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冤怨(为女高音与箫而作)/张千一作品集选 |
内容 | 内容推荐 《冤怨(为女高音与箫而作)》是《张千一作品集选》16部作品中的一部。作品创作于1985年,首演于1986年。词选自元杂剧作家关汉卿的《窦娥冤》,情绪也与该作品有关,表现了中国古代女人对命运既敢喊冤又只能叹怨的双重心里。 作者简介 张千一,博士,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现为总政歌舞团团长、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广播电视协会音乐工作委员会会长、宋庆龄基金会理事、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理事、中国朝鲜族音乐研究会会长、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中国音乐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1976年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管弦系;1977年开始从事作曲工作,1984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陈钢、桑桐、施咏康等教授;2007年获上海音乐学院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博士学位,导师杨立青教授。自20世纪八十年代初登上中国乐坛以来,创作了大量交响乐、室内乐、声乐、歌剧、舞剧、舞蹈、电影音乐、电视剧音乐等不同体裁、题材的作品,是一位在声乐、器乐、影视和舞台作品领域都取得突出成就的作曲家。曾获得全国少数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全军“德艺双馨名师名家”等称号。 主要作品包括:交响音画《北方森林》《大提琴协奏曲》《瓷乐》、交响组曲《云南随想》《A调弦乐四重奏》《大提琴四重奏》、交响诗《英雄儿女》、交响随想曲《我们的岁月》等,歌剧《太阳雪》《我心飞翔》《梁红玉》等,舞剧音乐《野斑马》《大梦敦煌》《霸王别姬》《马可·波罗》《月上贺兰》等,说唱剧音乐《解放》、乐舞诗《大唐赋》等,舞蹈音乐《千手观音》《壮士》等,影视音乐《红色恋人》《山林中头一个女人》《我的长征》《天路》《红十字方队》《茶马古道》《大染坊》《女子特警队》《成吉思汗》等,歌曲《青藏高原》《嫂子颂》《走进西藏》《传说》《在那东山顶上》《相逢是首歌》等。 荣获奖项包括: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大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国家舞台艺术十大精品工程奖(歌剧/舞剧/说唱剧)、“金钟奖”作品金奖、“荷花奖”舞剧比赛音乐金奖、“曹禺戏剧奖”优秀音乐奖、“金鸡奖”最佳音乐奖、“飞天奖”最佳音乐奖、“金鹰奖”最佳音乐奖、“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等。 目录 正文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冤怨(为女高音与箫而作)/张千一作品集选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千一 |
译者 | 译者:王小夕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音乐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3055533 |
开本 | 8开 |
页数 | 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8-10-01 |
首版时间 | 2018-10-01 |
印刷时间 | 2018-10-01 |
正文语种 | 中英对照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78 |
CIP核字 | 2018211266 |
中图分类号 | J648.13 |
丛书名 | |
印张 | 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320 |
宽 | 229 |
高 | 2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