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问学(思勉青年学术集刊第3辑) |
| 内容 | 内容推荐 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编的《问学(思勉青年学术集刊第3辑)》中,我们这一小群抱持理想的学术青年,广邀海内外志同道合的学术青年,在这片园地上作思想的徜徉,以求学问的滋长;我们致力的目标是,呼唤学术青年的热情,激发学术青年的潜力,厚植学术青年的实力。 目录 特稿 施蛰存先生佚文辑考 名家访谈 宋代文学研究的前沿问题——王水照先生学术访谈 中国古代文章学研究专题 词章之学、文史之学与文章学——兼论现代学科意义上的文章学的建立 唐代萧李集团的师学传承与古文思想 沦秦观“成体之文”的散文思想 王应麟词科程文的体式分析:以制、表为中心 章法义例与行文逻辑:《项脊轩志》文本创作之考察 小说研究专题 云霞满纸——《醒世姻缘传》中譬喻使用概说 绎新籀古:晚清闽籍学人小说观刍论(1895—1911) “集团主义”的小说远景——论茅盾《子夜》 《青春之歌》与革命的现代性叙事 “逃离与追寻”的空间书写与身份认同——论文珍的城市小说 诗意图:杜诗的“跨媒介”传播——以《江深草阁图》的历代传衍为中心 论乾嘉浙西赋学的兴盛与特点 社会性别的越界与晚清观剧诗创作 创化论与领袖权——论瞿秋白与葛兰西对柏格森生命哲学的接受 启蒙的焦虑——重读朱自清的早期作品 “史”的必要、“料”的危险与“当代性”特征——对中国当代文学史料研究的思考 学术通讯 “中国抒情传统”论述再反思——“思勉清音”青年学者著作研讨纪实 地域、集团、文体与文学——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2017年研究生暑期学校综述 导语 《问学(思勉青年学术集刊第3辑)》是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编的论文集,主要面向青年学者。第3辑为文学研究专号,主要以中国古代文章学、中国小说为中心,包括“特稿”、“名家访谈”、“中国古代文章学研究专题”、“小说研究专题”等板块,收录相关研究领域的20余篇论文、访谈等,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问学(思勉青年学术集刊第3辑)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 |
| 译者 | |
| 编者 | 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9136661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50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33 |
| 出版时间 | 2018-09-01 |
| 首版时间 | 2018-09-01 |
| 印刷时间 | 2018-09-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538 |
| CIP核字 | 2018093467 |
| 中图分类号 | C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2.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41 |
| 宽 | 164 |
| 高 | 16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