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老了的精神头儿
内容
试读章节

我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生人。长到四五岁,隐隐约约便晓得了,自己是那种懵懵懂懂,不怎么灵醒、也不怎么招人待见的孩子。父亲是木匠。那时候的我,整日在他的木匠铺里跑来炮去,像土拨鼠在草原上一样自由。父亲的刀凿斧刨,干活剩下的木头块儿,都成了我的玩具。在后院僻静的地方,我用它们敲敲打打,搭房子玩耍。十岁时,“文革”开始,军装时髦。稍宽裕的人家给孩子做缩小的军服。那个时期,大街小巷四处都晃动着绿军衣的影子。我家弟兄们多,穷,四季衣服尚且不周,哪有闲钱做军装啊。但是大哥用他灵巧的手艺给我做了一杆缩小型号的木头步枪。我上学时一边挎书包一边挎木枪,在校园里很风光。随后,我自己也能做简单的木头刀和木头手枪。下午放学,与我年龄相当的男孩子玩打仗游戏,我给每人发一件由我制作的木头兵器。玩完以后回收起来,下次再发给他们。这些兵器中的绝大部分,是我最早的手艺。

父亲除了做家具,更多做的是棺材,当地人称寿木。渭北那地方,那年头特别是到冬天,过了六十岁的老人,说没就没。一个普普通通的感冒就可以让一个平日看上去健健康康的农人一夜之间命归黄泉。所以每到这个季节,父亲带着徒弟,从大锯解圆木开始,一直到最后合成寿木,没日没夜地忙碌。不过我感兴趣的是他给寿木雕花。人去世了,了解他在世时成绩如何,儿女是不是孝顺,自己是不是受尊敬,看了他用的是什么成色的寿木,就一目了然。人常说的“盖棺定论”一词,在我们那里,因这个,又多了一层意思:即棺材的精致程度,雕不雕花,及雕花的多少,即所谓的“花子活”,也是棺材成色的重要指标。再说“棺材”的谐音,正好是“官”与“财”。那些官场中人,对此更是计较在心。早先,是父亲亲自动手雕。傍晚,徒弟们都歇息了,父亲的“花子活”便开始了。后来大哥和三哥接上手,居然刻的和父亲一样的好,有的甚至是更好。这使我开始接触到绘画。在一块叫做“档”的木板上先画上图,然后雕刻,慢慢地,一个立体生动的浮雕图案就呈现出来。这个图案,棺材合成前一直小心翼翼地用白布蒙着。旧社会,那些富有的人家,在“档”刻成之日还会端着食盘,上面放着烟酒果品,由两三个吹鼓手奏乐,来到木匠铺里“谢匠人”。意思是鼓励匠人,将棺材做的更加精心细致。浮雕内容大多为“二十四孝图”。鼓乐声里,匠人揭开蒙在“档”上的白布,给逝者亲人展示并讲解雕刻的内容,借内容将逝者生前的恩德表彰一番。一块普通的木头因此突然间有了生命,值贵起来。棺材合成之后,主人家赶马车来运,那场面更要隆重一些。吹吹打打且不用说,食盘里除了烟酒,还有最终的酬劳。捱到入土的日子,就可以看到父兄和徒弟们精心做成的棺材,为这最后庄严的时刻,几乎被全村人簇拥着,抬举着,从逝者的家里一直到田野墓地,最后掩埋进土里。吃席的时候,匠人和村里最重要的贵宾坐在一起,受到逝者家人的敬酒礼拜。看到这些,幼年的我似乎也和父兄们一样,同样感到被人敬重的荣耀。今天,在渭北家乡的那片土地里头,不知掩埋着多少具由我的父兄以及后来的侄子辈们精心雕刻的腐烂或者正在腐烂的棺材啊。  时间一晃过去了许多年,时至今日我仍记得父亲在油灯下与大哥讨论“花子活”的情形,那条线刻的生硬了,那根松枝刻得不细发,等等等等。记得父亲的“二十四孝图”的图谱——他的宝贝,平时母亲严密收藏在老窑后头的柜子里。那时候即便最灵性的徒弟,学到出师也甭想获得整套的图画样本。这也相当于今天所谓的“商业秘密”,是他在此地声誉长久的原因之一。我八岁,就会拓着复写纸将图谱中的某一张,或“王祥卧冰”,或“郭巨埋儿”,一笔一划地描在棺材“档”上。这个,居然成了我早期绘画的“童子功”。我今天画人物画时,常用三根线条来概括人的头发。这技巧,就得自这些图谱的启发。所以今天我竟多亏最初的这些“美术教育”。起初我拿笔画画的时候,并没有感到自己真的就会画画,许多时候几乎只是一种“本能”,是父母和那片土地养育我时附带给我的能力。另外由于自己在木匠铺里,时不时也会拿起刀子刻那么三下两下,这样顺便训练了手上的力气。这使得我长大以后,写字时候常常是过于用力。即便打电脑,也是噼哩啪喇像刀雕斧凿一般。我的电脑无一不是最终坏在键盘被我敲环了。力气上,我是一分也不会偷懒的。

P1-4

目录

五十学艺

老村十悔书——兼言卖字售画通告

一位至为纯粹的艺术大家

给陈丹青叫声好

吕尚其人

他站在边缘的核心

一泓清水洗南北

孤鹤之舞蹈——写在昌耀逝世三周年

与箫的语

丰子恺的事情

五十述志

我的文与画

半亩斋中访老村

总得要有人做些精致的东西——作家老村访谈

序言

写下这题目,自己先吃一惊。吃惊的原因,足这些年,但有标榜“精神”者出现,一般都不是社会上的凡常人等。而我,竟不是这个。我不是这种人。没那资历,也没那么大的气势。我比较真实的意思大概是,我这一把年纪,譬如睡午觉醒来,赶天黑前这段功夫,似乎还有些兴致或者气力,看能不能弄点什么事儿。是的,是这意思。说白了,是有关自已将来,以后,绘画的事儿。

关于绘画,我的经验远远不够。但是在这一项门深似海的艺术面前,我是真真切切的梦想和向往啊。何况,我发觉昔日由于自己的鲁莽、狂妄、偏执、愚昧……所犯下的错误,所造成的悔恨,归结到底,都是心灵粗糙的缘故。尔今,我也到了五十奔六的年岁了,除了写作之外,还想要借着绘画的方式,来雕刻雕刻自已的内心了。况且,在这个权钱至上的社会里,以自己苍白睫荒率的人生,即事实上的社会底层里的奴工,或…介穷酸文人,所谓活着的状态,其实真的如草芥蝼蚁一般的浮泛。假如还想活得像个人样儿,这世界留给自己的最后方式,只有一条路,即像历史上那些刻苦的奴隶艺工一样,面对茫然的历史,追求一点儿精致的东西。一句话,精致是我对自己荒率人生的最后挣扎。也是这处境,我断然明确,自已成为不了精致的把玩者。没那资格,也没那条件。如果说是拯救,也算是吧。人一辈子多少总得给自己挣点面子吧。也就是说,看看能不能用最后的精神头儿,在剩余的人生里,做点有益于人类的东西,即便做一一点儿,到坟墓里躺下,也踏实一些。如不这样,那这辈子真的就算白活了。何况,昔日那种金刚怒目或身心力行的愤怒或批判式的写作,都不再是自己力所能及或愿及的了。虽然面对现实里那些乱七八糟的混账事儿,我的心仍会随时随地、陡然勃发一般地愤怒上那么一小会儿。但也仅此而已,到此为止了。我不再会发生英雄或斗士那样的义愤或冲动了。到了这把年龄,终于发现,自己事实上无力为这个荒唐的世界负什么责任。所谓“担当”,多成笑柄,但让我彻底服输,投降,心又不甘,这便是我之所以冠之于“精神头儿”的缘故。即像那种已经凑凑合合了大半辈子,老了,一朝醒来,却忽然觉得像是醒悟了点什么的人,想改改门庭,或者说换换运气,弄些花样儿出来,譬如在门前贴上一一纸符马,立上一个镇邪的实物,点亮一盏红红的灯笼,然后往后里去,心里踏实一些。总之趁最后的精神头儿,折腾些事儿出来,证明自己活着,或者曾活蓿,倒是真的。

内容推荐

老村所著的《我老了的精神头儿》讲解了所谓“担当”,多成笑柄,但让我彻底服输,投降,心又不甘,这便是我之所以冠之于“精神头儿”的缘故。即像那种已经凑凑合合了大半辈子,老了,一朝醒来,却忽然觉得像是醒悟了点什么的人,想改改门庭,或者说换换运气,弄些花样儿出来,譬如在门前贴上一纸符马,立上一个镇邪的实物,点亮一盏红红的灯笼,然后往后里去,心里踏实一些。《我老了的精神头儿》最后的结论是,总之趁最后的精神头儿,折腾些事儿出来,证明自己活着,或者曾活着,倒是真的。

编辑推荐

“这些年不断有儿童叫我爷爷。那一声声清脆的童音,让我感觉着,自己大概真的是老了。人老了,就不能像年轻人那样,还朝气蓬勃,目标远大。干事儿,能干的和不能干的,恐怕得有一个清晰的选择。”

《我老了的精神头儿》由老村所著,是作者的散文集,配有中国画,趣味横生,值得一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老了的精神头儿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老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东美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036959
开本 32开
页数 18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6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10
14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6: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