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创新路放飞中国梦”的对象是“少儿”、形式是“科普”。我们以有趣的故事、形象的图画,加之辩证分析、设问互动等内容和方式来传播知识、启迪思想、激发正能量,让“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兼顾并重。
这本由袁伯伟创作的《趣话眼睛(看的学问)》是其中一册。
图书 | 趣话眼睛(看的学问)/开启创新路放飞中国梦 |
内容 | 编辑推荐 “开启创新路放飞中国梦”的对象是“少儿”、形式是“科普”。我们以有趣的故事、形象的图画,加之辩证分析、设问互动等内容和方式来传播知识、启迪思想、激发正能量,让“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兼顾并重。 这本由袁伯伟创作的《趣话眼睛(看的学问)》是其中一册。 内容推荐 湖北省科学作家协会、湖北省院士专家联络服务中心、湖北省创新研究会联手策划这套《开启创新路放飞中国梦》少儿科普丛书,目的只有一个:以创新的理念、思想、方法、案例作主线,为中国梦、少年梦“煽风点火”“铺路搭桥”。丛书的对象是“少儿”、形式是“科普”。我们以有趣的故事、形象的图画,加之辩证分析、设问互动等内容和方式来传播知识、启迪思想、激发正能量,让“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兼顾并重。 这本由袁伯伟创作的《趣话眼睛(看的学问)》是其中一册。 目录 科学“看”眼睛 “看”的魔力 一、“看”能救命 二、“看”能识宝 三、“看”出玄机 四、“看”出科学 五、“看”出智慧 六、“看”的说法 “看”的误区 一、“看”的形状错觉 二、“看”的大小错觉 三、“看”的色彩错觉 四、“看”的方位错觉 五、“看”的虚幻错觉 六、“看”的转换变异 七、“看”的动态错觉 八、“看”的单一性错觉 九、“看”的引导性错觉 十、“看”的错觉怪图 十一、“看”的主观错觉 十二、“看”的错觉利用 “看”的窍门 一、观察概述 二、“看”的角度 三、“看”的距察 四、“看”的手段 五、“看”的时间 六、“看”的技巧 “看”的思考 一、“看”的机遇创新 二、“看”的由表及里 三、“看”的求同辨异 四、“看”的联想类比 五、“看”的分析归纳 六、“看”的自我调整 试读章节 眼睛,是人体“五官”(耳、目、口、鼻、舌)中最为娇贵的器官。 眼睛,既是认识世界的窗口:大干世界的万事万物,都需要眼睛去辨识; 眼睛,又是日常活动的窗口:衣食住行、学习游戏,都需要眼睛作向导; 眼睛,还是感情表达的窗口:喜怒哀乐、爱恨亲疏,都能用眼睛来表达; 眼睛,竟是身份设别的窗口:利用眼球的视网膜、虹膜或者眼球的运动特征,都可以作为人体生物识别的依据,不仅比声音、指纹、笔迹等传统设别更为方便、准确,而且能进一步用于智能控制、智能管理。 集“知识的门窗、生活的门窗、心灵的门窗、设别的门窗”于一身,眼睛就显得非同寻常,特别重要啦。 但是,眼睛也十分娇气喔!眼睛容不下细微的杂质,也经不起粗暴的对待,需要关心呵护。不是吗?人们在形容什么珍稀宝贝的时候,就会说“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的爱护它”呵! 所以,为了用好眼睛,我们得了解眼睛,科学地认识眼睛。 1.眼睛的组织结构 利用医学提供的眼球侧面结构图,参照照相机的结构,让我们来认识眼球的主要部位。 (1)角膜一一镜头 是光线进人眼球的第一道关口,在眼球正前方,俗称“黑眼珠”。角膜实际上透明无瑕,只是由于眼球壁的其他部分好像照相机的暗箱,才产生黑的感觉。 (2)瞳孔——光圈 瞳孔,俗称“瞳仁”,直径为2.5~3毫米。瞳孔会随着外面光线的强弱而缩小或变大,以使眼睛里接受的光线恰到好处。一旦失调,则曝光不当。 (3)晶状体——全自动变焦镜头 晶状体,位于瞳孔虹膜后面,呈双凸透镜。正常人既能看近又能看远,全依赖于晶状体凸起程度的调节,使光线能聚焦在视网膜上。如果调节发生偏差,则就出现近视、远视或散光、老花眼。如果晶状体变混浊,就称为白内障。 (4)视网膜——胶卷 视网膜,起感光功能。感光最敏锐的那部分,称为黄斑。通过视网膜的感光来区分外界事物的明暗和颜色。 (5)虹膜——光圈的叶片 虹膜,相当于相机光圈的叶片,以此来控制调节瞳孔的缩小变大。根据虹膜内含色素的不同,虹膜呈现不同的颜色。白种人虹膜色素较少,呈灰蓝色;黄种人色素较多,呈棕黄色;黑人色素最多,呈黑色。 (6)巩膜——相机壳 巩膜,对眼球的内部结构起保护作用,白色不透明,厚约1毫米,占据整个眼球后面约5/6的范围,俗称眼白。 2.眼睛的科学保护 科学用眼、保护眼睛,每个人都必须重视,要从小养成良好的爱眼、护眼好习惯。 (1)姿势、场所:看书写字时,桌椅高度必须按身高调整。姿势要端正,抬头挺胸,距离桌面以30~40厘米为宜,且视线与书本须垂直,不可靠近桌面。灯光宜从左上方照射且光线要充足。不看字体太细小或模糊的印刷品。不要在晃动的车厢内阅读。 (2)时间:连续写字、阅读每40分钟须休息5~10分钟。每天放学后在家用眼力时间(含看书、写字、电视、电脑、小说、玩具、钢琴等)以不超过两小时为原则,以免眼睛过度疲劳。 (3)电视:眼睛保持与电视画面尺寸6~8倍的距离。看电视时,每隔30分钟须休息5~10分钟,连续看电视绝对不可超过1小时以上。看电视时,室内保持足够的光线亮度。 (4)电脑:每工作半小时须休息5~10分钟。装置滤光片以防止反射光。电脑荧光屏与眼睛距离在60~70厘米之间,荧光屏上端要略低于视平线,并作10。~20。微小后倾。每天使用时间不宜超过4小时。 (5)营养:均衡饮食,不挑食。经常摄取维生素A,多食用对眼睛有保健作用的食物,如胡萝卜、番茄、菠菜或深绿色、深黄色蔬菜、蛋黄、肝脏等。 (6)环境与运动:多接触大自然、多看远方绿色景物。多做户外运动。P1-4 序言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是国家的梦,更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 我们相信,有梦想才会有希望,有希望才会有未来。梦想照亮人生,梦想改变世界,梦想创造历史! 少年梦托起中国梦,少年决定着的国家未来: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有梦则民族有望,少年追梦则国家兴旺。 自古英雄出少年。“好奇、好问、好动、好学、好梦”是少儿共有的天性。 让好奇变成兴趣、变成探索、变成智慧、变成梦想、变成现实! 好梦需要激发、需要引导、需要启迪、需要畅想; 圆梦需要激情、需要智慧、需要行动、需要创新! 创新驱动发展是面向未来的国家重大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湖北省科普作家协会、湖北省创新研究会联手策划这套《开启创新路放飞中国梦》少儿科普丛书,目的只有一个:以创新的理念、思想、方法、案例作主线,为中国梦、少年梦“煽风点火”“铺路搭桥”。 丛书的对象是“少儿”、形式是“科普”。我们以有趣的故事、形象的图画,加之辩证分析、设问互动等内容和方式来传播知识、启迪思想、激发正能量,让“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兼顾并重。 丛书编委会 2014年9月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趣话眼睛(看的学问)/开启创新路放飞中国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袁伯伟 |
绘者 | |
出版社 | 长江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922581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6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20 |
出版时间 | 2014-04-01 |
首版时间 | 2014-04-01 |
印刷时间 | 2014-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22 |
CIP核字 | 2014062682 |
中图分类号 | R322.9-49 |
丛书名 | |
印张 | 5.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北 |
长 | 209 |
宽 | 146 |
高 | 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