。”

当惯了保长的艺荃父亲过不得穷苦日子,丧妻以后嗜赌成性,期盼着在牌桌上能捞回昔日的家当。然而赌博场上输输赢赢,靠不得谱。也就是打这时候起他的独生女儿艺荃才开始懂得人世问的荣辱浮沉。

日本人占领华北,不仅是国家命运的一个转折,也是金家命运的一个转折。金保长就像发现救命稻草一样发现了一线生机。外国军队铁蹄过处,一片烟尘,哪还找得到政府军的影子。靠上这样强大的东洋军队,不正是重振家业的机会吗?于是金保长很快就成了日本人的朋友。但是艺荃发现,傍上了日本人的父亲并没有给家境带来多大改观,反倒是乡里乡亲与金家逐渐疏远,艺荃的少女玩伴们也开始对她避而远之。

致命的灾难发生在半个月以前。那天父亲打发艺荃到镇上采买肉蛋蔬菜,说皇军要来家里做客,可以趁机好好招待招待,拉下关系。等艺荃挎着菜篮回来的时候,她找不到自己的村庄了。整个村子浓烟滚滚,阒无一人,只有几条狗在村边哀吠。艺荃呆呆地站在自家门口,就像此刻她呆呆地站在翠红院门口一样。她手里的菜篮掉在地上,鸡蛋跌出来烂了一地。眼前的房屋只剩几堵黑糊糊的断墙,火苗还在没烧尽的梁檩上蔓延着。忽然一根檩条从中烧断,两截互相磕绊着栽下来,半面墙壁随之“哗啦”一声坍塌了。艺荃扑通一声跌坐在地,号啕大哭。她不知道自己哭了多久,后来一个人来到她身边,把她拉了起来。她在泪光中看清来人是她父亲的一个牌友,住在外村的那个本家五叔。

从五叔口中艺荃知道了事情起因。由于艺荃父亲报信不确,导致日本兵孤军深入,陷进包围,一小队兵力全军覆没。他们这次来不是要做客,而是来报仇的。日本兵说金保长阳奉阴违,有意谎报军情,为中国军队效劳。金保长百般辩解,最终没能获得谅解,死在日本队长的军刀之下。村民早已逃散,剩下一些老弱病残的,被日本兵赶在一起,尽数枪杀。随后他们劫掠了财物,烧了村子。

艺荃跟着五叔离开时已是晚上,有些村民陆续回来,在灰烬中翻找亲人的残骸,村子里哭声一片。艺荃一边走一边回头看着自家的断壁残垣,一些未燃尽的木头在夜色中泛着红光。那是她一个殷实之家的最后结局。

艺荃此时站在老榆树下回忆这些往事就像一个梦境,她甚至怀疑自己是否曾在一个殷实之家过完了十六年的少女时光。无论是梦是真,目前的现实是她不得不站在一家妓院的门口,准备开始自己新的人生。

当艺荃再次把目光投向翠红院大门时,正好门房也在看她。那是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目光一碰,艺荃感觉脸上呼一下烧起来。她久久站在这里,可能早就引起门房的注意了。在上午的这个时刻翠红院门口冷冷清清,一个形单影只的少女是很能引人注目的。艺荃把脸扭过一边,感到脸上阵阵热浪,心中的勇气开始消弭。

P1-2

后记

乱红飞去

作为一个男人,我想写写女人。

同样一个女人,在男人眼中跟在女人眼中肯定是不同的,在不同的男人眼中肯定也是不同的。

我想写写我眼中的女人。

在选择写哪些女人的时候,我是这样想的:我不想写成一本群芳谱,像春日的花园一样繁花似锦;我也不想写成言情小说,强调女人的美丽和多情,因为那不能代表女人生存的本质。有两点我要考虑:第一,这些女人应该来自截然不同的领域,她们的身份应该有足够大的差别,唯其如此,她们才能尽可能全面地表达女人的生存状况。第二,其中的一些女人要来自相对冷门的行业,她们属于非主流的女人,相对而言,她们较少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不太了解她们的生存状态。这第二点考虑促使我选择了尼姑和土匪这类行业的女人,这两类女人几乎从来没有人正面描写过她们,或者虽然描写过,却属于通俗小说的表现方式。我们知道通俗小说主要是讲故事,而且是讲理想化的或刺激性的故事,其中充满巧合,它们不太注重剖析人的本质。当然,这一选择同时也给我自己出了一个难题,这些冷门行业的女人别人不了解她们,我也不了解,因此我得花费相当的工夫去了解她们。

人物确定以后(确定了六个),下一步我要考虑如何表现她们,也就是采用什么样的写作手法。我首先想到的是,这六个故事,每一个要采用一个不同的表现方法,故事框架也不能出现雷同。于是出现了这样一种状态:《头牌》的故事情节浓缩在了一年之内,而《铁嫂》我写了她的一生;《尼师》和《顽匪》都写到上山,但前者主要写她的尼姑生活,因此开篇不久她就上山了,而后者主要写她为什么会成为土匪,因此大量的篇幅放在了上山以前(跟《水浒》故事类似);《芝麻》一篇我集中写了一个事件,而《蓝袜》我写成了上、下篇,上、下篇之问是两种迥然不同的生存模式,甚至根本就不在同一个国度,而且在下篇中我采用了淡化故事的方式,使说理占了很大篇幅。我听到有的朋友说,六个故事当中,有的叙述方式好一些,有的差一些,故事甲如果换成故事乙那样的叙述方式,也许会好些。对这个问题我是这样想的:没叙述好只说明我的水平有限,但我宁可它差一些,也不愿意它跟其他几个故事的叙述方式重复。我想艺术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理想的状态是:不仅这个故事别人没讲过,而且它的讲述方式别人也没用过——当然这是一种过高的要求。虽然这个要求很难实现,但我愿意把这个标准作为努力方向。

现在这几个故事终于写完了,当我回头再看这些人物的时候,我感觉她们就像凋落的花瓣一样随风飞去了。当然了,在历史长河中,不单单是她们,事实上每个人都像凋落的花瓣一样随风飞去。人们常常提到主宰自己的命运之类的话,但是又有谁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呢?人与命运的抗争,往往以人的失败而告终,主宰人的命运的并不是人自己,而是天灾、战乱、社会风尚等,人在社会风潮中,真的就像风中的一片花瓣,飘忽不定,不知归程何处。在这风潮中,有些花瓣飘得高一些{有些花瓣飘得低一些,高有高的落寞,低有低的凄凉,都不是能由自己做主的。在这本书中,你会看到人的挣扎,但她们总是被命运打得遍体鳞伤。在故事的结尾,有人没得到她想要的,于是收获一掬遗憾;有人得到了她想要的,可得到之后,却发现那东西其实并没那么可爱,根本不值得苦苦追寻,于是也只好收获一声无奈的叹息。

我常常站在街边,看着如水的人流,那时候我想:在人群中,他们都很普通,但是如果把他们一个个提出来,每个人背后都有漫长的故事。我这个人对故事有着天生的癖好,每当面对一个陌生人的时候,我就会想,他身上有什么故事呢?可能是身为男人的原因,每次当我观看人流的时候,总是有几个女性的身影从人群中跳出来,进入我的眼帘,我想那些女人一定是最有故事的,就是在那个时候我萌生了要写几个女人的愿望。

曾有朋友问我:这些女人你最喜欢哪一个最讨厌哪一个?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每个人物作者都付出了心血,我想不会有一个作者讨厌他的人物。对于作者而言,如果他要把一个人物写好,他一定对这个人物有充分的理解,只要有充分的理解,他就不会讨厌他或者恨他。即便在读者看来这个人物是一个坏人,作者也会对他抱有同情,他会认为他可怜可叹,而不是可厌可恨。没有一个作者愿意用一个彻头彻尾的坏人做他的主角,如果一个人物头顶长疮脚底流脓——坏透了,那这个人物就没什么故事了,他不具备当一个主角的资格。因此一个作者总是对他的人物有爱怜有悲悯。

最后,我想,一个作家应该常怀感激之心,是天下苍生为作家提供了故事,提供了各类素材,作品写成以后,作家还需要读者消费他的产品。没有原材料和市场需求,根本不会有产品。因此我想趁此书付梓之际,对读过和没读过这本书的人说:谢谢你们!

夏风

2013年4月7日

目录

头牌

尼师

铁嫂

顽匪

芝麻

蓝袜

乱红飞去(代跋)

内容推荐

《头牌》是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夏风编写的一部中篇小说集。小说集由六篇小说构成,每篇小说塑造一个女性人物,分别是妓女、尼姑、村妇、土匪、官员、教师。

编辑推荐

夏风编著的这本《头牌》是一部由六篇中篇小说构成的中篇小说集,包括《头牌》、《尼师》、《铁嫂》、《顽匪》、《芝麻》、《蓝袜》,依次塑造了不同背景下不同身份的六名女性形象。她们当中有尼姑、村妇、土匪、官员、教师等,作者通过讲述一些理想化或巧合性的故事,剖析了人的本质,尤其是对女性的生存命运进行了思考。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头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夏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原农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4205853
开本 16开
页数 40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88
出版时间 2013-09-01
首版时间 2013-09-01
印刷时间 2013-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94
CIP核字 2013232909
中图分类号 I247.57
丛书名
印张 25.75
印次 1
出版地 河南
240
169
3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8:4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