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舍勒著的《同情感与他者(精)》通过把作为情绪反应的同情感引入哲学,并强调它们先于认识活动和意志活动而存在,不仅试图重新审视和改造哲学的认识论和本体论,而且还进而试图重新考察和解释西方自古希腊以来一直到今天的哲学传统及与之相关的神学传统,这显然是一条特别富有独创性的思路。
图书 | 同情感与他者(精)/舍勒作品系列 |
内容 | 编辑推荐 马克思·舍勒著的《同情感与他者(精)》通过把作为情绪反应的同情感引入哲学,并强调它们先于认识活动和意志活动而存在,不仅试图重新审视和改造哲学的认识论和本体论,而且还进而试图重新考察和解释西方自古希腊以来一直到今天的哲学传统及与之相关的神学传统,这显然是一条特别富有独创性的思路。 内容推荐 在“本质直观”的天赋上,马克思·舍勒可谓独占魁首。根据舍勒的理解,现象学是一种独特的直观行动,强调把握最原初的实际现象,而非从既有理论引导出来的现象。《同情感与他者(精)》从基本情感现象学分析出发,舍勒向具体的基本价值感现象推进,一一分析同情、怨恨、害羞、懊悔、受苦感、恭顺感,广为论者称道,这些分析与他关注的现代人心秩序和社会秩序的失序问题环环相扣,让人叹为观止。 目录 编者前言 同情现象的差异 一、所谓同情伦理学 二、同患现象中的差异 论他者的我 一、论赶的意义与种属 二、“你”的明证 三、对他者的感知 历史的心性形态中的宇宙同一感 受苦的意义 懊悔与重生 德行的复苏 恭顺 敬畏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同情感与他者(精)/舍勒作品系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德)马克思·舍勒 |
译者 | 朱雁冰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316147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79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150 |
出版时间 | 2014-06-01 |
首版时间 | 2014-06-01 |
印刷时间 | 2014-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98 |
CIP核字 | 2013091256 |
中图分类号 | B516.59 |
丛书名 | |
印张 | 9.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8 |
宽 | 136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