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庄莎的方程(温亚军中短篇小说选)/全民阅读精品文库
内容
试读章节

北京不相信眼泪

郝倩倩被房东领进这套三居室,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她看的是带阳台的这间屋子,深秋的阳光算不得热烈,但洒在小小的阳台,一片温暖祥和。郝倩倩喜欢这种被过滤的阳光温软地照在身上的感觉。按理,租房还是要杀一下价的,她藏起脸上的欣喜,装出一副犹豫的样子,提出月租降一百。房东是个老太太,北京本地人,慈眉善目,看上去不像特精明的老女人,但她早从郝倩倩的眼神里看到了她对这个房间的喜欢。老太太坚定地摇摇头说:“我说过的,这已是最低价,你要看不上,可以去别处租!”

一句话,郝倩倩看出老太太慈善的外表下精明着呢,不再二话,当即交了半年的房租,把自己安顿在朝南的这间小屋里。屋子不大,可带着小阳台,主要是小阳台上静悄悄的阳光,这是郝倩倩最满意的,从此以后洗过的衣服就会有阳光的味道了。不像原来租的那个地下室,长长的石阶,每次往里走时,就有种走进坟墓的森然感,洗过的衣服都是阴干的,从没见过阳光,到后来,甭说身上的衣服,就连身体她都觉得能拧出水来。一个住在没有阳光地方的女人,是很容易被敏感的人感觉到的,已经有女同事开始躲避她,怕沾上阴气。郝倩倩一气之下,坚定地搬离地下室,要租个带阳光的住处。这次租的房很中郝倩倩的意,离上班的地方不算太远,楼下就是公共汽车站,到哪儿都很方便,最关键的,屋里有阳台,阳台上可以随意堆自己的东西,湿淋淋的衣服挂在洁净的阳光里氤氲着一种温馨,还有,阳台的感觉像是两个屋子一样,真是太好了。郝倩倩当天就把自己的东西搬了过来,等把屋子整理好,她心里不由叹息一声,积蓄在心里的郁郁之情一下子风吹过似地变得干干净净。

可是,当天晚上,给郝倩倩带来美好感觉的阳台,就给她带来了麻烦:住北边屋子的齐静梅要在郝倩倩的阳台上晾衣服。初来乍到,郝倩倩没法拒绝,当她看到齐静梅挂在那儿的三角短裤、胸罩中,还有一条男人的内裤,心里像鲠了一块东西,很不舒服。

齐静梅是个见面熟,门都不敲就提着湿淋淋的衣服闯进了进来:“刚搬来的?速度真快,昨天这里还空着呢。哦,我是北边屋的邻居。在阳台上晾个衣服。”直接向阳台走,连征求郝倩倩的意见都省了。

郝倩倩愣怔间,齐静梅已走到阳台。郝倩倩措手不及,见齐静梅在她刚挂上去的衣服里东瞅西瞧,找间隔大点的空隙。郝倩倩冲到阳台把自己的衣服往边上推出一大块空白来。

好像天经地义,齐静梅连个谢字都没吐,把内衣外衣一股脑儿挂到绳子上,还蜇回头拍了句郝倩倩的马屁:“和你做邻居肯定合得来,一看你就是上善茬。”边说边朝东边屋子努努嘴,“不像东边住的那位,仗着是文化人,傲慢得很,眼里都装不下人。我不喜欢她!”  郝倩倩一脸的莫明其妙,她搬东西进来时,东边和西边的屋都关得严实,齐静梅是初次见面,东边的屋住着什么样的人她根本不知道,怎么刚见面就说人的不是?

郝倩倩对齐静梅有些不屑。

见郝倩倩不语,齐静梅盘查可疑分子似地问道:“老家是哪的?多大了?来北京几年?干什么的?”

郝倩倩忍了忍,还是一一作答。

“软件公司啊,原来是白领,怪不得呢,一个人住这么贵的房。”齐静梅的语气显得很懒散,好像刚才的话不过随口一问,并没有要等答案的意思,所以也听不出有羡慕的成分。

来而不往非礼也。郝倩倩本不爱打听别人的事,但人家问你了,自己不回问一下显得有些生硬,她还不知道怎么称呼人家,就含糊地问齐静梅的情况。

齐静梅大大咧咧地说:“你叫我齐姐好了,比你大十岁,咱们不是同代人,没有共同语言。我没你幸运,啥也不会,原来学的统计,不喜欢原来不死不活的工作状态,辞了工作来到北京,没想到首都什么都统计好了,不需要我这样的统计员。做京漂一族,也漂不到实处,只好住北边见不到阳光的便宜房喽。”

这是一幢三角形的老式塔楼,三居室中只有一间朝阳面,就是郝倩倩住的这间。进门是一间公共客厅,东边一间大一点的卧室,也带一个阳台,只是不朝阳面,朝东,早晨能晒一会儿太阳,光线还算不错,主人叫何婷婷,是位在读研究生,经常与导师加班搞学科项目研究,有时几天都见不到人影。

再就是朝北的那间,齐静梅住着,屋子也不算小,可没阳台,常年晒不到阳光。齐静梅不把衣服晾到郝倩倩的阳台上,只能阴干。郝倩倩受过这份罪,能体谅她的难处,不就晾晒个衣服嘛,又不占你的床,何况,她一人的衣服也占用不完。

齐静梅是南方人,每天有换内衣的习惯。这是个好习惯,一个常换内衣的女人显见得比较爱干净。郝倩倩对此并没异议。问题是,齐静梅每天要晾一条男人的短裤,这叫郝红心里怪不舒服。一个女孩子的屋里,晾着陌生男人的短裤,这叫谁心里也舒坦不了。房子是三人合住,而且全是女性,房东当时在租房信息上写得明明白白:只租女性,男人免谈。不知是房东老太太对男性有什么偏见,还是曾经受过男人的伤害,反正,她在电话上也再三对郝倩倩强调,只租女性,男性免谈,还叫郝倩倩心里有种踏实感。

郝倩倩没什么不放心的,她从没担心过安全问题。从女性的角度来看,郝倩倩被男性骚扰的概率不会太高,中等水平吧。至今,除过办公室的那个临时负责的老男人时不时蹭一下她的胸或者屁股,她还没正式被那个男人骚扰过呢。郝倩倩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但房东说只租女性,不租男性,却并没有强调不能住男性。齐静梅屋里就住着一位身材高大的男性,看上去年轻又精干,与三十五六岁的齐静梅是什么关系,郝倩倩又不是白痴,不动脑子也能想明白。这不是她操心的事,懒得管人家屋里住的是什么男人呢,跟她没丁点关系。可是,齐静梅三番五次把那个男人的内裤晾在自己的阳台上,她关门可以躲开与男人会面,却躲不开男人的内裤堂而皇之在她眼前摇来晃去,而且看齐静梅的架势,已经把这个阳台当成公共的了,只要郝倩倩不说话,她铁定了要一直晾下去。郝倩倩心里硌应得慌。

受刑一样忍了几天,郝倩倩决定与齐静梅说说此事。这天晚上等她来晾衣服时,郝倩倩拐弯抹角说到男人的内裤。齐静梅一点都不感到意外,很认真地说:“你说了半天,是问我与这条内裤主人的关系是吧?他是我老公,现任的,有法律保障的。”

倒弄得郝倩倩满面通红:“我不是这个意思,齐姐。”郝倩倩叫她齐姐理所当然,人家比你大十岁,称呼上没吃亏。“不是这个意思也没关系,”齐静梅说,“第一次见面,我们俩都觉得年龄不相当,他比我小几岁,可这能说明什么?只准男人找年龄小的,女人就不能找?告诉你吧,年龄小的就是好,劲大,结实,耐折腾!”

说这些话,齐静梅的嗓门一点也没有降低。郝倩倩羞得低下了头。齐静梅说得来劲,盯着郝倩倩又问:“你该不会还没男朋友吧,赶紧处一个,就不会为我的话害羞了,也就知道我这话说得不假。”

郝倩倩没敢回应,担心她会说出更露骨的话来。她也没好意思不让她在阳台上晾男人短裤。就这样,齐静梅老公的短裤理直气壮地晾在郝倩倩的阳台上,旗帜似的,每天雷打不动。

P2-4

后记

收在这本集子里的十六篇小说,是我不同时期的产物,所以,很难把这些作品归类谈论。我不喜欢给自己制订写作计划,或者划分类别,不给自己施加额外的压力,逮着什么写什么,没有偏重。但从这本小说集的整体内容来看,农村题材的要多一些,尤其是新疆农村的。其实,我在新疆十六年一直在部队工作,从没在新疆农村生活过一天,但我有十七年陕西农村的生活经验,凭想像写出了这些作品。我喜欢写从未经历过的事物,这样更具有探秘感。

我写新疆的风情,写牧民、写小镇居民的生活,写他们的善良,写人间的温暖,也写生存的苦难,还写时代变迁对道德冲击的忧虑。比如《天堂的路是否平坦》《在路上》等,这些作品是我对那片土地上人和物的感官经验。一个时期以来,我只是在努力写自认为认识的新疆,可能漏洞百出,但却是我的真挚情感。像《小锅饭》和《丙家父女》这样的作品,能看到的那些故事和人物,在现实生活中不会存在,我描绘出来的,是在一种写作动机的支配下,对生命自我认知的表达而已。说句实话,我不会有意识地去营造边疆农民的温情生活,只是想写出他们的生存状态与自然和谐的亲情。写这些作品的时候,或许我的写作心态是松驰的,没有背负现实生活与道德伦理的重量。

可是,我写新疆军营生活的小说,如《塔城之塔》《白墙》《万克是一条鱼》就不同了,这些作品以农村兵的奋斗经历为主要内容,写他们的努力、无奈、嫉妒等微妙的心态,似乎写实了一些,但这类小说绝对不是我的精神自传,只是与我的人生经历有些相似罢了。再就是都市题材,写当下生活,写婚姻家庭,这是我三十多年城市生活经验的表达。我调到北京已有十六年了,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慢慢地,心里会衍生出无穷无尽的顾忌,甚至卑微,还有虚伪。我的生活看似像原来在新疆时一样,表面是平静的,可内心却无法像以前那样安静了,似有头蛰伏冬眠已久的兽,苏醒了似的,在追赶着我,不容我停歇。所以,像《谁说我有病》《黑洞》《你陪谁玩》这样的都市题材小说便应运而生。当然,还有《北京不相信眼泪》。都市开放性的空间与人内心的狭小封闭,使人在情感上渴望他人的慰藉与理解,在理智上又害怕受到伤害,又不自觉地逃避他人的理解与关心。人们生活在这一系列的悖谬之中,渴望突围,又无处可逃。于是,“围城”就成为都市的象征,那些没法进入都市生活的人将城市称作“鸟市”(《黑洞》)。有意思的是,如果系统地看这些作品就会发现,这些小说里的主人公千方百计进入都市,却很少能融人都市生活的大潮,他们与都市貌合神离,他们自觉地改变自己去适应都市的生活,但都市似乎始终接纳不了他们。比如《北京不相信眼泪》,在这个更广阔、更繁复、更积聚,也更凸显城市意义的视域中,我将目光汇聚于漂?白北京的三位外地女性的日常生活景况上,虽然酸楚、艰辛、彷徨、打拼等,凡此字眼并没有刻意,但却出现了。需要强调的是,我不愿让我的小说里漫溢出“京漂”的五味杂陈,我更想使自己处于隔岸观火的叙述姿态里,让人感心挂怀的不再只是个体意义上的女性命运演绎,而更多是普通意义上的生活本身的思量。但只能说,日常生活,才是《北京不相信眼泪》这部小说名副其实的主角。

一直以来,很多理论经常在批判,日常叙事常被用来抗拒宏大叙事,抗拒其中内含的为历史、为时代代言的言说欲望。对我来说,从来就没想过要承担写什么的责任。生活自身的存在意义进入这个生活世界,我只要写自己想写的,就够了。我一直拒绝用任何观念引领我的小说人物走下去,我也不打算把自己对于生活或者世界的理解当作高悬在故事上方的妙谛纶音。事实上,我后来的一些小说越来越不厌其烦地在描写日常生活的庸常、琐碎与物质,像《庄莎的方程》。显然,这一日常叙事无关宏旨,指向的也不是庄莎这个人物的价值观或价值取向。我只是想对庸常生活中不可阙如的情感进行一些探询,写一个女人在本质和欲望的纠缠中,一种存在的可能性而已。对我来说,每写一篇小说,不见得就有生活的影子,或受什么情绪的影响。现实生活可能会提供庄莎这个人物的样本,她的举动,或者说成她这个难解的方程,在我本人看来有悖于常情,可我的写作初衷不是要把庄莎写成这样的物质女人,我只是想写出这个女人的复杂性。因为,现实提醒我们,生活不必总是那么严肃、正经和复杂,可是它也告诉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单面的。所以,我写成了这样,它可能没有真正进入生活的深层,但它有生活的基础,有小说的一些意义存在。

每篇作品的写作动机都不一样,有时因为突然的一句话,一个现象,或者一个人物,在我脑子里会马上形成一些可触可摸的情景,会勾起无端的联想。可一旦动起笔来,又是另一回事,有时可能会写得一点都不生动,有时会偏离创作初衷,写成另外一个东西。这都非常正常。

我们面对的人生,是一个复杂多变的万花筒,虽然无法预知未来,却可以通过小说去想象,去描述。创造一个不复存在的小说世界,安排他人的命运,是每个小说家最迷恋的事情。这也是我热爱小说的真正原因。

是为后记。

温亚军

2016年11月25日

目录

北京不相信眼泪

庄莎的方程

在路上

葵花向阳

非典型爱情

丙家父女

小锅饭

谁说我有病

塔城之塔

黑洞

你陪谁玩

白墙

夏天的春水

万克是一条鱼

天堂的路是否平坦

走在我身后

后记

内容推荐

《庄莎的方程(温亚军中短篇小说选)》收录了《北京不相信眼泪》、《在路上》、《葵花向阳》、《非典型爱情》、《谁说我有病》、《你陪谁玩》等16部中短篇小说。

书中的作品既凸显了地域特色同时又超越、淡化了地域色彩,既有边地文学的苍凉,因着苍凉亦不乏温情、温暖底色,构成了文学意义一定程度的广阔视野。

编辑推荐

《庄莎的方程(温亚军中短篇小说选)》中的作品从敦实淳朴的故乡走向了边疆的苍凉广远,又从苍凉边疆走向到了大都市的拥挤纷杂,作者所表达的每一次精神地理的变迁,首先体现为生存地理,因而这种感知和承载动影中有着诸多生命的纠结:精神的强大、悲壮,现实的琐碎、无奈、无解,更有着坚忍、温暖,绵绵不绝的溪流涌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庄莎的方程(温亚军中短篇小说选)/全民阅读精品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温亚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言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7121053
开本 16开
页数 22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17-01-01
首版时间 2017-01-01
印刷时间 201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68
CIP核字 2016300488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1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0:15:06