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他们说(有关书与人生的一些访谈)
内容
试读章节

○:这是我们出版的主题书《少一点》(Less)。请指教。

◎:这本书的主题“少一点”是什么意思?

○:有两个意思。第一,在这个什么都求“更多”的时代,我们希望提倡一种“少一点”的哲学,消费少一点,吃少一点……另外有一个概念是说,很多事情可能在先少一点之后,反而会发现它还会多起来。

◎:我前两天在高雄演讲的题目,也是“一”即是“二”,“二”即是“多”,“多”又变回“一”,阴阳流动的一个过程。阴跟阳好像是两个东西,可是事实上这两个东西又包含非常多的涵义,并且两个又可以结合成一个。

我常常用手指来比喻。手指就是多,可能这个代表科学,这个代表社会,代表环境,代表很多东西,但它们的原点可能都还是“一”,原型是“一”。可是现在人呢,都把“多”变成“更多”,在科学里面又去发展更多的东西,大家不会回到原点,反而是一直发展,这是问题所在。

“一”里面固然有“二”的存在,有“多”的存在,但在“多”以后还是要回到“一”。你的想法刚好跟我很接近,我非常开心。

○:我很喜欢禅宗里面的一句话:“如拳作掌,似水成波;波即是水,掌即是拳。”也可以看作这个意思的一个呼应。

你自己是从学建筑开始的。对于建筑,你说过:“学建筑,可以对世界总体矩阵化,可以适度地把握时间和空间。”请再简要地进一步说明一下。

◎:不知道可不可以说得完整……一九六四年我曾经到德国的乌尔姆设计学院讲课,这所学校包含很多部分:有工业设计、视觉设计、情报设计(信息设计)跟图像处理,以工业设计为中心。

我年轻时虽然学的是建筑,到六十年代左右还都只是把建筑当成一个物体与物体形态的结构来看待而已。那次我到德国讲学,才回过头来注意到,原来建筑就好像人体,是由很多的器官、血管组合成“人”这样的一个构造。建筑,应该是由我们视觉、听觉、感觉结合而来的一种呈现。从那开始,我就从两个方向来思考这个问题:是要单纯地从一个小部分去思考,还是从整体去看它里面有什么样的东西?

·跨页一单元的设计概念。

○:你说因为你学建筑,所以做书的设计时,“对书籍载体的优势与矛盾,是先从周边接触到的”,这里的“周边”指的是什么?

◎:书籍设计者的任务是,找出对一本书最合适的处理方法。

读者都是从远处看见,接近,进而拿起一本书,所以设计者也采取同样的路径,由远而近,由外而内。但是书有作者,有编辑,有印制者,他们有各自的工作与目标,所以一本书就包含了多种不同的元素与过程,这是与建构一栋建筑类似的地方。我必须思考作者、出版社等不同的需求,试着将种种细节在心中思量、结合起来,然后带进书本的设计。拿书本身来说,比如说这本,从这一面看来它是一本书,从另一面看来它是很多张纸的组合。这是“一”,也是“多”。同样的,书有右页和左页,也就是阴和阳。此外,书又是由文字、图表,以及各种各类的信息组合而成。我总认为这就是世界或宇宙的道理。所以我的设计是由外而内,再由内而外。

○:就你的观察,那一般的设计者是怎么思考的呢?

◎:一般的设计者通常只追求好看的外观,让书在书店陈列时能与众不同,因此只与表面有联结,没有进入到书的内部深层结构,或者没有反映出深刻的想法。而我总是尝试将这些东西带进我的书籍设计里,这也是为什么我的书看起来总是很复杂,有流动的感觉。P1-3

目录

1 杉浦康平:让自己保有感受惊讶的能力

21 张隆溪:品味的散失与重来

39 南方朔:世界的复杂不是没有意义的

69 詹宏志:Made by Books. Ruined by Books.

99 郑松茂:微型的人生

123 Akibo:像酿酒一样地酿梦想

141 许舜英:I am the Ghost.

159 黄仁宇:从印象成为影像的两段记忆

171 卫浩世:We must fight FOR them.

序言

出版工作迷人的地方之一,就是可以遇见一些很特别的人。

如果有机会跟这些特别的人相处久一些,有些长一点时间的谈话,则又是不同的收获。

这本书里收集的访谈与人的记录,有三类。

首先,是做Net and Books(“网络与书”)主题书系列的时候,配合着主题所访问的人物。有詹宏志、Akibo和郑松茂三位。

后来,和主题书无关,或是因为机缘凑合,或是因为筹备想法,我又间断着做了杉浦康平、南方朔、张隆溪、许舜英四位没有发表过的访问。

第三,则是我过去写过的黄仁宇和卫浩世这两位。我写的时候虽然不是以访问形式呈现,但是里面仍然记了许多我们之间的交流。

我很珍惜和这些人交往或访谈的过程。不论是记录他们的人,或是他们谈话的内容,我都尽可能让自己回到纯粹的读者立场,让自己有最大的享受,也让读者有最大的视角。

非常感谢他们说得那么精彩。

内容推荐

《他们说(有关书与人生的一些访谈)》收编了郝明义与杉浦康平、张隆溪、南方朔等九位文化、出版、艺术界杰出人物的九篇访谈,内容精炼而丰富,跨越出版、艺术设计、写作、策划、广告、学术研究等众多领域,涵盖工作、家庭、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深入浅出地展示了这十位爱书人关于书及人生的思考,十分具有启发性。

《他们说(有关书与人生的一些访谈)》由郝明义编著。

编辑推荐

杉浦康平、张隆溪、南方朔、詹宏志、郑松茂、Akibo、许舜英、黄仁宇……《他们说(有关书与人生的一些访谈)》(作者:郝明义)内容精炼而丰富,跨越出版、艺术设计、写作、策划、广告、学术研究等众多领域,涵盖工作、家庭、社会、文化等各方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他们说(有关书与人生的一些访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郝明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735957
开本 16开
页数 18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5
出版时间 2013-03-01
首版时间 2013-03-01
印刷时间 2013-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7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92-49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14
15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