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绞刑架下的报告
内容
编辑推荐

  《绞刑架下的报告》是捷克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伏契克用鲜血和生命在狱中写成的长篇特写,揭露了法西斯匪徒对革命者的残酷迫害。虽然从被捕的第一天起,就遭到拷打和迫害,但他始终没有失去对战争胜利的坚定信念,箜l织和领导狱中难友们与法西斯匪徒进行了坚贞不屈的顽强斗争。

作品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作者最后的呼声“人们,我是爱你们的!你们可要警惕啊”已经成为革命者的箴言。

内容推荐

尤·伏契克是捷克一位民族英雄,优秀的共产主义者,英勇的反法西斯战士。重要作品《绞刑架下的报告》这部不朽的著作是他在德国盖世太保监狱里惨遭刑讯、备受折磨,随时有可能被送上绞刑架的处境中,得到看守的主动帮助下,用铅笔头在碎纸上写成的,是一部用鲜血凝成的壮丽诗篇。

目录

伏契克夫人的话

出版说明

一九四三年春写于庞克拉茨盖世太保监狱

第一章 二四四小时

第二章 临死前的痛苦

第三章 二六七号牢房

第四章 “四○○号”

第五章 雕像与木偶(一)

第六章 一九四二年的戒严

第七章 雕像与木偶(二)

第八章 一小段历史

试读章节

还差五分就要敲十点了。这是一九四二年四月二十四日,一个美丽而温润的春夜。

我急急忙忙地走着——尽我化装成跛脚老头这个角色所能允许的速度快步走着,——要在大门上锁之前赶到叶林涅克家,我的“助手”米列克在那儿等着我。我知道,这次他不会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告诉我,我也没有什么要告诉他的,但是不去赴约,很可能会引起惊慌——主要的是,我不想让我们这两位好心肠的主人产生不必要的担忧。

他们用一杯茶招待我。米列克早已在那里等我了,——除了他,还有弗里德夫妇。这可又是一次不谨慎的行动。

“同志们,我很高兴见到你们,但不希望这样大伙聚在一起。这样最容易把我们引向监狱和死亡。要是不遵守秘密工作的规定,就得停止工作,因为这样不仅对自己有害,而且还会连累别人。明白吗?”

“明白了。”

“你们给我带来了什么?”

“五月号的《红色权利报》。”

“好极了。你怎么样,米列克?”

“老样子,没什么新闻。工作进行得还好……”“好了,就这样吧。‘五一’后咱们再碰头。我会通知你们的。再见。”

“再喝杯茶吧,先生!”

“不,不了,叶林涅克太太,我们在这里的人太多了。”

“至少再来一小杯吧,我请求您。”

新斟的茶冒着热气。

有人按铃。

现在不是深更半夜吗?这会是谁呢?

来的客人没有耐心,把大门敲得咚咚直响。

“快开门!我们是警察!”

“快到窗口去。快跑。我有手枪,我来掩护你们撤退。”

晚啦。盖世太保已经站在窗下,用手枪瞄准了房间。他们砸开了门,从过道偷偷地涌进了厨房,接着闯入房间。一个,两个,三个……九个男人。他们没看见我,因为我正站在他们背后,在他们打开的门后边。我能够不慌不忙地射击。

但是九支枪瞄准着两个妇女和三个赤手空拳的男人。如果我开枪,他们就会比我先被打死。假如我开枪自杀,枪声也会引起射击,他们仍然不免要成为枪下的牺牲品。倘若我不开枪,他们也许会在监狱里待上半年或一年,将来革命会把他们当中活着的人解放出来。只有米列克和我不可能从那里出来,敌人将折磨我们,——从我的嘴里他们是什么也捞不到的,而从米列克那里呢?这个人在西班牙打过仗,在法国集中营待过两年,大战期间又秘密地从法国逃回布拉格来的,——不,这种人是不会叛变的。我考虑了两秒钟,也许是三秒钟吧?  如果我开枪,那也于事无补,只有我自己可以免受苦刑,但因此将会有四个同志白白地牺牲生命。不是这样吗?正是这样的。

于是决定了。

我从隐敝的地方走了出来。

“哈,还有一个!”

照我脸上打了第一拳。这一拳几乎要了我的命。

“举起手来!”接着就是第二拳,第三拳。

我早就料到了这一手。

收拾得整整齐齐的房间,现在变成了一堆倒翻的家具和各种什物碎片。

又是一阵拳打脚踢。

“走!”他们把我推上汽车。手枪一直对着我。

途中就开始审问了。

“你是谁?”

“霍拉克教师。”

“你撒谎!”

我耸了耸肩。

“坐好,不然我就要开枪了!”

“你开枪吧!”

代替枪弹的又是拳打脚踢。

P3-5

序言

真金不怕火炼

(代前言)

“人们,我是爱你们的!你们可要警惕啊!”这是伏契克在该书结尾充满激情的话语,已成为千百万正直的、善良的人和进步人士永远铭记的箴言。

尤利乌斯·伏契克是一位优秀的共产主义者、英勇的反法西斯战士、革命的新闻工作者、作家和马克思主义文艺评论家。一九。三年二月二十三日出生于布拉格的斯米霍夫工人区一个工人家庭。从少年时代起,他就过着苦难的生活,立志为无产阶级事业奋斗终身。在俄国十月革命的鼓舞下,他积极参加革命活动。他刚满十八岁,就加入了诞生不久的捷克共产党。一九二一至一九二九年间,他是布拉格查理大学文学院文艺理论系的一名旁听生,同时为了维持生活,又当短工和街头广告员。在学校期间,他就为党的报刊和其他进步刊物撰写文章。后来他被党指派为文艺与政治评论周报《创造》的总编辑和党中央机关报《红色权利报》的编辑。他曾两次到过苏联,写了许多报告文学作品,满腔热情地歌颂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此曾被捷克当局逮捕入狱。出狱后,他又积极参加了一九三二年春捷克北部的矿工大罢工,报道了矿工斗争的真相。一九三六年以后,捷克的独立日益受到纳粹德国的严重威胁。慕尼黑协定出卖了他的祖国。伏契克以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写了许多政论文章、传单、宣言和告人民书等,揭露国内外敌人的叛卖行径及纳粹匪徒的侵略野心,号召人民起来斗争。

一九三九年三月十五日,捷克被希特勒德国占领。伏契克一面积极参加并领导地下斗争,一面继续研究捷克十九世纪的文学。他对捷克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家聂姆佐娃、扬·聂鲁达等都著有专论。这些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写成的文学研究著作,为捷克无产阶级文学评论事业做出了贡献。

由于奸细告密,伏契克于一九四二年四月不幸被捕。敌人用尽各种酷刑,软硬兼施,但他经受住了肉体上和精神上最严峻的考验,丝毫没有动摇自己的信念。他在布拉格庞克拉茨纳粹德国盖世太保监狱里被监禁了四百一十一天,一九四三年九月八日被杀害于柏林的普勒岑斯狱中。

《绞刑架下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部不朽著作,是伏契克在纳粹德国盖世太保监狱里迭遭刑讯、备受折磨、随时都有被送上绞刑架的处境中,得到两个看守的主动帮助,用铅笔头在碎纸片上写成的。这是用鲜血凝成的一部最壮丽的诗篇。

《报告》深刻地揭示了人的伟大与渺小——雕像与木偶的根本区别。读了它,我们会热爱那些为了人类社会的前进而献出自己的一切力量乃至宝贵生命的英雄们,憎恨那些集卑鄙、残暴和可耻于一身的丑类。

死,对于怯懦者来说,是无可比拟的威胁。然而在英雄们面前,它却是那样地简单而平常。伏契克跟他的同志们就是这样:“我们对死亡有足够的估计。我们都知道,一旦落到盖世太保手里,就不会有生还的希望。在这里我们正是根据这一点来行动的。”伏契克从被捕的那天起,就受到极其残酷的拷问和毒打,处于死亡的边缘,难友们都为他做了临终祈祷。但他却以坚强的毅力,忍受着一般人难以忍受的折磨,从死亡的床上醒来了。敌人见棍子和镣铐未能制服伏契克,便从精神上来折磨他:带来他的爱妻跟他“对质”,当着他的面毒打他的战友,带他去“逛”他所热爱的金色布拉格……这一切手段,无非是想诱使他产生一分钟的动摇、一瞬间的犹豫、一闪念的恐惧,从而毁灭他毕生的信念。然而,敌人的鬼蜮伎俩落空了,伏契克不曾闪现过一丝杂念,他对人民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活一天就同敌人斗争一天。他组织并领导“狱中集体”向纳粹匪徒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为了把铁窗里的今天和自由的明天连接在一起”,他也用笔作刀枪,在狱中坚持写作。

伏契克在《报告》中怀着热爱和感激之情,谈论“狱中集体”。受尽折磨的人们的兄弟般的友爱,具有一种向心力,能把大家凝结成一个整体。他在《报告》里用许多生动的事例说明这种友爱的威力,它能穿透墙壁,拥抱所有牢房。这是一种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不可征服的力量。在《报告》中,他怀着极其深厚的爱,写出了这个集体里众多的英雄人物的真实特征。如工人阶级出身的共产党员叶林涅克夫妇,平时显不出是英雄人物,可是在敌人面前却坚强如钢。当盖世太保闯进他们家时,他俩并肩站着。妻子问丈夫:“现在怎么办?”丈夫回答:“我们去死。”她没叫喊一声,也没摇晃一下,而是面对瞄准他们的枪口,用一种十分优美的姿势把手递给她的丈夫。她以往是爱哭的,可是在狱中却不曾流过一滴泪。她最后的遗言是:“请转告外面的同志,不要为我难过,也不要被这件事吓住。我做了工人阶级要求我做的一切,我也将按照它的要求去死。”

伏契克向那些经过这场灾难而活下来的人们提出一个要求:不要忘记这些好人,要热爱这些为他人、也为自己而牺牲性命的人。他以全部热情赞颂:“每一个忠实于未来、为了美好的未来而牺牲的人都是一座石刻的雕像。”是的,人们热爱和崇敬他们。伏契克在《报告》里雕塑了一座座高大的英雄雕像。他冒着生命危险,以火一般的热情,忠实地记录下这些肝胆照人的英雄。他笔下的英雄人物朴实无华,个个都表现出真金不怕火炼的坚强性格。他们的英雄主义是无私的、谦逊的。他们真正当得起大写字母的“人”的称呼。

伏契克也要求人们要警惕那些“妄想阻挡革命洪流的腐朽过时的人”——那些大大小小的木偶。他们是些出卖灵魂的、丧尽天良的禽兽,用别人的生命来保持自己的地位,用别人的鲜血来填塞自己的欲壑。有奶便是娘,苟且偷安,就是他们的处世哲学。伏契克那双无比敏锐的眼睛,从死亡中复活而被唤醒的感官,最能觉察这伙败类。如叛徒克列仓,这个曾经冒过枪林弹雨的人,现在却在盖世太保的皮鞭下丧失了勇气,于是用出卖组织、同志以及自己的恋人来保全自己的生命。他终于被集体所摒弃,连最卑鄙的敌人都瞧不起他。在监狱里被唾弃,比在其他任何地方受到这类待遇都更为可怕。伏契克在《报告》里痛斥了那些不配做捷克人的刽子手。这些把灵魂出卖给魔鬼的人,变得比魔鬼更可恨。他们都是极为阴险、狡猾、凶残的木偶,是受法西斯和各种反动势力牵动的木偶。正是这些木偶构成纳粹反动统治的支柱,是黑暗时代的灭星。

伏契克英勇就义已经五十多年了。《报告》不仅是捷克无产阶级文学中的经典著作,也是全世界进步人民的共同的精神财富。此书自一九四五年在捷克出版以来,已被译成包括中文在内的近九十种文字,出版三百多次,印数达数百万册,在世界各国人民中广为流传,它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新人;特别对那些不曾经历过反法西斯战争的青年一代,起了极大的教育和鼓舞作用。  一九九五年二月七日我国一些主要报纸登载的新华社布拉格五日电:“捷克首次全文出版《绞刑架下的报告》……”,引起了我国广大读者的关注,连我这个早在一九七九年首次从捷克原文译出该书的译者也觉得有些诧异,怎么半个世纪以来受到读者极大欢迎的《报告》竞非全文本?于是我恳请我的老同学、原驻捷克大使齐国辅同志赶紧为我买来这本书;让新华社前驻布拉格的首席记者刘天白同志给我讲一讲历史背景;并立即将它同已在捷克出版三十二次的版本仔细对照一遍。原来如此:从伏契克协会的声明中看,自一九八九年十一月“公民论坛派”上台,而执政近半个世纪的捷共下台之后,在捷掀起了一股诋毁和诬蔑伏契克和他阿《报告》的风潮。有人说,“共产党人想把自己打扮成反法西斯斗争的英雄,他们必然要杜撰出一个伏契克来”,“《报告》并非原著,而是经过实用主义的加工和修改”,“伏契克向盖世太保作了交代”……这些不实之词激起了伏契克当年的狱友们以及曾掩护他写作的狱中看守霍拉等人的愤怒,唤起了史学家们的责任感,引发出了捷克公安部的有关研究机构对《报告》的手稿进行鉴定,证明它确实是伏契克的笔迹。霍拉曾针对这股风潮发表谈话和撰写文章。他说:“为了历史的真实,我不能沉默。……伏契克虽然身受酷刑,面对死亡,但仍坚贞不屈。他十分乐观,丝毫不像许多人那样消沉。他是我在监狱中所认识的共产党人英雄之一。……我很想看到,那些不顾事实的人,如果处在伏契克的境遇下会如何表现。”鉴于这种情况,伏契克协会认为现在全文出版伏契克的最后一部著作《报告》是可能和必要的,因为长期找不到的手稿的第九十一页后来找到了,另外,伏契克曾在遗嘱中授权出版家们修改他的著作,而从初版直至第三十二版都删去了占原手稿大约百分之二的文字和段落。“如今已无从查明为何作如此删节的动机和理由了。但有一点是可以猜测到的,那就是当战争刚结束那一动情时刻是会这样做的,如《安妮日记》在出版时不也作过删节吗?而今各种理由均已不复存在,因此呈献给广大读者一本完整的、原原本本的《报告》,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适时和必要的,特别是在那些不实之词很能迷惑住年轻一代的时候,因为他们极少有可能去亲自认识这位有着世界性声望的同胞的真理。”

首次全文出版的《报告》由七个部分组成:伏契克夫人的话,出版说明,正文(即伏契克的一百六十七页编有页码的、碎纸片式的手稿),伏契克协会的声明,国内外十三位知名作家、诗人、政界要人对伏契克和他的《报告》所写的文章或讲话的摘录,捷克著名喜剧演员扬·维里赫给伏契克夫人的一封信,最后是捷公安部的研究机关发布的几份“专家鉴定”的影印件。

我想,广大读者与我的心情一样,想尽快知道全文本与过去的版本到底有何不同,删节了哪类文字与段落,因此我将全文本赶译出来,好让大家先睹为快。

当我重译这部光耀千秋的著作时,耳际好似又响起了伏契克被押赴刑场时高唱的《国际歌》的歌声,眼前呈现出一座座巍然矗立的高大的英雄雕像;但同时也瞧见了正在地球上一些阴暗的角落里晃动的一只只木偶的黑影。我想,所有读过或将要读到伏契克这本《报告》的正直的人们,都会永远记住伏契克提出的忠告:“你们可要警惕啊!”是的,一切为人类进步事业而献身的人们,都无不感谢伏契克真诚的提醒: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警惕那些公开的和隐藏的、残忍的和阴险的、形形色色的木偶!

译者

一九九五年五月一日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绞刑架下的报告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捷克)伏契克
译者 蒋承俊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101498
开本 32开
页数 11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6
出版时间 1979-09-01
首版时间 1979-09-01
印刷时间 2014-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7
CIP核字 2013252731
中图分类号 I524.55
丛书名
印张 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8
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0: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