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饮食文化史(黄河下游地区卷)(精)
内容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史前时期

 第一节 氏族社会时期的饮食风貌

一、开始出现农业的后李文化

二、以鼎进食的北辛文化

 第二节 大汶口文化的饮食风貌

一、以粟和黍为主要农作物

二、生产工具和饮食器具种类丰富

三、地域性饮食文化特征明显

 第三节 龙山文化的饮食风貌

一、农作物种类增多

二、生产工具和饮食器具制作更为精细

三、禽畜饲养数量增加

第三章 先秦时期

 第一节 饮食原料生产的发展

一、粮食作物的种类和产量有所增加

二、蔬果作物的种类很多

三、畜牧与海洋渔猎业趋于成熟

 第二节 食物加工技术的进步

一、主食形态增多

二、酱文化特点的形成

三、“周八珍”中体现的烹饪技术

四、饮食器具的社会象征

 第三节 进食方式的演进

一、手食方式的遗存

二、餐匙进食的普及

三、箸食的出现

四、席地而食

 第四节 孔孟食道与饮食礼俗的建立

一、孔孟食道的建立

二、中国饮食礼俗的建立

三、诸子饮食思想

四、饮酒礼俗的建立

第四章 秦汉时期

 第一节 食物种类丰富

一、主要农作物品种以及小麦成为主食

二、蔬果作物资源丰富

三、肉类来源稳定

 第二节 食物加工技术的改进

一、旋转磨开始出现

二、主食以面食为主、粒食为辅

三、肉食加工技术增多

四、蔬菜加工技术多样

五、调味品加工

六、制曲酿酒技术的进步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

第六章 隋唐五代时期

第七章 北宋金元时期

第八章 明朝时期

第九章 清朝时期

第十章 中华民国时期

第十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编辑手记

内容推荐

姚伟钧、李汉昌、吴昊编著的《中国饮食文化史(黄河下游地区卷)(精)》是中国饮食文化研究领域中带有统领性的课题,是填补空白之作。由中国饮食文化研究领域的一流专家学者励精图治,历经二十多年才得以完成。多学科、大跨度、高难度,学术思想新锐,是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工程。中国饮食文化的基础是农耕文化,本书承载了中国五千年丰厚深湛的农业文明。每个分卷都是一部区域饮食文化通史,脉络清晰,内容厚重。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思想,启迪文明,继往开来,展示了一幅色彩斑斓、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画卷。

编辑推荐

姚伟钧、李汉昌、吴昊编著的《中国饮食文化史(黄河下游地区卷)(精)》主要通过文献和考古资料,介绍了黄河下游地区的饮食文化发展历程。突出展示了齐地与鲁地的饮食文化奠定了黄河下游地区饮食文化的初步构架,鲁菜的形成、孔孟食道和中国饮食礼俗的建立等有关内容。为现阶段弘扬正确的饮食观念、树立良好的饮食习惯提供了翔实的内容。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饮食文化史(黄河下游地区卷)(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姚伟钧//李汉昌//吴昊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995103
开本 16开
页数 324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328
出版时间 2013-12-01
首版时间 2013-12-01
印刷时间 2013-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轻工业
图书小类
重量 1.144
CIP核字 2013257762
中图分类号 TS971.2(2)
丛书名
印张 2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70
190
3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22:2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