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三国鼎立/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内容
编辑推荐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一部浓缩了中国古代政治动作、权力游戏的历史巨著,是古代帝王鉴于往事、资于治道的必读史书。九百年后的今天,柏杨先生耗时十年(1983-1993)将一部浓缩了中国古代政治运作、权力游戏的历史巨著《资治通鉴》译成现代语言,亲手增绘地图,并注入自己的观点,谈论历史成败因果,使一部原本只供帝王将相阅读的史书在今天的读者面前竟然如此之亲切。本书为《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三国鼎立》,讲述了《资治通鉴》里面有关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一系列历史事件,如诸葛亮七擒孟获,诸葛亮北伐,诸葛亮二出祁山等。

内容推荐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三国鼎立》的内容提要如下:

二世纪八○年代,东汉王朝消灭,曹魏帝国、蜀汉帝国、东吴帝国,同时并存在中国国土之上,中国历史事迹,开始它的复杂场景。英雄人物诸如刘备、诸葛亮、张飞以及魏延,相继死亡。家喻户晓的诸葛亮“六出祁山”,但事实是:诸葛亮一共有过五次北伐——在这五次北伐中,二出祁山。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三国鼎立》由柏杨先生根据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编译而成。

目录

二二一—二三五年

 导读

三世纪二○年代

 犹亭之战 火烧四十余营

 诸葛亮七擒孟获

 诸葛亮北伐 上前后《出师表》

三世纪三○年代

 东吴派军深入东方大海寻求夷洲宜洲

 诸葛亮二出祁山 病逝五丈原

试读章节

10 司马懿跟诸葛亮在五丈原(陕西省眉县西)僵持一百余日,诸葛亮不断挑战,司马懿坚守营垒不出,诸葛亮派人把妇女用的首饰衣服,送给司马懿(侮辱他怯懦如同妇女),司马懿大怒,上书皇帝曹叙,要求出军。曹彀命皇城保安司令(卫尉)辛毗,手拿皇帝符节,担任总参谋长(军师),前往大营,严厉制止。蜀汉帝国军事总监(护军)姜维,对诸葛亮说:“辛毗带着皇帝符节前来,司马懿再不可能应战了。”诸葛亮说:“司马懿根本无心应战,所以大张旗鼓,坚决要求非应战不可,是摆出姿态,借皇帝的权威,堵大家的嘴。统帅在外,对天子的命令有时候都可以不接受。假如司马懿有能力击败我们,岂有千里之外请求准许他出军之理?”

诸葛亮派使节到司马懿军营,司马懿只问关于诸葛亮吃饭睡觉以及每天处理事务多少等小节,绝不谈及军情。使节回答说:“我们丞相一早便起床,很晚才就寝,二十板以上的军法处分,都要亲自裁决,饭量不过数升(“升”的大小不得而知,是“米”是“饭”不得而知,是“饭”是“面”不得而知,一顿或一天或一月不得而知)。”司马懿告诉别人说:“诸葛亮食少事烦,怎么能活得长久!”

诸葛亮病情沉重,蜀汉帝(二任)刘禅(本年二十八岁)派政务署执行长(尚书仆射)李福,到前线探望病情,并询问国家大计方针。李福既到,跟诸葛亮磋商,在得到明确指示后,告辞返京。走了只几天,李福又匆匆赶回。诸葛亮说:“我知道你回来的意思,我们虽然长谈一天,仍然觉得有些事还没有谈到,特地要我决定。你所问的事,蒋琬是适当的人选。”李福道歉说:“以前实在忘记请示:先生百年之后,谁可以担当国家大事?所以中途匆匆折回。请再指示:蒋琬之后,谁可以继任?”诸葛亮说:“费神。”李福再问费祚之后,诸葛亮不做答复。

是月(八月),诸葛亮在五丈原军营逝世(年五十四岁)。秘书长(长史)杨仪率军撤退。当地居民跑去报告司马懿,司马懿追击。姜维命杨仪采取紧急措施,大军突然战鼓雷鸣,本来向南的旌旗突然反转向北,直指司马懿。司马懿急行收军,不敢进逼。于是杨仪步步为营,直到进入褒斜谷之后,才为统帅诸葛亮发丧。当地居民遂有一句俗话:“死诸葛亮吓走活司马懿!”司马懿听到,笑说:“我能预料他活时的事,不能预料他死后的事。”司马懿视察诸葛亮留下的残营废垒,叹息说:“他真是天下奇才。”追到赤岸(陕西省留坝县北),追赶不上,方才回军。

最初,蜀汉帝国前翼总参谋长(前军师)魏延,勇猛超过常人,善待部属,受到战士爱戴。每次随诸葛亮出征,都向诸葛亮请求交付精锐部队一万人,另行出击,跟诸葛亮在潼关(陕西省潼关县)会师,仿效当年韩信跟刘邦分道并出前例(参考前二。六年),诸葛亮都不允许。魏延常认为诸葛亮懦弱胆怯,抱怨自己的才干无处施展。而秘书长(长史)杨仪,干练敏捷,诸葛亮每次出军,杨仪总揽全局,筹划粮秣,熟练而效率极高,从不拖泥带水,立刻就处理妥当。所以,军事上的调度,都由杨仪决定。魏延性情高傲,大家都让他三分,只杨仪对魏延心怀轻视,不假辞色,魏延对杨仪也深为愤怒,二人互相怀恨,势同水火。诸葛亮珍惜二人才干,不忍心偏袒。

费神曾经出使东吴帝国,东吴帝孙权酩酊大醉,问说:“杨仪、魏延,不过两个放牛的家伙,对国家虽然有鸡叫狗吠一样普通的小小贡献,实际上并不重要。不过既然已经任用他们,就不能轻看。万一有一天没有了诸葛亮,恐怕将发生祸乱。你们这群呆瓜,不知道考虑这些,难道留给下一代解决?”费神回答说:“杨仪、魏延之不和睦,不过是为了鸡毛蒜皮般一点私愤,并没有英布、韩信那种难以驾驭的野心。而今正在全力对付强大的敌人,希望统一天下;事业成功,需要人才;伟大事业成功,需要更多人才。如果不用他们,只不过为了防备后患,就跟为了防止惊涛骇浪而放弃船只一样,不是长远的计划。”

诸葛亮病重时,跟杨仪以及军政官(司马)费袢等共同商议一旦病故退军方案,命魏延负责断后,而姜维更在魏延之后;如果魏延不接受命令,大军仍依原计划进发。诸葛亮去世,杨仪秘不发丧,命费秫拜访魏延,探听他的意向。魏延说:“丞相不在,魏延还在,丞相府官属和眷属,可以运送棺柩返国,我当率各军继续攻击敌人,怎么为了一个人死亡,就废弃天下大事?何况,我魏延是什么人,怎能做杨仪的部下,当他的后卫?”于是,跟费祚共同拟具应变计划:决定谁应护灵南下,谁应留在前线拒敌;教费袜亲笔书写,跟魏延联名,昭告所有将领。费神骗魏延说:“我应该回去向杨秘书长解释,杨秘书长是个文官,不太懂军事,一定不会反对你的部署。”费袜出营上马,狂奔而去。魏延后悔放掉他,但已来不及阻止。

魏延派人侦察杨仪行动,发现杨仪依照诸葛亮原先指示,各营开始陆续撤退。魏延暴跳如雷,在杨仪本人还没有动身之前,率领手下部队,抢先出发;为了阻延杨仪行程,魏延一进入褒斜谷,立即纵火焚烧栈道。于是,魏延、杨仪,各自向皇帝刘禅上书,指控对方叛变,一天之内,十万火急军报,几次抵达京师。刘禅惊疑,询问高级咨询官(侍中)董允、留守府秘书长蒋琬,董允、蒋琬都保证杨仪,但不敢保证魏延。

杨仪既被栈道阻断,命士兵凿山开道,昼夜兼程,紧随魏延之后。而魏延已先出褒斜谷,据守褒斜谷南口,派军阻截杨仪等,杨仪命将军王平(何平,王平初从母姓,后恢复父姓何,遂称何平)应战,王平斥责魏延的先头部队说:“丞相刚刚去世,尸首还有余温,你们怎么敢如此!”魏延部属知道魏延理屈,拒绝为他效命,于是一哄而散。魏延无可奈何,单人独马,跟几个儿子逃亡,奔向汉中(陕西省汉中市),杨仪派将领马岱追击,捕获,父子一齐斩首,屠杀魏延三族。蒋琬率中央直属部队各营战士,向北迎丧赴难,已走数十里,得到魏延已死消息,才行回军。开始时,魏延打算诛杀杨仪,希望大家公推他接替诸葛亮辅政,所以并不向曹魏帝国投降,根本没有反叛之意。

P181-184

序言

二世纪八○年代爆发的黄巾民变,使中国陷入改朝换代型的大混乱之中,人口死亡率高达五分之四,许多流传民间的英雄美人故事轶闻,都建立在这个可怖而且是长期的大屠杀之上。结果是三国时代来临,三世纪二○年代,东汉王朝消灭,曹魏帝国、蜀汉帝国、东吴帝国,同时并存在中国国土之上,中国历史事迹,开始它的复杂场景。

本册包括三国时代的高潮,英雄人物诸如刘备、诸葛亮、张飞以及魏延,相继死亡。但本册最大的贡献,是对家喻户晓的诸葛亮“六出祁山”,作一精密的厘清,事实是:诸葛亮一共有过五次北伐——在这五次北伐中,二出祁山。只有《资治通鉴》能为我们作出这种明确的叙述。可是,《资治通鉴》问世九百年之久,为什么不能引起反应,那应归咎于古老的文言文不能使知识普及之故。我们用现代语文译出之后,再配以地图,就可一目了然。

柏杨

一九八五年二月十五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三国鼎立/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北宋)司马光
译者 柏杨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万卷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47020319
开本 16开
页数 20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3
出版时间 2013-03-01
首版时间 2013-03-01
印刷时间 2013-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04.3-49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230
165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6:5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