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史前探险记/中国科学文艺名家名作精品书系
内容
作者简介
叶至善,叶圣陶长子,著名的少儿科普作家、优秀编辑、优秀出版工作者。1945年任开明书店编辑,编辑《开明少年》月刊和其他青少年读物。1952年编《中学生》月刊。1953年转入中国青年出版社。1956年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成立,任首任社长兼总编辑。曾主持编辑《旅行家》和《我们爱科学》杂志。曾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名誉顾问等职务,获得中国福利会颁发的妇幼事业“樟树奖”,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颁发的老编辑“伯乐奖”。
书评(媒体评论)
好的科普作品,犹如穿
透黑暗的一道光。这光,
从过去来到现在,又走向
未来,引导我们在科学道
路上忘我探索。作者良好
的科学素养保证了该套书
的科学性,跌宕起伏的故
事情节吸引着孩子们的注
意力。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研究员,中国首位卡尔·萨
根奖获得者,“火星叔叔”,
郑永春
奇妙的科学故事、科学
童话,惊险的科幻小说让
孩子们轻松读懂科学常识
和道理,让科学不再枯燥
、不再高深。科学与想象
的美妙和绮丽尽在书中,
科学精神从此扬帆起航。
中国首位迪士尼签约作
家,著名科幻作家,杨鹏
科学和文学完美结合,
带给孩子们前所未有的惊
喜。他们在阅读科学文艺
作品中收获乐趣,在轻松
愉快中提升科学和文学素
养。生动的插图高度还原
故事场景,极大丰富孩子
们的想象力。
果壳网CEO,科学松鼠
会创始人,著名科普作家
,姬十三
目录
科学杂拌儿
卧看牵牛织女星
疟蚊·疟虫·奎宁
可怕的鼠疫
霍乱
跳蚤
猿会变成人吗?
上和下
云和雨
东南西北
没有钟成个什么世界?
空中婚礼
台风
鲤鱼
比声音还快的喷气飞机
冰比水轻
化学做了些什么
太阳——光和热的源泉
风和雨的规律
蒸发和溶解
跳伞
玻璃奇谈
一支铅笔的诞生
细细嚼,慢慢咽
全身的锻炼
别的行星上有生物吗?
张衡
梦魇
史前探险记
失踪的哥哥
精彩页
卧看牵牛织女星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蛋。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杜牧《秋夕》
秋天晚上,我们所看到的最亮的星是织女星。在初秋,晚上九点钟左右,她越过我们的头顶;秋越来越深,她越过我们头顶的时间越提早。在这颗星的东方,白蒙蒙的像云一样的一片,断断续续,从北到南,横过天空,这就是银河,也叫作天河。正像我们把北方的七颗星连成个“北斗”一样,西洋人把织女星和附近的几颗星连在一起,成为一架七弦琴的样子,把它叫作天琴座,说这就是古希腊音乐家奥佛士的七弦琴。用这架七弦琴,他弹奏出神妙的曲调,使森林里的野兽都陶醉了。有一幅名画,画的就是这个故事。奥佛士坐在森林里的大石上,弹奏他的七弦琴,几只狮子俯首帖耳地伏在他面前。看了那些狮子凝神静听的表情,我们就似乎听到了画上弹奏七弦琴的曲调。我们如果看过这张画,知道了这个故事,再看那织女星,一定更觉得耐人寻味了。
我们中国,关于织女星也有同样美丽的传说,说织女星是天帝的孙女,因此也叫作“天孙”。以这颗星的光辉美丽柔和来说,确也当得起这个高贵的名号。天帝把他的孙女嫁给了牛郎,一个牧牛童子。他们俩结婚后你欢我爱的,把自己应该做的工作都荒废了,一个不再牧牛,一个也不再纺织。这惹得天帝动了怒,命令他们一个住在天河的东岸,一个住在天河的西岸,每年七月初七(阴历)才得在天河中流相会一次。这故事充满了农人们的幻想。他们把自己的生活反映到天空里,以为在神的世界里,不论哪一个都应该勤劳地工作,要是谁怠惰了的话,谁就该受惩罚,连天帝的孙女也不能例外。这平等的劳动世界显露出农人们对于人的世界的期望。可是历代的诗人们却大多把这一点忽略了,他们常把这个故事写在诗篇里,来歌咏离愁别苦,着重的只在那一年一度的会面。这当然因为诗人们很少是农人出身的,他们不能体会农人们的思想。
前面抄录的诗也就是这样的一首。这首诗描写的,并不是我们躺在院子里乘凉看星星的那种闲适的情致。诗人设想一个宫女,她初秋晚上望着光彩美丽的织女星,想到织女还能每年和牛郎相会一次,而自己却被禁闭在深宫里,永远度着孤寂的时光。在这“凉如水”的夜色里,她所感到的不是凉爽,而是凄凉;她“扑流萤”并不是因为萤火好玩儿,而是因为夜长无聊:都是宫中怨女的心境。
那么牛郎在哪里呢?我们且把那白茫茫的银河当作一条真的河流,我们的眼光渐渐地向东南移,渡过这河流最宽阔的渡口,就遇到排成一直线的三颗星。中间的一颗很亮,两旁的光芒较弱,看去与中间的一颗距离恰好相等。用直线把这三颗星联结起来,正像一条两臂相等的一种杠杆;因此,阿拉伯人把这三颗星叫作天平星,我们中国也有把它们叫作挑担星的。这中间一颗最大最亮的就是牛郎星——也叫作牵牛星。在秋天晚上,确实只有这一颗星能够和织女星相配,它的光辉稍稍带点儿黄,不及织女星亮,可是其余的星全比不上它。
若是我们一连几晚,每晚上都观察牵牛星和织女星,就可以知道它们的关系位置是不变的,正如故事里所说的一样,一个在天河的东岸,一个在天河的西岸。可是我们也不要太相信了这个故事,在阴历七月初七的晚上,为了要看两星相会,白白地熬个通夜。天文学家告诉我们,这两颗星永远没有相遇的机会。它们和太阳一样,都是恒星。织女星的光辉是太阳的50倍,牵牛星的光辉是太阳的9倍有余,只因距离我们太远了,所以看去只不过是两颗比较大的星。天文学家又告诉我们,织女星距离地球26光年,牵牛星距离我们较近,但也有16光年。
什么叫作光年呢?光年是天文学上表示距离的单位,表示光一年所走的路程的长短。光的速度是每秒钟30万千米,一天能走259.2亿千米,这长度的365倍,就是一光年。这种用时间来表示距离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其实也时常用到的。比如从成都到重庆,有450千米,我们步行的话,每天走60千米,因此说从成都到重庆有七天半的路程。
太阳光从太阳射到地球上才八分二十秒,而织女星的光射到地球上要26年。这样一比较,就会使我们惊异得叫起来:“真了不得!有这样远!”可是这个话给天文学家听见了,一定要笑我们少见多怪。他们会告诉我们,距离太阳几万光年的星不计其数,而10光年以内的星却只有15个。不多几年前,天文学家看到一个星崩毁了,计算下来,说这个星崩毁的时候正当罗马时代,这就是说这个星离我们将近2000光年。
天文学家还告诉我们一件奇怪的事,说恒星并不是真的不动,织女星以每秒钟14千米的速度移近太阳,牵牛星也在移动,每秒钟接近太阳33千米,这速度和地球的公转速度——每秒钟29千米——差不多。可是天空是如此广阔,因而我们观察不出来。依牵牛星的速度来说,也得9000年才比现在离太阳近一光年。那么在16个9000年之后,它不是要和太阳相撞了吗?这我们用不着担心,一则因为它并不是正对着太阳在移动,二则移动的方向渐渐在改变,说不定在多少年代后,它又离我们
导语
本书分为“科学杂拌儿”和“梦魇”两大部分。“科学杂拌儿”收入作者在《开明少年》《中学生》《科学家的故事》刊物上发表的部分代表作,以趣味科学小品为主,“梦魇”部分收入作者具有代表性的科学推理、悬疑小说,科幻小说。
序言
科学文艺是运用文学艺
术手法反映科学及其相关
内容的一类文学作品的通
称。这一名词最初由俄国
作家别林斯基提出。后来
,苏联作家伊林发展了这
一概念,他认为科学文艺
是一种未来性的文学,一
方面接近于文学,另一方
面又接近于科学,是“用科
学武装起来的文学”。
科学文艺的体裁从最初
的散文杂文化读物,发展
到今天包括科学幻想小说
、科学童话、科学寓言、
科学散文、科学随笔、科
学诗、科学小品、科学故
事、科学家传记、科学报
告文学、科学相声等多种
形式的一个较大的门类。
作为一种以科学为主题的
文学门类,科学文艺读物
最大的特征是科学与文学
的相互交融。
科学文艺读物中的科学
,与普通科普读物中的科
学有所不同。这里的科学
是一种广义的科学,它包
括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方
法以及通过这些方法所得
到的认识世界和改造自然
的重要成果。科学本身内
涵的广泛性,使得科学文
艺作品的内容异常丰富多
样,有探索科学精神的作
品,有研究科学方法的作
品,更有呈现五花八门的
科学发现和技术成果的作
品。
在“中国科学文艺名家名
作精品书系”策划过程中,
我们遴选了现当代具有代
表性的科学文艺作家,一
方面邀请他们编辑已出版
过的优秀作品,另一方面
邀请他们撰写新作,形成
经典和创新的完美组合。
在第一批作者中,高士其
、叶至善、刘兴诗、李毓
佩、金涛等都是老一辈科
学文艺的开创者,他们的
作品细腻生动,还特别注
重时代特色的引入,阅读
他们的作品,如品味陈年
老酒,芳香醇厚、回味无
穷。迟方、张冲属于中年
一代的科学文艺作者,他
们的作品承前启后,且在
单一品类上持之以恒,取
得了非常大的成就。而李
丹莉、凌晨、赵华、马传
思等属于年轻一代,是在
最近二十年逐渐走入科学
文艺核心圈且颇有成就的
作家,阅读他们的作品,
你能感受到科学文艺未来
的走向。相信这些时代不
同、风格迥异、内容丰富
的作品构成的整体,会令
读者在感受科学文艺在中
国曾经的繁荣的同时,对
今天及未来的科学文艺充
满无限的遐想。
希望本丛书的出版,可
以更好地培养青少年读者
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
科学素养,培养他们独立
思考的能力,激发他们的
想象力,进而树立远大的
理想,为提高我们国家的
综合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让孩子徜徉在书的精彩
世界里快乐阅读,是科学
文艺读物在新时代重生的
意义和价值所在。让我们
共同培育科学文艺这艳丽
的花朵,使它在社会主义
文艺的百花园中恣意绽放

吴岩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
事长
科学文艺委员会主任
内容推荐
本书以趣味科学小品为主,也收入了作者具有代表性的科学推理小说,科幻小说。本书涉及天文、地理、生物、物理、化学等多学科知识,全面解读霍乱、鼠疫、疟疾等流行病的相关知识,将科学原理融入日常生活情境,和生活经验相结合,给孩子们上了一堂堂生动的科学课。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史前探险记/中国科学文艺名家名作精品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叶至善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782009
开本 16开
页数 18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0
出版时间 2020-06-01
首版时间 2020-06-01
印刷时间 2020-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236
CIP核字 2020038049
中图分类号 I287.7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13
147
13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5:5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