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天道与政道(17世纪中国儒家思想与清教主义对比研究)
内容
目录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依据与意义

一 研究问题的依据

二 研究问题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现状

二 研究方法

 第三节 关键词的界定

一 儒家思想

二 专制主义

三 天道、政道

四 清教主义

 第四节 研究路径与创新

一 研究路径

二 创新

第二章 朱明王朝的专制

 第一节 朱明王朝专制的强化

一 朱明王朝思想文化专制的强化

二 朱明王朝社会政治专制的强化

 第二节 社会的普遍腐败与危机

一 专制与腐败

二 社会危机与全盘崩溃

第三章 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

 第一节 斯图亚特王朝专制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一 君权神授论与君父论

二 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的实践

 第二节 斯图亚特王朝社会的矛盾与危机

一 经济的衰退

二 社会矛盾与危机

第四章 17世纪中国儒家思想对专制主义的回应

 第一节 儒家思想的内部变革:具有民主意识的启蒙思潮

一 启蒙思潮兴起的历史文化背景

二 启蒙思潮的哲学基础:自然人性论与自然权利论

 第二节 启蒙思想的价值取向

一 个体性的张扬

二 自由平等的追求

三 “经世致用”的指向

 第三节 全面反省和整体批判两千年来的专制主义

一 解蔽“君权神授论”“君父论”与论政治社会的起源

二 “天下本位”论

三 暴君放伐论

四 个体意识

五 “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第四节 限制君权的制度设计与政治理想

一 以“相权”制约“君权”

二 “学校”议政

三 地方分权治理

四 改革官僚体制及选官制度

五 革除“宦官”与“女御”制度

第五章 17世纪英国清教主义对专制主义的回应

 第一节 国教的内部变革:具有民主精神的清教主义的出现

一 清教兴起的历史文化背景

二 清教主义的内涵

三 清教运动

四 清教主义的神哲学基础

 第二节 清教主义的价值观与政治化

一 清教主义的价值观

二 清教主义的政治化

 第三节 清教主义对专制主义的批判

一 解蔽“君权神授论”“君父论”与论政治社会的起源

二 人民主权论

三 “人民有权反抗暴政”

四 天赋人权

五 论法治

 第四节 限制王权的政治理想和制度设计

一 共和国方案

二 君主立宪论

第六章 中国17世纪的历史结局:“康乾盛世”

 第一节 “盛世”背后,皇权专制制度的高度强化

一 削弱阁权,设立“南书房”“军机处”、创设“密折”制

二 严抑臣下,打击朋党,君臣关系主奴化

三 “秘密建储”制、科举制与谏官职权的削弱

四 刑律繁密、皇帝成为活的法律

 第二节 “盛世”背后,思想文化的极端专制

一 “大一统”论与“正统”论

二 皇权宰制神权

三 “崇正斥邪”论、禁毁图书、文字狱与严禁“清议”

 第三节 “盛世”之下,儒家的整体沉默

一 官方理学的复兴与理学精神的衰亡

二 儒家的文化考古

第七章 英国17世纪的历史结局:“光荣革命”

 第一节 清教徒革命:推翻王权专制

一 有据弑君与清教共和国

二 从共和国到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

 第二节 “光荣革命”:近代民主制度的初步确立

一 “光荣革命”:近代民主制的初步确立

二 宪政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三 英国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八章 儒家思想与清教主义的“天道”与“政道”

 第一节 儒家思想的“天道”与“政道”

一 “天人合一”的同一性与黄宗羲的“盈天地皆心”

二 “天人合一”思维范式的逻辑推演

三 “天人合一”思维范式的制度路向:圣王政治

四 “天人合一”思维范式的社会结构路向:政教合一

 第二节 清教主义的“天道”与“政道”

一 “神人相分”的非同一性与清教主义的“良心自由”

二 “神人相分”思维范式的政治制度路向:民主宪政

三 “神人相分”思维范式的社会结构路向:政教分离

 第三节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十七世纪是世界历史走向近代的世纪,此间,中国儒家思想与英国清教主义都做出了积极的回应,但历史结局不同,这就昭示着其后以恃强凌弱为主题的近现代历史的叙事。研究这一历史现象需要从思想史与社会史的相互印证中,考察儒家思想与清教主义克制封建王权,走向近代文明的观念体系与历史成效。在儒家思想与清教主义的彼此对照中,清楚地认识到两者政治理念的不同源于它们各自不同的思想路径与路向,而两者思想路径与路向的不同又源于两者天道观的根本差异。高健龙编著的这本《天道与政道(17世纪中国儒家思想与清教主义对比研究)》旨在探讨天道对政道的影响,在中西相互参照中,对于儒家未来之命运的探索,有助于做出更加深刻的思考。

编辑推荐

高健龙编著的这本《天道与政道(17世纪中国儒家思想与清教主义对比研究)》围绕着儒家思想与清教主义对王权专制主义的回应这一主题,展开对二者政治思想的研究。它们的政治思想可以分作两个部分,其一是政治批判的思想,其二是限制王权的制度设计的思想。为此,本书先对中英两国在17世纪开端的专制主义进行论述,而后对17世纪的历史结局做了描述和总结。从思想史与社会史相互印证中,笔者提出一个问题:清教主义何以能够克制专制主义而走向近代文明的彼岸,儒家思想何以未能克制专制主义而停留在中世纪的此岸?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天道与政道(17世纪中国儒家思想与清教主义对比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高健龙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141182
开本 16开
页数 26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14-04-01
首版时间 2014-04-01
印刷时间 2014-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24
CIP核字 2014061988
中图分类号 B222.05
丛书名
印张 17.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2:2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