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健的新作《中外散文诗比较研究》为散文诗的比较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它开辟了新的理论和研究思路,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描述了现当代散文诗写作在各个国家的情况和相互之间的影响,并用诗歌来思考我们现代社会的文化和文学。这本书还有一个似乎不易被察觉的优点:即这是一位诗人写的书。黄永健写过三本诗集,他不仅是一位散文诗评论家,同时也是散文诗创作者。
图书 | 中外散文诗比较研究/高校社科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黄永健的新作《中外散文诗比较研究》为散文诗的比较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它开辟了新的理论和研究思路,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描述了现当代散文诗写作在各个国家的情况和相互之间的影响,并用诗歌来思考我们现代社会的文化和文学。这本书还有一个似乎不易被察觉的优点:即这是一位诗人写的书。黄永健写过三本诗集,他不仅是一位散文诗评论家,同时也是散文诗创作者。 内容推荐 黄永健的新作《中外散文诗比较研究》全书约30万字,为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的研究成果。 《中外散文诗比较研究》者黄永健教授长期从事散文诗研究、创作和教学,目前的这项研究是在前期研究成果《中国散文诗研究——现代汉语背景下一种新文体的理论建构》的基础上的拓展和延伸。本著在散文诗文类建构、文类演化、文类传播,散文诗的文化特质探析,中外散文诗艺术内涵阐释,外围散文诗理论分析,散文诗作家主体论等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讨,所引入的当代国际上散文诗的新型文本以及艺术范式,有助于拓宽我国当代散文诗的批评疆界,提高汉语散文诗创作水准,推动汉语诗学的国际化进程。 目录 引论/1 一、散文诗共识/1 1.散文其形,诗其内质/1 2.散文诗是被“建构”起来的新文类/3 3.散文诗的源头——波德莱尔/4 二、中外散文诗比较研究的学术价值/7 1.研究的意义/7 2.方法论、难题及研究思路/9 第一章 散文诗的发生学问题/11 一、欧美散文诗的发生及相关问题/11 1.散文诗发生学与散文诗起源学/11 2.散文诗与历史语境/16 3.浓缩放射性的意义结构/19 二、中国散文诗发生的原因/25 1.现代生活经验催生出新诗和散文诗/25 2.新诗的再解放/29 小结:散文诗发生与现代性蔓延/39 第二章 散文诗的文体演化/42 一、被“建构”起来的新文类/42 1.散文、诗、散文诗/42 2.在《恶之花》与《巴黎的忧郁》之间/44 3.散文诗的两大优势/50 二、散文诗文类的共时性演变/52 I.散文诗演变的可能性/52 2.散文诗文类标志及共时性变异/54 三、散文诗历时性的文类变异/99 1.西方散文诗历时性文类变异/99 2.中国散文诗的历时性文类变异/103 四、散文诗的民族性(文化性)变体/108 1.散文诗与法兰西的民族性/108 2.散文诗的德国、俄罗斯、美国变体/109 3.散文诗的非西方世界文化变体/112 五、从《嚎叫》到《人行天桥》——金斯伯格与郑小琼比较论/120 1.两种“嚎叫”/120 2.郑小琼散文诗人类学意义上的价值/124 3.郑小琼散文诗的文体创新价值/126 小结:自由演化的散文诗——文类交叉与文类再生/128 第三章 中外散文诗的审美内涵比较/137 一、前散文诗与现当代散文诗/137 1.前散文诗/137 2.现当代散文诗/141 二、散文诗中的中国现代性/146 1.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多重现代性/146 2.中国散文诗中的多重现代性/150 三、散文诗融通——在审美现代性的尽头/164 1.散文诗的文类要素——审美现代性/。164 2.在审美现代性的尽头/167 第四章 中外散文诗理论研究/176 一、外来理论及其回响/176 1.从王国维到刘半农/176 2.高长虹、郭沫若、鲁迅、徐志摩等的散文诗理论诠释/178 3.陈敬容、叶维廉的散文诗理论诠释/186 二、中外散文诗理论研究的成绩/191 1.中国的散文诗理论研究/191 2.外国的散文诗理论研究/201 三、当代中国散文诗的创作与批评/208 1.历史积淀与美学传承/208 2.当代中国散文诗批评/210 3.散文诗争鸣/217 第五章 中外散文诗作家论/223 一、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中的散文诗作家/223 二、专事散文诗创作的散文诗作家/229 三、兼事散文诗创作的散文诗作家/231 四、散文诗创作主体的文化品格和人文水准/238 五、散文诗作家的才胆识力和文化机遇/250 结语/260 后记/269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外散文诗比较研究/高校社科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黄永健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123765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7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55 |
出版时间 | 2013-01-01 |
首版时间 | 2013-01-01 |
印刷时间 | 2013-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1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106.2 |
丛书名 | |
印张 | 18.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65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