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上海三联人文经典书库79:比较文明研究的理论方法与个案
内容
内容简介

《上海三联人文经典书库79:比较文明研究的理论方法与个案》是日本学者站在欧洲以外的立场,对文明研究和文明比较研究的方法、理论及其个案解析所做的展示,且将大多数散在诸多研究中的此类研究荟萃于一册书中,在《上海三联人文经典书库79:比较文明研究的理论方法与个案》中,读者不仅可以见识日本学者关于文明研究的立场观点、侧重及趋向,而且也可以窥见我国学者的同类研究同日本学界的差异。

目录

代序:地球等大规模的文明,我们的期待

前编

总论:比较文明学学术范式的构筑(神川正彦)

前言:生活在全球化·地域化的时代

19世纪近代学术范式的影响依然存在

比较文明学学术范式的构筑

本卷的论文构成

Ⅰ 思想——修正的坐标轴

第1章 古代希腊的哲学优越地位与对历史的蔑视

——重新审视希罗多德(东千寻)

历史的诞生

科学历史的创始者希罗多德

古希腊哲学的优越地位及对历史的蔑视

希罗多德的历史观

亚里士多德的历史见解

希罗多德与修昔底德

重新审视希罗多德

第2章 伊斯兰世界与差异性(黑田寿郎)

虚妄之言

差异性的根据

差异性的传统

第3章 欧洲近代危机意识的深化(1)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西欧文明观(高桥诚一郎)

西欧文明的接纳

对西欧文明的反感——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

陀思妥耶夫斯基眼中的西欧——《冬天里的夏日印象》(1863)

对西欧文明的批判性考察——《地下室手记》(1864)和《罪与罚》(1866)

第4章 欧洲近代危机意识的深化(2)

——尼采与福柯(中川久嗣)

斯宾格勒与《西方的没落》

尼采主唱的欧洲近代文明的价值转换

福柯主唱的文明批判理论

文明力量的总体表现——朝向文明学的一个可能性

Ⅱ 理论——批判的展开

第5章 围绕汤因比文艺复兴论的再探讨

——中国的文艺复兴和西欧的“古代·近代论争”(三宅正树)

汤因比的文明论和文艺复兴论

中国儒教的文艺复兴

……

后编

刊行词

总论 比较文明视域下的历史与地区(米山俊直)

Ⅰ 单个文明的结构分析从事例研究法出发

Ⅱ 两个文明的比较分析文明比较的原型

Ⅲ 文明的多项比较分析复杂的观点

后记

译者的话

精彩书摘

《上海三联人文经典书库79:比较文明研究的理论方法与个案》:

自从人类历史踏入所谓“近代”那一时刻起,文艺复兴和大航海运动所卷起的千重波浪,逐渐将反“中世纪黑暗”的“近代理性”推向巅峰,欧洲文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世界的各个角落蔓延铺展。政治革命带动的以议会制为代表的新政治文明,工业革命带动的以工厂制为代表的新经济文明先后继起。人类历史和社会的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劳动的日趋复杂化,人们享受着单位时间里更多的物质供应,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亦随之而不断升级。由于普遍地推行选举制度,在许多场合都避免了古代世界英雄式、中世纪贵族式、政治领袖的产生模式;而日趋精细严密的法律制度,至少在通常场合下保障着社会成员的公平权利。由此而推之,在社会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人们都看到或亲身体会到了因西欧文明带动或造成的呈进步状态的变化所给予的满足感。西欧——欧美文明在两百年间为人类提示的社会乃至每个人的生存状态,其作用任何人也不会有所轻视。于是在过去一段时期内,有许多国度有许多人们都匍匐在欧洲文明面前——这自然因为其拥有不容置疑的冷酷力量。甚至可以这样说,人们在无意识状态下无暇思索拿破仑战争和普法战争以及诸多欧洲内部战争给西欧内部文明所造成的惨祸,甚至无暇思索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此本源于欧洲内部纷争却向全世界强加的惨祸,皆在于西欧文明自身所具有的特征——过度竞争本性所使然。在西欧文明的扩大过程中,固然遇到过中国文明、印度文明和其他文明的努力抵抗,但“将人类的杀戮予以罗曼蒂克式的文化,在对革命的憧憬中阐述历史转换”(神川正彦),这种状况时至今日仍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扭转。

倒是置身于欧洲文明内部的识者,远在大规模战争发生之前,对于由这种文明可能导致的悲剧做出了预警式的批判和提醒。他们的姓名及其著述在本书中有多次提及,得到了各章作者足够的尊敬。这些识者们通过对西欧文明的批判,不仅意在破除人们对西欧文明的无条件的服从,而且也还预示着在渊源深厚的现存各类型文明中,存在有引导人类走向更美好的未来思想文化宝藏。面对全球化或地域化的世界性蔓延的新局面,本书的编著们似乎相信,改变西洋文明独家制霸的时代已经到来了。既然西欧文明在其诞生之时就融入了地中海圈和伊斯兰的诸多因素(吉泽五郎在本书中的观点),为迎接新文明时代的转换,在学术上应当构筑一个学术范式的话,那么“通过对思想的排他性和唯一性进行批判,试图在将其(西欧文明)思想也组合在内的更高层面上进行综合”(神川正彦),就成为一种崭新的学术理路。这也是全书的编著们存乎于内心的一种向往吧,在这里称其为学问的范式,其指向是期待着一个地球文明的出现。

……

前言

自百余年前中国学术开始现代转型以来,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历经几代学者不懈努力已取得了可观成就。学术翻译在其中功不可没,严复的开创之功自不必多说,民国时期译介的西方学术著作更大大促进了汉语学术的发展,有助于我国学人开眼看世界,知外域除坚船利器外尚有学问典章可资引进。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又开始了一轮至今势头不衰的引介国外学术著作之浪潮,这对中国知识界学术思想的积累和发展乃至对中国社会进步所起到的推动作用,可谓有目共睹。新一轮西学东渐的同时,中国学者在某些领域也进行了开创性研究,出版了不少重要的论著,发表了不少有价值的论文。借此如株苗之嫁接,已生成糅合东西学术精义的果实。我们有充分的理由企盼着,既有着自身深厚的民族传统为根基、呈现出鲜明的本土问题意识,又吸纳了国际学术界多方面成果的学术研究,将会日益滋长繁荣起来。

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80年代以降,西方学术界自身的转型也越来越改变了其传统的学术形态和研究方法,学术史、科学史、考古史、宗教史、性别史、哲学史、艺术史、人类学、语言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学科的研究日益繁荣。研究方法、手段、内容日新月异,这些领域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的面貌,也极大地影响了近年来中国学术界的学术取向。不同学科的学者出于深化各自专业研究的需要,对其他学科知识的渴求也越来越迫切,以求能开阔视野,迸发出学术灵感、思想火花。近年来,我们与国外学术界的交往日渐增强,合格的学术翻译队伍也日益扩大,同时我们也深信,学术垃圾的泛滥只是当今学术生产面相之一隅,高质量、原创作的学术著作也在当今的学术中坚和默坐书斋的读书种子中不断产生。然囿于种种原因,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发展并不平衡,学术出版方面也有畸轻畸重的情形(比如国内还鲜有把国人在海外获得博士学位的优秀论文系统地引介到学术界)。

有鉴于此,我们计划组织出版“上海三联人文经典书库”,将从译介西学成果、推出原创精品、整理已有典籍三方面展开。译介西学成果拟从西方近现代经典(自文艺复兴以来,但以二战前后的西学著作为主)、西方古代经典(文艺复兴前的西方原典)两方面着手;原创精品取“汉语思想系列”为范畴,不断向学术界推出汉语世界精品力作;整理已有典籍则以民国时期的翻译著作为主。现阶段我们拟从历史、考古、宗教、哲学、艺术等领域着手,在上述三个方面对学术宝库进行挖掘,从而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作出一些贡献,以求为21世纪中国的学术大厦添一砖一瓦。

内容推荐
本书是日本学者站在欧洲以外的立场, 对文明研究和文明比较研究的方法、理论及其个案解析所做的展示, 且将大多数散在诸多研究中的此类研究荟萃于一册书中, 在本书中, 我们不仅可以见识日本学者关于文明研究的立场观点、侧重及趋向, 而且也可以窥见我国学者的同类研究同日本学界的差异。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上海三联人文经典书库79:比较文明研究的理论方法与个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日】伊东俊太郎【日】梅棹忠夫【日】江上波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542654199
开本
页数 342页
版次
装订
字数
出版时间 2017-05-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04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出版地 上海
23cm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8:5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