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战全史
内容
内容推荐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主要战场在欧洲也波及全世界。它的本质是一场帝国主义国家的争霸战,后来发展到共38个国家、15亿人卷入这场全球性军事冲突。
   1914年6月28日的萨拉热窝事件引爆了欧洲的火药桶。随着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欧洲列强纷纷以举国之力,投入到这场前所未见的残酷血战,试图打出一个世界新秩序。两个集团都疯狂扩军,并建立起发达的军事工业,许多新式武器被投入战场,完全改变了以往的战争形式,大大增加了这场战争的残酷性,客观上也促进了许多军事理论的产生。随着德国的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告终。此次浩劫使人类蒙受了极大损失,并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对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等,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张卉妍主编的《一战全史》分“历史纪实”和“专题解说”两大部分,不仅分析战争形势和战略战术,介绍战役经过、主要将领、武器装备,更论及历史谜团和一战趣闻等,辅以200余幅珍贵照片,尽量还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本来面目,生动述说这段血与泪、罪与罚、生与死交织的悲剧历史。

序言

   20世纪初,是一个躁动与不安的年代。自从以
机器与大都市为代表的工业文明出现以来,各殖民
大国及其利益集团,就开始了一场世界范围内的新
的角力。老牌殖民帝国英、法、俄同德、日、美等
新兴国家在争夺资源和殖民地上产生了不可调和的
矛盾,同时,资本主义国家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和国
内阶级矛盾的尖锐也使各国统治不稳,于是纷纷扩
军备战、寻找同盟,企图通过对外战争来缓和国内
矛盾。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于1914~1918年,主要战
场在欧洲但波及全世界。它是一场帝国主义国家间
的争霸战,也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空前的劫难,是作
为毁灭之神降临人世的。战争主要在同盟国与协约
国这两大军事集团之间进行,德国、奥匈帝国、土
耳其、保加利亚等属同盟国阵营,英国、法国、俄
国和意大利等则属协约国阵营,后来发展到共38个
国家、15亿人卷入这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军事冲
突。
   1914年6月28日的萨拉热窝事件引爆了欧洲的火
药桶,随着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欧洲列强纷
纷全面动员,倾其全国之力,投入这场前所未见的
残酷血战。绵延千里的铁丝网和壕沟阵地,成为列
强厮杀拼搏的角力场。数以百万计的军人在弹片四
溅、血流成河的泥泞战场,试图打出一个世界新秩
序。曾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的丘吉尔这样评价本次
大战:“政府和个人都按照这悲剧的韵律,摇摇晃
晃地进入到无效的暴力之中,屠杀和破坏的规模日
益增大,使人类社会所遭到的伤害,在一个世纪内
都难以恢复。”本次战争的战线主要分为东线(俄
国对德、奥作战)、西线(英、法对德作战)和南
线(又称巴尔干战线,塞尔维亚对奥匈作战),其
中以西线的战事最为惨烈,如著名的马恩河战役、
索姆河战役、凡尔登战役。
   这场史无前例的世界大战,利用了人类文明从
物理到化学全面的科技成果,使人深刻体会到了文
明的负能量。两个集团都疯狂扩军,并建立起发达
的军事工业,许多新式武器被投入了战场,飞机、
坦克、机枪和毒气的首次使用,完全改变了以往的
战争形式,大大增加了这场战争的残酷性,客观上
也促进了许多军事理论的产生。在海战方面,无畏
级战列舰、潜水艇及航空母舰的初次使用,则拉开
了大洋海战新形式的序幕。
   德国依靠它先进的军事工业基础,率先发起了
进攻,但双方都低估了对方的经济和军事潜力,因
此基本上都只准备打一场速决战。没成想大战持续
了一年又一年,其残酷性和持久性是各参战列强始
料不及的。大炮喷吐着铁雨,地球浸泡在血泊之中
,战壕如同一个粉碎人体的巨大磨盘,绞杀着无数
的生灵,无数青年的鲜血,喷涌而出,汇成了河。
血腥、恐怖、凄惨,构成了一幅惨不忍睹的末日画
卷。在为时四年零三个月的残酷战争中,有3000多
万人死伤,欧洲几乎失去了整整一代的年轻人——
仅就英国而言,战后就有200多万妇女无法再组建家
庭。以致英国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悲哀地表示:
“全欧洲的明灯都熄灭了,我们有生之年将不会看
到它们能够再次亮起。”
   随着1918年11月11日德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
战终于以协约国的胜利告终。人类在这次浩劫中蒙
受的损失之大,令人瞠目结舌——仅经济损失就达
1700亿美元(当时币值)。这次大战,使帝国主义
各国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巨大变化:德国战败,被迫
割地赔款;德意志、奥匈、奥斯曼、沙俄四大帝国
遭到摧毁和瓦解;英法虽取得了胜利,但在战争中
受到削弱,元气大伤;只有美国在战争中牟取暴利
,一跃成为战后世界上的头号金融强国。战后列强
奴役掠夺战败国和宰割弱小国家的《凡尔赛和约》
等分赃条约,虽暂时调整了各当事国之间的关系,
但没有消除它们之间的根本矛盾,这场号称将结束
一切战争的战争,造成的结果,竟是下一场更大规
模的世界大战。但大战的影响绝不止于此,它对人
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对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对人
们的思想观念等,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本书分“历史纪实”和“专题解说”两大部分
,不仅分析战争形势和战略战术,介绍战役经过、
主要将领、武器装备,更论及历史谜团和一战逸闻
等,辅以200余幅珍贵照片,尽量还原第一次世界大
战的本来面目,生动述说这段血与泪、罪与罚、生
与死交织的悲剧历史。回顾这次空前浩劫,重温那
段那血与火的岁月,不仅可以丰富知识,更可以吸
取历史教训,更深人地反思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战
争与和平等问题,从而更加珍惜生命、珍惜和平。

导语

   张卉妍主编的《一战全史》不仅分析战争形势和战略战术,介绍战役经过、主要将领、武器装备,更论及历史谜团和一战趣闻等,辅以200余幅珍贵照片,尽量还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本来面目。回顾这次空前浩劫,重温那段血与火的岁月,不仅可以丰富知识,更可以吸取历史教训,更深入地反思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战争与和平问题。

精彩页

   二、在三个鸡蛋上跳舞——“铁血宰相”俾斯麦
   “让我们把德国扶上马鞍!”这是奥托·冯·俾斯麦一句著名的话语。
   俾斯麦崇尚武力,素有“铁血”之名;他在俄、法、奥三个鸡蛋上跳舞,终于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他曾充满豪气地宣称:“在这世界上,我们德国人只畏惧上帝,此外什么也不畏惧。”但他最后却不得不黯然下野。
   1815年4月1日,俾斯麦出生于普鲁士一个容克贵族地主家庭,他的父亲曾是腓特烈大帝手下的军官,腓特烈大帝70岁时与这位下级军官进行了一次随意的交谈,这成为了整个俾斯麦家族的荣耀。俾斯麦在他父亲的庄园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八岁时被送往柏林小学读书,那是一所处于首府中的小学,绝大部分学生都是新兴资产阶级的孩子,对于一个大容克地主的儿子可谓罕见,因此,被视为乡下人的俾斯麦在学校中总是受到同学们的排挤,这使得他的童年生活充满了痛苦和压力,不过这样的环境也促成了他那抗争的性格。大一点后他考入了号称“学术之都”的哥廷根大学学习,在学习期间,体格雄壮的俾斯麦强悍粗暴,曾与同学进行过27次决斗,脸上还因此留下了一道长长的剑伤而破了相。然而在当时的社会中,那是最受尊重的标志。
   在普鲁士统一德意志过程中有两个最杰出的人物,那就是老毛奇和俾斯麦,这两个人的外表与他们所选择的行业正好相反。作为普鲁士的一代名将,老毛奇自青年时代就生得瘦削文弱,一副书生模样,以致曾被亲王时代的威廉一世惊呼为“这可不是一块当兵的好材料”。和老毛奇正好相反,俾斯麦是个文官,却从青年时代就人高马大、体格雄壮,很有其先祖乡村武士的遗风。同样也是这位威廉亲王,第一次见到俾斯麦时,就震惊于有这样好的体格为什么不去从军,俾斯麦的回答是“军队不适合我这种人的发展”,这在当时尚武的普鲁士,可以说是一个另类的回答。在英国、美国、法国先后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并完成国家独立统一的历史任务之时,位于中欧的德意志仍然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这对正处于求学阶段的俾斯麦影响很大,作为一个德国人,他深切感受到国家四分五裂的痛苦,从那时起,俾斯麦就成了一名主张德国统一的坚定人物。在当时的德国,大大小小共有300多个邦,还有1700多个骑士领地,威斯特伐利亚地区仅仅120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竟然有52个邦国,许多领地内甚至不敢进行军事演习,生怕炮弹子弹掉到别的邦国上引起纠纷。整个德意志国家关卡重重,严重妨碍了经济发展,所以要求统一的呼声已经越来越高了。1832年,在美国独立战争纪念日上,俾斯麦同自己的美国朋友莫特利用25瓶香槟啤酒打赌,他宣称,在25年内德意志必然统一,虽说德意志的最后统一时间比俾斯麦所言晚了10年,但毕竟还是在他的手中实现了。
   大学毕业后,俾斯麦回到家乡去管理自己的两处领地,可他根本不适合当庄园主,一心想要出人头地的他去到英国考查。自游历英国后,只要有时间,便到处游览,足迹遍布了欧洲各主要国家。1846年秋,回到家乡的俾斯麦被任命为负责易北河右岸从耶里肖夫到圣道的一段堤坝总管,这是他的第一个独立自主的公职,也是他从政的开始。35岁时,俾斯麦正式踏人政界,担任了普鲁士国会的议员,这也是他政治生涯的转折点,在此期间,他迎来了自己人生的另一次转折,那便是他的第三次婚约。他一改往日放荡不羁的性格,去迎合乔安娜的双亲,排除万难后,终于在1847年正式结婚。
   俾斯麦最大的外交长处是他善于审时度势和灵活善变。尽管他唯一的愿望是要用战争去统一德意志,但在不同的场合,他会提出与自己立场背道而驰的主张。当时奥地利是德国南方强大的邻国,曾经威胁说,如果德国企图统一,奥地利就要出兵干预。尽管俾斯麦做梦都想要击败奥地利而统一德国,但令人惊异的是,这样一个好战分子居然在国会上屡次主张和平,他说:“没有对于战争后果清醒的认识,却执意去发动战争,这样的政客,请自己去赴死吧!战争结束后,你们是否有勇气承担农民面对农田化为灰烬的痛苦?是否有勇气承受身体残疾、妻离子散的悲伤?”这就使得人们还以为他是个和平主义者。
   1862年,普鲁士议会举行全体会议,新当选的人民进步党议员占了多数席位。这些议员都是一些知识分子和小商人的代表,他们大力鼓吹民主和自由主义,认为普鲁士的一切都必须经过表决以多数票来决定。在国王、工人和资产阶级这三种力量中,资产阶级在议会中势力大增,因此,会场上总是议而不决,争吵不休。当年9月,俾斯麦被任命为普鲁士宰相,当过普鲁士驻俄大使和驻法大使的俾斯麦很了解俄、法统治者的内心想法,这就使他当上宰相后深知该如何使用武力去对付敌人。在他当上宰相的第一周,就站出来发表了经典的“铁血”演说。他非常激动地说道:“当代的重大政治问题不是用说空话和多数派决议所能决定的,必须要用铁和血来解决,德国所指望的不是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是它的武力!”
   俾斯麦担任宰相的时候,正是普鲁士军事力量的上升时期,这正好为他的“铁血政策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战全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卉妍
译者
编者 张卉妍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321336
开本 10开
页数 42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760
出版时间 2013-06-01
首版时间 2013-06-01
印刷时间 2018-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996
CIP核字 2013083909
中图分类号 K143
丛书名
印张 44
印次 5
出版地 北京
284
196
28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9:1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