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战争与和平(导读版)/语文新课程标准必读
内容
编辑推荐

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战争与和平(导读版)》主要以1812年拿破仑侵俄的战争为中心,叙述三个俄罗斯贵族家族,在战争与和平的年代里,经历生活中无数的苦痛后,终于体验出人生真谛的故事。同时随着主角的命运轨迹,展露出19世纪初期俄国社会与政治变迁,记录了欧洲历史最动荡的时期,气势恢宏,无与伦比。

内容推荐

《战争与和平(导读版)》被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小说以安德烈、皮埃尔、娜塔莎的命运为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描绘了当时俄国的社会风尚,展示了广阔的生活画面。作者列夫·托尔斯泰把战争与和平,前线与后方、国内与国外、军队与社会、上层与下层联系起来,既全面反映了时代风貌,又为各式各样的典型人物创造了广阔的典型环境。

目录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二十一

二十二

二十三

二十四

二十五

二十六

二十七

二十八

二十九

三十

三十一

三十二

三十三

三十四

三十五

三十六

三十七

三十八

三十九

四十

四十一

四十二

四十三

四十四

四十五

四十六

《战争与和平》知识题锦

参考答案

试读章节

“公爵先生,热亚那和卢卡已经成为拿破仑家的领地了。可是我要警告您,如果您还不告诉我我们已经有了战争,我就要和您绝交。”

这是皇后玛丽亚·费奥多罗夫娜的心腹、宫廷女官爱娜·沙雷奥在1805年7月接待第一个前来赴晚宴的达官要人沃希列公爵时所说的。公爵却一点儿也没有因为这样的接待而感到尴尬。

爱娜与公爵谈过了政治、客人和皇后后,社交性质的谈话便告一段落,而转向了私人的话题。

爱娜向公爵提出了心中人选博尔孔斯卡娅公爵小姐,作为公爵小儿子阿纳托利的娶亲对象。爱娜讲述着女孩的家庭背景,公爵经不起诱惑,请求爱娜帮他促成这门亲事。爱娜答应今晚和博尔孔斯卡娅谈谈。

爱娜的客厅里来了许多达官贵人,沃希列公爵的女儿海伦、迷人的博尔孑L斯卡娅公爵夫人都来了。沃希列公爵的儿子耶彼里泰带来了由他引见的莫特马尔,到场的还有莫里约神父等客人。

年轻的博尔孔斯卡娅公爵夫人美丽动人,不论是谁,在看到这个虽然怀着身孕却依旧轻松愉快的未来母亲的时候,都会感到很高兴。

紧随在娇小的公爵夫人之后,有一个略显肥胖的年轻人走进来。他头发剪得短短的,戴着一副眼镜,穿着一条时髦的浅色裤子。这个略显肥胖的年轻人叫皮埃尔,是叶卡捷琳娜在位时一位大名鼎鼎的达官,而此刻在莫斯科奄奄一息的别祖霍夫伯爵的私生子。他还没有在任何地方工作过,刚从国外深造回来,头一次在社交场合露面。爱娜向皮埃尔点点头打了个招呼。与皮埃尔交谈了几句之后,爱娜又去履行她女主人的职责了,她来回巡视,不断地调节着晚宴的气氛。

爱娜的晚宴进行得很热闹。所有的客人分成了三个小团体。在第一个团体里,男性客人较多,中心是神父;在第二个年轻人的团体中,中心是沃希列的女儿海伦,以及那位博尔孔斯卡娅公爵夫人;在第三个小团体里,中心人物是莫特马尔子爵和爱娜。在欢乐的气氛中,皮埃尔和神父谈起了政治局势的问题,他们谈得聚精会神、旁若无人。

这时,年轻的安德烈·博尔孔斯基公爵来了,也就是娇小的公爵夫人的丈夫。皮埃尔一直注视着这位熟人,然后走过去和他友好地交谈了几句,他还想要再说一些,可是沃希列公爵和他的女儿要告辞了,他们要去出席一家招待会。男客们都起身给他们让路,与他们话别。

公爵微笑着让爱娜开导本不想出席宴席的皮埃尔。爱娜微笑了一下,答应照看皮埃尔。先前一直受冷落、坐在一边的那位老太太,她的家庭也是俄国望族,但现在衰落了,她那张善良的、哭肿了的脸上显露出了不安和恐惧。她不请自来地参加了这个晚宴是为了求公爵替她的独生子鲍里斯在禁卫军中找一个位置。老人苦苦哀求公爵,公爵迫于无奈最后勉强答应了。

客厅里的人此时正在谈论拿破仑。皮埃尔不顾一切地为自己的偶t像拿破仑争辩,他偏袒他,无人能蔑视以及反驳他的偶像,他认为拿破仑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他认为安杰尔公爵的被杀是政治的需要,从这件事上他看到了拿破仑的精神的伟大。他与客人们激烈地争辩着,无论客人怎样反驳,他都会以各种理由来应变,旁若无人,那么专注,那么聚精会神。

过了一会儿,客人们纷纷向爱娜致谢,感谢她举办了一场美妙的晚宴,然后,客人们就开始告辞了。

皮埃尔离开宴会后,乘车来到安德烈·博尔孔斯基公爵家,就像家里人一样,两个人随意地交谈起来。安德烈·博尔孔斯基公爵问皮埃尔是要去做骑兵军官,还是当外交官。皮埃尔说两者都不喜欢。

皮埃尔从国外回来后,他的父亲让他选择个职业,可他选择了三个职业,都毫无结果。安德烈·博尔孔斯基公爵和他谈的正是这件事情。皮埃尔表示他不愿从军,他问安德烈·博尔孔斯基公爵为什么要去打仗,安德烈·博尔孔斯基公爵回答道:“为什么?我不知道,是必须去。而且,我去……”他停了一下,“我去,是因为我在这里所过的生活对于我来说是不合适的!”P1-2

序言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最杰出的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作家之一,19世纪伟大的作家和思想家、改革家。他被称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托尔斯泰生于一个世袭伯爵的贵族地主家庭。他两岁丧母,十岁失去父亲,由姑母抚养成人。由于家资雄厚,所以他的童年始终是在无忧无虑的环境中度过的。托尔斯泰十六岁考入喀山大学东方语系,一年后转人法律系学习。在校期间,他热衷于社交,但真正的兴趣却在哲学,尤其是道德哲学方面。后来他受到法国启蒙运动思想的影响,对沙皇专制制度产生不满。三年后托尔斯泰退学,回家经营田庄,并实行一些自由主义的改革实验,设法改善农民的处境,但农民和地主之间无法调和的矛盾使得这位年轻伯爵的幻想破灭。这段经历后来在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中得到了反映。

从二十三岁起,托尔斯泰到高加索的沙皇军队中当下级军官,曾亲身参加过1854年至1855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他的创作活动也始于这个时候。他的处女作《童年》和以后写成的《少年》《青年》组成自传体三部曲。托尔斯泰还发表了一些反映战地生活的小说,如《袭击》和《台球房记分员笔记》等。

托尔斯泰退役回到家乡后,曾为农民子弟办学,后因沙皇政府干预,学校倒闭了。这期间,他两次出国,并写下了《暴风雪》《两个骠骑兵》《卢塞恩》《家庭幸福》等小说。婚后,托尔斯泰先后完成了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这两部作品为他赢得了世界一流作家的声誉。

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托尔斯泰经历了一场世界观的激变。他否定了贵族阶级的生活,站到了宗法农民的一边。这时,他不仅在生活方式上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且力求使自己的作品能为普通农民所接受。他写了不少民间故事和“人民戏剧”,也写出了一些优秀的小说,其中著名的有长篇小说《复活》,剧本《黑暗的势力》《教育的果实》和《活尸》,中篇小说《伊凡·伊里奇之死》和《克莱采奏鸣曲》等。

《战争与和平》的写作开始于1863年,托尔斯泰以俄国人民抵抗拿破仑侵略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以高度现实主义的描写,将丰富的生活素材和众多人物编织成一幅19世纪初期俄国生活的历史图景。罗曼·罗兰说:“《战争与和平》是我们时代最伟大的史诗,是近代的《伊利亚特》。”

《战争与和平》写于托尔斯泰的创作中期(1863--1880),这是托尔斯泰才华得到充分发展、艺术水平炉火纯青的时期,也是他思想上发生激烈矛盾、积极探索、酝酿转变的时期。托尔斯泰从1856年开始想写关于十--y]党人的小说,在1860年至1861年间写了开头三章(1884年发表,1877年至1879年曾再用这个题材写了一些片断,但与原来的构思毫无联系)。后来,他的注意力渐渐转移到关于1812年卫国战争的题材上来,试图从历史上给贵族阶级寻找存在的价值,用以解答当时的解放运动应由哪个阶级领导的问题。由于长期同人民接近,他深深感到人民在民族历史上的作用,从而使这部小说成为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的史诗。

小说主要以1812年拿破仑侵俄战争为中心,叙述三个俄罗斯贵族家族在战争与和平的年代里,经历生活中无数的苦痛后终于体验出人生真谛的故事。同时通过主角的命运轨迹,展现出19世纪初期俄国社会与政治的变迁,记录了欧洲历史最动荡的时期,气势恢宏,无与伦比。

1805年,法国和俄国之间关系恶化,即将发生战争。然而在俄国上层社会,人们的生活依旧恬静悠闲,社交舞会照常举行。

青年公爵安德烈·博尔孑L斯基决心干一番事业,他被提任库图佐夫将军的副官,出发去了前线,他期望这次战争能为自己带来辉煌与荣耀。在奥斯特里茨,他参加联军与法军的会战并受伤。在罗斯托夫伯爵家,他爱上了充满青春活力的娜塔莎。爱情使他振作起来并重新投入生活和事业中。俄法战争爆发,安德烈奔赴沙场,在波拉杰罗战役中受重伤。这时的他忽然体会出死亡就是人生的清醒过程,从这一刻开始他的生命慢慢退潮,平静地走到终点。

与安德烈的故事平行发展的另一主人公皮埃尔是个感情冲动、善良真诚的年轻人,凭着继承了一笔可观的遗产,他成了上流社会瞩目的人物。沃希列公爵把放荡堕落的女儿海伦嫁给了他,意志薄弱但又向往理想的道德生活的皮埃尔在荒淫的贵族群中屡次受挫。卫国战争中,皮埃尔组织民团并经受了战火考验,后被法军逮捕。在战俘营,士兵中的宿命论和不抗恶思想使他深受感动。在俄国人民的打击下,法军溃败。皮埃尔被游击队救出,后来他爱上了娜塔莎,他们结婚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婚后,他参加了十二月党人的秘密组织,而娜塔莎则成为一个贤妻良母。

这部卷帙浩繁的巨著以史诗般广阔与雄浑的气势,生动地描写了1805年至1820年俄国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各个生活领域:“五百多个人物,无数的场景,国家和私人生活的一切可能的领域,历史、战争、人间一切惨剧,各种情欲,人生各个阶段,从婴儿降临人间的啼声到气息奄奄的老人感情的最后进发,人所能感受到的一切欢乐和痛苦,各种可能的内心思绪,从窃取自己同伴的钱币的小偷的感受,到英雄主义的最崇高的冲动和领悟透彻的沉思——在这幅画里都应有尽有。”(斯特拉霍夫语)。

《战争与和平》体现了托尔斯泰艺术的博大精深。书中充满信仰和对现实的领悟,表现出积极、乐观、热爱人生和自然的进取精神。其气势磅礴,场面广阔,人物众多,精彩的域面一个接一个,动人的场面层出不穷,纷繁的事件互相交错。整部小说成功地把大规模的战争场面和多方面的和平生活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借助庞大复杂而又有条不紊的结构,大笔地勾勒柔和细腻的图画,提供了当时俄国城市乡村的广阔社会生活画面,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群,从总体与局部的结合上如实地再现了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复杂性和具体性。

在刻画人物形象时,作者通过特有的心理分析、生动鲜明的性格刻域,使人物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充满悲剧和苦难画面的战争部分,他集中描写有本能智慧的人——以“耐心”为座右铭的库图佐夫,快快活活上战场、穿上干净的衬衫赴死、只求投奔造物主的农夫们,在污浊和饥饿中为自己的憧憬而满面笑容的法军俘虏。而才智过人、性格坚强、内心丰富的安德烈,感情冲动、善良真诚的皮埃尔,美丽动人、纯洁自然的娜塔莎也在战争与和平中接受洗礼,生动地立于读者眼前。

小说所热情歌颂的真正爱国英雄是人民,是许多平民出身的士兵和军官,他们朴实英勇、藐视死亡,和贵族军官的哗众取宠相对照。

小说中也反映了作者的一些很典型的偏见,例如婚后的娜塔莎表现了宗法制家庭的贤妻良母的理想,库图佐夫的形象则表现了反对理性、崇奉无意识活动和自发的生活原则。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战争与和平(导读版)/语文新课程标准必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俄国)列夫·托尔斯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853873102
开本 16开
页数 18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9-05-01
首版时间 2009-05-01
印刷时间 2015-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外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
CIP核字 2009073232
中图分类号 I512.44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3
出版地 吉林
240
168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0: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