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党魂之光--100名铁骨忠心的共产党人
内容
编辑推荐

《兴国红莲李才莲》;《模范县委书记谢名仁》;《瞿秋白临难不屈》;《“决不能动摇我的信仰”的方志敏》;《徐彦刚“要为真理而斗争!”》;《赣粤边“游击司令”李》;《左权“名将以身殉国家”》……《党魂之光--100名铁骨忠心的共产党人》(作者张友南)讲述了百位党员的故事。

内容推荐

党魂,即党之魂,中国共产党人之魂。《党魂之光--100名铁骨忠心的共产党人》一书,就是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江西苏区战斗过的:1OO位共产党人的英雄事迹为素材,紧紧围绕“党魂”这一核心主题,选择他们当中最动人、最闪光的事迹,从各个不同的视角,诠释和解读中国共产党人“党魂”的一部新作。

《党魂之光--100名铁骨忠心的共产党人》的作者是张友南。

目录

前言:铁骨忠心铸党魂/l

1.秋收起义总指挥卢德铭/1

2.情义并重的红二十八团参谋长王展程/5

3.曾天宇“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9

4.谢甲开粉身碎骨保乡亲/13

5.毛泽东极为关怀的曾延生/15

6.井冈山时期的“黄继光”马奕夫/19

7.萧劲“热血衷肠铸忠魂”/23

8.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赖经邦/26

9.“生为阶级,死为阶级”的王尔琢/29

10.曾宝华舍家献身护大印/33

11.“组织能力很强”的工人领袖宋乔生/37

12.“精神不死”的汪群/42

13.井冈元戎何挺颖/46

14.“双枪女侠”伍若兰/50

15.《闪闪的红星》潘冬子原型聂槐妆/54

16.护枪英雄贺国庆/56

17.刘仁堪鲜血书写“革命成功万岁”/59

18.宜章农民运动领袖毛科文/62

19.坚贞不屈的永新县委书记刘真/66

20.红军虎将贺国中/69

21.张世熙大节不辱/73

22.“一门三烈骄阳府”中的杨开明/76

23.从“山大王”到红军将领的袁文才/79

24.王佐“这辈子跟定共产党了”/83

25.信念坚定的知识分子革命者宛希先/86

26.张子清为革命死而无怨/90

27.投身革命的富家子弟胡少海/93

28.顾全大局的革命中坚刘辉霄/98

29.共和国第九烈士陈毅安/102

30.刘作述浴血长沙铸忠魂/105

31.井冈山第一位红色县长谭梓生/109

32.郭一清“革命先从自家起”/113

33.文武双全豪气冲天的伍中豪/116

34.开创赣南地方武装先河的朱学玖/l19

35.朱亦岳一副对联抒豪情/122

36.罗石冰“为求解放甘吃苦”/126

37.陨落东井冈的归侨将领朱云卿/130

38.浏阳农运的先驱潘心源/135

39.曾士峨血洒高兴圩/139

40.“飞将军”黄公略/143

41.李明瑞“替人民打工”/147

42.龙超清背叛豪门/151

43.茶陵红色政权创始人谭思聪/153

44.李灿追求光明“名改为灿”/157

45.兴国首任县委书记胡灿/161

46.江西省行委书记李文林/165

47.李却非威武不屈/169

48.赵博生血洒黄狮渡/173

49.陈竞进“留得清白在人间”/177

50.红军红色总管余贲民/181

51.从绿林好汉到红军将领的段起凤/184

52.工农运动杰出推动者刘士奇/188

53.工人出身的省苏主席袁德生/191

54.共青团苏区中央局书记顾作霖/196

55.季振同光明磊落/201

56.毛泽东称为“好同志”的邓乾元/206

57.江善忠“死到阴间不反水”/208

58.最年轻的军团长寻淮洲/212

59.何叔衡“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216

60.“三军征途哭奇男”邓萍/220

61.钟世斌“生是革命人,死做革命鬼”/225

62.古柏“为国捐躯,殊堪悲悼”/228

63.林瑞笙“一定要把红旗撑到最后胜利”/234

64.贺昌饮弹殉职留英名/238

65.苏区红色法律专家梁柏台/243

66.“红色土地爷”胡海/247

67.人民审计的奠基者阮啸仙/251

68.刘伯坚“正气凛然照万代”/254

69.“常胜将军”李天柱/259

70.毛泽东的好弟弟——毛泽覃/264

71.创建盖世奇功的情报英雄钱壮飞/268

72.“比牛还执著的战士”曾纪财/274

73.兴国红莲李才莲/277

74.模范县委书记谢名仁/280

75.瞿秋白临难不屈/284

76.“决不能动摇我的信仰”的方志敏/288

77.徐彦刚“要为真理而斗争!”/292

78.赣粤边“游击司令”李乐天/296

79.毛泽东的早期秘书/300

80.蔡会文“过关斩将敌胆寒”/305

81.红军中的外籍高级将领毕士悌/311

82.丹心碧血女豪杰李美群/315

83.郭滴人“点点滴滴为人民”/318

84.董振堂“高台为你著荣光”/322

85.抗日先驱周建屏/326

86.披肝沥胆被敌毒害的黄道/330

87.模范扩红突击队长金维映/336

88.袁国平“千伤万死鬼亦雄”/339

89.“坟墓里爬出来的铁人”项英/342

90.刘英“把一切交给共产主义事业”/347

91.左权“名将以身殉国家”/352

92.邓振询一生重民/356

93.陈潭秋“楚天英杰天山魂”/359

94.红色理财专家毛泽民/363

95.年轻的党中央“总负责人”博古/367

96.“工人队伍里培养出来的领袖”邓发/372

97.刘启耀“自带干粮去办公”/375

98.罗炳辉功炳千秋/379

99.炮兵的奠基者朱瑞/383

100.爱国高僧钟循仁/387

参考书目/391

后记/392

试读章节

在成都公学期间,“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浪潮正席卷全国,相继中国共产党诞生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广为传播,卢德铭的思想也伴随着时代的脚步在前进。他和当时许多有志革命的青年一样,努力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他不再拘泥于课堂知识的探求,而是如饥似渴地阅读《中国青年》《新青年》《向导》《洪水》《马克思传》《共产主义ABE》等革命书刊。对《马克思传》更是爱不释手。他说:“为了富国强民,拯救国家民族,只有像俄国人那样,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进行革命才行。”他从革命书刊中开拓了精神境界,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

1923年冬天,卢德铭从报纸上看到广州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招生的消息,毅然投笔从戎,报考黄埔军校,并请李筱亭老师(系老同盟会员)给孙中山先生写了一封介绍信,于‘1924年春天,辞别父母和家乡,奔赴广州。离家前夕,正当过春节,卢德铭在房门上写了一副春联:

问客何来想是仙风吹到,留君不住须当明月照归。

四』11到广州,山重水叠,路途遥远,当时交通又极不方便,卢德铭赶到广州时,军校考期已过。在为难中,卢德铭找到石清扬、卢思蒂、谢慧生等熟人,通过他们引见,见到了孙中山先生。他向孙中山先生陈述了自己的履历、志愿和来意后,孙中山先生当面出了两道作文题给他傲,卢德铭很快交了卷。孙先生看后很满意,当即写了一张手条:“该生经我面试合格,收他入校学习。”就这样,卢德铭顺利地进入了黄埔军校,被编在第二期辎重兵队学习。

在黄埔军校学习期间,无论政治和军事,卢德铭学习成绩都很优异,尤善讲演,是操讲兼优的学员,曾被孙中山先生誉为学生的楷模,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5年9月,卢德铭在黄埔军校第二期毕业。因成绩优秀留校任政治部组织科员。他专心致志忙于革命工作。这时他给家里的信中写道:“我已在军校毕业了,但我不能回来。……因我的归期不定,所以颜家的亲事请父亲与我退了。如其颜家不允,那可嘱瑞琴:一要读书;二要革命;三不要缠脚”。

1925年11月,中国共产党决定在广东肇庆建立第四军独立团,由周恩来亲自组建。独立团是以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为骨干,黄埔学生为主力,招收失去土地的农民为士兵组成的。全团约2000人,叶挺任团长。建制虽属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但干部的调动、任命和人员补充,均由我党独立负责,是我党直接掌握的一支极其重要的革命武装。卢德铭调任独立团第二营第四连连长,根据党的指示,驻防广东西江高要县一带,反击地主武装,帮助开展农民运动。

独立团在党的领导和叶挺的指挥下,屡战屡捷,进展神速。卢德铭在各个战役中,英勇善战,立下许多战功。1926年7月19日,在攻克湖南平江的战斗中,卢德铭率领第四连,绕到敌人背后,造成夹攻之势,向敌人薄弱环节袭击,有力地歼灭了敌人。8月25日在攻占湖北的中伙铺时,他带领第四连,截断了敌人的铁路运输。在著名的攻打天险汀泗桥和贺胜桥的战役中,敌人用机枪组成交叉火力网,固守桥头,战斗十分激烈。卢德铭身先士卒,机智勇敢,带领全连战士冲锋陷阵,战功卓著。战役结束后卢德铭升任第二营营长。

1927年9月9日,在毛泽东为首的前敌委员会的领导下,震撼全国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当天,总指挥卢德铭率领起义部队第一团(即原警卫团),从修水西门出发,经杭口、马坳,到渣津一带宿营。在这里他向部队授旗,吹响了秋收起义的号角,指挥部队向国民党反动派进攻。10日,第一团攻下朱溪厂,越过修水、平江边界,又攻下平江的龙门厂。11日,正当第一团路过金坪、攻打长寿街时,遭到从平江赶来的敌军一个团和混入起义部队的邱国轩叛军的伏击。第一团腹背受敌,情况危急。师长余洒度主张硬拼,卢德铭则主张保存革命实力。部队和敌人激战两个多小时,许多战士英勇牺牲,损失不小。卢德铭当机立断,立即率领第一团向平浏边界转移。与此同时,起义部队第二团、第三团虽也取得一定胜利,但第三团在东门市也因敌人重兵袭击受到较大伤亡;第二团在占领浏阳县城后,被敌包围,突围时,兵力损失也很大。在这紧急关头,毛泽东于9月14日在湖南浏阳上坪召开干部会议,决定改变攻打长沙的计划,命令起义各路部队迅速到浏阳文家市集合。15日早晨,毛泽东率领第三团前往文家市。第一团得通知后,余洒度不愿去文家市。卢德铭却坚信毛泽东的正确决策,坚决服从党的指挥,他不顾余洒度的反对,毅然率领第一团指战员,越过艰难险阻,迅速赶往文家市。

9月19日,起义各路部队会师文家市。当天晚上,毛泽东在里仁学校教室内,主持召开了前敌委员会,讨论起义部队的进军方向问题。在这次极为重要的会议上,围绕关系中国革命前途和道路的重大问题,展开了激烈斗争。毛泽东根据敌强我弱和起义部队已遭受严重挫折的情况,提出了放弃占领中心城市,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方针。

在会上,卢德铭坚决站在毛泽东一边,否决了“夺取浏阳、攻打长沙”的原定计划,他恳切地说:“毛委员的意见,我完全赞成。这是一个英明的决策。现在敌人集中兵力来打我们,我们处于生死存亡的紧急关系,如果还去攻打长沙,就有全军覆灭的危险。向井冈山进军,是一个伟大的战略撤退,有光明的前途。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局面,保存和壮大革命力量,向反动派开展有力进攻。”由于卢德铭是总指挥,在部队官兵中有很高威望,他坚决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为统一会议思想起了重要作用。

9月20日,与毛泽东率起义部队由浏阳文家市出发,向萍乡退却。22日,到达萍乡的芦溪。9月23日拂晓,部队从芦溪宿营地出发,分左右两路隔袁河上行进大安里。此时,江西军阀朱培德的第三军第七师第二十一团第三营(营长江保定)和江西第四保安团从萍乡赶来追击。起义部队行进到离开芦溪15华里的山口岩时,遭到敌军伏击。部队仓促应战,损失很大。在这危急时刻,卢德铭挺身而出,率领一个连的兵力阻击敌人,掩护部队进山。上午9时许,当部队安全进山后,卢德铭与担负掩护的战士通过一片开阔地与前面的部队会合。这时,敌第二十一团第三营趁机占领了一个山头,居高临下向我撤离的部队射击。骑着白马的卢德铭目标较大,成了敌军的主要射击目标。激战中,卢德铭不幸胸部中弹,壮烈牺牲,时年22岁。

敌人走后,当地群众将卢德铭以及同时牺牲的其他40多位同志的尸体就地掩埋。

卢德铭的牺牲使毛泽东痛惜不已,对天呼喊:还我卢德铭!

解放后,双手沾满了革命烈士鲜血的国民党第二十一团第三营营长江保定脱下军装,隐瞒其罪恶史,躲藏在江西省丰城市做了一名杀猪卖肉的屠夫。1951年7月,萍乡公安机关得到丰城一名进步女青年写来的揭发信,从中获悉了江保定躲藏在丰城做屠夫的线索,随后,萍乡公安机关派人到丰城将江保定抓获,并带回萍乡正法,以此告慰卢德铭等烈士的英灵。

2009年9月14日,卢德铭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P2-4

序言

90年峥嵘岁月,90年风云激荡,90年波澜壮阔,90年辉煌灿烂。

9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艰辛探索、前仆后继、顽强奋斗,用自己的铮铮铁骨和赤胆忠心铸造了璀璨的党魂之光,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的不朽传奇。

在中国共产党90年波澜壮阔伟大历程中,土地革命战争10年是其中最为艰难的一段。面对国民党重兵“围剿”、经济封锁和疯狂屠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无数共产党人用铁骨和忠诚锻造党魂,用生命和鲜血塑造了一座座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无私奉献的历史丰碑。

方志敏,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1935年1月,方志敏不幸被俘。在狱中,面对敌人的百般诱降和严刑逼供,他正气凛然,坚贞不屈,英勇就义。在狱中,方志敏用自己的心血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狱中纪实》等光辉篇章。他写道:“不怕饥饿,不怕寒冷,不怕危险,不怕困难。一切难以忍受的生活,我都能忍受下去!我能舍弃一切,但是不能舍弃党,舍弃阶级,舍弃革命事业,我有一天生命,我就应该为它们工作一天!…‘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表现了共产党人的铮铮铁骨和浩然正气。

谢甲开,井冈山斗争时期宁冈县茅坪乡工农兵政府秘书、党支部书记。1928年井冈山斗争“三月失败”时,为了通知和掩护乡亲们转移,不幸落入敌人魔掌,当地土豪劣绅对他威逼利诱,但他大义凛然,坚贞不屈,被灭绝人性的反动军队押至茅坪河边残忍地砍去双臂、开胸剖腹,碎尸五段,抛入河中。他为革命献出了年仅32岁的宝贵生命。  江善忠,中央苏区时期兴国县苏维埃政府裁判部部长、江西省苏维埃政府裁判部部长。1934年10,#月下旬,为掩护游击队突围,率部分同志阻击敌人,身负重伤,后蘸着鲜血在白衬衣上写下“死到阴间不反水!”“保护共产党万万年!”的口号,旋即跳下悬崖,壮烈牺牲。

刘仁堪,井冈山斗争时期中共莲花县委书记。1929年1月不幸被俘。临刑前,刘仁堪向围观群众痛斥国民党的反动罪行,宣传革命道理。凶残的敌人用匕首割去他的舌头。刘仁堪忍着剧痛,用脚指头沾着自己嘴里流出的鲜血,在地上写下了“革命成功万岁”六个大字,英勇就义。

刘启耀,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他“自带粮食去办公”。中央红军长征后,刘启耀留在苏区坚持三年游击战争,部队被打散后,他“腰缠金条去讨米”,走村串乡,三年讨米,苦苦找寻被敌人打散的战友。抗战爆发后,找到党的组织,将自己身上分文未动的金条、银元交给了党组织。

90年的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耸立起一座座熠熠闪耀的丰碑。

这一座座丰碑是无数共产党人和革命先烈用青春、鲜血和生命凝聚的党魂的象征。

悲壮的历史,人民永远铭记。先烈的英名,与日月同辉。

在中国共产党诞辰90周年之际,我们以100名共产党人的英雄事迹,庆祝党的生日,也为了纪念和告慰先烈。

这100名铁骨忠心的共产党人、革命先烈,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战斗在井冈山、中央苏区、湘赣、湘鄂赣、闽浙赣五块革命根据地的著名人物。为了共产主义的崇高事业,他们长眠在江西红土地上。书中的传主是按照他们牺牲的先后顺序排列的。除这100名外,还有无数铁骨忠心的共产党人、革命先烈,因篇幅所限,就难以列名了。

这100名共产党人、革命先烈身上放射出的党魂之光,将永远照耀着我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前行!

后记

党魂,即党之魂,中国共产党人之魂。《党魂之光》一书,就是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江西苏区战斗过的:IOO位共产党人的英雄事迹为素材,紧紧围绕“党魂”这一核心主题,选择他们当中最动人、最闪光的事迹,从各个不同的视角,诠释和解读中国共产党人“党魂”的一部新作。

土地革命战争是中国共产党90年波澜壮阔伟大历程中极为艰难曲折的时期。这个时期,国共两党尖锐对峙,革命战争惊心动魄。江西又是这十年内战的主战场。在江西这片浸透鲜血的红土地上,有无数共产党人和革命先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们从中精心遴选了100名著名的、铁骨忠心的共产党人,作为本书的传主。从这100名共产党人身上,可以强烈地折射出中国共产党人璀璨明亮、熠熠生辉的党魂之光。

国有国魂,军有军魂,党有党魂。党魂是什么?这个问题见仁见智。党魂的内涵是丰富的,但人们大都可以认同的是:党魂的核心是坚定的理想信念,无畏的牺牲精神。本书中的100名共产党人的英雄事迹,就充分体现了一种为共产主义事业而英勇奋斗的坚定信念与牺牲精神。人们可以从他们身上受到震撼,看到党魂,得到鼓舞,学到精神。

本书由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原常务副院长、现中央组织部干部教育局局长李小三作序,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副院长、教授张友南主编,学院教学科研部主任、教授匡胜组织、协调、统稿,学院特聘教授余伯流遴选人物、参与统稿,学院一批老中青专家、学者撰稿(传主篇尾均有署名)。本书既是一本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党的优良传统和党性教育读本,又是对广大青少年和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通俗读本。

 书中如有不当之处,诚请各方读者指正。

 谨以此书纪念为开创井冈山和中央苏区建立了不朽业绩的革命先烈,献给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

编者2012年9月  于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党魂之光--100名铁骨忠心的共产党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友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0055563
开本 16开
页数 39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00
出版时间 2012-10-01
首版时间 2012-10-01
印刷时间 2012-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党政读物
图书小类
重量 0.6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263
丛书名
印张 2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西
241
171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0: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