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山水有相逢/程乃珊小说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程乃珊热爱写作了,热爱生活,她感到写作是她的最大享受,一支笔一张纸为她开拓了一个广阔的天地,任她自由翱翔,所以她说:“一天不写几个字,这一天就白活了。”从程乃珊的作品中可引发我们许多共鸣、思考,激发我们对生活的热爱,拓展我们的思维和胸怀。《山水有相逢》收录其两部中篇代表作《签证》、《山水有相逢》。

内容推荐

此次编选的“程乃珊小说系列”,以“上海题材”为着眼点,囊括程乃珊长、中、短篇小说代表作,全方位书写老上海风花雪月、风云变幻,描绘上海滩的世态人情与弄堂生活,细腻笔墨耐人寻味。《山水有相逢》收录其两部中篇代表作《签证》、《山水有相逢》。

目录

签证

山水有相逢

后记/严尔纯

试读章节

她感到自己依然很迷人。那挺拔的鼻梁,丰满的、微微有点外突的嘴唇,以及那对不大但却是深得不见底的眼睛。虽说眉骨微微有点下塌了,眼睛四周已刻有依稀可辨的皱纹,但这些皱纹犹如海岸边的贝壳,默默地显示着海的浩瀚!她很欣赏自己特有的美,这个世界上,恐怕只有她一个人意识到自己这种端庄、高雅和充满智慧的容貌,甚至别人当着她的面在感叹“刘莲已老了”时,她也坚信自己比以前年轻时更美了。她对着镜子扬了下皮肤还是绷得很结实的下巴。

“怎么,从五十岁再重新开始,还行吗?”

镜中的她,也扬了扬下巴,略宽的鼻沿在上唇正中,投下一个阴影,使整张脸很有立体感,像美术家用以临摹的石膏像。

“行。反正,我不能再这样过下去了。既然五十年来没有人怜惜过自己。现在连自己能有人怜惜的希望也一次又一次地落空,那么,还是自己照顾自己,自己怜惜自己吧!”

她抬起扎着纱布的手,把头发从额前抹开,露出自己宽阔的、白皙的,也已刻着细碎皱纹的前额。

确实,她不再年轻了,但她自信,她也有着青春美貌的女郎所缺乏的东西,那就是老练、成熟。一个老练成熟了的女人,身上散发出的那种宁静和睿智,自有一种摄人心魄的魅力。可是,在有些人的心目中,似乎女人一过了五十,就都成了“中性”了。包括她的丈夫,结婚快十年了,一向只把她作为保姆、秘书、听差,或者老伴,似乎从来也没想到,她也是个需要人疼、需要人爱、需要有对象撒娇的女人!

“年纪也一大把了,还成天到晚照镜子,翻行头,对男人发嗲,算啥!”小菊不止一次尖刻地亮着嗓子,以数落某个同样四五十岁的女人为名,毫不留情地挖苦刘莲。特别在得知刘莲做过切除泪囊的手术后,这种冷言冷语更是加剧了,“看她就不安好心,还想去花男人呢!”

奇怪,女人难道非得为男人打扮修饰?就不能为自己修饰、取悦自己?

刘莲拿起头刷,小心地梳理着自己一头浓密的头发,近鬓脚处的头发,已经有点泛出深褐色了。兴许是变白的征兆吧?马上就要老了,她得趁老之将至前,再拼搏一下,再寻觅一下,为了使自己将来老得做不动时,可以有足够的经济能力雇一个可以照料起居饮食的保姆。如果上帝有眼,或许还可以找到一个会把她这个烫起泡的手指,小心地按在嘴唇前轻轻地吹着、吻着的人。

“……宜远行……”她想起星相书上的话.她的星座是天蝎座,真难听!但是,“宜远行”,或许这是一个好的预兆?

她今天要去签证了。这样的年岁,除了探亲,是没有其他理由可以作为申请入境的借口了。她有点紧张!半年前她吃过一次214B,表面上的原因是因为担保人的保证金额不够,实际是据说外国人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五十岁以上申请观光探亲是不大肯批准的,就怕你赖着不走。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作为一个国家,不管它的内部社会如何,也不管人们对它所持的希望如何,能吸引世界各个角落的人,向往着到那儿去碰碰运气,过一下做移民美梦的瘾,致使这个国家不得不列出许多规章来阻止大量移民的涌入,这个国家还是有它值得自豪的本钱的!

不到黄河心不死,或许今天,一切会很顺利的吧?否则如是半年半年地往下拖,她人也拖老了,人一老,就什么梦也不会做,什么梦也甭想实现了!

于是,踏进签证处有可能会碰上的一切,又像电影镜头样一幅幅掠过她脑际:

“古得摩林!”一走进去,她将对着他或她、最好是他,微微一笑。她瞥了一眼镜中自己的笑容,觉得还是及格的。

然后她将坐下,自然,略略前倾着身子,臀位只沾着一点点椅子边,右脚尖略后,微微抵着左脚跟……总共才那么几分钟时间,她要让对方感到,她即使青春已逝,没了姣好的脸容,但她的举止和性格,还会使对方感到她是美丽的,放她入境,绝不会给接受她的国家制造任何不快与麻烦的。

她始终相信,坦诚,是一切办事的原则。她会老老实实地对签证领事说,她这一辈子,除了上海,还没去过别的地方。既然这番她的同母异父胞弟热情邀请,她很愿意出去见见世面。

假如这次签证顺利,在那片陌生的土地上,或许阿龚比她的没见过面的胞弟,对她更持吸引力。她去了那边,就可以见到他了。

阿龚,这个永远成不了她丈夫、却是个能左右她的男人!虽然她明白他并不太看重她,他之所以有时还需要她,只不过在他的生活中,有一些空白点;而她,正适合于填补他的某些空白点,仅此而已。但是,她还是想能再见一见他。并不想从他那儿得到什么帮助,只不过见一见他。

P7-9

后记

乃珊,我爱你

严尔纯

乃珊走得太匆忙,她有许多构思想要付诸文字,但没能如愿。她太热爱写作了,太热爱生活了,她感到写作是她的最大享受,一支笔一张纸为她开拓了一个广阔的天地,任她自由翱翔,所以她说:“一天不写几个字,这一天就白活了。”在她生命的最后十六个月中.手写与口述相结合共写了十一万字。她太敬业了。

她太热爱上海,太热爱静安区了。她出生在静安区,老宅在静安区,嫁到静安区,最后归宿仍在静安区。她写老上海没有做作,没有虚构,没有凭想象,就是像流水荡漾一样从她笔端潺话、流到纸上。看她写的文章就像在听她讲故事一样流畅。她写她的家庭几代人的崛起,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与感染下,她具备了一个从中产家庭走出来的女性所具有的宽容、率直、善良、睿智、孝顺的品质。因此,她有广大的读者群,她的作品无须刻意的吹捧,读者是聂有发言权的。

她从香港回上海定居后不再是专业作家了,但她毫不在乎。一个好心人对刚回上海的乃珊说:“你可以申请专业作家了呀,你原来不就是专业作家吗?”乃珊说:“专业作家是少数人认可,而作品是靠大多数读者认可的。优越的条件会使我变懒。”好心人说:“那么你是力了稿费吧?”乃珊说:“谁不要稿费?我不会装清高,但我要是为生活而写作的话,早就饿死了,稿费要隔两三个月甚至半年一年才付,且稿酬标准又低,你认为我是为糊口而写作吗?我现在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比你低吧!作家是用作品说话的。我不是街边卖伪劣商品的小贩,要一群撬边模子撬边。”这也是激励她努力写作的动力。她自嘲地说:“我自认是专业作家,是我‘爸爸’(丈夫)批准的,是我‘爸爸’发工资给我的。我生活得很舒心。我有稳定的家庭,这足够了。我想的不是趋炎附势,而是抓紧有限时间把心里要说的话一一流淌在笔端。上海要写的东西写不完,单单静安区还有许多老故事可挖掘,一条老弄堂,一幢老房子,一位老人都有他们的故事。”她观察极为仔细,认真做笔记,收集资料,她从香港回上海后基本上每年出一本书,都能上排行榜。她对自己的作品珍爱有加,每出版一本书,拿到样书后就一直拿在手中反复阅读,疼爱至极。她会在书中看出唧里被改过了,哪里被删了,哪位责编是尽责的,她可以非常准确地指出。在电子通讯不太发达的时期,她的稿子基本上都由我送到出版社,再从责任编辑手中拿回来需修改或修改好的稿子(包括拿稿酬),这些额外的琐事都不需要她操心,她只要安心写作。

夏天,乃珊早上五点左右起来梳洗后即开始写作,我为她准备早餐,待她可告一小段落时印进早餐,用毕后继续写作,直到吃午饭;下午和晚上是访友、采访、娱乐、应酬;晚上是从不写东西的,保证休息。冬天起床稍迟,但写作规律一如既往。她坐到书桌前就会思潮涌动,不容别人打扰,这时如果我要她去吃早饭她就会大发脾气,我只能悄悄地走开,自己识相.等着她来吃早饭。等到她来吃时就会气呼呼地对我说:“谢谢侬,我在写东西时你不要来打岔好?!”我只好不响,闷头吃早饭,过一会儿她会主动说:“爸爸,对不起,我不欢喜在写得起劲的辰光有人来干扰……”然后她会说:“爸爸你抱抱我。”我们的气氛很和谐。她说:“你抱我一下,就像大地母亲给安泰俄斯力量一样,也给了我力量。”

自从乃珊走上写作道路后,她是全身心地投入,一心扑到写作上。生活的料理自然是由我担当。她生活的自理能力较差,她讨厌进厨房,讨厌做繁杂的工作,所以她的鞋带永远系不好。她在香港生活工作的十来年中,很少在家吃饭,与朋友相约聚会为多数.既可采访又可聊天解闷。凡在家里,我不在时,她就只吃水果。每天去中环上班需坐一小时的渡轮.在港外浅码头上岸,走过一条近千米的能避风雨的长廊即到中环,不会经过太阳暴晒和雨淋,但这就需要多多走路。当时她才一百斤多一点,确实很辛苦。但香港的这段生活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是补上了插队的一课,这为她回沪后写就了一本对比香港与上海的《双城之恋》打下了基础。当时她就提出了社会的稳定要像橄榄一样,中间部分是中产阶级,这部分多了,社会就稳定了.这观点因在当时提出过早,被删除了,而日本的报纸《朝日新闻》上却发表了她的这个观点。

乃珊从香港返回上海后,开始用纪实的笔法来抒发她的感受.首先她用大量图片充实她的文字,既能说明问题.印证文字的真实性,又可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其次,她感到老上海是个写不完的题材.她开始从老上海传承下的许多优秀建筑、历史人物等着手开始她的纪实写作。曾有人说她“写老上海是没有出路的”,但乃珊却认准了这条路.一直走下去。表演艺术家秦怡老师曾说:“乃珊是八十年代后小资情调的开拓者。”

乃珊的写作完全是爱好,她曾说:“我写的东西只要读者喜欢,我就满足了。我不奢望流芳百世。”但她写的《蓝屋》、《穷街》、《女儿经》对一些六十岁上下的读者来说却记忆犹新,他们常常对乃珊说:“我们是读着你的小说一起成长的。”我想,读者是毫无功利的最好的评判员。有位哲人曾说过:“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乃珊该多留些东西给我们,但她过早地走了,留下的遗憾难以弥补,无可替代。

上海文艺出版社的土壤里培育出了乃珊的《丁香别墅》、《金融家》、《你好,帕克》、《山水有相逢》等作品,这给乃珊踏上文学创作道路夯实了基础。乃珊在天之灵一定会十分感激上海文艺出版社为她的作品做了较系统的回顾,画上了润濡饱满的句号。

从乃珊的作品中可引发我们许多共鸣、思考,激发我们对生活的热爱,拓展我们的思维和胸怀。

乃珊曾说有一句话我从没对她说过,今天我在此白纸黑字写上,你在天之灵一定会感受到的一一我爱你,乃珊!!

2014年3月30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山水有相逢/程乃珊小说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程乃珊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152117
开本 32开
页数 28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4
出版时间 2014-06-01
首版时间 2014-06-01
印刷时间 2014-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2
CIP核字 2014118654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26
15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8:5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