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鲨鱼侦察兵/海洋科幻名家作品精选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最经典海洋科幻少年读本;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会长吴岩作序推荐!

未来的海洋,将在人类生存中占据怎样的位置?海洋是否会被人类“征服”?被“征服”后的海洋是怎样的面貌?在这方面,围绕着海上交通、浅海经济开发和深海生存等领域,众多中国科幻作品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郑文光编写的《鲨鱼侦察兵》收录《鲨鱼侦察兵》《海姑娘》《泅渡东海》《太平洋人》等多篇作品。

内容推荐

郑文光编写的《鲨鱼侦察兵》收录《鲨鱼侦察兵》《海姑娘》《泅渡东海》《太平洋人》等多篇作品。其中《鲨鱼侦察兵》讲述的是:生物物理学家杨教授在一条鲨鱼头上安装了电子探测器,并将其放回海里当“侦察兵”。这条鲨鱼发现了入侵我领海的外国潜水艇,杨教授立即放出体内装有定时炸弹的鲫鱼群,让它们吸附在敌艇上……

目录

鲨鱼侦察兵

海姑娘

泅渡东海

太平洋人

试读章节

南海是美丽而妖娆的。在蓝幽幽的海面上,珍珠般洒下了几十个绿宝石似的珊瑚岛,这就是西沙群岛。

西沙群岛的渔人,都是一些久经风浪锻炼、机智而剽悍的海上猎手。他们驾一叶扁舟就敢于出没在险恶的南海风浪中——自古以来,这里就是著名的“七洲洋”。几把钓钩、一副潜水镜、一柄利斧、一根梭镖,他们就敢于下海擒拿七八百斤重的大海龟,潜入几十米深的海底采梅花参、珊瑚和石花菜,甚至于敢钓鲨鱼。

这儿的鲨鱼大多属于虎鲨一类,个头大,凶暴异常,且不说那血盆大嘴一下子能把一个壮年汉子咬成两截,单说它那猛烈挥动的尾巴只要擦到你的皮肤,马上就是血肉模糊。但是,西沙渔人偏偏喜爱钓鲨鱼。钓钩是普通的钓钩,只不过特别大,倒刺十分锋利。钓绳是自来水管粗细的玻璃纤维绳,能经受得住上千斤的拉力,在靠近钓钩的地方包上铜片——这是为了防止鲨鱼的利齿把它咬断。驾上一条丈把长的风帆船,钓钩上挂上三两斤肉,血腥味很快就能诱使馋嘴的鲨鱼上钩。被倒刺扎痛的鲨鱼发疯似的逃窜,这时钓绳放尽,小帆船就被强有力的鲨鱼拖在海上风驰电掣般奔驰,在蓝得发黑的海面上激起骇浪惊涛。这一幕是十分壮观的,这是耐心、胆略和勇气的搏斗。巨大的鲨鱼能够拖着小帆船奔突三五十里,六七十甚至一二百里,才慢慢疲倦了。于是,剽悍的渔人冷不丁提起钓绳,鲨鱼头一露出水面,趁它还来不及挣扎,一柄利斧就劈进它的头盖骨,鲨鱼登时断了气。

然而,这种钓鲨作业,是上个世纪50年代的方法。在我们这故事所叙述的年代里,早就采用机械化方法捕杀鲨鱼了。只是偶尔有那么一两个爱冒险的小伙子,在假日之暇,还重温这种需要高度技巧和胆略的技术,把它当作是一种体育,一种游戏。就像我们尽管早就有了起重机,却还是需要保留举重这个体育项目一样。而且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西沙群岛的孩子们,到十四五岁的时候,就相约着去钓鲨鱼,只有依靠自己手上的利斧砍杀过一条鲨鱼的人,才被大家公认为已经成年了,够资格当个渔人了。于是,这钓鲨作业又成为西沙少年进入渔人行列的一个非正式的考核项目。

沙沙今天刚满1 5岁。在南海熏风和热带太阳的沐浴下,他已经长成一个身材匀称、肤色黝黑、机巧而勇敢的少年。他早就在盘算:怎样度过自己的15岁生日?答案很快就出来了:约上两个小伙伴,驾驶渔业队的一条小小的风帆船,去钓鲨鱼。这两个小伙伴,一个叫阿牯,一个叫福海,都比沙沙小一岁。不过这计划暂时还得瞒着家里。这倒并不是因为钓鲨作业要冒风险,沙沙的父母都是西沙渔人,他们也是在风浪中搏斗了半生的,他们并不担心自己的孩子闯不过这道关口;而是因为近日风声不大对头:上级早就通知,有一支来历不明的太平洋特混舰队正在这一带海面附近出没,蠢蠢欲动,我们所有渔业队出海生产,都要提高警惕,尤其不要单船作业。

这是五月初的一个晴天,属于中国南海最好的天气之一。一大早,沙沙就醒了。他蹑手蹑脚爬下了竹床,披上一件白褂子,又从竹床下面拖出昨晚早就准备好的一柄磨得飞快的利斧,光着脚丫子往外跑。他居然一点儿声响也没有发出就到了外面。

天空刚刚露出鱼肚白,清新的海风吹来,睡意一眨眼就全吹跑了。沙沙把沉重的斧头扛在肩膀上,跑到阿牯家门口,轻轻吹了一声口哨。立刻,窗户裂开一道缝,探出一个黑瘦黑瘦的、机灵的少年的脑袋。他招招手,阿牯转眼来到了跟前,只穿着一件红背心和一条蓝裤衩。

序言

中国海洋科幻的新推动

吴岩

(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海洋是生命的发源地,也是人类生存的保障。海洋控制着人类最重要的资源供给和运输通道,更调控着天气变化进而影响食物的产量。生活在一个具有漫长海岸线的国度,中国人跟大海的交往由来已久。对海洋神秘辽阔的讴歌,跟对海洋变化万千的慨叹,早已交汇成一幕幕壮丽的音画。在所有这些关于海洋的抒写中,科幻文学无疑是最鲜为人知却最充满内涵的领域。

早在清末民初,科幻小说家就已经开始海洋故事的创作。吴趼人的《新石头记》(1905年)中,就写有乘坐潜艇下海观察洋底的精彩段落。碧荷馆主人的《新纪元》(1908年),直接描写了发生在未来的一系列海战。新中国成立到今天,中国科幻文学几经起落,但海洋题材的作品时有出现。这些作品中,人们将对生活的渴望、对发展的渴望聚焦于海洋,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会给民族带来更多亲近海洋的机会,也会造成种种可能的前进障碍。海洋似乎成为了中国人生存和发展的主要战场。

那么,中国海洋科幻小说具有哪些特点呢?

饱含着对未来海洋生存的多种憧憬,当然是第一个重要特点。未来的海洋,将在人类生存中占据怎样的位置?海洋是否会被人类“征服”?被“征服”后的海洋是怎样的面貌?在这方面,围绕着海上交通、浅海经济开发和深海生存等领域,众多中国科幻作品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各种各样的海洋船舶,使中国人的航海梦想被激发,重新开启一个新的大航海时代的意愿得到了满足;各种海洋开发技术的变革,给未来的社会生活带来了福利,也引发了灾难;潜藏深海的来历不明的生化基地,终止了我们亲近海洋的进程……至少对海洋科幻作家来讲,未来的海洋生存包含了美景,也危机四伏。

中国海洋科幻小说的第二个特点,是充满了对亲近大海之人的崇敬和赞美。在这方面,最值得提及的作家就是郑文光。在他的多部作品中,海一直是挥之不去的存在。但这种存在,不是简单的蓝蓝天空下的浩瀚大洋,恰恰相反,郑文光笔下的海充满了地方特色,这种特色既来自海洋本身,也来自滨海的人们。

将大海当作一种象征物来塑造,是中国海洋科幻小说的第三个特点。例如,刘兴诗的《美洲来的哥伦布》,虽然表面上谈印第安人借助独木舟横渡大西洋,但内中暗示的则是第三世界对第一世界构造的当代史的不信任。逆袭过程的本身,彰显了另一种历史的存在可能。

我认为,中国的海洋科幻创作还远远没有达到它的设计极限。无论是近期未来还是远期未来,海洋科幻的题材都还留有丰富空间。近几年来,有关“一带一路”的构想正在从设计走向现实,在新的历史时期重构“丝绸之路”,能带回遥远的丝路的激情吗?能带来世界格局的变化吗?所有这些问题,都等待着科幻作家们踊跃做出回答。

为了全面回顾和展望海洋科幻的成果,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大连出版社编辑出版了这套海洋科幻丛书,我感到特别高兴。丛书中收集了新中国科幻文学领域中一些最重要的科幻作家的重要作品。这其中的许多,我都认真读过且记忆犹新。我觉得这套丛书的出版,能为新世纪中国海洋科幻的繁荣带来新的推动,能促进全新风格和内容的海洋科幻不断涌现。

是为序。

2015年5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鲨鱼侦察兵/海洋科幻名家作品精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郑文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大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508842
开本 16开
页数 18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1
出版时间 2015-06-01
首版时间 2015-06-01
印刷时间 2015-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66
CIP核字 2015091761
中图分类号 I287.47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221
159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2:5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