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中原文献南传论稿/中州问学丛刊 |
内容 | 内容推荐 靖康之变,中原文献随南渡政权而南移,后散播于江南范围内的江南东路、江南西路、两浙东路、两浙西路、福建路、广南东路等地,形成地域性的文化中心。承担存亡继绝、发扬文脉之责任的,正是南渡文人群及此后的中兴文人群。本书是作者一系列相关主题论文之结集,以两宋之交的中小文人为主,探讨文学思潮与学术观念的互动关系。部分篇目为对吕本中、吕祖谦、朱松、朱熹等文化家族的南迁和家学风尚之追摹;部分篇目讨论宋代文坛对前代的陶渊明、杜甫及同代的张耒、王安石等人的接受史;另外也有关注面对巨大政治冲击和现实苦难,士人的空间记忆和地理观念的痛苦转型。 作者简介 王建生 1981年生,文学博士,郑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唐宋文学研究。曾在《文学遗产》、《中国典籍与文化》、《文史知识》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出版专著《通往中兴之路:思想文化视域中的宋南渡诗坛》。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靖康文史交叉研究”(2017)、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南宋文人的中原记忆与文学写作”(2012)、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南宋前期中原文献南传研究”(2011)等。 目录 《中州问学丛刊》总序 自序 吕本中与中原文献南传 吕祖谦的中原文献南传之功 朱松与中原文献之传 两宋之际文人视野中的“伊川学” 宋代陶渊明接受史上的别调 宋代文人眼中的“文潜体” 论周紫芝对张耒诗的接受 陆九渊视野中的王安石 南宋寓客及其文学活动 南宋地方总志中的杜甫遗踪 南宋初期文学的“京洛记忆” 论“绍兴和议”期间的文学生态 两宋之际的诗、道冲突与平衡 《老学庵笔记》的思想文化倾向 陆游的文章观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原文献南传论稿/中州问学丛刊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建生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59716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8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7 |
出版时间 | 2020-09-01 |
首版时间 | 2020-09-01 |
印刷时间 | 2020-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49 |
CIP核字 | 2020145920 |
中图分类号 | I209.9-53 |
丛书名 | |
印张 | 9.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09 |
宽 | 148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