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人间四月一树花开(林徽因传)/民国双姝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江南的阳光里,走来一位少女。眉眼温柔,嘴角倔强,柔和的光线里,她笑靥如花,青色襦裙闪动着细碎的光芒,表情生动得像音符在跳跃。

她是林徽因,是天生丽质的绝代名媛,是激荡时代的旷世才女,是娇柔旖旎的一方佳人,更是千万男子的一个梦。

由朱云乔编著的这本《人间四月一树花开(林徽因传)》为我们讲述的就是“一代才女”林徽因的人生故事。

内容推荐

她从人间四月天走来,宛若白莲,顾盼生辉。她是林徽因,游走在再别康桥的诗句里,穿梭在古建筑的名词间,换得一世情缘,三世爱恋,千篇赞颂。无论岁月静好,还是时代激荡,她始终面不改色,优雅前行,用蕙质兰心,照亮一方天地。她是诗人徐志摩的痴恋,是建筑师梁思成的贤妻,是学者金岳霖的挚爱。她的诗句优美灵动,她的建筑成就斐然。她是女人心中渴望成为的范本,是男人眼中的完美女神。

朱云乔编著的这本《人间四月一树花开(林徽因传)》为我们讲述的就是这位完美女神的人生故事。

目录

第一章 翻阅时光:轻轻走来的江南女子

 1.莲开六月

 2.墨香里的哀愁

 3.东方遇见西方

 4.雾朦胧,情萌动

第二章 粉红心事:天空的蔚蓝,爱上了大地的碧绿

 1.像写诗一样去恋爱

 2.康桥一梦

 3.烟火消散的瞬间

 4.你也在这里

第三章 患难真心:离别是为了更好地相逢

 1.坚定爱情坐标

 2.马尼浦王的女儿

 3.执手他乡

 4.人生的漫漫黑夜

第四章 红袖添香:爱是崇高的语言

 1.是爱,是暖

 2.长长的答案

 3.游历欧洲古建筑

 4.脚步停驻

第五章 白山黑水:青春不只是一场盛宴

 1.黑土地芳踪

 2.一生至痛的时刻

 3.谁爱这不息的变幻

 4.永远的蓝颜知己

第六章 落花无言:突如其来的命运悲歌

 1.诗人乘风去

 2.梦中相顾无言

 3.你是人间四月天

 4.钟爱一生

第七章 时代旋涡:俯瞰人生的缪斯

 1.心向自由

 2.古迹的现代追问

 3.激荡岁月里

 4.与时间赛跑

第八章 美丽绝唱:一身诗意千寻瀑

 1.聚散两依依

 2.彩云之南

 3.雪后残酷的寒流

 4.最后的沙龙

后记

试读章节

草黄了又绿,绿了又黄,花谢了又开,开了又谢。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校园里,一支并蒂莲正开得美丽,开过了春,开过了夏,开过了秋,开过了冬。经历过分歧,经历过默契,经历过苦痛,经历过幸福。冷暖交替之中,苦涩与甘甜交织之间,两朵花的根茎已经生长在一起,再也不分你我,心与心的交流让它们更加读懂了对方的心思。它们感受着对方的欢喜和悲伤,为对方的欢欣而欢欣,为对方的苦恼而苦恼。它们相互扶持,在对方最需要力量的时候给予对方最恰当的支持。它们共同生长着,为了共同的明天,共同的未来,共同的家园。

从丧父之痛中走出来,林徽因继续着她的学业。她得知父亲不在后,二娘带着庶出的弟弟妹妹们回了老家,家中只剩下母亲,从此,母亲的一切生活来源全要依赖自己,以及自己身边的这个男人。她从不担心那个人会怠慢她的母亲,或者不悦于对母亲的照顾,相处了这么久的时间,二人无论从生活上,或是学业上,或是事业上,都已经融在了一起,如同后天生成的并蒂莲。他必然会将自己的事情当作他的事情,把自己的母亲当作他的母亲。

林徽因减少了与同学出游的机会,时常一人伏在一张靠窗的绘图桌上,认真地绘制着她的作业。窗外传来其他学生们的欢笑声,鸟儿的鸣叫声,她都置若罔闻。阳光从窗外照射进来,在桌上投下了她清瘦的身影。他们快乐地生活着,没有压力,没有负担,她则不同。偶尔,累了,抬起头,转动已经僵硬了的脖子,望一望活力十足的校园,片刻的休息之后,又是长时间的绘图。

她的想象力总是那么丰富,一如她在文学创作中所展现出的与众不同,她所绘制的草图也总是天马行空。在她的脑海中,不同的创意总会如春季里山间的泉水般不断向外涌,她总是能够快速画出一张草图,却久久不能将它完善。听取了同学们的建议,她一次又一次地修改草图,却一次又一次将它否定。哪怕其他人认为那图看上去已经很美,她也仍会将它丢弃。她不要这些,她想要的,只是她真正想要表达出来的东西。

递交作业的期限将至,她却还在犹豫,在思考,这让她有点焦急。但无论如何,她都不想将一张自己都不满意的作品交上去。梁思成看到她专注于设计的样子,竟然别有一种风情,一种不同于平日清风淡雅的坚定的风情。他走上前,拿过她设计的草图看了一会儿,然后放下,动手在上面加工起来。林徽因注视着梁思成,看到自己那零散的思绪成为了他笔下确实的图画,她感到了震撼。并非不了解梁思成的绘画功底,也并非不曾见过他专心绘图的样子,那打动了她内心的,是那幅在她脑海中浮现过多次,却始终不成形的建筑图。她更加确信,梁思成懂她,也只有他,才能将她头脑中的东西如此完美地呈现于纸上。

在学校时,林徽因的许多作品都是梁思成与她共同的结晶。当她的作业在班级中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并被老师当作典范挂在判分室的墙壁上时,她心中是喜悦的。那是一份至高的奖赏,也是一份认可,她知道,所有的同学都对她钦佩不已,大家都为这个中国姑娘能够设计出如此大气的作品而感到震惊。一次,两次,三次……当她的作品不知多少次被挂上那面墙壁的时候,她的名字已经在校园中流传开了。

每当她走在校园中,都会有一些学生用欣赏的眼光看着她。面对大家的称赞,她轻轻一笑,欣然接受了大家的好意和鼓励,然后一脸一如既往的淡然继续行走在校园之中。她并不曾因自己的优秀而感到骄傲,也从不向人提及自己有多么优秀。在她心中,能够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也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学业在继续,感情在升温。课余时间仍是有的,有时,他们会去附近的集市逛上一圈当作放松。林徽因最喜欢那里的油炸燕麦包,黎巴嫩香肠和瑞士干奶酪则是梁思成的最爱。有时,他们也会去校外散步,去感受一下大自然、小镇和村落的气息。

梁思成与林徽因虽有婚约,在美国那样开放的,提倡自由恋爱的国度里,他们却都是自由的。无疑,林徽因的美貌与才情让她赢得了许多同学的爱慕,有美国学生,有中国留学生,也有其他国家的留学生。而面对那些家境殷实,门第出众的留学生,面对那些金发碧眼,样貌英俊的外国学生,她的心从未动摇过。她深知,无论是家境,或是样貌,梁思成不及一些追求者,然而,她却认定,梁思成虽然不是最好的,却是最适合她的。

在性格上,他们有很大的反差,一个活泼,一个刻板;一个喜欢与人相处,一个严肃不善交际;一个乐于表现自己,一个喜欢内敛低调……因此,他们也发生过不少的争执,特别对于她从不介意身边有众多的追求者这件事,极少发怒的梁思成竟然恼火了。然而风波过后,他们的感情变得更加牢固,并且相处得更加融洽了。他们那些不相似的性格,竟然恰到好处地弥补了对方的不足。

林徽因曾说自己是一个容易兴奋的人,遇到一些自己心爱之物之事,她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喜悦和激动,而梁思成却一直是沉稳的,这沉稳与林徽因的容易兴奋碰撞在一起,便刚好中和成了最佳的频率。正如他们能够共同创作出优秀的作业一般,他们在生活上也日渐进入佳境。

1927年3月,他们迎来了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最后一个春天,也迎来了一位他们共同的老朋友——胡适。胡适此行是来演讲的,一见到林徽因,他便感到了林徽因的变化,她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稚气未脱的小姑娘了,她的眼中虽然仍有些闪亮的灵光,却也多了一些成熟女性的阅历。林徽因称,这是她从理想主义阶段蜕变到了现实主义阶段的缘故。

故友重逢,胡适无意间提起林长民的事情。虽然事情已经过去很久了,再次提及时,林徽因的眼中还是忍不住泛起泪光。林长民离世后,梁启超立刻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待林徽因如自己的亲生女儿一般,她之后的学费也一直是由梁家承担的。她也已然将自己当作了梁家的人,虽然自己要成为梁家人还差一步,那最后的一步。

见自己勾起了林徽因的伤心事,胡适连忙转了话题,开始讲述林徽因出国后,国内发生的一些事情,这其中,便有徐志摩的婚事。

那是一场令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的婚事,新娘是陆小曼,他一位好友曾经的妻子。徐志摩与陆小曼的恋爱来得太突然,也很必然。从1924年他们相恋,到1926年他们结婚,长达两年的时间里,他们承受了太多的压力,来自朋友的,来自社会的,来自各自家庭的。压力并没有阻止他们的爱情,他们最后还是在一起了,并带着这份压力生活了下去。

对于徐家人而言,这样的儿媳,这样的婚礼都是他们无法接受的。之前,徐志摩因为林徽因与张幼仪离婚,可林徽因毕竟是名门大户家的小姐,所以徐家虽然气愤,却并没有过分干涉他,并想若是这两个孩子真能走到一起,也不算太坏。谁也没有想到,徐志摩竟然会爱上一位有夫之妇,鼓励她离婚,然后与她结婚。

听闻徐志摩再婚,林徽因的心中竟然没有一丝不悦,也没有一丝嫉妒,有的只是担忧和同情。她能想象得到,像徐志摩那般为了情感而活的人,面对家庭的反对会有多么激烈的反应,也能想象得到,他对遵从家人的那些条件有多么无可奈何。徐家给徐志摩开出的条件只有两条,其一是请梁启超证婚,并请胡适做介绍人;其二是婚后甚至婚礼的费用,徐家一概不负责。这两条对徐志摩而言都是十分为难的。

在胡适的劝说下,梁启超极不情愿地担任了证婚人,但他并没有送上任何的祝贺,反而在婚礼上怒叱了自己的学生徐志摩,令在座所有的嘉宾面面相觑,也令台上的一对新人尴尬万分。但最后,婚还是结了,礼还是成了。陆小曼成为了徐志摩名正言顺的妻子。

徐志摩的婚礼令梁思成和林徽因心中都起了一些念头。林长民在世时,曾极力催促他们结婚,而梁启超则认为,孩子们接触时间还不多,应该让他们慢慢相处,不需着急。梁思成本人也是这样认为的,他希望自己能够在学业有成之后再谈及婚事,也希望林徽因能够与自己多熟悉一些。如今,两人已经相处得默契而自然,学业也就快要完成,故乡好友结婚的消息让他们心里都不由得一动,他们的婚事或许也不应该再拖下去了。

6月9日,林徽因生日的前夜,梁思成将一面亲手制作的铜镜交到她手中。一块圆形的玻璃镜面镶嵌在铜镜的一面,两位飞天的浮雕刻于铜镜的另一面。铜镜很精致,无论是飞天周围的花纹,还是铜镜的质地,都可以以假乱真了。唯独镜背上刻着的一行小字,暴露了这枚铜镜的真实来历。这亲手制作的生日礼物让林徽因爱不释手,她能体会到梁思成的用心,是啊,他的用心,早在她生病时,在她父亲去世之时,在那些细小的生活细节里,她已经就感受到了。

于是,第二年春暖花开之时,梁家提出要为他们举办婚礼之时,他们二人都欣然接受了。

P90-96

序言

历史是深不可测的黑匣子,装了生生世世的爱与离别、快乐与忧愁。总有人喜欢在其中捡拾故事的残骸,温暖的、遗憾的、残酷的、撕裂的……借着昨日的温度,来复苏今世的记忆。

江南的阳光里,走来一位少女。眉眼温柔,嘴角倔强,柔和的光线里,她笑靥如花,青色襦裙闪动着细碎的光芒,表情生动得像音符在跳跃。

她是林徽因,是天生丽质的绝代名媛,是激荡时代的旷世才女,是娇柔旖旎的一方佳人,更是千万男子的一个梦。

秀美的杭州给了她清雅的容貌与灵动的气质。年少时,她的聪敏,她的优雅,使得她的举手投足充满了魅力,让人不由自主地羡慕与喜欢。几十年之后,当年一同玩耍读书的堂姐妹们还能够细致描绘出她当年的衣着打扮、举止言谈,可见是如何地令她们倾倒。

豆蔻年华,裙下之臣比比皆是。他们不止爱她美丽的容颜,更爱她恬静的性格、高雅的气质、新奇的才思、高傲的风骨。

她被爱包围着,却从未丧失判断与理智。她没有选择璀璨的烟火,最终执起一双温柔手,走进幸福围城。

“一代才女”的美誉,并非虚传。结婚后,她的沙龙里依旧不乏才子俊秀。才与貌,已难双全,再加上旷世的智慧,她就像是明亮的星星,无论何时,都吸引着无数崇拜的眼睛。她的客厅里,弥漫着“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的芬芳空气。

没有人的生命是永恒的暖色。在时代的变迁里,她同样面对过苦难。质疑、羁旅、孤城、贫穷、病榻、迟暮,光鲜亮丽的光影背后,她吞咽过千般滋味。只是聪明如她,懂得平静面对,小心安放。

1955年4月1日,斯人离去,她将自己永远定格在了人间四月天。有人慨叹,红颜早逝。我却觉得,她连死亡都选择了完美。

那时,时代的阴云还没有降临在她的家庭里,她的生活尚未被撕碎,她仍旧拥有醉人的容颜和无数的关爱,可以在从容间完美告别人世。

费正清说:“林徽因就像一团带电的云,裹挟着空气中的电流,放射着耀眼的火花。”她并非不食烟火,而是游刃有余地行走在红尘中,成为美,成为暖,成为爱与赞颂的对象。

著者

2014年6月

后记

世间的事总是变幻莫测,无人能说得清,它究竟因何而生,因何而灭。世间的人总是生死由命,无人能算得准,一个人究竟何时降临,何时离开。在历史的长河中,在人潮涌动的街头,一个人来了,一个人走了,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相遇……都不过是瞬间,有几人能万古流芳,又有几人能够长久地被人们缅怀思念。

她做到了,虽然从未有过这样的期盼,从未想过这样的结局,然而,她真的做到了。

她如一位仙子,从一片清池中走出,婷婷袅袅,步履翩然。经历了分分合合,经历了炮火喧天,经历了颠簸,经历了动乱。当她回到她所来的那个世界里时,她依然清丽,依然温柔,依然美好。

好一位林家美人,好一位凡间仙娥,好一位贤妻良母,好一位建筑名家。一个女子,若是生得美丽,并不稀奇;若是天资聪颖,也不可贵;若是贤良淑德,算不得惊天动地;若是坚韧有余,也最多得人敬佩。而她,却集世间所有光华于一身,这怎能令人不为之惊叹,不为之动心?

多少人为她动心,却只敢远观,不知如何靠近;多少人为她倾心,却一见她面,便自觉低了几等。即使她不曾流露出半分高傲,半分冷漠,仍让人不由心生敬意;即使她不曾扭捏羞涩,故作娇弱,仍让人对她爱怜有加。

无论何时见她,她总是大方的、端庄的、自然的。她的眼神中,始终是那种淡定,又不时藏着点调皮。她的出现,为多少陋室华宇增添了光彩,为多少古板人物增添了灵性。难怪梁思成爱了她一生,守了她一世,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她的离去,令世间多少人叹惜,又令多少人悲戚。然而她还是走了,就那样离开了,没有留下一句话。她的名字永远印在了历史的长河中,记在了中国建筑史册里,永远被后人缅怀和爱戴。

书评(媒体评论)

她很美丽,很有才气。——冰心

她的聪明和高傲隔绝了她和一般人的距离……绝顶聪明,又是一副赤热的心肠,口快,性子直,好强,几乎妇女全把她当做仇敌。——李健吾

她就像一团带电的云,裹挟着空气中的电流,放射着耀眼的火花。——费正清

她能够以其精致的洞察力为任何一门艺术留下自己的印痕。——费慰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人间四月一树花开(林徽因传)/民国双姝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云乔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8006427
开本 16开
页数 23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7
出版时间 2014-08-01
首版时间 2014-08-01
印刷时间 2014-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1
CIP核字 2014085507
中图分类号 K826.16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51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2:5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