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1660—1832年的英国社会(英国史前沿译丛)
内容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历史、政治学等专业研究者

18世纪英国史是西方学界英国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史家们之所以关注这段时期的英国历史,是因为“英国当时是世界上财政、工业、商业、殖民和海军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其政治制度在欧洲乃至世界都是最成功的。英国文化与思想也开始逐渐对欧洲及世界的其他地区产生影响”。在诸多关于18世纪英国史的研究成果中,乔纳森?克拉克所著《1660—1832年的英国社会》一书广受学界关注,被认为开辟了英国历史学研究的新时期。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乔纳森克拉克,长于宗教史和政治史研究,著有《变迁的动力:18世纪50年代危机与英国政党制度》(1982年)、《革命与反叛:17世纪和18世纪的英国国家与社会》(1986年)、《自由的语言,1660-1832年,盎格鲁-美洲世界的政治论战和社会动力》(1994年)、《塞缪尔约翰逊》(1995年)等著作。

译者简介:姜德福,1963年10月生,历史学博士。现任大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辽宁省历史学会副理事长。著述有:《社会变迁中的贵族》(专著)、《现代早期英国社会的变迁》(合著)、《欧洲贵族1400-1800》(译著)等。

内容简介

《1660-1832年的英国社会》一出版就被认为开辟了英国历史学研究的新时期。作者克拉克在这部著作中,首次把1660-1832年定义为“漫长的18世纪”,并全面阐述了他对于漫长的18世纪的英国社会的看法,1660-1832年间英国社会具有突出的一致性和完整性,英国正是在这一时期通过君主、贵族、教会的密切配合使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形成。

目录

目 录

序 言

缩略语

关键词

导言:旧制度的实质

1.向现代的过渡

2.构建旧制度

3.教派国家

4.英国社会特性的描述

5.民族特性

第一章 从王政复辟到和谐一致,1660—1760年

1.宗教战争的长久阴影

2.新秩序的界定

3.国家面前的教会:1688年革命

4.中间立场的分裂:为什么所有各方都呼吁神权?

5.神授权利观念的转变,1745—1760年

第二章 旧制度的社会和思想前提

1.这些设想为何相互联系?

2.政治理论原则及其内容,从洛克到穆勒

3.阶级、性别以及对等级社会的批判

4.文明、消费主义和精英社会理论

第三章 民族特性:教会和国家的命脉,1760—1815年

1.英国人为何在共和主义革命的年代愈益将其国家定义为君主国?

2.君主制国家:从布莱克斯通到荷兰王室,宪政论战如何关注于君权?

3.国教统治的国家:为什么政治神学仍然如此重要? 1760—1793年

4.为什么卫理公会和福音派支持国教政治神学的霸权地位?1760—1832年

5.国教统治的神奇复兴,1789—1815年

第四章 在激进主义之前:不满的宗教根源,1688—1800年

1.人们为什么疏远了旧社会?

2.疏远的一些理论基础:自然神论、阿里乌教义、索齐尼主义

3.神学异端与政府构成

4.异端的失败,1714—1754年

5.约翰 ?威尔克斯与英国国教中异端的复苏,1745—1774年

6.不奉国教派及其目标,1714—1775年

7.对神权政治国家权威的否定:托马斯 ?潘恩

8.民主理论的起源:理查德 ?普赖斯、约瑟夫?普里斯特利和威廉?戈德温

9.“欧洲的宗教”:异端的复兴,1772—1800年

第五章 崩塌前夜的旧制度:缓慢的腐蚀

1.旧社会的意识形态

2.工业革命的影响

3.民主、人口统计学、不奉国教

4.从“激进改革”到“激进主义”:新批评的出笼

第六章 新教体制的终结,1800—1832年:轰然崩坍

1.从古老的宪政到新教体制

2.为何改革被认为可以避免?1800—1815年

3.新教体制的防御,1815—1827年

4.“逐渐实现的革命”,1827—1832年

5.“最重要的争论”:《改革法》的影响

索引

精彩书摘

随着时代的变迁,词语的含义也在发生变化;新的概念被创造出来用以描述新的思想。对于各种形式的历史研究来说,这些不言而喻的问题应该是至关重要的,它们给研习漫长的18世纪历史的学生们提出了一个特别棘手的问题,其原因恰恰是从表面看来,那个时代和我们自己的精神世界非常相像,使得它很容易为我们所理解。

然而,这种熟悉的感觉是人为制造出来的。有时我们用来回顾这个时期的概念和范畴,是很久之后才形成的,尤其是“自由主义”和“激进主义”:这种方法上的错误在术语上被称作时代错误。有时我们发现,一个熟悉的词语在过去被广泛使用,如“家族”、“民族”或者“革命”,于是想当然地认为,这个词语早已具有了今天的所有含义:这种错误在术语上被称作预期描述法。我们还会犯第三个普遍的错误,当我们根据想象出来的某种事物的结果来确认其本质特征的时候,我们会犯目的论的错误:如果说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是橡树的话,汉诺威时代的社会则一定是橡树果。我们想当然地认为,观念形态自然会通过我们熟悉的概念表达出来。本书即是将旧制度从这些曲解中摆脱出来并使之变得陌生的广泛运动的一部分。

许多人回顾漫长的18世纪,以探寻向现代性的过渡,或者在“我们失去的世界”因为他们所谓的现代化进程消亡之前,捕获它的一抹余晖。许多事情明显发生了变化,但是这种表达变化的方式需要详加限定。即使在他们对“现代人”的赞美超过了对“古人”的赞美,对斯图亚特王朝晚期和汉诺威王朝的英国在自然哲学、技术和商业扩张方面的成就大加赞颂的时候,18世纪的英国人也没有意识到生活在这样一个现代化进程中。显然,“scientist”一词到1840年才被创造出来,“现代”科学知识和“传统”信仰之间的对立,同样是19世纪的一项创造。那些后来如此有影响的人为对立,绝大多数并未出现在漫长的18世纪。塞缪尔?约翰逊将“modernism”解释为“对古代和古典的风俗习惯的背离”;将“modern-ness”只解释为“新颖、新奇”。Modernity和modernisation是约翰逊的《词典》中两个没有的词:和他的同时代人一样,约翰逊将ancients和moderns看作是一个完整的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统一体中的连续时期,没有用一道分水岭将它们彼此割裂开来。在本书涵盖的这一时期,“modern”的意思仍然是“最近的”,不是“改进的”,更不是“转变的”。

由于他们没有预感到分水岭的出现,这一时期的英国人并不认为自己生活在旧制度之下。当然,旧制度这个词被创造出来是为了系统阐述法国大革命的对立物,并没有被英语著述广泛采用,来描述英国社会的特征。然而,ancien的意思是“从前的”而不是“古老的”,且最初并不含有“落后于时代”的意思:旧制度这个词指的是法国在思想、技术和物质方面高度复杂的社会秩序,这种社会秩序存在于大革命之前。英国从未经历过这样一场政治和社会大变动,英语中也从未有过一个得以如此流行的词汇。但是,英国改革者确实在构建这样一个概念的方向上做出了值得注意的努力,他们将居于统治地位的社会秩序的最后三十年描述为“衰败的旧制”;通过1828年至1835年左右的改革,他们确实在社会公共规范方面实现了重大的断裂;在其关于这些事件的政治、思想和历史著述中,他们明确推动了这种看法的转变,从此以后不再将1832年以前的社会完全看作应受批判的社会。

因此,除了可以得出它的某些特点具有必然的一致、在这一相互联系被打破的同时这个社会制度也失去其思想统治权等史学观点以外,我们从使用“旧制度”这个词来描述英国漫长的18世纪这件事中得不出什么推论。在思想、技术和物质方面的复杂性上,1832年《改革法》通过次日早晨与法案通过前夜的英国毫无二致;但是,本书试图阐明这些年里(1660—1832)发生的变化,并由此将历史学的关注置于后来被政治学命名为“现代化”的进程的发明创造上。当然,我们应该清楚,这一阐释并不表示对任何简单意义的“现代化”观点的赞同:因为每种已有的社会体制在今天同样存在,在本质上没有哪一个比其他的“更年轻”。

语言与客观实在有着密切的联系,本书赋予观念史优先地位的做法是审慎的。史学方法中弄错时代的错误是致命的,因为它重新整理过去的思想和观念的做法使得过去的行为莫名其妙,只能试图对现在的行为提出预见。人们总是指责史学家戴着一副墨镜来看待过去;对犯有时代错误的词汇的介绍,将使这样一副眼镜变成一面镜子。

……

精彩书评

它将极大地修正我们大多数现有的关于18世纪的看法……《英国社会》能够很好地展现出比刘易斯B纳米尔的《乔治三世在位时期的政治结构》更大的影响,而且其涉及的领域更为广泛。——约翰凯尼恩,《现代历史杂志》

对任何关于处在“光荣革命”与《大改革法案》期间的英国社会性质的讨论而言,这本书都将是至关重要的…… ——W.A.斯佩克,《教会史杂志》

由于其惊人的学识……《英国社会》将使得其他学者不得不重新调整他们对于18世纪英国政治的看法……我完全认同他*重要的观点,即很多史家错误地以世俗化的眼光来看待18世纪,没有人认识到宗教的重要性、深受欢迎的英国国教的影响力以及教会-国家关系的重要意义,就不能正确理解这一时期的政治。 ——H.T.狄金森,《英国历史评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1660—1832年的英国社会(英国史前沿译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J.C.D.克拉克
译者 姜德福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商品编码(ISBN) 9787100095587
开本 16开
页数 70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4-08-01
首版时间 2014-08-01
印刷时间 2014-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808
CIP核字 2014116467
中图分类号 K561.4
丛书名
印张 4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2
156
3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5: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