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茶花女(导读版)/语文新课程标准必读
内容
编辑推荐

《茶花女(导读版)》是小仲马根据巴黎当时的一个真实故事写成。主人公玛格丽特酷爱茶花,常以茶花为饰,故称“茶花女”。她出身贫寒,为人善良,天生丽质,聪慧绝顶,在巴黎受到公子哥儿们的追逐包围,迫于生计沦落为妓而不能自拔。在那污秽的环境里,她敢于追求纯朴、正直的爱情,始保持独立的人格和尊严。可是,在梦魇一般的时代里,等待她的只有一个悲惨的结局。最后,在爱情和病痛的双重折磨下,玛格丽特含恨离开人世。作品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细腻入微,充满浓烈的抒情色彩。故事情节生动感人,悬念迭起,扣人心弦。

内容推荐

小仲马创作的《茶花女(导读版)》描写的是一个浪漫的爱情悲剧。玛格丽特是巴黎上流社会中的社交明星。自从与阿尔芒结识后,两个人倾心相爱。可是阿尔芒的父亲为了家庭的声誉恳请玛格丽特离开阿尔芒。为了阿尔芒家庭的幸福,玛格丽特离开了阿尔芒。当阿尔芒得知真相时,玛格丽特因病痛交加、心力交瘁,已经死在自己的寓所里。

目录

一个妓女的遗物

特殊女性

一本书

来访者

蒙马特公墓

痴情人

开始讲述

初会

隐患

两颗心

非梦似梦

曲折的爱

疑虑

后悔的信

走与留

赌爱

陶醉的日子

一切因为爱

憧憬

父亲

无奈

打击

躲不开的思念

报复

尾声

《茶花女》知识题锦

参考答案

试读章节

那时候,我正好从外地旅游归来。当一个人回到消息灵通的首都时,别人总是要告诉他一些重要的新闻。但是没有人把玛格丽特的去世当做什么大事情来对我讲,这也是很自然的。玛格丽特长得很漂亮,但是,这些女人生前考究的生活越是闹得满城风雨,她们死后也就越是无声无息。

记得我过去经常在香榭丽舍大街遇到玛格丽特,她坐着一辆由两匹栗色骏马驾着的蓝色四轮轿式小马车,每天一准来到那儿。她身上有一种不同于她那一类人的气质,而她风姿绰约,更衬托出了这种气质的与众不同。玛格丽特总是独自坐车到香榭丽舍大街去,尽量不引人注意。她冬天裹着一条开司米大披肩,夏天穿着十分淡雅的长裙。在这条她喜欢散步的大道上尽管有很多熟人,她偶尔也对他们微微一笑,但这是一种只有公爵夫人才有的微笑。

虽然她的身材有点过分高挑,然而她非常善于打扮,把衣服简单地搭配一下就掩饰了天生的缺陷。她的开司米披肩一直拖到地上,两边露出丝绸裙衫的宽大边饰,厚实的藏手笼放在胸前,四周围着巧妙缝制的褶皱。对于线条的轮廓,就是再挑剔的眼睛也挑不出毛病。

在那漂亮得无法形容的鹅蛋形脸上,有一双黑色的眼睛,眼睛的上方是美丽如画的月牙眉,长长的睫毛遮掩着眼眶,当双眼低垂时,便在玫瑰色的面颊上投上一层阴影。

每逢首场演出,玛格丽特必定光临。每天晚上,她都在剧场里或舞会上度过。只要有新剧本上演,准可以在剧场里看到她。她随身总带着三件东西:一副望远镜、一袋蜜饯和一束茶花,而且总是放在包厢的前栏上。

一个月里有二十五天玛格丽特带白茶花,而另外五天她带的却是红茶花,谁也不知道茶花颜色变化的原因,而我也无法解释其中的道理。在她常去的那几家剧院里,那些老观众和她的朋友们都像我一样注意到了这一现象。

除了茶花以外,从来没有人见过她带别的花。因此,在她常去买花的巴尔戎夫人的花店里,有人替她取了一个外号,称她为茶花女,这个外号后来就叫开了。

就像所有生活在巴黎某一个圈子里的人一样,我知道玛格丽特曾经做过一些翩翩少年的情妇。她对此毫不隐讳,那些青年也以此为荣,这说明情夫和情妇彼此都很满意。

然而,据说有一次从巴涅尔旅行回来以后,几乎有三年时间她就只跟一个外国老公爵一起过日子。这位老公爵是个百万富翁,他想尽方法要玛格丽特跟过去的生活一刀两断。而且,看来她也心甘情愿地顺从了。

关于这件事别人是这样告诉我的:

1842年春天,玛格丽特身体非常虚弱,气色越来越不好,医生嘱咐她到温泉去疗养,她便到巴涅尔去了。

在巴涅尔的病人中间,有一位公爵的女儿,她不仅害着跟玛格丽特同样的病,而且长得跟玛格丽特一模一样,别人甚至会把她们看做是姐妹俩。不过公爵小姐的肺病已经到了晚期,玛格丽特来巴涅尔没几天,公爵小姐便离开了人间。

就像有些人不愿意离开埋葬着亲人的地方一样,公爵在女儿去世后仍旧留在巴涅尔。一天早上,公爵在一条小路的拐角处遇见了玛格丽特。

他仿佛看到女儿的影子在眼前掠过,便上前拉住了她的手,老泪纵横地搂着她,甚至也不问问清楚她究竟是谁,就恳求她允许自己去探望她,允许自己像爱去世的女儿的替身那样爱她。

和玛格丽特一起到巴涅尔去的只有她的侍女,再说她也不怕名声会受到什么损害,就同意了公爵的请求。

在巴涅尔,有一些人把戈蒂埃小姐的真实身份郑重其事地告诉了公爵。这对老人是一个打击,因为这样他就觉得她不再像自己的女儿了。但是为时已晚,这位年轻姑娘已成为他心灵的一种需求和他生活下去的唯一寄托和希望。

他不对她作任何指责,他没有权利指责她。但是他问她是否觉得有可能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他愿意向她提供她所希望的一切,用作她做出牺牲的交换。她答应了。

应当说明在那个时候,天性热情的玛格丽特正在患病。过去的生活在她看来是她生病的一个主要原因,迷信使她希望能用自己的悔恨和转变换取上帝赐给她的美貌和健康。

的确,夏季就要结束的时候,矿泉、散步、自然产生的疲劳和睡眠使她差不多恢复了健康。

公爵陪同玛格丽特来到巴黎,依然像在巴涅尔时那样继续来看望她。

这种往来关系,由于人们既不了解其真正的缘由,也不了解其真正的动机,于是造成了很大的轰动,以巨富著称的公爵现在以他的挥霍而名闻一时。人们把这位老公爵和这个年轻女人的接近归因于有钱的老人常有的放荡。人们做了种种猜测,就是没有了解实情。

其实这位父亲对玛格丽特产生这样的感情,原因十分纯洁,除了跟她有心灵上的交往之外,任何其他关系在公爵看来都意味着乱伦。他始终没有对她讲过一句不适宜女儿听的话。我对我们的女主人公除了如实描写,根本没想要把她写成别的样子。我只是说,当玛格丽特待在巴涅尔的时候,她还是能够遵守对公爵许下的诺言的,她也是遵守了的;但是一旦返回巴黎,这个惯于挥霍享乐、喝酒跳舞的姑娘似乎就耐不住了,这种唯有老公爵定期来访才可以解解闷的孤寂生活使她觉得百无聊赖,无以排遣,过去生活的热辣辣的气息一下子涌上了她的脑海和心头。而且玛格丽特这次旅行回来以后显出从未有过的妩媚娇艳。她正当二十妙龄,她的病看起来已大有起色,但实际上并未根除,因此激起了她狂热的情欲,这种情欲往往也就是肺病的症状。

公爵的朋友们总是说公爵和玛格丽特在一起有损公爵的名誉,他们不断地监视她的行动,想抓住她行为不端的证据。一天,他们来告诉公爵,并向他证实,玛格丽特在拿准公爵不会去看她的时候,接待了别人,而且这种接待往往一直要延续到第二天。公爵知道后心里非常痛苦。

玛格丽特在受到公爵盘问的时候承认了一切,还劝告他以后不要再关心她了,因为她觉得自己已没有力量信守诺言,她也不愿意再接受一个被她欺骗的男人的好意了。

公爵有一个星期没有露面,他也只能做到这样。到了第八天,他就来恳求玛格丽特还是像过去一样跟他来往。只要能够见到玛格丽特,公爵同意完全让她自由行动,还向她发誓说,即使要了他的命,他也决不再说一句责备她的话。P5-8

序言

亚历山大·小仲马(1824—1895),法国小说家、剧作家。他的父亲是以多产闻名的杰出作家大仲马。为了和他,父亲区别,人们多称他为小仲马。代表作品有:《茶花女》《三个坚强的人》《迪安娜·德·利斯》《阿尔丰斯先生》《德尼莎》等。

小仲马是大仲马同一个女裁缝的私生子。7岁时大仲马才认其为子,但仍拒不认其母为妻。小仲马本是一个在贫困屈辱的生活环境中长大的纯朴少年,但回到父亲身边后逐渐发生了变化。在那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特别是在父亲的生活方式影响下,这个涉世不深的青年最终学坏了,开始尝试那种追逐声色犬马的荒淫生活。人们一提到大、小仲马,便会用“有其父必有其子”这句话来揶揄他们。然而小仲马毕竟曾与母亲相依为命度过七年的艰难岁月,他在童年时代曾经从母亲那里接受过良好、正直的教育。因此,比较客观地说,小仲马是一位虽然生活放荡,但良知尚未泯灭的青年。

小仲马成年后,开始憎恶资本主义社会的淫靡之风,同情像他们母子这样的被侮辱与被损害者,决心通过文学改变社会道德风气。他曾说:“任何文学,若不把完善道德、理想和有益作为目的,都是病态的、不健全的文学。”这是他文学创作的基本指导思想,而探讨资产阶级的社会道德问题,则贯穿其文学创作始终。

除《茶花女》外,他一生写了两部小说和二十多部剧本。这些作品几乎都是写上流社会或半上流社会的婚姻家庭问题。其中有些作品具有明显的自传性质。《茶花女》再现了他同阿尔丰西娜的爱情;《珠光宝气的太太》《狄阿娜·德·利斯》《克里孟梭的事业》基本上是以他对李吉雅的追求为素材写成的;《私生子》则是写他自己的身世。他的作品的另一内容是批判生活道德的败坏,对被欺骗和被遗弃的女性表示同情,这无疑也同他的身世有关。在大仲马同他母亲的矛盾中,小仲马一直站在母亲一边,对母亲的不幸遭遇一直抱有深切的同情。这些思想都曲折地反映在《奥布雷夫人的观点》《阿尔丰斯先生》《德尼莎》等剧本中。

19世纪中叶,法国二月革命之前,在七月王朝统治下,经济危机不断,政府腐朽衰败,人民渴求民主,妇女希望平等。《茶花女》正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它满足了普通民众的精神需求。小说的素材源自小仲马的亲身经历。1844年9月,小仲马在剧场看见一位非常漂亮的女人,这个人叫阿尔丰西娜,是巴黎的名妓。小仲马被她迷住了,当天晚上便去登门拜访。阿尔丰西娜心情很愉快,但咳嗽得很厉害。客人们谈兴正浓,她却不声不响走开了。细心的小仲马发现她正在咯血,真诚地劝说她保重身体。阿尔丰西娜被他的关怀感动了,不久便成了他的情人。小仲马常常劝她注意休息,劝她保养身体,并陪她去乡间疗养。他们一起度过了一段短暂但却愉快的生活,两人在精神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为了讨得阿尔丰西娜的欢心,小仲马负债累累。他不能容忍阿尔丰西娜同其他男友来往。但阿尔丰西娜需要那些更富有的男人,以维持她的交际生活。有一天,小仲马发现她与一位年轻人保持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便责骂阿尔丰西娜对他撒谎,欺骗了他的一片真情。1845年8月30日深夜,小仲马写了一封绝交信,他没有收到回信,两个人也没有再见过面。三个月后,小仲马有了新女友,是当时颇有名气的一位女演员。1846年10月初,小仲马同父亲去旅行,次年2月10日返回巴黎时,阿尔丰西娜已经去世一个星期了。小仲马去了她生前的住所,他看到了正在拍卖遗物的场面。根据死者遗嘱,拍卖所得除偿还债务外,全部赠给乡间的外甥女,但是外甥女必须遵守规定的条件:永远也不能来巴黎。这个谜一般的遗嘱发人深思,包含着无限的幽怨和悔恨。对此感触最沉重,思考最深刻的不是别人,而是小仲马。阿尔丰西娜去世四个月后,小仲马又来到曾与她一起度过愉快岁月的乡间,那里的一草一木都唤起了他的回忆,激起了他的创作冲动,不到一个月便完成了《茶花女》。

阿尔芒爱上了有“茶花女”之称的玛格丽特。经朋友介绍接近她,却受到冷落。两年后,玛格丽特养病结束重返巴黎,再次见到阿尔芒,阿尔芒对她的爱慕之情有增无减。一天夜里,玛格丽特突然旧病复发。阿尔芒对她表示了由衷的关心,也倾吐了积淀已久的恋慕。玛格丽特深受感动,送给阿尔芒一朵茶花,以心相许。

初尝真情的玛格丽特兴奋地为爱情和生活做着各项安排。不久,他们便迁移到巴黎市郊的布吉瓦尔,度过了一段美好时光。

然而好景不长,阿尔芒的父亲获悉此事,气急败坏地赶往巴黎。他尽管承认了他们之间的爱情,却仍然恳求玛格丽特离开阿尔芒。玛格丽特伤心之余做出牺牲,发誓与阿尔芒绝交。

阿尔芒受到沉重打击,由爱生恨,不择手段地报复和伤害玛格丽特。玛格丽特愁病交加、心力交瘁,上门哀求他放过自己。阿尔芒要她与自己一同逃离巴黎,玛格丽特说她不能那样做。阿尔芒气愤地写信侮辱她,并送去五百法郎“过夜费”。

伤心的玛格丽特离开了巴黎,之后不久便一病不起,弥留之际还不断呼喊着阿尔芒的名字,眼里流出了伤心的泪水。

阿尔芒回到巴黎,通过玛格丽特的日记,才知道事情的全部真相。

《茶花女》以女主人公玛格丽特的生活经历为主线,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真实生动地描写了一位外表与内心都像白茶花那样纯洁美丽的少女被摧残致死的故事。人物塑造上不自觉地运用了典型化的方法,使玛格丽特成为世界文学画廊中第一位光彩照人的妓女形象——心地纯洁善良,勇于追求美好爱情,为了他人宁肯牺牲自己。作品艺术表达独特而新颖,叙述方式上,追叙、补叙、倒叙综合应用,手法多变,生动有致。情节结构环环相扣,起伏跌宕,一个个悬念的设置,扣人心弦,使人不忍释卷。作品洋溢着浓烈的抒情色彩和悲剧气氛,有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

《茶花女》一经出版即轰动全国,尽管上流社会道貌岸然地批评“淫荡堕落…‘低级下流”,但更多的人都为其真切感人的故事所征服。玛格丽特的悲惨命运,灵魂悲号,以及阿尔芒痛彻肺腑的悔恨,都强烈地震撼了读者。

小仲马又把小说改编为剧本。1852年,五幕剧《茶花女》上演时,剧场爆满,万人空巷。他把演出大获成功的消息告诉远在比利时的父亲,电报写道:‘‘第一天上演时的盛况,足以令人误以为是您的作品。”父亲立即回电:“我最好的作品正是你,儿子!”小仲马的处女作《茶花女》所取得的成功无疑是巨大的,这一部作品就足以使他取得和大仲马一样的名声。“大小仲马”构成了法国文学史上罕见的“父子双璧”奇观。

《茶花女》后来被改编成歌剧,由意大利著名的音乐家威尔第作曲,影响更为深远。不久,剧本和小说就跨越国界,流传到欧洲各国。它率先把一个上流社会的风尘妓女纳入文学描写的中心,开创了法国文学“落难女郎,,系列的先河。而关注情爱堕落的社会问题的题材,对19世纪后半叶欧洲写实主义小说的产生和写实性风俗剧的兴起,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茶花女》也是最早被介绍到我国的西方文学名著。1897年,著名翻译家林纾将它介绍到我国(当时译名为《巴黎茶花女遗事》),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茶花女(导读版)/语文新课程标准必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国)小仲马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853459702
开本 16开
页数 18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8-05-01
首版时间 2008-05-01
印刷时间 2015-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外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6
CIP核字 2008071368
中图分类号 I565.44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3
出版地 吉林
240
169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4: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