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天龙八部(护法神)/佛教书系/华夏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护法神,例如人们熟知的四大天王、金刚力士等,是佛教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既要护持佛法,又要驱魔除妖。由阮红薇编著的《天龙八部(护法神)》主要以人们熟知的主要护法神为主来介绍,让人们对护法神有所了解。首先介绍护法神的来源于分类;然后重点介绍一些人们熟知的汉传佛教与藏传的护法神;其次介绍护法在艺术形象、护法精神方面的表现与传承;最后总结。

内容推荐

护法神,指传说中听闻佛陀说法,深受感化,誓愿护持佛教的诸善神,其中最主要的即天龙八部。护法神信仰被赋予了保佑粮食丰收、信众人身财产安全等全等世俗的意义,符合普通信众对宗教的期许,因而与民间传统信仰结合得更为紧密,推进了佛教的发展。深入了解抗法神信仰,即可从民间层面了解佛教文化。

由阮红薇编著的这本《天龙八部(护法神)》共分五部分,内容包括:护法神的由来,护法神信仰的传播及发展,韦驮菩萨与伽蓝菩萨,护法神形象在文化艺术中的表现,护法神信仰的世俗化。

目录

一 护法神的由来

1 护法神之前身

2 天龙八部护法神

二 护法神信仰的传播及发展

1 汉地寺院的护法诸神

2 走上青藏高原的护法诸神

三 韦驮菩萨与伽蓝菩萨

1 韦驮菩萨信仰的发展

2 另类的伽蓝菩萨信仰——关羽

四 护法神形象在文化艺术中的表现

1 汉地护法神的形象在艺术中的表现

2 藏地护法神的形象在艺术中的表现

五 护法神信仰的世俗化

1 城隍神与毗沙门天王

2 有关护法神信仰的民俗——“斋天”

3 来自雪域高原的护法神舞

结语

试读章节

大梵天。梵是“离欲”“清净”的意思。梵天是离淫欲之色界诸天的通名。梵天原本为印度古神,是用“梵”这一义神化之后形成的创世神,被婆罗门教所接受,后与毗湿奴、湿婆合称为三大主神。婆罗门教将梵天视为最崇高的主神。奥义书时代的大梵天是唯一的常住独存的绝对真理,将此与人我结合,称为“梵我一如”。在摩诃婆罗多时代,梵天“一体三分”,成为梵天、毗湿奴、湿婆同体的存在,并且梵天在其中居于首位,在以后的发展中地位才逐渐下降。梵天立誓护持佛法,成为佛教护法神之后,常常是一手持白拂尘,立于世尊释尊右侧侍奉的形象。他被尊为色界初禅天之主,称为“大梵天王”。大梵天的形象,常存的有两种:一为一面双臂,手持莲花以及拂尘;一为四面四臂,每一面都有三只眼睛,手持莲花、澡瓶、拂尘,另有一手作施无畏印。而汉地的梵天形象,则多为中年帝王的样貌。

帝释天,即释迦提桓因陀罗,也可称为“释提桓因”“释迦提婆”,在古印度神话中称为“因陀罗”,佛教中仞利天的天主称为帝释天。仞利天居于须弥山的山顶,所居之城为善见城。帝释天镇守着东方,左右各有十大天子侍卫。帝释天与大梵天,二者常守护在世尊释尊的左右,佛于仞利天为佛母说法之时,帝释天就手持宝盖,随侍左右。帝释天的形象,《大日经疏》中说是,“头戴宝冠,身披璎珞,手持金刚杵,身骑白象”。而在中国的寺庙当中,帝释天通常被塑造为少年帝王的形貌,相貌极其秀美,呈女相,甚至表现为后妃之模样。

毗沙门天王,即北方多闻天王。(详见第22页“耳熟能详的四天王”)

多罗吒天王,即东方持国天王。(详见第22页“耳熟能详的四天王”)

毗琉璃叉天王,即南方增长天王。(详见第22页“耳熟能详的四天王”)

毗留博叉天王,即西方广目天王。(详见第22页“耳熟能详的四天王”)

金刚密迹天。(详见第29页“面怒心慈的金刚力士”)

摩醯首罗天,也叫大自在天。传说其是噜捺罗天的忿怒身,因为他居住的地方的不同,所以又有“商竭罗”“伊舍那”等不同的名称。大自在天原是印度神话中的湿婆,在佛教当中居于第四禅天,主三千大千世界,能于三千大千世界得大自在,所以被称为“大自在天”。他是护世八方天和十二天之一,守护着东北方。关于大自在天的形象,佛经上记载他是有着6只眼睛、6条手臂,身骑着一头白牛,手执白拂的天人形象,并且有着大威力,能够了知大千世界的雨滴的数量,于色界享有独尊。

散脂大将。散脂,“密”的意思,所以散脂大将被称为“密神”,又被称为僧慎尔耶大药叉大将,或散脂鬼神。《陀罗尼集经》记载,传说鬼子母有三个儿子,次子就是散脂大将,三子“能于十方世界,覆护一切众生,为除衰恼等患”。散脂大将有五百眷属,是北方毗沙门天王手下的八大药叉大将之一,统领着二十八部鬼神,拥护说法的人,消灭诸恶,使得安稳。佛经上说,散脂大将长相丑陋,胸部有三面,肚脐有两面,两膝亦有两面,并且其面目如象,獠牙似犬,眼中能出火。其手持铁矛,为金刚神将模样。

大辩才天,又称大辩才功德天、美音天、妙音天、妙天音乐等。原是印度的河神,在吠陀时代,是受到崇拜的女神。据说大辩才天很聪明,十分有辩才,故称“辩才天”。大辩才天能够发出美妙的音乐而且可以以歌咏之,这点与乾闼婆相似而有区别,所以其又称为美音天或妙音天,是主智慧福德的天神。有关辩才天的性别,有说为男,亦有说为女,但多为女天。《最胜王经·大辩才天女品》上说,“现为阎罗之长姐,常着青色野蚕衣,好丑容仪具有,眼目能令见者怖”。有关其形象,有说为八臂,一说为二臂。

大功德天,新译为“吉祥天”。梵文的音译是“摩诃室利”,“室利”的意思是功德或者吉祥,所以称为“大功德天”或是“大吉祥天”。大功德天原本为印度神话中毗湿奴的妃子。佛教中称吉祥天的父亲是德叉迦,母亲是鬼子母,她是毗沙门天王的妹妹,有大功德成就,或者认为她是毗沙门天的后妃。《陀罗尼集经·功德天品》说,功德天像,身材容貌端正,身体呈赤白色,两臂有种种璎珞环绕,着天衣,戴宝冠。其左手手持如意宝珠,右手施无畏咒印,安坐于宣台之上。左边是梵天,右边是帝释天,后面是七宝山。在中国寺庙当中供奉的吉祥天像,容貌端庄秀丽,手持莲花,有白象为伴,此是表示吉祥。在吉祥天的座下,另有着金翅鸟以及猫头鹰。

韦驮天,即韦驮菩萨。当走进中国的寺庙中,首先会看到的殿宇是天王殿,里面的正中供奉的是弥勒佛,而韦驮菩萨就安置在殿中弥勒的背后,面对着大雄宝殿,此意为守护伽蓝。

P15-18

序言

《华夏文库》发凡

毫无疑问,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时代的精神追求、文化叩问与出版理想。我们不禁要问,在21世纪初叶,在全球文明交融的今天,在信息文明的发轫初期,作为一个中国出版人,我们正在或者将要追求什么?我们能够成就或奉献什么?我们以何种方式参与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传播进程?在一连串的追问下,于是,有了这套《华夏文库》的出版。

自信才能交融。世界各大文明在坚守自身文化个性的同时,不约而同地加快了探视其他文化精神内涵的步伐,世界不同文明正在朝着了解、交流、碰撞、借鉴与融合的方向前进。在此背景下,建立自身的文化自信,正是与世界各文明民族进行文化交流的基本要求。五千年中华文明与文化正在不断地被其他文明所发现、所挖掘、所认知,汉语言正在生长为世界语言,儒文化正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

借助这样一种正在成长着的文化自信、自觉、开放、亲和之力,用我们这个时代的学术眼光全面系统梳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与文化,向其他各大文明与文化圈正面展示自我,让中华优秀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我们出版这套文库的目的之一。此其一。

知己才能知彼。身处五千年文化浸润的今天,重新思考我们先人的人生思考、价值思考与哲学思考,找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价值所在、立命所在、安身所在,这已经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学人与出版人不得不再思考的问题。作为中华文明的一分子,我们在思考的同时,还必须了解我们的先人创造了如何优秀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以及社会文明。只有熟知自己的文化,热爱自己的文化,悟明自己的文化,我们才能宣说自己、弘扬自己、光大自己。因此,我们策划组织这套《华夏文库》的初衷,还在于让当下的知识青年全面系统嘹望中华文明与文化的全景,并借此能够对更为深广的世界各民族文化提供一个比较认知的基础。此其二。

顺势才能有为。我们正处在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的交汇处,信息文明带领我们从读纸时代进入读屏时代,以智能手机屏幕为代表的书籍呈现方式正在与纸质书籍争夺阅读时间与空间。我们正在领悟数字技术,正在以信息文明的视角,去整理、分析和研究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为了唤醒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还在生发和原创着当今时代的文化。由此,我们试图架起一座桥梁——由纸质呈现而数字呈现,由数字呈现而纸质呈现,以多媒介的书籍呈现方式,将文字、图像、声音与视频四者结合,共同筑成《华夏文库》以奉献给信息文明时代的新读者。此其三。

总之,这是一套——专家大家名家写小书;以最小的阅读单元,原创撰写中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与社会文明系列主题与专题;以图文、音视频多媒介呈现的方式,全面介绍与传播中华文明与优秀文化,系统普及与推介中华文明与文化知识;主旨是为了让世界与中国共同了解中国的——大型丛书,借此,复兴文化,唤起精神,融人世界。

耿相新

2013年6月27日

后记

在佛教当中,护法神不算是特别受到重视的部分,在以智慧解脱的纲领之下,信仰各种具有神通的神明似乎是对原初的背叛而显得那么的不合时宜。我们无法对此做出一个标准的评价,因为佛教确实在不断发展,到了今天已不再只是原始佛教时期所宣说的解脱世间的意义了,还加诸了更多的生活历史所积淀起来的内涵。特别是对于中国人来说,作为宗教,其最大的价值是对我们的生活起到某种作用。中国人不排斥多神的存在,相反,一佛一菩萨或是一神都是不足够的,我们会认为他们事务繁忙,无法照顾得到我们的所有生活,所以会崇拜更多的神佛菩萨。神佛菩萨与人之问的相处也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由此看来,中国护法神信仰的发展壮大似乎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了。保留着印度佛教的源头活水,加入中国民间宗教信仰的各种新成分,在历史沉浮当中筛选沉寂,护法神体系的发展并不是那么不可理解的。

通过对汉藏两地大部分护法神的介绍,我们似乎认识了一个神明筑造的佛教神界,不管这是否合理。我们应当从现实的生活以及寺庙结构当中窥视,不合理的东西的兴盛是为了什么?我们是否可以去信任这些被认为是不合理的存在?其实这些提问也是不必要的。我们了解到,在佛教广泛存在的地区,人们已经把这些融人到了生活当中,进入寺院,我们就能感受到那浓重的护法神崇拜,这不只是一种信仰方式,也是一种深沉的文化积淀。文化充斥着普通的生活,是比所有自称高尚的学术以及研究更具有底蕴的东西。

尽管信仰、崇拜被大多数现代人看作玄而又玄的东西、十分不可理解的事情,但是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它也许可以帮助你排斥堕落与颓废。护法神群能在几千年当中流行着,不仅在于人们所宣说的他们的神力,更在于他们的精神。我们从一开始介绍印度佛教当中的护法神的起源与发展,直到在汉藏大地上的广泛传播,这都是一些引子,抛出这些“砖”,引出的是流传在大地上的被人们所接受的精神——保护与被保护的精神!

这是一个纷繁的大千世界,我们生活在浮华的现代,生活中有着太多的不可估计的事,人们总是期望着名利、荣誉,期望更上一层楼,但是不应该为此忽视生活的纯粹。这个纯粹不是不闻窗外事,不是隐匿于山林间,而是一种作为共同存在的责任心。我们无意中受惠于他人,被保护着,被守卫着,我们施予他人的,也应该是一种共通的护卫意识。不仅仅是我们的生命,还有我们的家园,我们的一切!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天龙八部(护法神)/佛教书系/华夏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阮红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州古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845765
开本 16开
页数 11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0
出版时间 2015-03-01
首版时间 2015-03-01
印刷时间 2015-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36
CIP核字 2013307563
中图分类号 B949.9
丛书名 佛教书系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河南
227
155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0:5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