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德瑞编著的《日本陆军兴亡史(1853-1945)(精)》是一部关于日本第一支现代陆军成立、建设、演化、分裂、蜕变及至最终覆灭的恢宏历史;以重大军事战役为轴,探求塑造日本帝国陆军的战略、理论和价值观冲突及其组织制度问题;一书在手,尽揽一支现代陆军兴衰沉浮。
图书 | 日本陆军兴亡史(1853-1945)(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爱德华·德瑞编著的《日本陆军兴亡史(1853-1945)(精)》是一部关于日本第一支现代陆军成立、建设、演化、分裂、蜕变及至最终覆灭的恢宏历史;以重大军事战役为轴,探求塑造日本帝国陆军的战略、理论和价值观冲突及其组织制度问题;一书在手,尽揽一支现代陆军兴衰沉浮。 内容推荐 爱德华·德瑞编著的《日本陆军兴亡史(1853-1945)(精)》是一部全面描述近现代日本陆军发展历史的书籍。它全面追溯了日本陆军的起源、发展,作为实现日本的地区和全球野心的机器的影响力,以及在19世纪中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期间如何充当日本国家军事化的催化剂。在扎实的史料基础上,作者解释了饱含着武士道精神的日本战争风格是如何塑造了军队、限定了其选择空间、影响了其具体决策,以及如何使其成为征服大半个亚洲的组织的。作者同时也解释了这支军队是如何随着日本社会结构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其思想和信念,进而,这支军队又对塑造日本国家的政治、社会、文化和战略产生了怎样的决定性影响。 作者描述了日本是如何将其巨量的国家财政收入用于现代化、职业化建设和军队训练,肇因于此,日本陆军变得越来越强大,并在政治上扮演了越发重要的角色。与此同时,日本陆军创造了一套高效的学校教育体系,一套组织有序的现役和后备役力量,以及一个随时思考着应对地区威胁的专业化的军官群体,还有配备了先进武器的、训练有素的士兵队伍。 围绕指导思想、战略战术、武器装备和国内各军种关系等问题,作者的专业研究同时抓住了塑造日本帝国陆军的关键性人物:从强悍的地缘政治战略家山县有朋到在二战的最后岁月仍极力鼓动部队战斗至死的阿南惟几。 在本书的最后,作者提出,如果一支军队将自身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那它就注定难逃失败的命运。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1.维新的序幕 2.内战与新军 3.对付武士 4.明治陆军 5.进军亚洲:中日甲午战争 6.回师大陆:日俄战争 7.国家军事战略的制度化 8.短期战还是总体战? 9.密谋、政变与陆军的蜕变 10.关键之年(1937—1941年) 11.亚洲—太平洋战争 12.结语 附录一 历代陆军大臣和陆军参谋总长名录 附录二 日本陆军在华司令部之变动:1937—1939年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日本陆军兴亡史(1853-1945)(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爱德华·德瑞 |
译者 | 顾全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新华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661660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11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400 |
出版时间 | 2015-05-01 |
首版时间 | 2015-05-01 |
印刷时间 | 2015-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886 |
CIP核字 | 2015087684 |
中图分类号 | E313.51 |
丛书名 | |
印张 | 26.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5 |
高 | 2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2013-6117号 |
版权提供者 |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