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死水微澜(精)/字里行间文库
内容
试读章节

第一部分 序幕

至今四十多年了,这幅画景,犹然清清楚楚地摆在脑际:

天色甫明,隔墙灵官庙刚打了晓钟,这不是正好早眠的时节?偏偏非赶快起来不可,不然的话,一家人便要向你做戏了;等不及洗脸,又非开着小跑赶到学堂——当年叫作学堂,现在叫作私塾——去抢头学不可,不然的话,心里不舒服,也得不到老师的夸奖。睡眠如此不够的一个小学生,既噪山雀儿般放开喉咙喊了一早晨生书,还包得定在十早晨中,必有八早晨,为了生书上得太多,背不得,脑壳上挨几界方,眼皮遭纠得生疼;到放早学回家,吃了早饭再上学时,胃上已待休息,更被春天的暖气一烘,对着叠了尺把厚的熟书,安得不眉沉眼重,万分支持不住,硬想伏在书案上,睡一个饱?可是那顶讨厌,顶讨厌,专门打人的老师,他却一点不感疲倦,撑起一副极难看的黄铜边近视眼镜,半蹲半坐在一张绝大、绝笨重的旧书案前,拿着一条尺把长的木界方,不住地在案头上敲,敲出一片比野猫叫还骇人的响声,骇得你硬不敢睡。

还每天如此,这时必有一班载油、载米、载猪到杀房去的二把手独轮小车——我们至今称之为叽咕车,但一般都写作鸡公车,不免太歪曲了——从四乡推进城来,沉重的车轮碾在红砂石板上,车的轴承被压得放出一派很和谐很悦耳的“咿咿呀呀!咿呀!咿呀!”

咿呀!只管鸣声单调,但在这时候简直变成了催眠曲!老师的可憎面孔,似乎离开了眼睛,渐远渐远,远到仿佛黄昏时候的人影;界尺声也似乎离开了耳朵,渐细渐细,细到仿佛初夏的蚊子叫,还一直要推演到看不见听不见的境界。假使不是被同桌坐的年纪较大的同学悄悄推醒,那必得要等老师御驾亲征,拿界方来敲醒。

虽只是一顷时的打盹,毕竟算过了瘾。夫然后眼睛才能大大睁开,喊熟书的声音才能又高又快,虽是口里高喊着“天地元黄”“粗陈四字”,说老实话,眼里所看的,并不是《千字文》《龙文鞭影》,而清清楚楚地是一片黄金色的油菜花,碧油油的麦苗,以及一湾流水,环绕着乔木森森,院墙内,有好些瓦屋的坟园。

至今还难以解释,那片距城约莫二十来里的坟园,对于我这个生长都市的小孩子,何以会有那么大的诱惑!回忆当年,真个无时无刻不在想它,好像恋人似的相思,尤其当春天来时。

在私塾读书,照规矩,从清早一直到打二更,是不许休息的,除了早午两餐,不得不放两次学,以及没法禁止的大小便外。一年到头,也无所谓假期,除了端阳、中秋各放学三天,过年放半个月,家里有什么婚丧祝寿大事,不得不耽搁相当时日。倘要休息,只好害病。害病岂非苦事?不,至少在书不溜熟而非背通本不可之时。但是病也不容易,你只管祷告它来惠顾你,而它却不见得肯来。这只好装病了,装头痛,装肚子痛,暂时诚可以免读书之苦,不过却要装着苦相,躺在床上,有时还须吃点不好吃的苦水,还是不好!算来,唯有清明节最好了,每年此际,不但有三天不读书,而且还要跑到乡下坟园去过两夜。这日子真好!真比过年过节,光是穿新衣裳,吃好东西,放泼地玩,放泼地闹,还快活!快活到何种程度,可是说不出。

只记得同妈妈坐在一乘二人抬的,专为下乡,从轿铺里雇来的鸭篷轿里,刚走出那一道又厚又高的城门洞,虽然还要走几条和城里差不多同样的街,才能逐渐看见两畔的铺店越来越低、越小、越陋,也才能看见铺店渐稀,露出一块一块的田土,露出尘埃甚厚的大路,露出田野中间一丛丛农庄上的林木,然而鼻端接触到那种迥然不同的气息,已令我这个一年只有几度出城,而又富有乡野趣味的孩子,恍惚起来。

啊!天那么大!地那么宽平!油菜花那么黄香!小麦那么青!清澈见底的沟水,那么流!流得泪泪地响,并且那么多的竹树!辽远的天边,横抹着一片山影,真有趣!

P1-4

目录

第一部分 序幕

第二部分 在天回镇

第三部分 交流

第四部分 兴顺号的故事

第五部分 死水微澜

第六部分 余波

序言

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多媒体时代的到来,使传统的纸质阅读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信息爆炸、思维与写作的即时性和碎片化,已经让大众无法感受知识的价值和读书的乐趣。面对这种客观存在,我们或许无力改变,但作为文化的传播者,我们必须坚守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以继承和传播人类文明为己任,让阅读的本质与乐趣重归人间,正因为如此,我们策划和出版了这套“字里行间文库”,献给热爱经典、喜欢阅读的人们。

“字里行间”形象地概括了写作和阅读的过程与状态,同时它又与我们开办的“字里行间书店”形成一种默契与呼应。一年以前.我们推出了“汉译经典”丛书,在经济利益占主导地位的出版界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和肯定。而“字里行间文库”的出版,某种程度上是“汉译经典”丛书的补充和拓展,我们试图在喧闹浮华的当下,开辟出一片纯静的阅读空间,让你体会纸质阅读的乐趣与深度阅读的美妙。

“字里行间文库”立足于经典,但不止于学术,也不厚古薄今,更不偏崇西洋而轻视国粹,它是一个囊括了古今中外,包含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文学艺术名著的知识宝库。在形式上,它面向大众,价廉物优、便于携带,可供随时阅读,使鲜活的知识与文化进入贴身的口袋和随身的行李,让书本伴随我们的生活和旅行,使我们真正体验阅读的质感和知识的亲切,让思想邀游于历史与现实、真实与幻想的天空。

卡尔维诺说:“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即使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的书。”“字里行间文库”里面的书,无论你是“初读”还是“重温”,都将是一次愉快的精神之旅。让我们在有限的生命里,在匆忙的奔波中,暂且放下手机、离开网络,安静地坐下来,看一本书,让阅读成为我们人生的一种习惯,使我们的心灵获得更加充实和强健的能量。倘能如此,我们便感到无限的欣慰和快乐了。

编者

内容推荐

李劼人所著的《死水微澜》以甲午中日战争到辛丑条约签订的七年时间为经,以四川省会成都及其近郊构成的川西坝为纬,描绘了清朝末年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及挣扎的苦难历程。在作品中,作者表达了对备受压制的人们——特别是下层妇女的同情。小说还结合人物塑造和情节推进,细腻地写出了当时的民俗风情、起居服饰等,增强了历史的真实性,具有浓郁的巴蜀文化的地方色彩。

编辑推荐

曾被郭沫若、巴金、曹聚仁等人高度称赞的一位作家,也是曾经被历史所遗忘而今又重新认识到他在中国历史文学中的重要性的作家——李劼人。

他是中国现代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学大师之一,代表作有“大河三部曲”《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而其中《死水微澜》是最为完美之作,被译作多种文字,受到国外著名翻译家和文学评论家的盛赞。

《死水微澜》这一长篇历史小说填补了近代以来文学史上的空白,作者以切实的笔触为我们真实展现了一副波澜壮阔的近代四川历史上世态人情的画卷,并且借助塑造人物和情节的推进,细腻写出了当时的风土人情,具有浓郁的巴蜀文化地方特色。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死水微澜(精)/字里行间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劼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235298
开本 32开
页数 286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61
出版时间 2014-09-01
首版时间 2014-09-01
印刷时间 2014-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26
CIP核字 2014202168
中图分类号 I246.57
丛书名
印张 9.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90
132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3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