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承波主编的《新传媒(2014.2)》关注传媒现实,研究传媒理论,既重视对新媒体的研究,也再传统媒体的研究中引入新思维。书稿分为特稿、焦点话题:微电影研究、新媒体前沿、广播电视前沿、新闻与传播研究、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媒体创意与策划、创新传媒教育、读书乐园、封面人物介绍。
图书 | 新传媒(2014.2) |
内容 | 编辑推荐 宫承波主编的《新传媒(2014.2)》关注传媒现实,研究传媒理论,既重视对新媒体的研究,也再传统媒体的研究中引入新思维。书稿分为特稿、焦点话题:微电影研究、新媒体前沿、广播电视前沿、新闻与传播研究、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媒体创意与策划、创新传媒教育、读书乐园、封面人物介绍。 目录 特稿 南京高校学生不良学习行为形成的媒介因素调查及其对策研究 焦点话题:中国互联网20年 试论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三次飞跃 基于个体视角的中国社会化媒体影响初探 中国网络社交活动的产生及发展趋势探析 博客进化论:从书籍、报纸到杂志——浅析轻博客的差异化竞争之路及其前景 国内互联网信息消费研究综述 新媒体前沿 移动互联时代中央级媒体新闻客户端的优势与局限——以“新华社发布”为例 关于企业微信营销的若干思考 从长尾理论角度看中国化妆品在线销售业的发展——以聚美优品B2C为例 论网络社会管理中的技术近用——从江苏省网络社会协同管理的创新经验谈起 利用微博做好突发事件报道——以鲁甸地震“浑水煮面”报道之争为例 探析我国网络脱口秀的节目定位 广播电视前沿 央视《新闻联播》两会报道的突破 加法与减法——《新闻联播》“两会”报道的新突破 健康养生类电视节目中的视觉传播探析——以北京卫视《养生堂》节目为例 新闻与传播研究 试论现代环境意识确立前的环境传播(1949-1982)——以《人民日报》为例 1927年至1937年绥远地区新闻通讯社初探 中国近代留学生对新闻事业近代化的影响初探 发展传播学的新语境——以泰拉尼安传播思想为视角 传播学视域下互联网构建集体身份认同功用初探 试论公民新闻实践的三种模式及其规制 论新媒体时代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力的提升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职业道德建设 视觉传播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 “微”观社会:中韩微视频题材与表达的比较分析 海峡两岸微电影融合发展之困——一种比较视野下的分析与思考 试析弹幕视频的视觉修辞特色——以“哔哩哔哩”弹幕网为例 试论语码转换作为修辞手段的类型和特点——以动画片为例 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演变——关于中国当代影视动画叙事范式的分析 视觉传播语境中的动画影像表达探析 《武侠》对“侠义”母题的另类诠释 读书乐园 知识社会学视角下的传播思想史——《传播学科的奠定:1922-1949》简评 广播电视的多维视野——评《广播电视概论(第二版)》 以历史发展为牵引 俯视当下广电新格局——《广播电视概论(第二版)》评述 封面人物介绍 青年学者吴迪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新传媒(2014.2)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宫承波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437344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0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20 |
出版时间 | 2014-12-01 |
首版时间 | 2014-12-01 |
印刷时间 | 2014-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计算机-操作系统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2 |
CIP核字 | 2014305520 |
中图分类号 | G206.2-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60 |
宽 | 207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