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论京派/现代文学论丛
内容
编辑推荐

《论京派》共20章,是作者高恒文“京派”研究20余年的一个论文集。在书中,作者选取了“京派”代表人物的代表作品,如废名、冯至、卞之琳等人的现代诗歌,进行了不同角度的解析。同时,改选取了一些与“京派”有关的文学论争,在再现这些文学论争的时候,对事件的起因并没有因循传统研究观点,而是结合当时的论争情况,给出了自己的见解。如,高恒文认为,梁实秋与“京派”的论争,除了文学观点的差异,人事上的分歧也是引发论争的重要原因。

民国时期,几乎每一个文学群体都有自己的文艺刊物,“京派”也不例外。高恒文相信论述了《大公报》文艺副刊在“京派”发展史上作用,这一点很少有研究者关注到。

本书对“京派”代表作家、代表作品、刊物、文学论争等方面的研究,可以说是对“京派”的一次全方位呈现。

目录

“京派”:备忘与断想

鲁迅论“京派”“海派”

鲁迅对朱光潜“静穆”说批评的意义及其反响

“低徊”的趣味——关于鲁迅一个文学批评的笺疏与考释

周作人的《阿Q正传》论述

周作人与永井荷风

读《闻一多全集·书信》札记

乡土小说的谱系和理论的重构——论沈从文对鲁迅小说论述的意义

“人类”的“灾难”与“寂寞”——论废名诗歌的思想内涵

现代的与古典的——论废名的诗

废名的诗:深玄的思想特征及其艺术形式

冯至的两首同题诗--《威尼斯》

诗文相通--论冯至《山水》与《十四行集》之关系

《十四行集》:谁之“存在主义”?

卞之琳的爱情诗《无题二》简析

“晚期风格”:卞之琳《午夜听街车环行》志感

“古意”的现实性——林庚30年代诗歌新论

梁实秋与“京派”——对一场文学论争的历史考察

《大公报》文艺副刊在“京派”发展史上的意义

“京派”:都市中的特殊的人生与文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论京派/现代文学论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高恒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岳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7843324
开本 32开
页数 31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5
出版时间 2015-01-01
首版时间 2015-01-01
印刷时间 201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18
CIP核字 2014290335
中图分类号 I209.91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山西
210
148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7:1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