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欧也妮·葛朗台全新解读/名家解读中外文学名著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肖淑芬、傅璇琮、彭定安、刘继才编著的《欧也妮·葛朗台全新解读/名家解读中外文学名著书系》成功刻画了世界四大吝啬鬼之一 ——葛朗台。巴尔扎克称它是《人间喜剧》中“最出色的画卷之一”,它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

内容推荐

肖淑芬、傅璇琮、彭定安、刘继才编著的《欧也妮·葛朗台全新解读/名家解读中外文学名著书系》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巴尔扎克的生平,剖析了《欧也妮·葛朗台》一书中男主人公葛朗台异常悭吝的种种表现,分析了欧也妮、阿娜斯大齐等人物的艺术形象;第二部分对书中6个精彩片段进行了详尽的诠释和解读。

目录

上篇 引言:《人间喜剧》的特殊画卷

 一、文学建筑师

 二、最出色的画幅之一

 三、秘书的日志

 四、葛朗台的眼睛是黄澄澄的

 五、“悭吝”一族

 六、欧也妮与阿娜斯大齐姐妹

 七、蒙特洛依鲜桃的真谛

 八、遥想中国

下篇 精彩片段解读

 鲜花与铁树

 面对意外

 噩耗传来

 禁闭

 “咱们两讫了”

 岁月悠悠

试读章节

他的作品一发而不可止,三年内,《婚姻生理学》《驴皮记》《乡村医生》等长篇小说相继出版,《高布赛克》《苏城舞会》《长寿药水》《夏倍上校》等短篇小说累累推出。就在1833年12月底,《欧也妮·葛朗台》问世了。

在写《欧也妮·葛朗台》期间,巴尔扎克心中萌生了一个伟大的构想——他计划把自己从《朱安党人》以后写成的作品合成一个总集。这一年夏季里的一天,巴尔扎克兴奋地跑到妹妹洛尔家中对她说:“给我道喜吧,因为我就要老实不客气地变成大天才了。”巴尔扎克真的是个天才。在他之前,从来没有人做过这样的尝试——建立一座文学大厦,他是大厦型文学模式的开先河者。他自己说他的这种想法是受到法国动物学家饶夫华·圣伊莱尔“统一图案”说的影响,也是从司各特历史小说作品之间缺乏联系的情况受到启发的。

如果说,在写作《欧也妮·葛朗台》的时候,他有了构筑文学大厦的基本设想,而到下一年写作《高老头》的时候,他的设想已经进一步实施,表现在他已经让《高老头》成为他未来文学大厦的人物序幕,《高老头》中的人物已开始把以前的许多作品串联起来。他在与此同时发表的多卷本的《哲学研究》前言中写到:“总之,《风俗研究》是描写社会所有的现象,《哲学研究》是阐明这些现象的原因,而《分析研究》则是探讨其原则,这三句话便是这部深刻得叫人吃惊,细节纷繁得使人意想不到的作品的真谛。”可见,此时他已经对自己的全部作品进行了分类,只是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书名。1838年前后,他曾想用《社会研究》做标题,1842年,受意大利诗人但丁《神曲》的启示,他把小说总集命名为《人间喜剧》,并在报纸上登出广告,正式启用这个名称。按照他最初的计划,《人间喜剧》应包括长、中、短篇小说143部,描写人物三千至四千个,要求“每一章都是一部小说,每一部小说都描写一个时代”,集中起来便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社会风俗史。但由于他的早逝,最初的计划没有完成,不过,完成的作品数量也是相当可观的,共有90多部长、中、短篇小说,描写了两千多个人物,平均每年完成四部作品,三十岁以前写的思想性、艺术性都不高的作品尚不包括在内。如此惊人的业绩,在世界文学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巴尔扎克以惊人的毅力,夜以继日地创作,同时还进行新闻采访,为几种报刊写稿。高度紧张的工作使他心脏病发作,于1850年在巴黎去世。他的朋友、作家雨果在“巴尔扎克葬词”中说:“巴尔扎克先生是最伟大、最优秀的人物之一,……他的全部作品构成了一部生动、光辉而又深刻的书,我们这个可怕的、惊心动魄的同时又是真实的时代,就在书中生活着、前进着、行动着。……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

巴尔扎克如何将90多部作品构成那“生动、光辉而又深刻的”《人间喜剧》的呢?

他是用两种方法建构他的文学大厦的,其一是分类整理法,其二是人物再现法。这两种方法的启用都发端于1834年。

所谓分类整理法,是指巴尔扎克把自己的全部作品分成不同的类别,每个类别侧重不同内容的表现与研究,而且各自形成系列,诸多系列又合成一个整体。他把《人间喜剧》分为三大部分:《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和《分析研究》。《风俗研究》内容最为丰富,包括的小说最多,因此,这部分又分为六个门类:《私人生活场景》《外省生活场景》《巴黎生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军队生活场景》《乡村生活场景》。其他两部分规模不是很大,不再分门别类。

P8-9

序言

读书是一件愉快的事儿,我们要高高兴兴地去读。东晋的陶渊明说:“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与子俨等书》)南宋的胡仔在谈到读书时也说:“盖其辞意典雅,读之者悦然。”(《苕溪渔隐丛话》)因此,林语堂先生把读书列为娱乐范畴。他说,读书是文明生活中人所共识的一种乐趣,极为无福消受这一乐趣的人所羡慕。他认为,读书不能首先树立一个什么崇高的目标,然后才硬着头皮去读,那样一切乐趣会完全失掉。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读书还是有正当需求的,这与乐趣并不矛盾。现在不少青少年似乎没有享受到读书的乐趣,他们往往把读书当成了苦差事。这当然有一个过程,读书是可由苦而乐的。

读书基本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生存阅读,一类是性情阅读。现在,生存阅读类的实用书很多,吱口应试、推销等的图书充斥书店。而不为功利或淡化功利色彩、属于性情阅读类的图书则较少。最近,教育部建议的中学生课外读物就基本属于性情阅读类图书。这些图书与应试教育的教辅读物大不相同。学生阅读这些名著不像读教辅读物那样仅仅为了应付考试,以求立竿见影地提高考试成绩;但是通过阅读大量中外文学名著,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并会陶冶情操,领悟做人的道理,对其一生的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些必读书与一般的性情阅读类图书又略有不同。它不是提倡青少年随意消遣式阅读,而是有选择、有目的地去阅读。开始时,虽然没有急功近利的目的,但读后却大有裨益。

要使读书真正成为一件乐事,就要选择自己喜欢的书去读。教育部建议的中学生课外读物,固然都是当读之书;但是选取的面还不够宽,某些书的内容也不免有些沉重。为此,我们遴选并编辑了这套《名家解读中外文学名著书系》,除了包括教育部建议的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目,又适当扩充,共30本。这样就为青少年选择自己喜欢的书,提供了更大的余地。青少年选择有趣的书去读,就会读出兴趣来。长期坚持下去,就会培养出自己的读书兴趣。兴趣渐浓,逐渐成“瘾”;一俟上“瘾”,即会变成自觉行动,不再当作苦差事。对此,鲁迅先生曾作妙喻,他说读书如打牌,“真打牌的人的目的并不在赢钱,而在有趣。……它妙在一张一张地摸起来,永远变化无穷。我想凡嗜好读书的,能够手不释卷的原因也就是这样。他在每一页每一页里,都得到深厚的趣味。自然,也可以扩大精神,增加智识的,但这些倒都不计及,一计及,便等于意在赢钱的赌徒了,这在赌徒之中也算下品。”(《鲁迅全集》第3卷第439页)

古今学者以愉悦为读书的基本标准,是一种诚实的态度。一本书,无论专家说它怎么好、如何重要.如果读后不能令我们愉悦,我们就不愿意读下去。不去读它,又怎能产生共鸣,获得知识和享受呢?特别是文学作品,其本身并无实用。只有读过,才能陶冶性情,使生活更加充实。因此,读书也是一种交流。书籍只有通过与读者交流,才能产生价值。

据调查,现在青少年离世界文学名著越来越远了。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学业负担过重,出于功利目的,学生一般都拒绝与考试无关的阅读;二是现代文化多元化,学生往往选择电视、网络等轻松的方式作为课余的休闲;三是有些名著年代久远,因缺乏必要的解读,致使学生不易读懂。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在编写丛书时,要求作者至少做到“五化”,即将名著深层化、外展化、立体化、时代化和生活化。

——将名著深层化。要挖掘作品的深层含义,而不是简单地归纳作品的主题。本着形象大于思想的原则,从形象入手,分析作品的多重主题。既阐述作者的主观意图,又揭示作品的客观意义。

——将名著外展化。不要就作品论作品,而应适当地说开去。例如:有的名著,可写其创作的缘起故事;有的写读者的接受过程,或介绍某一名著对读者性格形成及其成长的影响等;有的可写不同读者对名著的不同感受,等等。

——将名著立体化。本“书系”对文学名著的展示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全方位的。不仅从时间上横贯古今,而且在地域上沟通中外。为此,我们一是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给读者以形象感;二是着重对人物的个性分析,使人物形象化。

——将名著时代化。所谓时代化,主要指将名著作当代转化与深加工,挖掘其在今天的时代价值与历史意义。本“书系”要求既要说深说透,又要恰到好处,避免牵强附会地去寻找作品的所谓现实意义。

——将名著生活化。对名著的阐释要尽量贴近我们的生活,使读者感到名著就在身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例如:在评述作品的影响时,顺便指出从名著引出的成语和典故等;但是将名著生活化,并不等于将其庸俗化、琐碎化,而是要做到既有趣味,又有意义。

我们的愿望是好的,但要实现这些愿望并非易事。“暨乎成篇,半折心始”。因此,书中如有不当之处,恳请读者和同行专家不吝赐教,以便再版时改正。

勤学苦岁晚,读书趁年华。值此第20个“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之际,我们祝愿中学生朋友在花季里,迎着朝阳,沐浴春风,愉快地读书,让自己的青春大放光彩!

《名家解读中外文学名著书系》编委会

2014年3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欧也妮·葛朗台全新解读/名家解读中外文学名著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肖淑芬
绘者
出版社 东北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1703789
开本 16开
页数 18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4-03-01
首版时间 2014-03-01
印刷时间 2014-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36
CIP核字 2013161654
中图分类号 I565.074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230
16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5: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